在秦人东进过程中,韩、赵、魏三国首当其冲。
韩人在战场上无力抵抗秦国,便想出了一个自作聪明的计策: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鼓动秦人搞个大工程,使秦国的人力物力都投到这个工程上,以达到拖延秦军东进的目的。
这个水利专家叫郑国。他在赢政即位的当年来到秦国,向吕不韦献“策”说,泾水与渭水经常泛滥,关中平原却非常干旱。如果修建一条水渠,将泾河水引到关中平原,可以使关中平原变成秦国的大粮仓。
吕不韦是商人出身,知道民富即国富的道理。一听郑国的建议,立即拍板,一个惠及后世的大工程于是上马了。
但是,“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这一规划不是一个小工程,必须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旷日持久。
吕不韦之所以在秦国加紧统一天下的时候决定开凿这条大水渠,是因为他以商人的眼光看到了水渠建成之后带来的利益。
对于擅长投资的吕不韦来说,修这条水渠,也是一项大的投资,其利不是几倍的问题,而是惠及当代、遗泽后世的伟大事业。
因为,秦人尝到了兴修水利的甜头。
就在几年前,泰国刚刚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约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李冰担任蜀郡守,即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李冰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治理岷江水患。
岷江上游水流湍急,但在进入灌县以后,由于地势低平,水流减缓,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淤塞河道,时常泛滥成灾。李冰采取“引水灌田,分洪减灾”之法,先后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成为一项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多种效益的综合水利工程。这一工程,使三百万亩良田得到灌溉。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此而来。
也正因为都江堰,秦国民富国强,军粮充足,具备了统一天下的物质条件。
有都江堰带来的大利在前,所以郑国关于修一条水渠以使关中变成第二个“天府之国”的建议,也就极易得到吕不韦的批准。
吕不韦令郑国为这项工程的总指挥,征调大量民工,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修渠。
为什么吕不韦轻易就采纳一个从国外来的身份不明的人的建议?
这是与秦国开放的用人政策分不开的。秦国自秦穆公之时,就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后来李斯的话说:“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而且,吕不韦就不是秦国人。所以,吕不韦对从别的国家跑到秦国的人没有丝毫成见,只要他觉得建议合理,对秦国有利,就立即采纳。
从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36年,郑国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一长达三百多里的水渠,可以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四万余顷。
大约在公元前237年,就在郑国即将将水渠修完的时候,秦王赢政发现郑国原来是韩国的一个间谍。这时,吕不韦刚刚自杀。
赢政准备杀掉郑国,郑国却不慌不忙,对赢政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赢政一想,也对啊,水渠即将大功告成,这十年间,虽然这个工程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修成之后,会给秦国带来万世之利。让韩国苟延残喘几年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赢政不仅没有杀郑国,还让他继续负责完成这一水利工程。水渠修成后,秦人为了感谢郑国,干脆将水渠叫做“郑国渠”。
令韩人所料未及的是,修郑国渠,不仅没有“疲秦”,反而使秦国更加强大。郑国渠修成之后,关中果然成为天下粮仓。据史学家估计,郑国渠灌溉的四万余顷良田,可供应秦国六十万军队的军粮。
就在郑国渠修成六年后,韩国被秦所灭。这是六国之中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
又过了九年,秦终于一统天下。
应该说,都江堰和郑国渠为秦军提供了充足的军粮,对秦攻灭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兴修郑国渠,作为决策者的吕不韦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