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工作能力上。要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就要培养有效的行动能力,学会把握细节,注意提高效率,重视时间的价值,面对问题时要有决策能力,另外,还要有杰出的领导能力。
“没有任何借口”,是当今社会很多公司对员工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人无论有再多的想法,如果不能落到实践上,最终都只能是一堆无用的废话。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成绩才是硬道理,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那就从这一刻开始行动吧。再美的言辞也比不上片刻的行动,如果谁还对你心存质疑,那么就用你的成绩去回答他吧。
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
成功指南
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先从行动开始。
只有行动才能让计划变成现实。一张地图,无论多么翔实,比例多么精确,也永远不可能带着主人周游列国;严明的法规条文,无论多么神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滋生;凝结智慧的宝典,永远不可能缔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规、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安妮与詹姆森住在同一个村子里,詹姆森先生有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本地产的草莓之类的水果。一天,詹姆森先生对安妮说:“你想挣点钱吗?”
“当然想,”她回答,“我一直想有一双新鞋,可家里买不起。”
“好的,安妮。”詹姆森先生说,“隔壁卡尔森太太家的牧场里有很多长势很好的黑草莓,他们允许所有人去摘。你去摘了以后把它们都卖给我,1夸脱我给你13美分。”
安妮听到可以挣钱,非常高兴。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拿上一个篮子,准备马上就去摘草莓。
这时,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要先算一下采5夸脱草莓可以挣多少钱比较好。于是她拿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计算结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夸脱呢?”她计算着,“那我又能赚多少呢?”
“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安妮接着算下去,要是她采了50、100、200夸脱,詹姆森先生会给她多少钱。她将时间花费在这些计算上,一下子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安妮吃过午饭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篮子向牧场赶去。而许多男孩子在午饭前就到了那儿,他们快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可怜的小安妮最终只采到了1夸脱草莓。
回家的途中,安妮想起了老师常说的话:“办事得尽早着手,干完后再去想。因为一个实干者胜过一百个空想家。”
只有行动才能让计划变成现实。成功在于计划,更在于行动;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永远只能是空想。
在一次行动力研习会上,培训师做了一个活动。他说:“现在我请各位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大家必须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动。”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说:“现在有谁愿意拿50元来换这张100元人民币?”他说了几次,都没有人行动,最后终于有一个人跑向讲台,但仍然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老师和那一张人民币,不敢行动。那位培训师提醒说:“要配合,要参与,要行动。”那个人才采取行动,终于换回了那100元。那位勇敢参与者立刻赚了50元。
最后,培训师说:“凡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你的人生才会不一样。”
如果没有行动,即使钱财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不会真正得到它。人生也是一样,再美好的梦想,离开了行动,就会变成空想;再完美的计划,离开了行动,也会失去意义。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当注重行动,在行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他的态度。行动能带来回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喜悦,通过潜心工作得到自我满足和快乐,这是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如果你想寻找快乐,如果你想发挥潜能,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积极行动、全力以赴。
英国前首相本杰明·笛斯瑞利曾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可言。
因此,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先从行动开始。
每天不知会有多少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
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但我却没有那么做。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如果我当年就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一个好创意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一个人被生活的困苦折磨久了,如果有了一个想要改变的梦想,那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若想看见成功的大海,只走一步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你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只有行动起来,这样才能最终摆脱受折磨的命运。
坚韧不拔的毅力是行动的基石
成功指南
毅力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它能长时间调动你的创造激情,调动你的心力。
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实现理想的保证。当你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时,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更加信心百倍,向高峰挺进。
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过,不甘作平庸之辈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这样才能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毅力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它能长时间调动你的创造激情,调动你的心力。你一旦想到它,就会产生一种原子能般的动力,就会有一种精神支撑;一想到它,你就会为之奋力拼搏,就会忘我地投入到行动中去。
弗拉伦兹·恰克是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1952年7月4日,在浓雾中,她走下加利福尼亚以西20海里的卡塔标纳岛,向加州游去,她要成为第一个横渡这个海峡的女人。雾很大,甚至瞧不见领航的船只;海水冻得她浑身都麻木了;海中还有鲨鱼,时时在威胁着她。
15个小时过去了,她感到自己不能再游了,她要放弃了。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朝加州海岸望去,她发现,除了浓雾外什么也看不到。
过了一会儿,在她的坚持下,人们把她拉上了船。
到了岸上,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她才发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一时间,她感到了失败的打击。
后来,她不无懊悔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其实,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弗拉伦兹·恰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后,她终于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
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正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而不是总耽于空想或者疏于行动。
培养行动的习惯
成功指南
凡成功者都不会等到精神好时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
大自然中没有任何一种事情可以自己行动,即使我们天天要用的几十种机械设备也离不开这个原理。因此,每一个行动前面都有另一个行动。
如果你想调节家里的室温,你必须选择行动;如果你想让你的汽车变速,那么你必须换挡才可以。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心理:先使心理平静安详,才能理顺思路,发挥作用。
有一位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就是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足以击退你的恐惧。
凡成功者都不会等到精神好时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
为了养成行动的好习惯,你可以遵照以下两点去做。
1.用自动反应去完成简单的、烦人的杂务
不要想它烦人的一面,什么都不想就直接投入,一眨眼就完成了。
大部分的家庭主妇都不喜欢洗碗,拿破仑·希尔的母亲也不例外。但她自己发明了一套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便有时间做她喜欢做的事。
她离开饭桌时,便带着空盘子,在她根本没想到洗碗这个工作时,就已经开始洗碗了,几分钟就可以洗好。这种做法不是比清洗一大堆堆了很久的脏盘子更好吗?
现在就开始练习,先做一件你不喜欢的工作,在还没想它讨厌之前就赶快做,这是处理杂务最有效的方法。
2.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
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设计新构想”、“拟订新计划”、“解决新问题”,以至应用到需要仔细推敲的工作上。不能等精神来推动你去做,要推动你的精神去做。
这里有个技巧保证有效:用一枝铅笔和一张白纸去计划。铅笔是使你“全神贯注”的最好工具。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认为,如果要从“布置豪华、设备完善的办公室”跟“铅笔与纸”中任选一项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话,他宁肯选择铅笔与纸,因为用铅笔与纸可以把心思牢牢贯注在一个问题上。
当你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时,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上面,你的潜能也会因此而发掘出来。因为我们无法一心二用,何况你在纸上写东西时,也会同时将它写在心里。如果把相关的想法同时写出来,就可以记得更久,记得更准确,这是许多实验已经证实并得出的结论。
一旦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思想就会促使你行动,你的行动就会引发新的行动。
专注才能更好地行动
成功指南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有志进取的人士获取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
当阳光散落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只会感到温暖;而当它穿过凸透镜迎面而来时,却变得犀利和不可逼视。一个用心不专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而当一个人把他所有的精力凝聚成一点时,他就会成为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刃,战无不胜。
用心不专是一个人生活中的大忌,一事无成是人常常用心不专的恶果。歌德教导我们说:“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事情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知识,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在你的身边肯定有许多庸人,你仔细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会学无专长、一生碌碌无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庸人的突出缺点就是难以专心致志。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竭尽全力,于是就像凿井,他们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开凿许多浅井,却不会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所以,他们最终喝不到甘甜的井水。
有一个很有名望的主教正在花园中虔诚地祷告。此时,一名心慌意乱的侍女跑过来,焦急地寻找她丢失的孩子。
由于心急情切,她并没有注意到跪在那里祈祷的主教,结果在他身上绊了一跤后,她半句道歉的话也未说,就往前走了。
主教经她一踩,心中颇为恼怒。就在他祈祷完时,侍女找到了小孩,高高兴兴地走回来。一看到主教怒容满面地站在那里,她吃了一惊,也大为惶恐。
主教生气地说:“你可不可以解释一下刚才的行为?”
侍女回答说:“对不起,主教,我刚才一心惦念着孩子的安危,所以没有注意到您在那里。当时,您不是正在祈祷吗?您所祈祷的对象,不是比我的孩子还要珍贵千万倍吗?您怎么还会注意到我呢?”
主教低头不语。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有志进取的人士获取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当你能够这样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时,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