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故事
——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3年9月5日)
一位英国大学校长曾经私下向我“传授”经验,授学位仪式上的演讲,改头换尾,大同小异,年年可以受到欢迎。我本准备从今年起试试这颗灵丹妙药,却不料被你们前天出版的《北邮研究生》小报坏了我的好事,这张报纸把我去年的讲话全文刊登在头版,弄得我措手不及。(笑声)今天在这里,当着1500名硕士新生,300名博士新生,只好讲《暑假里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新疆有个校友
八月初,我和其它三位教授去新疆开讲座。因为是校长,又安排一个校友座谈会。不出所料,电信几大运营商、邮政、管理局、无线电管委会等单位中都有很多北邮的校友,不少人还是领导和骨干。出乎意料的事有一件,他们告诉我,一位未能到会的新疆着名的民营企业家也是北邮毕业的。一听到这消息,我改变日程安排,参观访问了这家企业。
宏景集团的总部大楼座落在乌鲁木齐科技开发区,高六层,12000平米,我在大楼里的董事长办公室与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主人通了电话,我夸奖他的成功,他祝福母校的发展。随后我又参观了宏景集团新近投资的十万平米建筑面积的国际商贸城,和一座现代化的水疗中心。我了解到,宏景有全资子公司8家,合资公司4家,总资产12亿,已跻身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宏景的历史,据集团标准材料说是三万元起家。据熟悉的人告诉我说,三万元以前的历史是一个地摊儿,地摊儿上的货品是BP机的金属链儿。
宏景集团的主人叫李建宏,今年37岁,1988年毕业于北邮管理系,毕业时分配到广东邮电设计院。1992年辞职回新疆创业,现在是市人大常委,全国青联委员,自治区工商联合会副会长。
以前总担心,由于多年的国营垄断,电信行业又有较高收入,恐怕很难找到几个冒险去走一条自己创业道路的校友典型。没想到这一次“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等我回到北京,几天后李建宏从新疆专程飞来北京,感谢校长前往参观,感谢母校培育之恩。我于是有个感想:发达的儿女,总是孝子;成功的校友,都爱母校。
第二个故事:ITU研讨会
8月10日,应大会主席邀请,我到英国考文垂参加国际电信联盟(ITU)人力资源发展研讨会,作题为“Accesstoknowledge”[1]的报告,我向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代表介绍关于中国的一组数据:
今天的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固定电信网和世界最大的移动电信网。
自1995至2001,对中国制造业贡献最大的是电信和电子工业,占制造业百分比,从499%提高到8%。对第三产业贡献最大的是电信服务业,百分比从38%提高到67%。
电话、手机的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不到百分之二十,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998年40万电信职工中,有70%没有念过大学,培训的需求很大。
2002年90%的电信新职工是大学毕业生,其中10%是硕士或博士,这要归功于高等教育。
1999年通信工程全国本科招生11000人,2002年招了24000人,发展很快,真正的扩招。(笑声)
中国23所大学有通信学科的博士授予权,其中12所拥有相关的全国重点学科。
讲到紧要关头,我对大会说,请允许我插一段广告,(笑声)当时大会也是哄堂大笑。不过当我告诉大会,北邮的四个二级学科通信系统、微波技术、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在全国排名分别为1、2、4、5,当我告诉大会,北邮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时,全场掌声雷动。我当即表示感谢,并且承诺一定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带回北邮,转告北邮的学生和老师,我今天这样做了,我没有食言。
因为是半个小时的特邀报告,我当然还讲了很多别的内容。
从公元第一年到公元1500年,农业的发达,一直使中国处于世界前列,是占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25%左右,那段时期,西欧经济占世界10%左右,日本占1-2%,北美更是微不足道。
令人痛心的中国经济衰退是从1820年开始的。到187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例掉到17%,1913年掉到89%,到了1949年,就只有45%了,一个泱泱大国,这样惨重的衰退,历史少见。原因两条:制度性障碍阻止中国与工业革命同步;列强的侵略和延续的战乱破坏了国民经济。
反观西欧,从1500年到1800年,工业革命起步,经济迅速赶上中国,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高峰时,占世界经济34%。
北美经济从1820年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起步,到了1870年上升到89%,反映了工业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最后十年超过了中国,到1913年,更飙升到191%,这后面五十年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联想到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日本呢?从公元1000年的占世纪经济的1%稳步上升到1820年的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它跌入25%的谷底,战后则逐步回升到1990年的8%。
我向大会讲两个观点,第一,顺应技术革命潮流,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会繁荣,国家会强盛;第二,经济的发达与教育水平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为了支持我第二个说法,我列举一组200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字:美国809%、日本718%、英国523%、新加坡385%、罗马尼亚225%、哥伦比亚167%、中国133%、巴基斯坦29%,以及这些国家的人均GDP;从美国的34000美元依次递减到巴基斯坦的1900美元。
你们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有人估计,中国经济最近几年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量贡献了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正在逐年攀升,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我们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大得很快,而等到你们这一批研究生毕业,中国经济又会获得更为巨大的动力。甚至,你们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与老师一起从事的科研和开发活动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第三个故事:访问英国六所大学
8月13日,我与学校代表团会合。开始对英国六所大学进行访问,她们是London,Southampton,Leeds,Manchester(UMIST),Liverpool和Shefield,有点象中国足协秘书长访英路线。(笑声)但她们确实都是英国的好大学,管理系的研究生不妨研究足球与大学的相关性。(笑声)
除了在第二个故事中讲过的两张学科牌:电子和通信信息,我还对各校校长打两张学生质量牌,一张是英语成绩,另一张是就业率。当然最具说服力的是前年去伦敦大学攻读MSC[2]的九名北邮毕业生的表现。
九名学生中,七名优秀,其中五名获得博士奖学金继续深造,还有一名电子系要他留校工作,他最后谢绝回国工作了,我告诉每一位校长,九名学生是好学生,但在北邮都是普普通通的,我们北邮的学生都是那么好;甚至还有一些留在北邮免试保送的,考上硕士的可能更为优秀呢。
国家也好,学校也好,如果弱小,就没有外交。我们有优秀学科,有优秀学生,因此就很容易与六所大学达成交换学生的合作谅解。虽然具体的合作协议文本还要字斟句酌,但我相信这种合作从你们这一届就会开始的。
暑假过完了,故事就结束了;故事讲完了,开学典礼也接近尾声了。
同学们,无论你参加国际合作培养,还是在北邮完成学业,无论你学习通信、信息,还是学习管理、人文,无论你按常规完成学业,还是走李建宏的创业路,我是相信北邮的研究生都是锦绣前程,同时却又都是崎岖山路。是锦绣前程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去,是崎岖山路它的前面就是光辉的顶点。重要的是把握好人生20多岁这几年,不妨引用一句梁启超当年在给清华学生讲演结束时说过的话:
“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谢谢大家。(热烈掌声)
注释[1]:接达知识
[2]:硕士学位
生活的三维空间
——在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03年6月25日)
早上好,同学们!
今天的毕业典礼,安排在主楼广场举行,这在学校还是头一回,她将成为我们成功抗击SARS的历史记载。特别是,昨天下午三点,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警告,北京已经不再列入疫区名单,这个胜利消息使我们精心准备的毕业典礼更增添了喜庆色彩。
作为毕业生,你们今年递交了两篇论文,一篇是常规的、典型的;另一篇呢,是非典型的,抗击“非典”的。第一篇论文属于个人,成绩优秀、良好或者合格;而第二篇呢?她属于你们毕业生全体,成绩是优秀。甚至,正为社会上所评价的,你们抗击SARS的成绩在整个北京属于最优秀。
从4月20日卫生部公布北京疫情到昨天,我们度过了难忘的六十五天。在六十五天非常时期,你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SARS,警惕预防但没有恐慌,严密控制而恰如其份。在六十五天非常时期,你们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健康的学生群体,毕业设计、就业工作、文体活动一如往常,应当接受医学观察的,自觉遵守规定,主动协助配合。在六十五天非常时期,你们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支持和配合全国抗击SARS的部署,没有加入那股从北京散向各地的人流。你们用自己行为的优秀保全了北邮的一片校园净土,为北京市和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作出了光荣的贡献。北邮感谢你们,北京会感谢你们,全国会感谢你们。
一个大学生,他的生活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学校、家庭和社会。当你毕业以后,学校这一维坐标就该换成职业。或者说,你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具备三个层面,职业的、个人的和公众的。用英文讲呢,就是Professional、PrivateandPublic。
每一个具备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职业是一个人自立于社会的根本,也是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职业行为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品质和技能,北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正是因为他们优秀的品质和技能才保证了就业率一年又一年在全国保持领先。
大学毕业,开始职业生涯,你就正式地独立于自己出身的家庭。这个家庭曾经是你温暖的港湾,给予你心理的爱抚,也给予你人生的安全感。
大学毕业,离开校园,你就正式地加入了社会。社会是一个比家庭大得多的概念,她是人员的全部、家庭的全部,她包含着每个成员的前途,也包含着每个家庭的利益。
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是强大的社会,她能够构筑起抵御各种灾难的防线,保护全体家庭和个人的生命安全。北京抗击SARS的胜利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成熟的社会,是经济活动组织得很好的社会,她为每一个公民提供职业岗位,对于暂时没有岗位的劳动者,提供临时生活保障和培训上岗的机会。
一个安定的社会,是关怀个人的社会,合理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保证家家安居人人乐业。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就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繁荣、民主和文明的社会。
一个发达的社会,必定是教育程度很高的社会,或者,把这个命题反过来说,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其实就是让受教育者热爱社会、服务社会。
当我们把生活的空间定义为由职业、家庭、社会三维坐标组成,并不是把它理解为数学那样的正交空间,三个坐标互不相干互不包容。比如,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她对于人口繁衍、经济活动和治安秩序的贡献也是一种社会功能。不过,我是真的认为,现代社会的一项进步,是将职业、家庭、社会这三类活动相对地、程度合理地分离和独立开来。
把社会政治生活与家族血统联系在一起,父子连坐,满门抄斩,那肯定是历史的黑暗,离开我们已经相当遥远。光宗耀祖、鸡犬升天,当属封建的落后和腐败,但是,恐怕至今还是能找到它的痕迹一些一点。读一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或许我们可以意识到,家庭作为一种文明,扎根于中华民族已经五千多年,而我们社会的现代化还刚刚起步建设,要让每一个家庭,不要与职业行为混淆,再与社会的功能合理区分,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要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就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说明彼此的亲热,就把高年级同学称作师兄师姐,把警察叫叔叔,管护士叫阿姨,把最要好的朋友叫哥们,再把国家领导人称作爷爷,中国古老的文明确确实实蕴涵着浓厚的家庭和家族的成份。
在农村,一家人在一块土地上耕作自不待说,在城镇,夫妻子女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也有成千上万。即使到了今天,一个博士求职,也可能发问“学校能否安排我的太太”。学生在校期间遭遇不测,真有大学把接受当事学生的弟妹入学作为安抚的条件。招生的时候,学生受到处分的时候,家长的电话总是不断,三千新生入学、食堂准备家长的饭菜少说也得四千份。
两个星期以前,我邀请英国教育参赞作个报告,听众是你们当中的40名前往伦敦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的留学生。他告诉我国际教育展上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着十八九岁的男青年参展,虽然母亲喋喋不休,但英国大学的接待人员只想问青年本人,为什么选我们大学,回答是“我妈说的”,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回答还是“我妈说的”。故事的结尾当然是大学没有接受这个男生。
中国的家庭真的是太温暖,中国的父母真的是太慈爱。
SARS来了,家庭的文化“底蕴”更显示出她的力量。在收到接二连三电话短信之后,在校门口开来接人的小汽车面前,北京的一些大学生终于投入家庭亲人的怀抱。
我丝毫没有责怪离校大学生的意思,在那样一场测不准的灾难面前,人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可靠的躲避途径。我是在想,为什么今天的村庄总是唱着过去的歌谣?我是在问,怎样才能使现代的大学生真正确立社会观念。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出现危难的时刻,有一些青年人要放弃承担社会责任的那种锻炼?我也是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天天在讲的、花了那么多学时思想教育,看来是真有不少的缺陷。
同学们,从明天起,你们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高速发展的中国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为你们搭建了巨大的舞台。或迟或早,你们也会建立自己的家庭,那是属于社会的一个新的家庭,就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把过去的歌谣继续传唱给你们的下一代。随着事业的发展,你们一定会越来越多地投身于社会的活动,学术的、行会的、社团的、党派的、慈善的……,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职业生涯,人们追求成就,敬业和忠诚是最要紧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