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1500000052

第52章 定天下(6)

“如今北元虽然对我们常有干扰,但都是发生在偏僻处,影响非常有限。更主要的是元朝的军队,虽然大多数被消灭,这剩下不多的,都比较精华,还有很强的战斗力,要驱之、灭之必费大力气,而我大明,新国刚建,最需息战养民,所以,微臣认为,待到民富国强时,再挥军北进,驱灭大元为宜。”

朱元璋点点头,眯细着眼睛,久久地瞧着刘伯温,有好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只是苦了徐达,在元军未到沙漠之前,只能由他镇守北平,总领北方军事。”

“皇上考虑周全,徐达在北,犹如我大明之‘万里长城’,元军根本无法逾越……”

朱元璋突然睁大双眼,打断刘伯温的话说:“好,这事暂就这么定了,先不忙北征。另外,我还有件大事,要征询先生的意见。”

刘伯温听了,不觉感到有些滑稽。这个朱元璋,他要处罚我,还来征求我的什么意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么想着,刘伯温睁大眼睛,一付极认真而又谦虚的样子,准备来接受朱元璋给他的惩罚。

167、

这一次,刘伯温又错了。他在心里认为朱元璋说的“一件大事”,一定是指得是自己说“杀李彬,三日内必雨”的事。结果,只听得朱元璋望着他极严肃地说:

“我讲的这件大事,就是定都的事情。朕的大明王朝,能有这方面知识见解的,唯先生为第一,所以朕想听听先生关于定都的意见。”

原来,早在1364年,朱元璋击垮了陈友谅在南京登吴王位时,就开始在南京大兴土木,建天地坛,造北钟山新宫,作称帝的准备。由于当时战事未结,各项建筑都力求节简,直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经又一次讨论后,这才决定南京为京师,以开封为陪都。京师虽然决定下来,朱元璋对南京却不太满意,感到南京太偏东南,与中原又有长江之隔,这样一来,对于有效地控制全国,不太方便。基于这样的原因,关于在何处建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经过反复思考,现在,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只因建都这事关系重大,而刘伯温对此又很内行,因此朱元璋想征求一下他的意思。

刘伯温听了,坦然地迎着朱元璋的目光,反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样的打算?”

“我想将濠州建为中都,不知御史中丞有何看法?”朱元璋冲口而说。

刘伯温听了,稍作考虑,侃侃而谈说:“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濠州山险水急,交通不便。从经济上来讲,濠州周边农业条件很差,在此建都,粮食等生活必须品一定非常缺乏。所以我认为,濠州虽然是出皇帝的好地方,却不是皇帝常住的好京师……”

朱元璋听着,心里很不以为然。出于积习,朱元璋还是面带微笑,似乎很耐心地听着。刘伯温何等精明,对朱元璋的心思,早已看出来了。除此之外,刘伯温还从朱元璋那不带表情的微笑中看出:关于建都的事,不管他刘伯温怎么劝说,朱元璋还是要建都濠州。如果这事给李善长遇上,一定会顺了朱元璋的意思去说话。可刘伯温就是刘伯温,他还是要坚持说出自己的意见。

“建都濠州,实在不妥!”他最后说。

朱元璋听着,心中更加反感,暗自想到:我原只想罚你去筹建中都,看来还需再重罚一些了。朱元璋心里这么想,表面上却一点也没有显露出来。他如今太强大了,强大得可以不听任何人的话独断专行却无需负任何责任。正因为如此,他一直微笑着听刘伯温把话说完,才将话锋一转说:

“此事今后再议,你先看看这些东西。”说完,朱元璋使了个眼色,身边的宦官将一叠状子递给刘伯温。刘伯温接了这些状子,急急地翻看着,大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刘伯温饮酒时出言不清,把“圣上”说成“升上”;说刘伯温与歌妓把盏吟诗……

刘伯温看着,渐渐地,宽大的额头上冒出一排排的汗珠。因为他清楚,这些看似不足为道的小事情,既然成了状子,让皇帝来处理,要大也可以是很大,甚至是大到定你个杀头的罪。在朱元璋刚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统治皇朝中,朱元璋已经决定了“猛”的治国方略。以朱元璋外宽实际上内窄的性格,现在已经容不下一丝半滴的反对意见,他甚至大兴文字狱,为一字之嫌,便要被判处他人的死罪,哪里还容得臣子去与歌妓把盏吟诗?还把“圣上”说成“升上”?刘伯温这么想着,越发是汗流不止了。

朱元璋让人将状子交给刘伯温之后,就一直满脸带笑,斜着眼睛看着他的这位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御史中丞。刘伯温认认真真地看完状子,再不把头抬起来,眼睛盯着状子说:

“臣有罪,一切还请皇上发落。”

看着刘伯温狼狈不堪的样子,朱元璋的心里这才感到有点儿快意,清了清嗓子,说:

“状子虽然这么多,有些恐怕也不属实,不过,李善长告你预示有误……”朱元璋突然停住话头,等刘伯温回话。

“李丞相所言极是,臣愿意受罚。”刘伯温抬起头来说道。

“你看,该怎么处罚好一些?”朱元璋温和地问道。

“能不能让臣回老家去?”刘伯温说得很诚恳。

“避一避,也好。”朱元璋说:“只是不知你走之后,谁来接下你手里的事情。”

“皇上阅人无数,我想皇上的安排一定会非常正确。”

“好吧!我考虑考虑再说。”

“没事,臣告退。”

朱元璋点点头。

168、

“爽快啊!”刘伯温走后,朱元璋小孩般的大声喊道。这些儒生啊,学问倒是有一些,可总是酸溜溜的让人难受。又一个个的还要那么犟,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张,真让人不舒服!不管怎么说,你读书再多,还是做臣,朕读书有限却是你的主人。朱元璋心里这么想着,颇为得意地笑了。

“来人!立刻传李善长来!”朱元璋大声地喊道。

不一会,李善长来了。朱元璋招呼他坐下,然后笑容可掬告诉李善长说:“刘伯温走了。”

“走了?”李善长大吃一惊,不知刘伯温走到哪里去了。

“他回老家去了!”

“回老家?”

“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回老家去的。”

李善长听了,心中一喜,刘伯温能有这一天,他盼了很久。心里虽然高兴,脸上却并不露出来,反而说:“这么一个能干的人,走了真可惜”

朱元璋知道李善长的心思,懒得去点明他,叹息一声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也是没有办法,只有随他去罢。”朱元璋说到这儿停了一下,把目光盯着李善长,问道:“你看看,刘伯温走了之后,谁来接他的位置合适?”

李善长忍住笑,故作姿态地想了想,说:“御史中丞一职,非常重要,依臣之见,必须皇上亲自挑选,这才能够非常适合。”

“朕现在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要你说说,谁最适合?”朱元璋毫不客气地追问。

“皇上一定要臣说,臣倒是想起一个人来。胡惟庸,不知能否胜任御史中丞一职?”

“胡惟庸?”朱元璋闭上眼睛,他要好好地想一想。他很快想起了与陈友谅决战前胡惟庸写的那份很附合自己胃口的“战略策论”。对,胡惟庸是个对朕忠心耿耿的人,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只是,这个李善长一直在拉帮结派,他提胡惟庸,说明他们的关系不错,更何况,胡惟庸也是定远人。如果一个丞相与一个御史中丞搅到一起,这恐怕不是好事情。这么想清楚了,朱元璋睁开眼来,问道:

“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臣一时想不起来。”

“杨宪如何?”朱元璋问。

杨宪是山西太原人。朱元璋打下南京后前来投奔到幕府的,他开始掌管文书,因办事干练,朱元璋常派他出去办差,也算得上是朱元璋的亲信,所以朱元璋想派他到刘伯温手下任中书参议政事。李善长没想到朱元璋会提杨宪,心里有些急,嘴上又不好说。

“我看了你们参刘伯温的材料,上面没有提到杨宪,这说明他并不主张当时就杀了李彬。”朱元璋见李善长不语,又开口说。

李善长听了,这才赶紧表态,连声说:“是这样,皇上英明,杨宪与杀李彬之事无关,让他代理中书参议政事,比胡惟庸更适合。”

“这事就这么办,刘伯温走后,你去跟杨宪好好谈谈,暂时不要任命,因为这次还没有免刘伯温的职,让杨宪代行御史政事。”

李善长连连点头,一个劲称是。朱元璋看了看他,考虑了一会,又问道:

“我想在濠州建中都一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不知道你认为如何?”

“濠州是皇上的故乡,那里人杰地灵,皇上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在濠州建都,应该是很好的事情。”李善长很真诚地说。

朱元璋认真地看着他,这回倒有些拿不准,李善长说的是不是心里话。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建都濠州,这将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啊!想到这里,朱元璋说:“那么,你认为在濠州建都好?可以建都濠州?”

“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家。京都只不过是皇上住的最多的一个家,皇上最喜欢住在哪里,就可以在哪里建都。建都的事,实际上完全应该由皇上来定。皇上如果喜欢常住濠州,就可以把京都建在濠州。”

听了李善长这一番话,朱元璋大为高兴,说:“那么,建都一事就这么定了。这是一件大事,得有一个非常能干又非常负责的人来做,你看谁最为合适?”

李善长听了,半晌也不吭声,朱元璋对他点了点头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吧!我看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了。我想,这事只有由你全面来负责,才能做好,我也才能放心。你看怎样?”

“臣谨遵皇命!”李善长说。

“既然这样,濠州建都一事,就由你来全权办理。为了你做起来方便,朕让汤和也来协助你,督领部分军队和工匠民夫,加紧把宫殿、城池、街道、寺庙等基础建筑先建造起来……”

李善长听了,大喜过望,满心欢喜地离去。这濠州建中都的事,经历数万军民五年多的辛苦劳作,到1376年,已粗具规模。然而,当朱元璋应李善长的请求亲来中都“验功劳赏”时,呆了二十多天以后,却突然宣布停止中都的所有建设,向外公开的理由是:“耗资甚巨,民苦不堪。”为此,朱元璋在世时,他的家乡中都一直作陪都,供太子,诸王习武练兵,宗室犯罪人囚禁等用。这是后话。

待李善长走后,朱元璋又重新闭上双眼,想着刚刚提到的杨宪。“这人应该可以,他不是李善长老乡派的,更不是刘伯温的人,而是我派去的,是我的人。”这么想着,朱元璋禁不住开眉一笑,可惜他做梦也没有想到:

杨宪是个性情中人,他在刘伯温手下工作了一年后,已深为刘伯温的德智所折服,对刘伯温心悦诚服,言听计从。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杨宪很快遭到不幸。

同类推荐
  •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本书以自述的视角,对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国内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国内战的崭新视角。在总统任职期间,他力主大赦“叛乱”者,发起重建南方计划。他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南方建立了黑白同校的公立学校,为美国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不但是香港的传奇,更是华人的传奇,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从茶楼的跑堂到塑胶花大王再到地产大亨,股市大腕儿,人们看到的是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形象,但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今天这么成功的商人,是因为他智慧的管理哲学。凭借着自己的管理智慧,李嘉诚带领着长实集团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走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李嘉诚是如何做到这么成功的,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李嘉诚亲口讲述自己70年的商业生涯,从如何起步到扩大经营,从如何抓住机遇到跨行业发展,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他出身草莽,生性喜欢酒和女人。但性情放浪的他却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力挫群雄,成为九五之尊——大汉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刘邦,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军事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热门推荐
  • 她是修仙界大佬

    她是修仙界大佬

    修仙界大佬司卿因为与同伴的赌约,帮助小可怜女配完成梦想,顺便在拐个老公回修仙界。
  • 我家王妃是个理科生

    我家王妃是个理科生

    理科女魂穿古代,却惨遭灭门,阴差阳错成为腹黑王爷的通房丫头。看她如何利用理科知识,一步步揭露真相,收服腹黑小王爷。
  • 三年六年里的不曾路过

    三年六年里的不曾路过

    三年错过,六年重逢。当初的一眼满怀,怦然心动,心念不曾忘却。现今的久别重逢,小鹿乱撞,不知从何说起。
  • 新九州传说

    新九州传说

    这里有神出鬼没的暗杀者,逍遥自在的侠士,严以利己的战士,以及心慈仁善的医师等众多职业组成的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公平的竞争机会,绝不平等的实力差距,只要努力便可凌驾于万人之上。齐晟新手小白文欢迎鉴赏,评论,批评。
  • 非君不许

    非君不许

    “风见将军,您对这只小黑猫怎的如此欢喜?”小侍女不解,“你见过敢把本将军扑倒的小黑猫吗?”“没有。”小侍女心惊,这小黑猫可真大胆,竟然扑倒了妖族第一骁勇善战,人送外号“玉面罗刹”的女将军……
  •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拟以我国农业企业为对象,在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从组织、个体、过程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进行分析,并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书一方面将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延伸到农业领域,充实传统行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加快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伐,寻求以信息化改造农业的实现途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 心雪奇缘

    心雪奇缘

    李雪:从来没有想过我是一只虫子,虫子又怎么样了?我是一只特殊的虫子,为爱甚至可以牺牲一切!钟奇:从来没想过,六年来一直和我聊天,喜欢的那个姑娘是只虫子!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到后来我们竟成了相爱相虐……你要跨过年龄差,我要跨过身份差,我们最终会在一起吗?
  • 宇宙神王

    宇宙神王

    身具天龙之体,拥有龙魂精魄的李运,为寻身世之迷,踏入龙祖涅槃洞,得到神秘的洪荒骨符,被传送到异界,为保护宇宙,一步步踏上修真巅峰,运筹帷幄,征战异宇宙,成就无上神位,精彩尽在《宇宙神王》。
  • 神秘腹黑帝少溺宠呆萌女

    神秘腹黑帝少溺宠呆萌女

    当卖火柴的小女孩遇到放烟花的小男孩,当灰姑娘遇到王子,当奥特曼遇到小怪兽,当千颂伊遇到都敏俊。。。剧情狗血但是又是多少女生羡慕嫉妒向往的爱情啊!偏偏这狗血又令人羡慕的剧情发生在了呆萌女——颜惜身上。在冥冥注定中有一条红色的爱情线牵引着两个人相遇然后红线将两个人紧紧绑在了一起。此生不离--此生不弃。【j剧透;女主和男主第一次相遇很另类嗷绝对新颖给力嗷】
  • 他为时间过客

    他为时间过客

    【后来,她见过许多人,可却再也没有最初令她心动的感觉。】程恙依稀记得那天的风格外的温和,细碎的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她看着他他亦看着她刹那间仿似万年的光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