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化成锦书,就已经是达郡的境界了。
区区出县境界的文气白光何其不堪,被瞬间击溃。
顿时宋玉逸散出来的文气被镇压成了虚无,本人也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嘴角溢出鲜血,竟是昏迷了。
“侄儿,你这是怎么了?”宋端大惊,连忙走了过去。
稍一探查,他整个人竟是愣住了,手不停颤抖着。
他文气所至,只觉得宋玉头顶的智窍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闭合,逐渐闭塞出了,所有的文气都消失一空。
“废了!侄儿被废了!”宋端突然疯狂大叫了起来,只见他充满恶毒的目光死死盯着叶白,“你竟然敢废我侄儿,我宋家绝对饶不了你!”
叶白皱眉不语。
赵县令冷声喝道:“宋端,够了!你身为京官,一次次不照顾朝廷体面,你再闹下去难道想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都是那个弃贤才如尘埃的青云士吗?”
听到赵县令如此训斥,宋端顿时愣住了,看着叶白头顶赫然呈现锦书的文气,心中升起无限绝望。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达郡的诗作,必然流传深远!到时候传播出去,人人都知道我逼迫贤才,狗眼无珠!”
一时间他心灰意冷,他不敢相信朝中之人知道了这件事会发生什么恶果,“老夫的仕途已经晚了!”
心中郁闷难消,再加上最疼爱的侄儿又被废,他只觉得胸口中有着一股郁郁之气难以消除,堵在那里,气血不通!
噗!
又是一口鲜血喷出!
他脸苍白如纸,重重倒地。
“来人啊!赶紧派人将这叔侄二人送回宋家治疗!”赵县令见这叔侄二人一个被废一个昏迷,赶紧说道。
一旁苏学正看他二人凄惨摸样,轻声叹息:“当真是恶有恶报,报应不爽啊!”
同时他看向叶白的目光也充满了感叹:“这书生好是了得,心有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深,三两下之间就能化险为夷,转被动为主动,当真是翻云覆雨的手段!”
此时他注意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一脸钦慕地看着叶白,心中一动:“等这叶白文位再高一点,成为秀才举人,或许可以……”
“这两人当真是倒霉,撞到了双甲案首的手里,哪有什么好果子吃!”见到这叔侄二人的凄惨摸样,围观的众人顿时大呼过瘾,喧闹个不停。
赵县令顿时皱起眉头,大喝道:“肃静,此事已消,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他话音刚落,一旁众衙役顿时走出,将不情愿的众人驱赶了出去。
“恭喜案首大人旗开得胜!”此时在一旁围观的同届童生纷纷走过来向叶白祝贺道,脸上既有着敬佩,但更多的是敬畏。
如此手段和口舌,谁人能敌?
这一次他们是打从心里服了,不敢有意思一毫的其他念头。
叶白见到他们恭维的样子,顿时苦笑。自己证了双甲童生,又发生了这等事,以后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了。
“好了!诸位童生今日得上金榜,本官本想宴请各位,但是眼下除了这种事本官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这事也就取消了!”赵县令站起身来对众童生说道。
“大人不敢!”众童生恭敬说道,“既然大人有事,我们就先走了!”
“嗯!”赵县令没有阻止,点头道。
随即众童生相继离开了。
叶白正欲跟众人一起离开,赵县令突然说道:“案首,你留下!”
叶白心中一惊,还是停下了脚步,恭敬说道:“是!”
其他童生朝叶白拱了拱手,没有多说,就纷纷离开了。
“随我进后堂!苏兄也一起来!”赵县令沉吟了一句,缓缓说道,背着身子转身向里走去。
叶白心中疑惑,看了苏彩璇一眼。
谁知道她也是诧异万分,面孔上满是不解。
叶白想了半天,也没有得出这赵县令在卖什么关子,只好跟着赵县令的步伐走了进去。
刚一走入后堂,他立刻心中一突,直接赵县令和苏学正端坐在前方,表情十分严肃。
“县令大人!”叶白走上前去,恭敬说道。
“坐!”赵县令点头,淡淡说道。
看着叶白缓缓坐下,赵县令眼神深沉,半天没有多说,让叶白如坐针毡。
正当叶白按耐不住,正欲发问时,赵县令沉声开口了,“叶白,你可知道你闯了大祸!”
叶白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说道:“还请县令大人指教!”
赵县令见他态度恭敬,满意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不枉我冒着风险指点他一番!”
“你是不是觉得公堂之上舌战京官,斗败童生,很是了不起!”赵县令淡淡质问道。
叶白平静说道:“学生不敢!”
虽然完全击败了宋家的迫害,他内心的确有着些许欣喜,但他明智地没有表现出来。
赵县令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其实你不必隐瞒,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你想过没有,其实这件事对你来说即是赢了也只不过得了一时快意,但对自身名声的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百害而无一利!”
叶白心中感激,不管赵县令说得是对是错,他能如此直接地说出来毫无保留,他能感受到赵县令对自己的拳拳爱护之心。
只见他躬身,真挚地谢道:“多谢县令大人直言相告,学生铭感五内!”
赵县令摆手,“不必如此!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你的感激,而是希望你懂得分寸!”
叶白点头,“学生洗耳恭听!”
看到他真诚的样子,赵县令欣慰地点了点头,“有冠绝同辈之才气,又能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很是不错!”
“好了!”苏学正在一旁笑了起来,“赵兄,你再夸奖,叶白就要尾巴翘上天了!”
“哈哈!”苏学正这一打岔,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清,赵县令和叶白也失笑了起来。
苏彩璇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叶白,也笑了起来。
眼前这个书生,虽然出身不好,但却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此刻站在这里,与县令和父亲直面相对,当真是了不起。
她眼睛异彩涟涟。
当笑声过后,赵县令还是严肃说道:“叶白,身为书生,名声清白最为重要,容不得有半点污垢。你成为双甲案首,堪为梁国第一案首。但是刚成为案首就与人闹上公堂,虽然你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证明了自身的清白。但是流传于外地,他人如并不止详情,以讹传讹之下必然会对你有所诋毁。再加上你甚至驳倒了一位京官,有心人甚至还会给你安上一个不敬尊卑的恶名!”
赵县令在官场混迹已久,这些话都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的最符合时机的判断。
一旁的苏学正听到也是连连点头,管不得这赵县令年纪轻轻就能外放成一位地方实权官员,这份为官的智慧当真不容小视。
同时他也深知,赵县令如此清晰地向外人说出这些经验,是冒了一定风险的。
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必然会说他对童生有所偏袒,判决不公。
而此时叶白却陷入了沉思中,他心中仔细思量着赵县令所说的这些话。
不得不说,赵县令的判断合情合理,当真是真知灼见,想到了自己没想到的地方。
他心中暗叹:自己虽然有三世记忆,但对于人情世事的把握当真还不如这些官场的老油条。
对于赵县令的直言相告,叶白深深感激,只见他珍重说道:“县令大人如此厚待学生,在下铭感在心。还请大人指教,事已至此,接下来学生又该如何自处!”
赵县令微微沉思了起来,良久才缓缓说道:“为今之计,你必须先退隐一段时间,躲过这段风头!等玷污你名声的风头过去之后,你再重新出现,作出几首好诗就又能一枝独秀,重新传播你的才名了!”
说罢他眼睛盯着叶白,不曾离开。
他倒要看看叶白会作出如何抉择,要是叶白贪图名声不肯退隐避风头,无疑他对叶白的评价就会降低许多。
虽有才气,但却不懂进退,只能做一个书痴,但很难在人情世故中如鱼得水,以后走上官途也会道路艰难。
“退隐吗?”叶白低下头,思索着。其实这个选择题对他来说并不是太难,考上童生后他本就准备找一个僻静处苦修一段时间。
不仅要增加自己的文学修为,更是开始为修炼武学做准备。现在他成为童生,享受朝廷俸禄,已经有资本开始修炼武学了。
修文又修武,文武双修是他为自己未来定下的路子,涉及到改变自身的命运的大计,不容有失。
更何况叶白对所谓的双甲案首这名声并不是太在意。
梁国很大,文武大陆更大,双甲案首名声虽响,本质上不过一童生而已,放到文人圈里只能溅起一点水花,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想到这里,叶白目光已然坚定无比,只见他抬起头来毅然说道:“好!县令大人,学生听你的!等我回去,立刻搬到一僻静处,等待复出的时机。”
只见他言语赫赫,丝毫不拖泥带水,显示出了非凡的决断力,让人惊叹!
PS:中秋佳节奉上一章,红茶祝愿各位书友中秋快乐,团团圆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