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5100000036

第36章 创作的旅程——自序及后记(3)

我是一九六四年九月十七日,也就是中秋的前夕抵达西雅图的。海城一宿,悬在两个世界之间,飘摆多少乡思。第二天到芝加哥,重逢了五年不见的刘鎏和孙璐;那时他们正在西北大学物理系教书,遂接我去艾凡思顿,住在他们的寓所。第三天下午,乘“燕子航空公司”(Ozark)的小飞机,转去伊利诺伊州的皮奥瑞亚(Peoria),在所谓“亚洲教授计划”项下,开始在当地的布莱德里大学(BradleyUniversity)教授中国文学。正是高高爽爽的秋天,十万人口的皮奥瑞亚既无小城的闭塞,也无大城的喧嚣。我班上的学生不到四十人,每周且只有三小时课,真称得上是逍遥游了。伊利诺伊州素以林肯之乡自豪,在居停主人杜伦牧师夫妇的导游下,我有缘瞻仰了当日林肯在新萨伦和州府春田的种种流风遗迹。那时的一些印象,在《落枫城》一文中有详尽的记述,不拟在此重叙了。那一段日子,对我照拂甚殷,必须在这里提出来致谢的,有刘崇本教授和张树培博士。

十一月初,天阴欲雪的季节,我在布莱德里大学的任务告一段落,刘鎏夫妇不远千里从艾凡思顿开车来接我去小住两天。八号下午,我又乘小燕子横越密西根湖,去密西根北部的小镇乐山(MountPleasant),开始我在中密西根大学(CentralMichiganUniversity)的教学生活。这是“亚洲教授计划”的下半部,我在那里开了两班中国文学,一班属大学部,一班属研究院,虽说比前一个学校课程多些,但仍不算繁重。我租了一间附带车棚的平房,生活寂寞,但平静而舒适。这时我有了两个重大的变化:其一是学会了自炊,其二是学会了开车。这两个变化使我的生活自给自足,且多少免于单调。烹调,是我努力追忆母亲生前在厨房里的音容和妻做菜时的某些动作,加上自己的“悟性”,慢慢揣摩出来的。后来技艺日进,我竟有足够的自信,请班上的美国弟子,去我的寓所领教中国的“吃的文化”。至于开车,则是在伊利诺伊州时就学的,每小时学费八元,一共才学了七个小时。到乐山后不久,我就买了一辆第二年(一九六五年)的道奇Dart270。有了车,坦坦的高速公路便向你开放,为你所有。有了车,你才算摸到了美国的脉搏,参加了美国的节奏。缩地既已有术,三位数英里的威胁便不算一回事了。后来我便两度南下,去西密西根大学和阿尔比恩学院(AlbionCollege)演说,并数闯芝城。还记得第一次独自驾车穿越芝加哥时的紧张、兴奋、自豪和孤注一掷的心境。那种亢奋之情,简直有济慈《初窥蔡译荷马》的味道。当晚,刘鎏、孙璐、於梨华等一大群朋友在城北的艾凡思顿等我去晚餐,从七点到九点,仍是没有人影。正是感恩节的假日,大家说,“这家伙大概向火鸡看齐去了。”

后来我还是撞了一次车。不在危险的芝加哥,却在乐山。前面的车忽然减速,我煞车太慢,撞坏了它的尾部,自己也撞出了鼻血,交通警察给我的传票上写道:“大白天,未能及时煞车。”(failuretostopinbroaddaylight)结果罚款二十元,扣去保险费一百元。当时我气馁得几乎要把车卖掉,但征服美国公路的雄心支持着我。后来我的行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风中,雨中,雪中,再没有出过车祸。

在乐山的两个半月中,待我最善者,应数中密西根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哈丝凯女士(MissJeanHaskett)和她的男友东尼(BernardToney)。哈丝凯女士是兼有同情与豪情的罕有女性;一九六四年夏天,她曾来台湾,在美国在华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文化暑期研究班研究了两个月。当时我曾在该班讲中国文学,和她颇为相得,因此,在美国重聚时,更增亲切之感。此外,同校英文系主任海卜勒(JohnHepler)夫妇的友谊,也是令人难忘的。

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三日,我学期结束,便一人一车,浩荡东征,去宾夕法尼亚州南境的盖提斯堡。离开乐山的那天,风雪大作,千里皑皑。那样柔软而美丽的纯白幻境,在驾车人的眼中,却是诡谲而恐怖的地狱。车行薄冰之上,随时有滑逸(skid)的危险。所谓“滑逸”,是指行进中忽然轮止而车不止,方向盘对于前轮失去控制,整个车子向斜里急速滑行。有人把这种身不由己的情形譬喻成打喷嚏。当然那种感觉是亚热带的读者不能体会的。那天从乐山向南驶了不到三十哩,我的白色道奇忽然这样滑逸起来,先是向左,滑了三四十公尺,又骤然向右迅滑,等到我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它已经滑离水泥路面,欹然倾侧在堤外的斜坡上,半陷在雪泥中了,无论如何,再也倒不出来。只好锁上车门,苦守在路边,终于拦到一辆过路的车,乘到前面十多哩路的镇上,叫来一辆巨型的拖车,风雪益剧,在四顾白茫茫的雪地里,很不容易辨认一辆小巧的白车。终于找到了。挡风玻璃几已全为雪封,雨刷子都看不见了。总算辘辘然咻咻然将小道奇倒拖上堤来;检视一遍,并无损伤,遂小心翼翼重新南行。语云“如履薄冰”,想不到这句话要到寒带的公路上才能体会。

当晚开到俄亥俄的莫迷(Maumee),才在一家汽车旅馆投宿。第二天清晨,上了宽阔平坦的四巷税道(tollroad),冬阳在望,积雪渐稀,精神大为振奋,便放下心来,将时速针踩到七十。就这样切过了俄亥俄的大平原,中午在克利夫兰吃饭,并且饱览艺术馆中雷努瓦的少女、中世纪的武士厅和罗丹的沉思者。黄昏时分,进入山势渐起的宾夕法尼亚。凄冷的细雨里,盘旋上坡,闯进匹茨堡,在铁桥、烟囱和漠无表情的建筑物构成的迷魂阵里,终于迷了路,等到在豪华·江生旅店安顿下来,已经是夜半了。

第三天继续东行,到了下午始驶离税道,循三十号公路,蜿蜿蜒蜒盘越积雪的塔斯卡罗拉山脉(TuscaroraMountains),直到傍晚才落下平原。最后,在夕阳之中驶进古色斑斓的盖提斯堡。

一九六五年一月底到六月期间,我在盖提斯堡学院(GettysburgCollege)足足教了一学期。这时“亚洲教授计划”结束,我开始在JohnHayWhitneyLectureship名义下任客座教授,开了一班中国诗,一班中国文学史,每周授课九小时。这也许是我此行最值得纪念的半年。盖提斯堡本身是八千人的一个小镇,但是去华盛顿和巴铁摩尔只要两小时,离费城也不过三小时。镇的本身也饶有风趣:艾森蒙的农庄,罗斯福的永恒和平之火,林肯演说的纪念碑,李将军的骑像,都是向导津津乐道的去处。当然,最大的背景还是那战场本身。

盖提斯堡(Gettysburg,国人一向误译为盖茨堡)是一七八○年盖提斯(JamesGettys)所建的镇市。一八六三年,内战方酣,南军统冲李将军挥兵北上,欲迳取宾州首府哈里斯堡(Harrisburg),且据以威胁费城、华府及巴铁摩尔。当时李将军估量决战必在盖提斯堡与哈里斯堡之间,所以等到两军相对准备战斗之时,说也奇怪,北军竟在盖提斯堡之南,而南军在盖提斯堡之西北。这时北军的主帅是米德将军(Major-GeneralGeorgeGodonMeade)。就是那一年七月一日至三日,米德麾下的八万四千北军和李将军率领的七万五千南军,就在盖提斯堡西郊一直苦战到南廓,双方死伤与失踪战士的总数是五万人,被屠的戎马是五千匹。结果南军大败,李将军带领残邦退入佛吉尼亚。次日,格兰特将军在维克斯堡又获大胜。南败北胜之局,从此形成。同年十一月九日,国立公墓在此落成,林肯总统从华盛顿来此,发表他那篇有名的演说。

盖提斯堡之役,最动人的一战,是所谓反凯特冲锋战(Pickett’sCharge)。那是此役的第三日下午,为挽回战局的劣势,李将军以一百七十二门重炮连续轰击北军阵地两小时,然后众炮忽皆停歇,南军枭将皮凯特率领五千名佛吉尼亚子弟兵,在延伸一英里长的战线上,猛攻北军的正前方。可是北军的防守出乎意外的顽强。李将军这一失算,损兵将近三千,成为内战最英勇也是最悲壮的一幕。

我到盖提斯堡时,正是此役百年纪念的第二年。昔日的屠场已经成为今日的国家公园,每年吸引游人在百万以上。迤迤逦逦,排列在昔日阵线上的是四百多门古炮,其间累累相叠如卵者,皆是废旧的炮弹。而或高或下或大或小散布在古战场上的,是参战各州的八百座纪念碑及塑像和五座钢架的瞭望塔。初到该地,我曾发誓要做中国研究盖提斯堡之役的权威,但是读了不到一百个碑铭,就知难作罢了。盖提斯堡位处宾州南部苹果之乡,风物之美是有名的。到了春末夏初,苹果花、桃花、洋苏木、山茱萸更开得焚云蒸雾,烘成一幅童话的插图。课后我常常去古战场上,坐在众鬼魂之间,看书,构思,或者怔怔呆望。

以盖提斯堡为据点,我曾经四次去巴铁摩尔(其中一次是去高捷女子学院GoucherCollege演说并寻访诗人爱伦坡之墓),两次去卡莱尔(有一次是去狄金森学院DickinsonCollege参加但丁诞生七百周年纪念节并演说,但两次均在该学院历史系主任凯乐格CharlesKellogg都德式的雅舍中作客),两次去新布伦瑞克看我在勒格斯大学念研究院的师大毕业生郑芷英、陈汝徽、陈毓岩、蔡建英、朱蔼仪等;至于华府,已经记不得去过多少次了。我去华府,主要是去看台大外文系的老同学,在驻美“大使馆”任职的萧育胜,和他的夫人,也是我们同班同学的钱曼娜,以及师大同事林瑜铿教授。此外,住在华府而来相访的,还有王文兴和访美路过的林海音。四月间放春假,曾应戴维斯·艾尔金斯学院(DavisElkinsCollege)费普斯教授(Prof.WilliamPhipps)夫妇之邀,开车去西佛吉尼亚州看他们。沿途景色的幽美,由于人烟稀少,而显得分外幻异。那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次行车,我为它写下此次旅美的第一首诗《仙能渡》、第三首诗《钟乳岩》。

这卷诗集前面的五篇,都是盖提斯堡时期的产品。第三首《七层下》写好后,中国诗班上的文葩和贾翠霞一直追问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乃为她们匆匆口译了一遍。她们热烈的反应,促使我把它笔译出来。她们把英译车去,发表在校报上,赢得甚多好评。《逍遥游》最后的四篇散文,也都是在盖提斯堡的作品。

一九六五年六月,我在盖提斯堡学院的任务已经完毕,又接受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亚洲教授计划”主任格伦博士(DrBurvilGlenn)的邀请,在七月间分别去纽约州立大学的四个分部(Buffalo,Potsdam,Cortland,Brockport)各授一周的暑期课程。但在北上纽约州之前,为了一探《白鲸记》中的古捕鲸中心南太基(Nantucket)岛,特地跨越了五条州界,远征鳕岬,去无穷蓝的大西洋中,听海神的螺号角和鱼龙的悲吟。然后再横越新英格兰和纽约州,在美国国庆的前夕,冒着滂沱的大雨驶进布法罗城。布法罗城去美加边境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只有半小时的车程,课余当然免不了常去观赏。我在那里的讲课算是不错,事后格伦博士还特地写了一封信给师大的杜校长;那封信颇多溢美之辞,并在师大校刊一一三期上发表过。

第二周我北上波茨丹。该地镇小人稀,去加拿大不过四十哩,很有点边城意味。夏志清先生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时候,也在那里的州立大学分校教过书。毕竟毗邻加拿大了,七月中旬的天气,仍是非常凉爽。车行林荫道上,但闻高树鸣禽,翠叶吟风,全无一点暑意。无意间遇见在此研究音乐的刘渝小姐,得以谈故乡事,互解乡愁。周末课毕,更北上加拿大,去蒙得娄(Montreal)看老友蔡绍班。他和我先后在南京金陵大学与台大同学,这时在世界尽头重聚,完全是“他乡遇故知”的心情。现在闭起眼睛,仍清晰记得,怎样和他坐在麦吉尔大学后面的山顶,听他指点望中的蒙城和圣罗伦斯河上的大桥。

从加拿大驶回纽约州中部,正好赶上第三周在科特兰的课程。纽约州北部,所谓upstateNewYork者,是一个千湖之乡。其中向东南平行伸展的,有五六个狭长的湖泊,号称“五指湖”,风素均极秀美。上纽约的风景,真够得上一个“秀”字。除了湖光明媚之外,那一带的山皆呈波状,作缓缓的起伏,而且碧草细柔,绿树成荫,加上色彩鲜丽的华屋精舍,三三五五,掩映其间,真令人有尘外之想。科特兰就在卡尤佳湖(LakeCayuga)附近,离开湖之南端康乃尔大学所在的伊色佳只有三十哩。附近的一些地名,像荷马、魏吉尔、朱艾敦、洛克、史各德、马拉松、埃特纳等等,皆充满古典的联想。我的接待人克拉克教授(RobertClark)招待我无微不至,几乎无日不导我作湖山之游。因他的介绍,认识了彭明圣夫妇。一周过去,接受了明圣伉俪的邀请,去他们在西拉库斯(Syracuse)的寓所作了一夕之宾。

同类推荐
  • 百年巨匠:徐悲鸿

    百年巨匠:徐悲鸿

    本书讲述了徐悲鸿的故事。全书以徐悲鸿的曲折命运为经,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以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亲历采访对话,讲述了徐悲鸿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民国先生

    民国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热门推荐
  • 废柴之庶女也疯狂

    废柴之庶女也疯狂

    檀依依,二十一世纪金牌特工女杀手。在执行任务中,被子弹射杀身亡。穿越到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檀家草包庶女檀依依身上。什么?檀家骂她是废物?她天生五系俱全,还附带光,暗两种稀有属性,连上古四大神兽之一的凤凰,都抢着跟她契约。呵呵,就是这么霸气的气死你们这些凡夫俗子。什么?有人说她身份不如嫡姐?某女指着趴在地上的嫡姐说:“小样,打不过我还来挑战我的忍耐度?找打啊你。”。当她变成了她,废柴却早已不是昨日的废柴。那些不知好歹的人,她会让他们慢慢体验绝望的滋味。
  • 残界之最强夫妇

    残界之最强夫妇

    这是一个重生作,对他前世的愧疚,今生加倍对他好。空间在手,异能我有。夫妻恩爱,一起创建基地得一个故事。
  • 听这年雨下

    听这年雨下

    这一年,雨终于下了好美丽的景色,却沾染了忧伤曾把相爱描写得太浓后来才明白不过是一份朦胧的感觉.......爱情不是海枯石烂,山盟海誓的诺言,最真情的告白也不是,我会给你全世界,最暖人心的浪漫更不会是摘星星、月亮,或是献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那是什么?是相守,也是陪伴,更是简单的一句话:我陪你听雨下,你陪我看落阳。
  • 性格——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性格——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智慧,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曾经渺茫的前程;智慧,犹如一把钥匙,开启曾经封闭的心灵;智慧,犹如一缕阳光,播撒曾经昏暗的人生。当造物主拥有了智慧,才创造了美妙神奇的世界,当人类拥有了智慧,才有开启现代文明进程的可能,当你拥有了智慧,才会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取得成功1700多年前的薄伽丘就曾经说过“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拥有了智慧,你会体会到一段与众不同的快乐人生历程当你疲惫时,请想想智者的教诲,当你迷茫时,请听听智者的心声。相信你的成长之路上一定有风雨也有彩虹,但是有了智慧的陪伴,你终会感受到雨过天晴。
  • 妖孽校草他有病

    妖孽校草他有病

    家族遗传的病症慕泽珏(月):可不要被我骗了?﹏?祈斯辰:“情敌还余多少”助手将宇:“Boss,还……还有1990_...”
  • 你是繁星漫漫

    你是繁星漫漫

    【男女主双洁,虐渣,宠文!】季安岚怎么也想不到,刚回国就被一个小包子缠上了。“璟琰很乖的,做我妈咪还附赠一个爹地哦!”“爹地妈咪,给璟琰生个小妹妹好不好?”“爹地你怎么压着妈咪了?”某总裁一脸黑线:爹地妈咪再给你生小妹妹。他是亚洲商业巨鳄,她是人美声甜影后。祁煜寒蹦出来的小魔头,竟是季安岚的亲生儿子?一个英俊的男人和一位优雅的女士站了出来,声称是季安岚的亲生父母?!认祖归宗,谁知道她还有十三个众多的哥哥们......而且一度妹控!以为凭借长相才让人认识的季安岚,没想到不仅是影后,长安娱乐CEO,还是帝王组织的GN!更恐怖的是A国和M国的一代女皇!大佬,请收下我的膝盖......祁煜寒&季安岚【多重身份,帅炸天!】
  • 大国之兵

    大国之兵

    【没有穿越,没有系统,没有神功,更没有手撕鬼子。】【这只是一个不知道自己过去的少年在时代的裹挟下,成为一名铁血远征军的热血故事。】【军法无情,犯之者斩。】【但是少年却认为:只要能打鬼子,抗了军命又如何!】【他不认命,谁说人命贱如草;他不惜命,哪怕打光打绝!】【已有完本作品《猎杀鬼子兵》,新书群号:321363507】
  • 快穿之这个炮灰不好惹

    快穿之这个炮灰不好惹

    林亦姝死了,灵魂在外漂荡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绑定了一个逆袭系统,成为了专门为炮灰们逆袭的任务者。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吸渣体质还是因为什么原因,总能遇到各种奇葩的白莲花,绿茶,和渣男。于是林亦姝开启了她新奇的虐渣之路
  • 争战大海

    争战大海

    这是一个无尽的海域,没有大陆只有海岛……人们为海而战……也谨记着:争是我们的信仰;战是我们的执责。而海洋的凶险无处不在,为了获得一份安逸的领域,向着海上霸主进发。故事也因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