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悲剧都应该有个温馨动人的开局,那些注定反目成仇的人,在最初都和谐得一塌糊涂,我和你,糖和蜜。沙赫特与纳粹的新婚无疑相当的燕尔。说这些话的时候,德国还是共和国,纳粹党还是一个苦呵呵的在野党。虽然希特勒及其战友成功地忽悠来了几个容克地主的赞助,但日子过得还是略显紧巴。直到沙赫特出现。沙博士的圈子里都是些什么人?银行家、实业家、资本家……一言以蔽之,都是有钱的主。所以,在希特勒的眼里,沙博士无异于一只“招财猫”。自1931年起,沙赫特开始负责纳粹的竞选基金,巫师披上了黑斗篷。其间,他纳粹经济邪恶巫师的名号开始被叫响。同时,在如流水般涌来的金钱面前,无人再敢怀疑沙赫特的天才。“入伙啦,入伙啦。”集结号吹响了,资本家们争相缴上献金,就像在缴纳一份份投名状。1933年初的一个夜晚,在赫尔曼·格林家中,厚厚的双层玻璃挡住了外面凛冽的寒风,屋内炉火熊熊,暖意盎然,客人们相谈甚欢,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如果你是一个财经小报的记者,那么你有福啦,在这间宴会厅里,你可以足不出户就采访到德国经济界几乎全部实权派人物。比如古斯塔夫·克虏伯,比如冯·波伦,比如哈尔巴赫。
而他们,全都是在巫师的感召下,来给希特勒送钱的。一顿饭,三百万,这个速度不算慢,纳粹的脸上笑容灿烂。很快,在希特勒总理的极力推荐下,兴登堡总统重新任命沙赫特为帝国银行行长。1934年之后,沙赫特还兼任了经济部部长,成为了第三帝国名副其实的金融统治者。重回舞台的沙赫特大展拳脚,成为德国政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对立两方的一致评价:希特勒咧着嘴夸奖“他在三年里取得了整个纳粹党合在一起也办不到的业绩”;而盟国咬着牙谴责“没有什么人比沙赫特更卖力了,他为德国1939年发动战争从经济上做了充足的准备”。就这样,沙赫特堕入黑暗。而摩根财团对此还浑然不知。确切地说,他们对黑暗本身的性质认识不足。在杰克·摩根眼里,德国人一如既往地不着调,希特勒这个独裁者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甚至在反犹这点上更对自己的胃口:“在我看来这位德国新独裁者很像那位老皇帝,只是他对犹太人的态度不同,而我感到这没什么不妥。”而一想到德国国家银行是沙赫特掌控,杰克·摩根就更放心了。“哦,沙赫特博士,老朋友了。
”是啊,沙赫特,一位凭一己之力战胜通胀的杰出金融家,一位与摩根集团坚守共同金融标准和金融理想的人,一个有勇气的中央银行家。纳粹既然重用他,就证明“小胡子”(希特勒)也是体制内的人嘛。当然,这个小小的幻想肥皂泡很快就被沙赫特博士本人亲手戳破了。1933年5月,希特勒派沙赫特前往美国拜会罗斯福总统,解释德国的犹太政策以及金融政策,顺便试探下赖账的可能性。时值佩科拉听证会期间,罗斯福和摩根正互相拆台,双方都恨对方恨得牙根痒痒,因此才有了下面戏剧性的一幕。
会谈中,沙赫特一脸严肃地向罗斯福总统报丧:“德国很快就没有外汇来偿付美国投资者的20亿美元债务了。”然后,他眼巴巴地看着罗斯福,等着将要到来的埋怨、愤怒或者威胁。然而,听到这个“噩耗”,美国总统却比娶了新媳妇还开心,据说罗斯福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这下华尔街的银行家活该了”。第二天,白宫官员向沙赫特解释,总统的反应实际上是“对违约这事儿大吃一惊”。沙赫特笑而不语,回到德国,立刻就宣布延缓偿付长期外债,同时还忘不了嘲笑美国人“我觉得总统的大吃一惊是在过了24小时以后才表现出来的”。这不是明摆着的便宜么,美国的银行家和政治家掐起来了,赖账不会受到任何来自美国官方的压力,至于摩根们的压力,黑暗巫师还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