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老了,但还没有老糊涂。尽管人们都在嘲笑他的自欺欺人,因为他一直跟朋友们保证银行法修正案能通过,但有两件小事证明,其实他心里早就另有打算。一是摩根银行在伦敦方面的未雨绸缪。1934年6月,伦敦的摩根建富摇身一变,成了有限公司。这样一来,华尔街上的JP摩根就成了单纯的出资者,占股三分之一,而不参与经营。这无疑暗合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要求,JP摩根这家新的商业银行不再直接进入英国的证券业务。直接的受益者是摩根建富,这个一向唯华尔街马首是瞻的小跟班,从此有了自己的意志和命运。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尽管华尔街23号和大温彻斯特街23号之间仍将保持火热的革命友谊,但熟归熟,纽约要想再随便插手伦敦的事儿,可就休怪人家翻脸无情了。甩掉了纽约摩根的束缚,摩根建富立刻和伦敦其他的商人银行兄弟们一道,奔向了证券以及银行兼并业务的康庄大道。这是后话。第二件暴露了杰克内心真实想法的事件,是1935年纽约和伦敦艺术市场上突然出现的一系列拍卖会。
这些拍卖会上展示的画作大多是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力作,到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肖像精品,无所不包。来参加这些拍卖会的都是些豪门巨贾、名人雅士。饶是如此,一些藏品在亮相时仍然艳惊四座,引起好一阵少见多怪的啧啧声。据说,为了防止有人因为太兴奋而晕倒,某些场次的拍卖会甚至还请了护士做“特约嘉宾”。尽管每次拍卖都进行得尽可能低调,人们还是迅速地锁定了幕后的主使者——杰克·摩根。能够拿出如此高品质、大规模的藏品,舍摩根其谁?从皮尔庞特时代开始,“摩根家的宝藏”就是连小孩都会传唱的歌谣:摩根家有个大院子,大院子里有个大宝藏,大宝藏被大美女看管着,大美女有大学问,噢,书籍、画作,还有陶瓷、珠宝,大美女看管着大宝藏……摩根父子身上一脉相承的,除了对搜集艺术品的狂热兴趣,还有在对待这些宝贝时“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态度。
且不说几十年间这爷俩儿或捐或赠的艺术品帮助美国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上了多少个档次,单说1913年杰克刚刚接手摩根家族时那次大手笔的藏品热卖,在附庸风雅的富人圈子里投下的绝对是一枚重磅炸弹,一时间“纽约纸贵”,多少人曾为此狂喜,或梦碎。不过请记住,杰克并不是个文物贩子。在1935年以前,有据可查的他进行收藏品处置的记录有且仅有1913年那一次,而那一次就叫他进账800万美金。这800万进账是耐人寻味的,尽管当时杰克轻描淡写地将其解释为是规避遗产税的需要,但嗅觉灵敏的观察家很快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杰克当时是为了缓解父亲去世后摩根财团现金流的青黄不接。1935年夏天,随着又一批可遇不可求的艺术藏品流入市场,往事不可避免地被重提,人们才恍然大悟,在摩根银行的前途问题上,杰克一定是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不然,该怎么解释他突然又一次卖掉稀世藏品来换取如此大规模现金的举动呢?人们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印证。1935年8月的一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包括摩根财团几乎所有重量级人物在内的一次不同寻常的集会,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关于这次集会,下面请听前线记者发回的报道:“本次会议由摩根银行的大掌柜拉蒙特主持,摩根银行的主要合伙人均列席了会议,会议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的,莱芬韦尔、惠特尼、帕克·吉尔伯特、哈罗德·斯坦利(排名不分先后)分别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报道到此戛然而止。不无遗憾地告诉您,这些“重要讲话”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恐怕永远无从知晓了。这是一次高度机密的会议,为了让狗仔队们彻底死心,会址选在了遥远的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这里是拉蒙特在缅因州的一个私人农场所在地)。并且,会议没有留下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文字资料。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这次会议做出了将在未来几十年中深刻影响摩根财团的不可逆转的选择:分家——摩根银行将继续保持存款银行不变,但合伙人中分离出一部分成立一家完全独立的投资银行。信用证、储蓄、贷款……摩根银行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些陈旧而乏味的传统业务?要知道,这家银行在一战后的十几年间就承销了数额高达60亿美元的大蓝筹公司以及外国政府债券,凭借着蛛网般的幕后消息和灵活的外交手段把这块生意打理得风生水起,是当时美国当之无愧的承销之王。
正是在摩根式成功的诱惑下,证券业务成了绝大多数银行的首选。1933年银行法颁布后,华尔街上稍有名头的银行几乎全都改旗易帜,义无反顾地挂上了“投资银行”的招牌,这其中既包括有着犹太银行家背景的老牌劲旅库恩—洛布和高盛,也有雷曼兄弟等一批明日新星(当然,雷曼这颗“新星”最近已经在肆虐全球的这场金融危机中陨落了)。对于摩根品味独特的选择,合理的解释不外乎三点:其一,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应当是摩根选择传统银行业务的最深层的原因。佩科拉一役,华尔街一败涂地,昔日门庭若市的证券市场如今成了银行家们的伤心地。深陷“优惠门”的摩根人更加在感情上疏远了证券业务,此时反而觉得传统信贷业务更像是“糟糠之妻”,虽然平淡乏味,却能够带来持久安稳的日子,还是“不下堂”为上。更何况,1935年,元气大伤的证券市场仍然“门庭冷落鞍马稀”,证券承销早就不再是最能为银行招财进宝的营生,而成了赢利的一块“短板”。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心涣散,6年前股市崩溃时的骇人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无论是企业方面还是投资者方面,大家谈股色变,很少有人愿意再一次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玩这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