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大萧条”也不例外。股市泡沫破裂的传导效应导致实体经济的必然滑坡、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的必然衰退、美联储为国际金融体系重建而实施的通胀政策令经济崩溃……这些理论上的“必然”都有理有据。然而,一个偶然事件,对“大萧条”的发生同样“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这场衰退。这个偶然事件,就是斯特朗的去世。1928年10月,在与结核、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疾病顽强抗争了十多年后,斯特朗与世长辞,享年55岁。随后,斯特朗精心挑选的继承人、毕业于耶鲁和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哈里森上任。哈里森出生于军官之家,因此他英气逼人,雷厉风行,是斯特朗式的肯干家。当然,他还继承了斯特朗的另一特质:对摩根的忠诚。只是,斯特朗死后,哈里森难以填补这位金融强人的权力空缺。华盛顿的联储委员会的理事们,对纽联储多年的领导权觊觎已久,他们一直在谋求更大的影响力。如今,机会来了。
在哈里森立足未稳之际,华盛顿迅速行动起来,向其施压。在哈里森继任后的1929年春夏之间,他提出提高贴现率,以抑制市场的“投机潮”。华盛顿立即针锋相对,主张采取以“道义劝说”为主的直接施压手段。无聊的内耗,令政策久拖未决。直至1929年8月,联储系统才倒向哈里森,将贴现率由5%提高到6%。不过,迟滞的政策,已无法冷却“沸腾”的市场。9月,股市便开始系统性崩盘。联储系统内部权力的缠斗一经启动,便难以停止。内耗分散和制衡权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的“真空”,这直接导致联储系统管理失灵,频频抛出昏招,甚至不作为。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指出:“金融崩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力从纽联储向其他联储的转移”,“如果斯特朗在世,大萧条中的许多失误都可能避免”。就这样,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大萧条”的序曲——黑色星期四——粉墨登场了。
1929年9月5日, 美国股指上著名的“巴布森缺口”巴布森,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股票分析师,因为在“黑色星期四”当天预言股市崩溃而声名远播。不过,1927年、1928年,各种场合下,他都在不断重复着这样的预言。出现了。巴布森预言透过广播,在下午三点时引起了市场的恐慌:股价纷纷跳水,联合钢铁公司下跌了9%,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下跌6%,最后一小时的交易量高达200万股。即便如此,市场也没有太多不安的情绪。毕竟,华尔街昔日的恐慌已成为历史,现在的交易员、投资者,大多都没有见识过真正的熊市。人们依然坚信恐慌只是暂时性的,一如从前。1927~1929年间的大牛市,股指急剧下挫、个股价格猛烈回调的场面都曾出现过,可倒下的都是那些意志力不坚强的“懦夫”。因为回调是插曲,回升才是主旋律。那么,现在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下跌才有入场的机会,大幅波动中才能挣到大钱。这些股票交易者,似乎人人都深谙投资之道。他们迅速将之前的盈利重新投入股市,甚至再借入保证金,希望自己能抄到大底,数钱数到手抽筋。
就这样,经纪人的贷款量上升到了历史高点:85亿美元。股评家们捋胳膊、挽袖子,信誓旦旦、掷地有声地向股民们保证着:一切正常,股指会企稳回升的。别以为这是股市“黑嘴”们的论调,即使是拉蒙特,也不过如此。总统胡佛对股市“跌跌”不休的情况很是关切,他将电话打给拉蒙特(胡佛是第一位有办公电话的总统),咨询他对股市的看法。拉蒙特轻描淡写地回应道:“现在对市场投机的传言有很大的夸张成分……市场是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他还指出,汽车、石油、造纸、水泥等行业并未过热,市场基本面良好。这些言论,听上去和发生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前格林斯潘的调调如此相似。当下的现实,不过是历史的一再重演罢了。胡大总统一颗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然而,市场没听拉蒙特的,依然在义无反顾地下跌、下跌、再下跌。已经有人顶不住了。外国资本、美国投资者,开始撤资了。10月23日,恐慌的抛售波及了多支蓝筹股,西屋公司下跌了35点,通用则下挫了20个点。
10月24日,星期四!黑色的!开盘后的两个小时,股市的账面损失就高达100亿美元。伴随着牌价的下跌,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在交易大厅内回荡。很多人片刻间倾家荡产,血本无归。绝望的人们积聚在联邦纪念馆前,默默无语,只是无助地望向远方。不断有自杀者的消息传来。此时,只有置身事外的记者,还可以开开“残忍”的玩笑。加尔布雷斯便写道:“两个投资人手挽手从里茨大厦的窗口跳了下去——他们拥有一个共同账户。”华尔街的大银行家们绝不能置身事外,他们又习惯性地聚集到了华尔街23号。当天中午,五大银行巨头——拉蒙特、国民城市银行的米切尔、大通银行的威金、信孚银行(又称银行家信托公司)的普罗瑟、担保信托公司的波特——齐聚摩根总部,商议对策。这些人代表着60亿美元的资产,他们的碰面,就足以让华尔街的暴风骤雨暂时停歇:股价稳定下来了。五巨头组成立一支共同基金,以支撑羸弱的股市。由于证券交易所的主席正在檀香山,这样,代理主席理查德·惠特尼——摩根合伙人乔治·惠特尼的弟弟、摩根债券经纪人——成为了共同基金理想的代言人。
下午1点30分,惠特尼迈着四方步走入交易大厅,面带微笑,尽管此时他的账户上已累积了200万美元的股票损失。他在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柜台前停下了脚步:“出价205,购入2万股。”惠特尼进场买入的消息霎时传遍华尔街,大家开始为上午跳楼的人感到惋惜、遗憾。其实没什么可遗憾的,这些人早晚都得跳。因为事后证明,共同基金的拯救行动,形式远多于实质。惠特尼象征性地买入,但很快就撤销了委托指令。当天,他实际上只购入了1万股。市场的短暂回升,至多只能称为“回光返照”。银行家们清楚地知道,崩溃的股市已病入膏肓,无法挽救。他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增强市场信心,增加流动性,使之缓慢地下滑。之后,银行家们宣布,投入24亿美元购入股票。相比上午两个小时内蒸发掉的100亿市值,24亿美元实在是杯水车薪。可这已经是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举措了。当天交易结束后,拉蒙特作为五巨头的代表,接受了记者的提问。其间,他发表了一句经典评语(应该能入选1929年年度语录):股市上发生了一点令人不悦的抛售。十几个自杀者,只因为这“一点令人不悦的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