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格伦费尔、斯特朗,他们都心知肚明,表面上充满阶级仇恨的大罢工,实际上和金本位政策不无关系。罢工期间,斯特朗造访伦敦,在与丘吉尔和诺曼见面时,他极力避开尴尬的金本位话题。他们自弹自唱,通过音乐排解内心的不安。但是,诺曼并没有试图通过改变英国的现有政策,来达到缓解紧绷的经济形势的目的,而是将“黑手”伸向了盟友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英国在通货和出口之间处境两难。为刺激经济,只能选择扩张通货,可高估的英镑汇价导致出口形势的低迷;而一旦紧缩通货,英国经济将会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压了葫芦起了瓢,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呢?诺曼想到了美国,想到了摩根财团,想到了斯特朗——这个亲密无间的盟友。他不断敦促斯特朗更进一步地放松银根,以帮助英国摆脱出口衰退和黄金外流的窘境。与此同时,诺曼还“道义劝说”其他欧洲国家,选择金汇兑本位(德国央行的沙赫特、法国央行的埃米尔·莫罗等中央银行家都曾极力反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金本位制度。
这是诺曼和他的摩根兄弟们一直以来力图重新缔造的“金本位”大厦,英、美等国都将它奉若神明,视其为重建全球金融体系的根基(可如今,大多数经济学家只是不屑地称其为“伪金本位制”)。在全新的金汇兑本位制下,英国将持有美元以替代战前的黄金储备,欧洲各国将以英镑为储备货币,而不再是黄金。这意味着,只有英国和美国需要操心黄金储备的问题了。可以看出,这与古典金本位的内核(持有人可随时用纸币兑换黄金)迥然不同。脱离了黄金的羁绊,欧洲各国为刺激战后经济纷纷选择了扩张性的通货政策,这可以诱使欧洲国家的汇率高估,从而带动英国的出口。
诺曼的如意算盘打得实在精明。如他所愿,黄金适时地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一切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欧洲经济显现出强势复苏的迹象。德国学者帕尔伊博士透过迷雾,看清了本质:“新的金本位制度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不过是各国中央银行间密切合作、人为刺激下的繁荣表象罢了。这种制度,最终的结果,只有失败。”战前的古典金本位制度,是具有自发性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而“伟大共谋”下的新金本位制度,低利率信贷扩张的冲动将难以抑制。繁荣可以维持一时,却难以长久。遗憾的是,大多数掌权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他们幡然醒悟时,为时已晚,代价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