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焕看了史可议一会儿,又别有用心地问道:“久闻史公子熟读经史,不知对大汉的高皇帝了解多少?”
史可议知道文焕是在提醒他什么,但碍于人多,不好细问。
史可议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难道是鸿门宴?
想到这里史可议小声地对身边的韦晃、张连丰和刘威说:“等下看我眼色行事。”
又等了一会儿,张卫派人过来叫史可议赴宴。
张卫、张允坐在正对大门的几案边,大门两边到张卫几案旁列着两排几案,每张几案上都放着丰盛的酒菜。张卫、张允身后又一个很大的屏风,而两列几案后也有很多的柱子,每根柱子上的帷帐都放下了一大半。
史可议、刘威、张连丰和韦晃都入座后,张卫举着举杯,说:“史公子远道而来,在下款待不周,还望莫怪。”
史可议也举起酒杯,客气地说:“哪里哪里!大人的款待甚是周到。”
说完,张卫“哈哈哈”地笑了出来,然后和史可议等人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张卫放下酒杯后,旁边的侍从又为他添了一杯酒。
张卫看着史可议说:“不知史公子来宛城有什么事吗?”
“哦!洛阳城破,可议无家可归,还望能投到大人帐下为大人效力。”史可议说。
“史公子要来助我守宛城,我怎会拒绝呢?”说完又仰着头大笑。
就在张卫笑得眼睛眯条缝时,史可议看见帷帐后露出了一道斧刃马上又收了回去。
史可议知道帷帐后藏着刀斧手,刚才是有人不小心露了出来。
于是史可议向坐在对面的刘威使了个眼色,刘威马上会意,举起酒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弯着腰,恭恭敬敬地走到张卫的面前,低着头说:“小人在洛阳时就曾听过大人的大名,不知可敬大人一杯否?”
张卫笑着说:“当然可以。”
张卫拿起酒杯仰头饮酒,刘威马上变了脸色,扔掉手中的酒杯,快速上前拔下张卫腰间的佩剑,在张卫还没反应过来时,砍下了他的首级。
张连丰也赶紧过去把张允踢倒,踩着张允,拔出张允腰间的剑,刺穿他的胸膛,张允也当场身亡。
韦晃保护着史可议,帷帐后和屏风后的刀斧手都跑出来包围着史可议他们。
史可议见了,踩到张卫的几案上,拿过刘威手中张卫的首级,大声说道:“我乃征虏将军史天成和长安公主之子。张卫、张允兄弟里通匈奴,今已被诛。你们若放下武器与我收复洛阳的,可既往不咎,不从者,杀无赦。”
刀斧手们看见张卫、张允兄弟都死了,有听了史可议的一番话,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宛城张府。
刀斧手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在韦晃的带领下走了出去。
史可议看着刀斧手走了出去后,放松了绷紧的神经,扔掉手中的拿着的张卫的首级,跳下几案,走到文焕的面前,拱手说道:“多谢先生的提醒,不然死的人就是可议了。”
文焕客气地拱手说道:“哪里!哪里!若不是史公子聪明过人,我的提醒又有何用!”
“哈哈哈”史可议和文焕相视而笑。
史盛韦晃等人把部曲和难民带进宛城,史可议让史盛和史可敬去安抚难民,自己和文焕、韦晃、刘威、赵龙、高鹏飞、张连丰赵长平在宛城城楼上向北眺望商议收复洛阳之事。
文焕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史可议手上拿着的剑,剑鞘上的纹理十分清晰、精美,文焕觉得自己视乎曾在哪里见过。
文焕沉思了一会儿,想起了自己曾在古兵器谱上见过,就对史可议说:“不知可借史公子手上的剑一观否?”
史可议有点疑惑,但还是把剑拿给了他。文焕接过,抚摸着剑鞘,有一种特殊的手感,突然“噌”地拔出宝剑,把剑身暴露在阳光下端详,剑身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异样的光芒。
接着,文焕又把剑收回到剑鞘里,十分恭敬地把剑放在地上俯身看剑,史可议等人也围了上来,俯身看去,剑犹如一条盘龙。
正当史可议等人满脸疑惑时,文焕把剑拿还给史可议,并且面带笑容,拱手对史可议说:“恭喜公子、贺喜公子!此剑乃是相传当年由欧冶子和干将二人所铸的七星龙渊剑。”
史可议听了,说:“先生玩笑了。七星龙渊剑乃是金剑,而我的剑只是口白剑。”
文焕见史可议不相信,便对史可议说:“你把剑给我,我今夜就让它变成金剑。”
史可议是信非信地把剑给了文焕。
当夜,文焕让人在宛城城外的山上的七处泉眼,将泉水引到一个大坑里,把剑拔出来,插在坑里,泉水慢慢地漫过整口剑;而天上的北斗七星也奇迹般地发出光芒,并齐聚成一束光,照射到水中的宝剑上。
第二天,文焕把剑拿给史可议,史可议拔出剑来端详,剑身果然变成了金色。
宛城城楼上。
城楼上的西面放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晋”字。旗的面前放着一张几案,几案上放着一个香炉。
史可议身穿一身白色衣服,额上扎着白布条,腰间配着七星龙渊剑,手里拿着香,站在最前面。史可议的后面跟着的是文焕、韦晃、刘威、赵龙、高鹏飞、张连丰、史盛和史可敬,再后面是九千精兵。
史可议开口,气势如虹说道:“大晋朝廷在上,我史可议今天在此举义旗,力图恢复中原、消灭胡虏、中兴大晋。我父史天成乃征虏将军,不幸战死于沙场,今我承父之位为征虏将军,统率义军收复中原,中兴大晋!”
说完,史可议的背后响起了一阵震耳发聩的声音:“收复中原,中兴大晋。”
史可议把香插在香炉后,转身,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说:“胡人与我大晋有不共戴天之仇,杀我亲人,掳我皇上。今日我与众位共举义旗收复中原,日后成功,我等便都是中兴功臣。”
士兵们“唰唰唰”地齐声单膝跪了下来,喊道:“我等皆听从将军调遣,收复中原,做大晋功臣。”
“要收复中原必先收复洛阳,”说着,史可议转过脸,一脸严肃的大声说,“史可敬、文焕,我命你二人率四千兵马守卫宛城。”
“是。”史可敬和文焕拱手齐声应道。
史可议拔出腰间的七星龙渊剑,指向了天空,对着其余众人大声说道:“其余众人与我共率五千兵马,收复洛阳。”
宛城前往洛阳的路上。
史可议身穿一身白色的服装,腰间陪着七星龙渊剑,骑在一匹棕色骏马上,威风凛凛。左右身后跟着的是:韦晃、史盛、刘威、赵龙、高鹏飞、张连丰和赵长平,再后面是五千精兵,他们行走在宛城到洛阳的一个山谷里,寂静的山谷中只有马蹄声、士兵的脚步声以及铠甲震动发出的“噌噌”声。
忽然史可议勒住马首,挥手示意大家停下来。
史可议问旁边的史盛说:“此地距洛阳还有多远?”
“翻过那座山就快到了。”史盛指着前面的一座山说。
史可议又问:“史盛派人打听清楚洛阳的底细了吗?”
史盛回答说:“有探子来报说石勒去了河北,不再效力刘聪;刘曜和呼延晏也回了左国城;现在只有王弥带着三万士兵守在洛阳。听闻王弥在洛阳多般虐杀汉人,纵容部下草菅人命、奸淫妇女,洛阳百姓怨声载道。”
听到王弥的名字后,史可议恨得握紧了拳头,瞪大眼睛,狠狠地说道:“王弥!不取你首级我誓不为人。”
接着,史可议挥了下手,示意大军继续前进。走到洛阳南部的一个山地里,将大军隐藏了起来。
洛阳南面的一个山地里。
这里丛林茂密,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史可议的五千晋军就隐藏在其中。
史可议、韦晃、刘威、赵龙、高鹏飞、张连丰和赵长平在地上坐着围成一圈。
高鹏飞首先发话:“我大军只有五千余人,而王弥在洛阳有三万人,若是硬碰硬,我们必败,必须想个万全之策。”
史可议看着高鹏飞“嗯”地点着了点头,表示赞同。
韦晃和刘威等人纷纷小声议论着。
史可议转着眼睛,思考了一会儿,开口说:“我有一计可破王弥。”
刘威、韦晃等人都把目光齐聚到史可议身上。
史可议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左手握着腰间的七星龙渊剑,走到中间,说:
“现在王弥初破洛阳,皇上被俘,秦王(司马邺)在长安根基未稳琅琊王(司马睿)远在江南,王弥势必认为中原已无人能够与之抗衡。而刘曜、呼延晏已经离开洛阳回左国去了。王弥在洛阳为所欲为,草菅人命,引起洛阳百姓的不满,只要有人混入洛阳,在百姓之中传言我大晋大军欲收复洛阳,则百姓必鼎力相助于我。”
坐在地上的高鹏飞,抬头看着史可议不解地问:“在百姓中传言我欲攻打洛阳,若传到王弥耳中,岂不打草惊蛇。”
史可议显得很自信,微微笑着说:“不会!王弥现在连胜大晋,又自恃勇武,中原地区已无大晋军队,王弥必不会在意。”
高鹏飞等人听完,纷纷满意地点点头。
史可议接着又说:“王弥手下的军队多为各族士兵,人心不齐,而汉人士兵在王弥军中备受侮辱,只需派人混入王弥军中说服王弥手下的汉人将领便可以使王弥军中的汉人士兵倒戈王弥。”
“众人听命!”史可议突然间严肃起来。
“在!”刘威、韦晃等人一齐站了起来。
“张连丰、赵长平,你二人混入洛阳,向洛阳百姓传言我大军欲收复洛阳。”
“刘威、高鹏飞,你二人混入王弥军中策反汉人士兵。”
“你向王弥诈降,接近王弥,关注王弥的一举一动,并随时听我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