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而言,各种研究都表明,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更为紧密,但尽管如此,在影响个人快乐的所有变数当中,收入决定快乐的比重仍不超过2%。在同一个国家里,钱多快乐多这种正比关系会逐渐地消失(至少在发达国家可以找到这方面的数据证明)。事实上,“在国家富有和人们快乐之间,如果存在任何因果关系的话,似乎也是快乐带来经济增长,而不会相反”。
2.威廉·伊斯特利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既有可能得以改善,也有可能恶化,两者的概率是相等的”。
3.多个研究表明,社会的进步程度在一个国家收入水平还很低的时候,二者密不可分,但一旦超过那个水平(以1981年的物价为准,大概为3000美元),这种互连性就会消失。
4.东亚地区不仅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收入水平,而且还拥有高增长率,收入还在逐年增加。就此而言,人们应该比别人更快乐才对,然而事实却相反。也许这便出现了所谓的东亚“快乐鸿沟”。要真实地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水平,就需要将人口拥堵和环境公害等问题全部考虑在内,而传统的GDP计量方式恰恰严重地忽略了这些问题,真正的衡量方式或许不会将增长率奉为圭臬。
黄有光注意到“收入边际效用快速递减”规律,即收入与快乐的关系,与一国发展阶段有关。相对而言,在温饱阶段,有钱可能带来的快乐更多;而在小康阶段,有钱带来的快乐在边际上越来越小。因此,经济越发达,越要重视能够更有效增进人们快乐和幸福的价值--如精神财富(SWB),越要注重协调发展。同时黄有光也没有忘记指出,在东亚仍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那里多数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上,经济发展仍然能让人们欣喜欢跃。因此这些地区就需要纯粹发展经济,其中也包括中国的西部地区。
国际社会正在改变把总效用当做总福利,把GDP当做福利标志的做法。日本人已经把国民幸福总值提高到“使日本处于自明治维新以来又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中”的高度,美国外交政策季刊发表《日本的GNC》也意识到,GNC和GDP一样重要。
边沁虽然用“效用”这个词,但意思实际是指与效用对立的价值(近于我们说的意义价值,但意义价值属于世界三,没有主观色彩),因此在后人看来是“主观的”、非标准的。马歇尔以后所说的效用,在标准意义上实际已成为边沁所说的效用的反义词。
姚明霞:《福利经济学》,50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姚明霞:《福利经济学》,91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姚明霞:《福利经济学》,98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提勃尔·西托夫斯基:《无快乐的经济》,22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西托夫斯基的逻辑推理是:愉悦来自变化,而计算机技术长于处理变化。范围经济降低变化成本的主要途径是将平台与增值分开,共享基础设施,或共用模块,这样就分摊、降低了增值环节品种多样化的成本,而规模经济利用物质产权限制这种共享。
无聊有两种含义,一是无中心化意义(但有去中心的意义),二是低唤起水平,这里指后者。
提勃尔·西托夫斯基:《无快乐的经济》,2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同上书,25页。
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姑且用之。
在每个当下的劳动都是为自己的最终目的而直接进行时,劳动就不再是一种中间价值意义上的牺牲。
发展要求工具理性与目的的二分,人们为了获得目的上的自由,必须牺牲在工具理性上的自由;在异化中,人们甚至要暂时牺牲终极意义上的自由。
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76~8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11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福利观
问题的由来
价值相对论,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核心特征。互联网没有中心,所有节点都是相对的中心。因此从互联网的角度看世界,世界就是一个球,任何一点都是中心,又都是相对的。但这样一来,我们马上就会面对一种经济上选择的困境: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就其最终结果来说,好不好没个准。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什么事情在经济上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呢?
传统经济学没有给我们答案,他们一般不关心“应该”如何的问题,认为这是伦理学家的问题。阿马蒂亚·森正好就是为数不多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伦理经济学家之一,而且同卡尼曼一样,在质疑经济人理性这个根上,与互联网经济有严重的“共谋”倾向,所以值得我们研究。
从互联网的本性,我们可以推断出它在“可能世界”问题(也就是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问题)上的立场:有别于将可能世界建立在伦理与道德的生产社会性基础上的立场,后现代的可能世界以充满个性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互联网的个性化经济,本质上就是“怎么都可以”(选择自由化)的经济。我们要探讨的是这样一种选择高度自由化的经济的伦理性规则。
巴塔耶:普遍经济的前提是过剩
后现代经济谈论福利的前提是物质过剩而选择丰富,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
巴塔耶将经济现象还原为更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将财富还原为能量;将经济学问题还原为哲学问题,即系统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地球来自于宇宙的能量循环”,“它不能不顾后果地忽视能量循环的规律”。
巴塔耶说:“我将从一个基本事实着手:生命在地球表面能量起决定作用的状况下,它所接受的能量通常超出了维持生命之所需,这种剩余的能量(财富)可以用于系统(有机体)的增长;如果系统不再增长,或者这种剩余能量不能完全在系统增长中被吸收,它就必定会毫无利润地丧失;它应当被花费,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无论是以光荣的方式还是惨败的方式。”
他之所以从如此抽象的高点立论,是有深意的。
从背景上看,经济人理性实际是把系统在开放条件下负熵增加这一现象普遍化了;用巴塔耶的话说,企业“以典型的特定系统(有机体或企业)作为基础”,经济活动“根据特定的有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而被构思”,以利润的形式聚集能量,“它丝毫不考虑到没有特定目的的能量运作”,结果是导致系统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实际上,还存在环境与系统之间熵增的对应过程,即为消费而消费的过程。虽然从字面上看,巴塔耶似乎在提倡浪费,但要注意他所说的前提:“只是在增长不再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能量浪费。因此,真正的过量是个体或集体达到其增长极限时才开始的。”我认为,巴塔耶这里有个小毛病:他没有对有效需求不足进行制度分析,看看究竟是谁、为什么不能具备有效需求。他把所有人抽象成了一个人。
按巴塔耶的理论,为生产而生产一旦走向极端,势必意味着系统相对于环境的过高负熵水平。与普利高津不同,巴塔耶指出了系统一旦能量过度聚集的负面后果,即生产过剩引发战争这种高能量释放过程(“战争被视为过量能量的灾难性耗费”)。这意味着,系统不是有序化程度越高越好,还要看与环境是否匹配。
巴塔耶的这种看法非常独特而富于创见。事实上,破坏力低于战争的高负熵状态,我们在价格战、消费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二元经济等现象中均可观察到。这正好是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遗留给当前经济的问题。
正是基于有现实历史背景的系统与环境的能量平衡分析,巴塔耶提出了与主流经济学倾向相反的结论:“有必要将被生产出来的部分物质性能量驱散,使之化为灰烬,对这点的肯定就是同构成理性经济基础的判断作对。”有限经济的前提是稀缺,普遍经济的前提是过剩。巴塔耶认为,过剩是普遍现象,不足是有限现象。
回到消费本身
实际上后现代思想并不在消费之外,而是直接回到生活本身。
“回到消费本身”,浅层次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生产普遍过剩,而且是制度性的生产过剩,所以要补经济学“太极”阴阳的另一面--消费。具体来说,首先,要在简单再生产和交换领域,将消费的交换价值从生产的交换价值中剥离出来,加以抽象化;然后,在扩大再生产和资本领域,将消费的增值与生产的增值对应起来。在这里,生产与消费同是现代性的范畴,是现代性范畴内部的一对矛盾。“回到消费本身”是为了不使矛盾过于偏向它目前失衡的一面,以达到经济循环与社会和谐的目的。现有的消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消费观点,大多是建立在这种现代性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回到消费本身”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战略含义。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生产为中心,把消费始终视为一个既定的前提,不认为消费会对生产构成障碍,根本在现代性本身。也就是说,制度性的有效消费不足,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而是工??化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它是工业化中形成的以“生产为中心”,确切地说是以“生产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与工业化中形成的以理性为中心,以理性本质为中心的现代性观念,是相伴而生的。当我们提出“回到消费本身”时,它在经济学上的含义就与胡塞尔在哲学上提出“回到现象本身”具有同方向的意义。“回到现象本身”,是说要从把理性绝对化的本质世界回到真实的生活世界。我们说“回到消费本身”,就是要从生产世界回到生活世界。前者是现代性理念,后者是后现代性理念;前者反映第一次现代化的现实,后者反映第二次现代化的现实。
第一个区分两种消费的经济学家,是1897年出生的巴塔耶。巴塔耶是“经济学中的尼采”,他本人也确实深受尼采影响。虽然巴塔耶没有像尼采提出“上帝死了”那样,宣称“生产死了”,但他以消费为中心的普遍经济学的提出,倒确实回答了“上帝死了”之后到底谁活着的问题。他的结论,当然是消费者取代了上帝的位置。我们常说“以顾客为上帝”,就是这样一个尼采式的命题。在《普遍经济学》中,巴塔耶天才地提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循环经济”的思想,提出“经济取决于地球上的能量循环”的核心观点。巴塔耶最有影响的经济学观点之一,就是提出了两种消费的思想:第一种消费是生产性消费,第二种消费是非生产性消费。
两种消费
生产性消费,是指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非生产性消费,是指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生产性消费,是依附于生产的消费,是作为生产手段的消费。这种消费的目的在于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常说“扩大消费,促进增长”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消费。但是,这种消费并不是消费的全部。比如,如果一种消费,无助于增长,但有助于幸福,而增长与幸福在福利上发生矛盾时,这种消费就不属于生产性消费。许多精神消费就有这类特征,所以我们还必须理解巴塔耶所说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消费--非生产性的消费。
非生产性消费,是作为消费者个人目的实现的消费,是以消费为本意义上的消费,即消费是目的,生产是手段。不是通过消费来促进生产,而是通过生产来促进消费;或者说,不消费,就不生产,不允许为生产而生产。然而,巴塔耶所说的非生产性消费,还有一层含义,这就是后现代的含义。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与现代性意义上的消费,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异质性的,后者是同质性的。异质性就是个性化,因此非生产性消费在后现代性意义中,就是指个性化消费。之所以叫“非生产性”的,是因为巴塔耶认为“生产是社会同质性的基础”。因此,非生产就等于说非同质。非生产性消费,就是指异质性消费,即个性化消费。真正对同质性生产体系产生解构作用的,正是这种异质性的消费。
回到消费本身就是回到日常生活本身
从生产向生活复归
巴塔耶对工业化的历史局限进行激烈的揭示,其中一方面就是针对这一点:“共同的尺度,即社会同质性及由此而来的活动的基础,就是货币,也就是集体活动的不同产品可以计量的等价物。”在巴塔耶看来,人的本性是有个性的,违反个性化的同质化生产只是人类工业化这一阶段的特例,异质性生产(或他所说消费)才是普遍的。因此他把工业化经济学称为特殊经济学,把信息经济学称为普遍经济学。意思是说,工业化经济学只是信息化经济学的一个特例,即带上斯密假定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只管二三百年这一小段时间,“过期作废”。按照巴塔耶观点,可以自然地推论出:信息化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以人为本,就是以个性化作为人之根本;回到个性化的人,就是从同质化的生产回到异质性的消费。
从社会生产向日常生活复归
鲍德里亚是消费力经济学的另一个后现代思想来源。鲍德里亚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对生产概念的彻底解构。在其经济学代表作《生产之境》中,认为现代性或者说工业化的核心,体现在“以生产为中心”上。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赞颂,如新古典主义,还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批判,如政治经济学,都自觉不自觉地把“生产”作为一个图腾来对待。殊不知,在信息化的状态,人类生活的中心将向日常生活转移,人类将进入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由此建立了著名的消费社会理论。
消费力经济中的消费
消费力经济重建了消费的概念,认为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获得产品、服务和体验而得到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的过程。消费价值是指消费本身创造的价值,包括直接动机满足的价值、消费者的社会必要消费时间消耗,以及消费对于实现生产目的的贡献。一种商品是否具有消费价值,取决于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也就是直接动机的能力,取决于消费这种商品是否能为消费者带来必要的社会发展能力,取决于这种商品是否能为消费者带来自主消费的能力。
这样一个定位,明显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仅仅把消费视为直接动机(欲望)满足这种同质化低级需求的桎梏,深入到第二次现代化的个性化自主消费的领域,为后现代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超越分配的福利
后现代主义不光从消费这一个角度理解福利,自由也是重要的福利,甚至首要的福利。不过,后现代思想家并不习惯于用“福利”这个词来指涉自由,更习惯从伦理这个角度直接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