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无常形。商场如战场,凡试图生存者必定需要“水性思维”,懂得水滴石穿下的逆中有顺,了解四两拨千斤中的以柔克刚。《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俗语也言“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深谙其理的江南春将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体系中所蕴藏的深刻道理发挥到了极致。
在江南春“抱其雄,守其雌;抱其阴,守其阳”的战略布局下,分众传媒步步为营,又步步棋高一招,最终鹤立鸡群、“君”临天下;在与强劲对手赛跑的商战中,由分众主演的并购大战一再展开。
并购框架:快乐只比初恋少一点
电视媒体收购平面媒体,平面媒体收购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又转而收购电视媒体,这种蛇吞象,或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几乎天天都在商业领域上演。无论是当年AOL并购时代华纳,还是现在的Google开始涉足平面媒体业务,媒介商人们除了在资本市场长足考虑外,无一不是为了给自身已有的广告业务增加更多的辅助项目,从而使客户的广告价值最大化。江南春和他的分众又怎会例外呢?
迟到的收购
框架媒介和分众都在高楼的电梯周围卖广告,不同的是分众在写字楼用电视机播放广告,而框架媒介则是在公寓楼用平面贴图展示广告(2007年,框架2.0上线后,这一媒体升级为数字平面形式)。
2005年10月17日,分众宣布,全资收购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
按照收购协议,分众首期支付了3960万美元的现金和5540万美元的分众普通股。此外,根据框架媒介2006年的表现,分众还将支付不超过8860万美元的第二期收购款。按照框架媒介目前的发展速度,分众最终将可能需要支付大约1.83亿美元的总价。这场并购创下了中国近年来媒体并购的最高纪录。
这单大买卖,让江南春玩出了心跳的感觉,以至于时隔几个月后在与《京华时报》某记者聊起其中的资本戏法时,依然一脸兴奋。
早在分众上市之前,江南春便盯上了这个小伙伴。当时的框架,年利润1000多万元,江南春开价6500万元,相当于年利润的5倍,符合行业收购的一般标准,双方也都有些意思。然而,谈判刚刚进行了一半,分众便忙着上市无暇顾及,加上江南春觉得框架规模太小不成气候,买卖于是不了了之。
忙完上市的事情,当江南春带着成亿的美金再次找到框架时,情况已经变了:在包括IDG在内的多家风险投资商强力支持下,框架展开了一轮近乎疯狂的收购、合并、联盟、整合运动,占据了中国主要城市90%以上的电梯平面媒体资源,广告客户包括国内外300余家知名品牌。
摆在江南春面前的财务报表显示,新的框架公司年利润已经做到了1000多万美元,而且,在IDG指导下,新框架开出的收购定价标准是:年利润的11倍。
“不接受也无所谓,我们自己到纳斯达克去。”框架方面很从容。
“上了市拿到了钱,它会干什么?电梯空间就那么大,肯定和我们对着干,典型的潜在竞争对手,干脆提前给它收了,还能扩充一下我们明年的财报。”价格转眼间涨了近一倍,但江南春一咬牙,还是抛出10亿人民币的天价,一口气吞下了框架。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每一天都有数不尽的企业与品牌试图站上国际的舞台崭露头角。分众并购框架媒介便是江南春试图建立广告帝国的野心传递,而收购本身也成为分众传媒成长史上经历的一个有趣历程。
发生在两个朋友之间的并购
10月中旬,江南春飞赴北京,与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董事长谭智正式签约。10月15日,签约的结果是,分众传媒宣布以高达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广告运营商--框架媒介的100%股权,将框架媒介年初以来所整合的全国性网络悉数纳入旗下。
分众并购框架媒介在当时便引起了全国上下广告界的巨大轰动。在广告人们茶余饭后对这场并购侃侃而谈的时候,也许并不知道分众和框架媒体原本就彼此非常熟悉。
说到并购框架这个国内最大宗的媒体并购案,江南春回想起早在2002年(那时候他还是永怡传播的总经理,分众还没有创立),江南春就经常代理框架媒介的广告业务。而此后,分众也曾经买过框架媒介的液晶显示屏。而框架媒介广告在被收购前就曾剥离了所有的液晶电视业务给分众传媒,并与分众传媒签订了“分众传媒不得进入社区电梯媒体领域”的合同。
另一方面,由于分众也非常看好电梯海报的业务,社区一直是其兴趣所在,所以,在2005年的八九月份,谈判双方就开始“亲密”接触。“因为大家都看到双方在自己领域领导性的品牌所带来的意义,因此很快就确立了合作意向。”江南春透露,商业谈判在两三次会晤之中就基本确立了,在品牌知名度和业务融合度上,他们几乎一谈即成,并没有产生太多技术和商业层面上的顾忌。故而,这次并购真的可谓是发生在两个熟识很久的老友之间,因此谈判异常顺利。
并购完成之后,框架媒介成为分众传媒全资控股子公司,继续由谭智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同时,谭智也将出任分众传媒的高级副总裁。谭智曾担任微软(中国)公司副总经理、UT斯达康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以及8848.net公司CEO等职务。他是代表框架媒介的投资方IDG公司和汉能基金担任现在的职务的。IDG公司和汉能基金于2004年11月入主框架媒介。
“在广州,电梯广告市场一直竞争激烈。过去,由于从业公司众多,一些楼宇的价格被抬升了两倍”,谭智认为,不进行合并,市场就会因得不到保护而消失。“这实际上也是在保护客户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业主的利益。”谭智也表示,框架媒介的整合是按照华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来展开的。就??北地区来讲,是朗媒传播合并了其他公司的北方部。华东区和华南区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这场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并购,不但没有伤害朋友原本的和气,强强联手反而增添了两者之间和谐下的王者霸气。
实力剧增:分众在聚众后院放火
虽然分众传媒已经开始向住宅楼广告领域扩张,但是它的主要业务领域仍然是集中面向高端市场,在商业楼和办公楼楼宇中销售广告。而框架媒介的业务则是针对中档和高档的住宅楼。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框架媒介的市场总监彼时曾自豪地宣称:“框架媒介拥有全国社区广告市场80%的份额。”
这并非只是框架媒介自吹自擂的宣传和自我炒作。
2005年,框架媒介在全国发起了一轮整合狂潮,在原本电梯平面媒体市场诸侯割据的格局上一统江湖,笑傲群雄。框架媒介成功整合了原框架媒介、朗媒传播、信诚四海、领先传媒、拓佳媒体、阳光加信、圣火传媒、力矩传媒、星火传媒等9家拥有业界最强竞争力的电梯平面媒体公司;还在原有基础上与其他三十几个主要城市形成策略联盟,媒体网络遍布全国,在电梯平面媒体领域占据绝对强势地位。那时,框架媒介的媒体总量已达到了33个重点城市的2万多栋楼宇的13万块广告板,市场覆盖率高达90%。
行业的恶性竞争消除了,公司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得清朗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价格,避免了恶性竞价,使得客户可以更加放心地选择规模化的网络和优质的服务,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货比三家”。这一举措不仅带来了利润的剧增,也使得如中国移动、诺基亚、三星、中国银行、IBM、惠普、一汽大众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企业成了框架媒介忠诚的客户。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电梯平面媒体市场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北京的住宅楼中,框架电梯平面媒体的同类市场占有率达99%;从京、沪、广、深的优质资源占有率平均值来看,框架的市场份额也占到了90%。
由此,在以“见证历史,把握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上,框架媒介在众多强势媒体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2005年度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奖--最有效到达媒体”。
其实,江南春选择框架媒介的原因还在于,双方对于“等待经济”模式的理解不谋而合。
由于现代人工作节奏紧张,中高收入群体尤其承载了更多的工作压力,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报纸,看报也只限于匆匆浏览,根本不会留意广告信息;由于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他们也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黄金档的电视广告更是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由于竞争压力大,考虑的事情多,即使在路上他们也时常保持着思考的状态,对处于高干扰环境的各类户外广告也缺乏深刻记忆。
框架媒介的电梯平面广告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居住的高档公寓及工作的写字楼正是中高收入群体出入最频繁的地方。电梯媒体的无干扰、密闭空间正好能促成人们的视觉需求。
AC尼尔森市场监测机构对电梯媒体的受众习惯的调查数据表明,每人每天平均乘坐电梯约5次;每10次乘坐电梯时平均5.7次关注电梯LCD广告,这样算下来,每人每月关注电梯LCD广告的次数即为:5次×30天×5.7/10=85.5次。
而另一方面,框架锁定的人群主要以中高阶层白领为主,加上中国社会知名人士、中高级政府官员、民营企业主为主,几乎精准覆盖了国内所有的高质量的消费群,更与分众受众群体大同小异,精确契合。
难怪乎分众兼并框架媒介,用江南春自己的话说是:“快乐比上市多一点,只比初恋少一点。”以总收购价不超过1.83亿美元,分众直接挂接楼宇电梯平面广告“集团军”,在江南春看来钱花得很值。
“收购框架,是一次战略上的打造。”江南春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接下来,我们和框架媒介将着重进行客户资源上的整合。不但要互动起来,在客户市场上也要交叉覆盖,融合为一个整体。”
事实上,江南春建立分众传媒公司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分众化的传媒平台。这个平台像一张网,涵盖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生活卖场、住宅公寓、办公大厦,甚至机场、酒吧。他幻想人们在等电梯能看到,坐电梯能看到,去超市能看到,也许在马路上也能看到……总之,分众传媒的数字屏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每当谈及分众并购框架后的前景,江南春总是乐观地指出,分众本身的楼宇业务成长得非常快,并且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据统计,2004年底上海有1200多栋楼宇,现在已经上升到3000多栋。江南春进一步表示,分众会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立体化和分众化的平台。“我们会在不同的地点Focus不同的特征受众群,用最低的成本打动我们所有的消费群。而框架媒介的‘加盟’更是使得分众如虎添翼,势不可当。”并购对于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打击更是让性情的江南春乐不可支,“其实能够收购框架媒介,会让任何人都感到兴奋。更何况它是一笔70%+90%的生意。而且框架和分众的整合也是在聚众的后院狠狠地烧了把火”。
要知道公寓楼部分恰好一直是分众在户外市场网络的缺口,但却是分众老对头聚众的强项。江南春想把这个缺口补上的念头由来已久。还在2003年时,江南春就曾放话要进军公寓楼市场,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当时面对采访的媒体,江南春这样解释:“整个公寓楼市场对液晶屏的表现力不够。公寓和写字楼的人流量是1:10,液晶屏媒体在公寓楼电梯口不是很适合。”
话虽如此,不过在江南春和他的分众眼中,中档和高档的住宅楼这个市场潜力巨大,分众缺少的只是一种有力和高效的切入手段,需要一个更准确的媒体形式。这次,框架媒介所倡导的电梯平面媒体广告理念恰恰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同时又符合了分众传媒要打造生活圈媒体群的新构想。在2006年前的两个月当中,人们在公寓的电梯口看到聚众的视频广告,随即进电梯后看到分众(框架)的平面广告。
另一方面,分众在聚众的地盘“放肆”还体现在分众并购的框架媒介的发源位置。
作为中国社区媒体的先驱和主要供应商,框架媒介在高档住宅区的电梯和公共空间安装配置框架,并出售框架空间给广告客户。另一方面,框架媒介被并购前所掌握的广告资源也让聚众“眼馋”。到并购前为止,框架媒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和东莞等中国主要城市共拥有大约9万个广告框架,拥有3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客户,其中包括奥迪、联想、微软、摩托罗拉、欧米茄、HP、富士、中国网通、三星和索尼等等。
交易完成之后,框架媒介公司将成为分众传媒一个新的业务部门。并且通过这一交易,分众传媒面向广告客户提供综合媒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将得到加强,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巩固。
一个萝卜一个坑,中国的楼宇已经变成稀缺资源。江南春并购框架此举,是在进一步占有着正在或已经稀缺的资源。并购使分众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再新增高档公寓媒体资源,框架的10万个电梯海报和2500万的日均网络覆盖人数与分众的媒体再整合,分众因之进入了中国都市人的社区生活领域,其整体媒体接触几率再度提高。
霸气傲中原,王者扬烽烟。力拔山河天,宏威征凯旋。江南春大胆而直接地主动把战火烧到“冤家”聚众的后院。当“火”越烧越旺,聚众原本的优势也不得不随着这场并购逐渐消失,日后的聚众怎能抵挡得住分众凌厉的攻势而“虎口逃生”?
并购聚众:两个强劲对手的兄弟整合
就在分众传媒以为独占楼宇蓝海的时候,聚众传媒“从天而降”,这家几乎和分众传媒实力相当的企业从出现伊始就给了分众很大的压力。旗鼓相当的经营规模和几近一致的经营模式,让分众占山为王的计划出现了一段插曲,于是,双方同时开始了向全国扩张的计划,并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楼梯口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激烈争夺。
正当双方在广告市场形成对垒的时候,分众传媒突然宣布以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100%的股权,这一举动,让业界哗然。一时间,喝彩和质疑声此起彼伏。不过,无论怎样,分聚两家,这一次的双剑合璧,新分众商务楼宇联播网都市主流消费者覆盖量超过1亿,市场份额一跃达到98%,几乎完全主导了楼宇广告市场。
聚众“从天而降”:是福?是祸?
聚众传媒,名字来源于《孙子兵法》:“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而舍,莫难与军争。”合则聚,聚则强;分则散,散则弱。此乃一切事物运行的通则。聚众之“聚”,聚集注意力,聚集视听众;聚众之“众”,三人方能成众。“聚众”志在聚集三类人:好客户,好投资者,好人才,再借着好的商业模式和好的企业文化将这些要素紧紧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