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三月十二日,东线俄蒙联军自多伦诺尔、赤峰一线向北撤退,当北京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下令驻扎在张家口、承德一线的第一军、第二军向北进军控制东蒙古诸地。可是这个时候的邱镡却没有和袁大总统争内蒙地盘的想法,毕竟如果那个地方太过敏感,距离北京太近,恐怕甘军驻扎在这里袁大总统睡觉都会不安稳。对于邱镡来说,目前还不想和袁大总统把关系处理的太僵,所以邱镡严令王都庆部向北进军、向东防御,毕竟人无害人之心,但防人之心还是要有的。于是王都庆就在邱镡的命令下由19师在明爱、沁岱一线布防,严防北洋军。
相比于放弃东蒙古的地盘,邱镡对于陕西那是志在必得的,毕竟陕西将成为甘军东出的大门,并且自古陕甘一家尤其是陇山四周与陕西关中就始终分不开,秦国先祖发源于陇西河谷,也就是目前的河州一带,而后出陇山扫灭盘踞在周故地的西戎正式立国而后方有横扫六国之虎狼。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民国二年六月进驻陇东之后,邱镡就开始了自己的陕西攻略。
民国二年七月三十日,邱镡调派十八师下属工程团和35旅工程营由王都庆负责整修西兰公路,当王都庆率部修护道路时,西安的张凤翙还特意派遣自己的亲信与邱镡相熟的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张钫赴陇东问询,邱镡当时的回答是加强陇东与关中之间的联系,张钫在平凉盘桓十日后离甘回陕,当张凤翙得到张钫带回的消息后对于邱镡的修路行为非但没有抵触反而命沿途各县予以协助,由此修路的进度大为加快。
其后到了八月份虽然兰州事变导致邱镡的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兰州及甘肃全省方面,但是对于修路工作的支持那是更为大力。从花旗银行获得大笔贷款后,邱镡将一部分资金通过华美洋行购入石油沥青设备,借助庆阳和泾川的油田提取制造沥青而后用来铺设道路,并且因为沥青的投入使用,中国的第一条沥青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道路于民国三年三月一日在泾川至陕西长武铺设完成,全场40公里。
整修道理是邱镡为了密切联系陕西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明面上的唯一一件事,正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邱镡为了更好、更快的夺取陕西,并且将对陕西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便开始动用手中的影子和银子展开攻势。
邱镡的影子部队,对外称为甘肃军政委员会参谋部机要处特别行动队,因为按照参谋部的排序这是第四个,因此也被人称为“四处”。“四处”特别行动队的前身便是邱镡在陇东成立的35旅特务连,目前特别行动队总共有核心成员有四十五人,虽然是参谋部下属,但是却直接对邱镡负责,因此这支特别行动队在甘军内部给成为“锦衣卫”。这支部队不但负责对外情报的收集,还负责内部的监督,从文官到武臣,军民两政都在其监督之中,这也是邱镡在议会之中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只不过邱镡深知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样一支队伍对自己的重要性。
特别行动队的内部代号就是“影子”,邱镡绝对只有一支是自己影子的部队才是最可靠的。目前这支影子部队的负责人是邱镡原警卫班副班长薄鹏,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又是一个对邱镡绝对服从的人。正是有了这支影子部队,所以整个甘肃的状况才会很快的被邱镡得知。
首选的对象便是驻守汉中的陕西陆军混成第四旅旅长陈树藩。陈树藩,字柏森,陕西安康人,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年生于一个贩绸商人家庭。父亲陈声德,四十岁出头才得他这根独苗,从小教他练习儒家经典,望他考取科举,踏上仕途。陈树藩十八岁时,光绪下诏废科举,陈声德的愿望落空。1905年,陕西成立陆军小学,陈声德遂将陈树藩送到该校学习。第二年,北京陆军部成立保定陆军速成学堂,陕西陆军小学决定保送三十名优材生前往深造,陈树藩也得到保送,与同学张钫一起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1910年,陈树藩毕业返陕西,被分配到陕西陆军混成协炮兵营当排长,不久又调任军械官。
武昌起义消息传到陕西之后,陕西革命党人井勿幕、井岳秀、张凤翙、钱鼎、张钫联合洪门帮会首领万炳南、张云山、马玉贵、刘世杰等密谋发动西安起义。陕西护理巡抚钱能训、将军文瑞等极度恐慌,为了防止西安新军起义,他们收缴了新军的子弹,同时派出侦骑四处捕捉革命党人,西安城内空气紧张。由于陈树藩是军械官,西安起义前夕,同盟会陕西支部长井勿幕约陈树藩密谈,劝其加入革命阵营。此时,陈树藩已意识到清王朝气数已尽,加入同盟会对自己会有好处,于是,同意加入同盟会。10月22日上午,西安起义爆发,陈树藩领着起义新军及时冲进军装局弹药库,取出急需的子弹和炸弹,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两千旗籍骑兵被歼,将军文瑞投井自杀;六营巡防兵缴械投降,护理巡抚钱能训被俘,西安光复。
但是好景不长,西安起义之后,陈树藩并没有在以张凤翙为首的秦陇复汉革命军政府中捞到一官半职,甚至老同学张钫都成为了一师之长,于是一气之下陈树藩离开西安来到渭北协助井勿幕编练民军。不过祸兮福所倚,就在这个时候山西阎锡山给西安去电,希望陕西革命军可以入晋支援,于是张凤翙便想起了陈树藩,于是命其为河东节度使,指挥挥陈树发、严飞龙、王飞虎三个标,渡过黄河支援山西。
可是再一次又印证了福兮祸所伏这句话,陈树藩率军渡河占领运城之后,陕西革命军政府遭到清军的反扑,形式急转直下。于是张凤翙急令运城的陈树藩率部回师增援在陕州与清军交战的张钫所部,但是此时的陈树藩却舍不得运城这块宝地,于是只让陈树发率部回援。可是陈树发自认为资历比陈树藩更深,功劳更大,于是阳奉阴违也不愿离开运城,结果导致张钫所部在陕州惨败,随着张钫的失利致使陕西革命军丢失了东部重镇灵宝、阌乡、潼关三地。
陈树藩得知张钫惨败得消息,也不敢在运城继续待下去,亲自回西安负荆请罪。张凤翙眼见陕西局势堪忧,也不在追责,而是命其继续率兵北上阻挡南下的清军。当时新任的清朝陕甘总督升允率领着甘军声势浩大,陈树藩利用甘军内部派系复杂以及刀客出身的严飞龙在醴泉大败升允所部,收复醴泉。这个时候宣统宣布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为了安抚民党,于是任命张凤翙为陕西都督间陕西民政长,并编组陕西陆军两个师和四个混成旅,陈树藩虽然功劳不小,但是只获得了一个第四混成旅旅长的位置,张凤翙命其驻守汉中,可是陕南镇守使却又不是他,而是任命了自己的亲信张钫为陕南镇守使。
张钫因为陈树藩在陕州之战中对其见死不救之举怀恨在心,加之张凤翙对陈树藩的种种戒心,导致陈树藩虽然在汉中,可是却受到严重的排挤,无奈之下陈树藩率部离开汉中前往凤县驻扎。
这个凤县,古称凤州,其地西面是秦州天水,西南面是陇南,东南面是富庶汉中,北连关中,地处秦岐西段,北依主峰,南接紫柏山,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陈树藩居于此地其目的很简单,如果不是邱镡主政甘肃,甘军实力强劲,其有可能以凤县为根基西进天水、陇南一地割据自立,只不过现在的陈树藩却根本不敢去想谋夺甘肃的事情,因为甘军的实力太强悍了。
自袁世凯任命邱镡署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及蒙古事务之后,甘军原天水警备司令部的部队编组为甘军新编第四师之后,陈树藩就不淡定了,因为甘军如果东进陕西必先通过凤县,陈树藩自认没有实力可以对抗甘军,于是陈树藩便派特使来到平凉会晤邱镡。
邱镡对于陈树藩这个小师弟没有多少认识,可是架不住邱镡原部有很多人都是陈树藩的校友同窗,经过一番了解,邱镡就知道了陈树藩的秉性——这是一个有很大野心的人,也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的人,如果接纳之后压服不住恐怕会造成很大的危机。但是危机也意味着机遇,邱镡明白如果陈树藩投靠过来,不但汉中可以轻易的收入怀中,整个陕南也会相对容易一点。就在邱镡陷入思索之中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彻底解决了邱镡的矛盾。
*******************************
今天和朋友聚会喝了很多酒,这一章在脑子晕乎乎中码出来的,肯定有很多方面不太合理,大家先看,今天就这一章了。明天三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