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中央情报局通知联邦调查局他们正在全力以赴调查一个被认为价值极高的恐怖主义分子目标。为了确保这个最高级别的秘密不被泄露,这名目标的身份居然一开始也不能告知联邦调查局。然而,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穆勒知道了这名目标的身份—正是奥萨马·本·拉登。美国海豹特种部队是执行这次任务的主力部队,他们执行的任务的其中一项就是一旦进入本·拉登的住宅区域,需要搜集基地组织的相关证据—联邦调查局在帮助海豹行动队完成这个任务上,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为行动队的队员们提供了专门的针对性培训。
本·拉登的藏匿之所在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大约35英里的阿波塔巴德。然而,美国对于本·拉登的追踪,最终获得这么详细的地址信息还要追溯到2002年阿布·祖贝达的被捕。当年,祖贝达被捕后,曾被施以水刑。之后,祖贝达交代了本·拉登的通讯员的相关信息,还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情报帮助美国抓获了本·拉登的幕僚拉姆齐·本·阿尔西本赫。在被大刑伺候之后,为本·拉登工作的“基地组织”高级导师阿布·法拉杰·阿尔利比提供了更多关于通讯员的细节信息。从祖贝达和本·阿尔西本赫身上得到的情报直接指向了“9·11事件”的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简称KSM)。在被施以水刑之后,KSM承认自己知道本·拉登的首席通讯员,但是否认这名男子跟基地组织有任何联系—不禁让人揣测这名男子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在这些线索以及其他具体化的情报的帮助下,中央情报局集中火力查找这名本·拉登的首席通讯员,化名为阿布·艾哈迈德·阿尔科威特。最终,在2010年,这名通讯员因为接了一个手机电话而被美国中央情报局锁定,并精确定位了他的地址。之后,经过监视小分队和RQ-170秘密无人驾驶飞机的侦察,中央情报局于2010年8月尾随这名通讯员来到了本·拉登自2005年以来一直藏匿的居所。
理所当然的是,海豹特种部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需要跟联邦调查局战术行动中心密切合作。后者可以为这两只特种部队提供必要的装备,并传授长期总结出来的技巧—如何才能迅速进入目标住宅,如何才能有效地检测到诸如反射性武器、化学武器以及生物武器之类的威胁。
“海豹部队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目标,”路易斯·格瑞弗说道,“他们深入的地方是典型的敌方阵营。所以,我们需要尽量确保他们能以尽量少的损失,以非常快的速度秘密进入目标腹地。”
在阿富汗,联邦特工训练了海豹特种部队第六分队—他们就是被选出来参与作战的队伍。联邦特工提供的训练包括敢死队在进入目标建筑后搜寻的内容,以及如何处理他们获得的物品和资料。直到这个时候,联邦调查局的反恐部门才知道目标的身份。
“他们需要迅速抓取物品、打包、贴标签、装集装箱、封箱,然后送回飞机上,”一名情报官员叙说道。等海豹队员射击到目标人物时,“他们已经训练并完成这样的射击多达上百次,”那名情报官员继续说,“他们甚至于闭着眼睛都能完成这个射击任务。他们知道要拿到那些他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是,“他们没有时间深入地去挖掘每一个抽屉里的信息,也没时间再去搜索那些秘密的暗道。”
尽管美国政府也曾经考虑过派遣一支地面部队去抓捕或是暗杀本·拉登,但是,中央情报局和海豹特种部队最后还是决定从直升飞机上进入目标住宅是最为安全的选择。
“他们选择乘坐直升飞机飞达目标建筑上空,主要是出于要迅速将火力集中在目标人物上的考虑,而且他们还必须要能够非常快速地撤离现场,”一名反恐官员解释道,“他们或许可以很容易地偷偷溜入目标住宅,但是可惜的是,我如果那样做的话,我们极有可能没法自始至终都保持那样的人力和火力,更别说暗中深入巴基斯坦执行那样的袭击任务。”
如果美国发起的攻击从地面开始,本·拉登的守卫们可能就会在入口处倾倒汽油并点燃,用以阻止海豹队员进入目标建筑。“所以,大家认为用直升飞机运载行动队员从顶上通过静力绳进入目标建筑是更为明智的决策。因为这样的方案不仅方便行动队员进入,而且也能帮助他们迅速撤离。”这名反恐官员接着说道。
突然袭击发生于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11年5月2日凌晨1点。在突然袭击期间,一架“黑鹰”直升飞机突然熄火,导致了碰撞着陆,最终报废。24名海豹队员不得不放弃从直升飞机上绕绳下降进入目标建筑的原计划。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最终发起了地面进攻。他们炸毁周围的墙壁打开了通路,直取本·拉登老巢。火光四射,爆炸的响声震耳欲聋,屋子里的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根据奥巴马总统签署的秘密行动纲要,海豹队员的任务之一就是:“除非本·拉登完全屈服投降”,否则对其格杀勿论。这名反恐官员说道:“他当时正试图寻找一切可以逃跑的途径,恨不得从地上的一条缝里钻进去。我敢打赌他绝对没有让海豹队员跟着他一起离开的意思,而他想要的解决方案可能还在他的情报部门手里(简称UBL,全称为“奥萨马·本·拉登任命的情报部门”)。他并没有乖乖投降。”
海豹队员射中了本·拉登的左眼和胸部,之后,他们通知了白宫:杰罗尼莫—本·拉登的代码—已经搞定。还有其他四人被击毙,在本·拉登三楼的卧室里,他的一名妻妾为了保护他而腿部中枪。
在38分钟的突然袭击中,海豹队员还用扫描仪采集了本·拉登的指纹传回联邦调查局总部。同时,他们还用比较传统的办法再次采集了指纹样本 —用他的手指沾上印泥,再取指纹。联邦调查局认为在他们得到的文件资料上的手印可能是本·拉登本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对本·拉登的身份鉴定只能通过对比他的DNA以及他的亲属的DNA来进行确认,以及脸部识别系统来确认他的面部特征。在本·拉登被击中之后,跟他同在一幢建筑里的妻子也确认了他的身份。在这之后,基地组织发表了一份声明,发誓要为他们的领袖报仇雪恨。
“9·11事件”之后,联邦调查局就开始负责保护从美国在全球执行的反恐活动中获得的所有相关资料。这样就保证了信息的连续性,无论一个起诉发生在美国或是在其他国家,信息都会收拢到联邦调查局。此外,联邦调查局在分析指纹、DNA以及笔迹领域所掌握的顶尖技术也为调查提供不少帮助。
在这次突然袭击中,从本·拉登住宅搜集到的100多件物品由联邦调查局实验室收管。这些物品中包括本·拉登的信件和手写笔记等文档资料、多件肩射武器和手枪、数码拇指驱动器、笔记本电脑、电脑硬盘、CD、DVD以及手机。页面上的资料几乎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大学图书馆。在一些DVD里存放的内容,都是本·拉登自己在电视上出现的视频集锦。
在收获的这些DVD里,有一些他的宣传片的花絮,这些片子里的内容都是在不停地重复之前的过程。在上镜之前,他要给自己的胡子染色,还要进行专门的修剪,然后,就是不停地拍摄与重拍,直到效果达到他满意为止。在中央情报局的指导下,联邦调查局将资料的副本或是图片发送到中情局反恐中心以及其他一些机构部门,让大家能够好好学习研读这些宝贵的资料。
“这些资料上可能会留有指纹,”一名反恐官员说道,“松散体上也可能会留有指纹,指纹上还会留下DNA。事实上,当他们在操作某些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会转移DNA。”
“最后,变成了中央情报局的任务。”在突然袭击发生几天后一名情报官员指出,“这是他们的机会,而且他们肯定要对你做的事情评头论足。在很大程度上,那些关乎国家利益或是美国利益的威胁都会归到联邦调查局或是国土安全部。如果涉及到跨国执行任务的话,通常都是由中央情报局来执行,或是由国务院委派一个友好的机构来执行任务:我们并不希望出现在挪威或是菲律宾或是其他任何地方的悲剧。如果执行任务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的威胁,而且联合命令将会更为有利或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话,你就会让军方采取行动。”
本·拉登曾把500欧元(相当于715美元)和两个电话号码缝进自己的衣服里。之后,发现电话号码一事被泄露给了媒体。以至于情报官员们在把资料分发给不同机构这件事上显得更为小心谨慎。
“这两个电话号码被曝光后,无形之中损害了我们顺藤摸瓜的机会。”一名官员说道,“因为我们需要时间去发现并跟踪持有这两个号码的人。而且,关于这两个号码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他们通常很容易就能摆脱我们,而且能够很容易就隔断一切我们已经建立的联系。”
除了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国防情报局也有这些资料的拷贝件,而且也在跟踪线索。
“这些机构不停地用这些数据与他们自己的数据库来进行比对,”一名情报官员说道:“是否存在某些指标:这个数字之前是否出现过?这个名字之前是否也出现过?然后,他们每天都要聚拢起来再相互协调当天的发现。他们发现了这种办法,而这种办法实际上是我们发现的。中央情报局在这里面扮演了领导的角色,而且一直在试图确保以情报报告(简称IR)的形式发布出去的信息能够得到协调,能够得到控制,能够得到发布,从而,让类似联邦调查局这样的机构能够适时采取行动。”
原来,基地组织对于通讯的需求正是它自己的弱点。分析人员仔细研究了这些资料的缓存后发现,原来,为了躲避侦察,本·拉登会把自己对基地组织成员的指令下载到很小的优盘上。通讯员再将这些电子资料传送给其他人—而这些人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电子邮件或是其他的数码手段将信息传送给预订接收者。
“尽管在他自己的驻地里禁止任何的电子通讯看起来非常有效,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操作还是会有其自身的弱点。”一名情报官员说道,“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组织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你就必须要沟通。本·拉登会在自己的驻地起草一份指令,存在电子媒介上,然后,通讯员会把电子媒介带离拉登的住所,之后,再以电子邮件或是其他沟通的方式把指令发送出去。”
尽管一些接收者会质疑他们收到的指令是否真正来自于他们的首领,但是“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执行命令。”一名官员说道。
如今,有了这些从本·拉登老巢收来的资料,来自于多个情报机构的分析员们就能够将每条信息匹配到具体的人员头上,然后,相关的机构就可以对这些嫌疑人展开监控。
“我们拥有了真实的线索、电话号码以及电子数据,我们还有来自于人工智能或是窃听对话截获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将这两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关联。”一名反恐官员说道,“现在,我们可以把信息联系到本·拉登本人,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的联系。我们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通讯员的有效性。他们通过电子设备将信息带了出来,然后又放到了互联网上。”
几乎就在同时,国土安全部向执法机构发出了警报:本·拉登企图在“9·11”恐怖袭击十周年时袭击铁路部门。
“我们将会开发更多的线人,争取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获取更多的情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或是数年的时间,只有到那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原来我们所谓的敏感网站开发(简称SSE)导致了这次在将来两年之内的行动。”反恐官员说道。
这个过程与找到并解决本·拉登的过程相似。
“更像是从之前审问的过程中得到的信息,也有可能这些信息一开始得到的时候没有发现有什么威胁。”这名官员说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一张图片就会慢慢清晰起来。在这个案子里,通过确认了通讯员,在他们的引导下,我们最终找到了目标。”
突然袭击发生两天后,中央情报局局长利昂·帕内塔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布莱恩·威廉姆斯承认,中央情报局得到的直接引向本·拉登的情报当中,有一些的确是刑讯逼供才得到的信息,其中就包括水刑。
美国的这次突然袭击直接导致基地组织群龙无首,也影响了该组织今后的走向。
“我不认为会出现一名具有影响力的领袖能够取代奥萨马·本·拉登的位置,”奥特·卡明斯说道,“长期而言,这种领袖缺失的状态会让这个组织失去以往那样嚣张的气焰。”现在,“相比较以前那个集权的系统而言,你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分散的体系。以前的集权系统会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制造一个很大的威胁。而现在,基地组织节节败退,他们的野心可能会更为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