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守兵不多,戚继光离开时只留下了叶邦荣和玄营的一哨人马。当初派叶邦荣留守台州时他满心的不情愿,认为失去了一次立功的机会,结果现在倭寇的主力冲着他过来了,他又满心的惊慌,手中这点兵马如何够用,失陷府城可是弥天大罪!叶邦荣连续派出几拨求援的使者,探马则是一天三报,整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简直要抓狂了。
直到杨紫嘉的骑兵进入城内,叶邦荣才算松了一口气,虽然援兵不多,总算能够顶一阵子了,何况杨紫嘉能来,就代表着戚继光的主力随后就会赶到。
杨紫嘉在城内吃罢饭,修整了一番,精神重新焕发。不久探马来报,倭寇已经到了花街,距离台州府城不足两里地了,据探马目测,倭寇数量极多,约有一万余人。
此时梅雨已停,杨紫嘉见四哨骑兵修整完毕,便对叶邦荣说:“倭寇长途跋涉至此,已然疲惫不堪,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出城大杀一场,如能一举击溃倭寇,你我将建不世之功,即使无法击溃也要杀掉他们的锐气!”
叶邦荣年轻热血,立功心切,听了杨紫嘉一番话,当即决定一同出城作战。他把台州府县的三班衙役、卫所羸兵这些不堪作战之人武装起来,站在城头摇旗呐喊,自己率领一哨步兵,紧随杨紫嘉的四哨骑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了花街的倭寇。
自从义乌募兵以来,戚继光一直苦心竭力的练兵,此时终于取得了回报。杨紫嘉的骑兵连番征战,稍一修整又可以投入激烈的战斗。叶邦荣的步兵没有经历过实战,面临着敌强我弱的局面,一经鼓动立刻打消了惧意,个个奋勇争先,勇往直前。
倭寇抵达花街后开始埋锅造饭,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台州空虚,根本不堪一击,准备填饱肚子就去攻城,万万没有料到城内驻军主动发起了攻击。
倭寇们乱纷纷的拿起身边的倭刀,在大头目小西行长的指挥下勉强组成了一字长蛇阵的队形。这是日本战国时代颇为流行的阵法,优点是攻守兼备,首尾呼应,缺点是容易被骑兵分割包围歼灭。
只见杨紫嘉左手持三眼火铳,右手持短柄消防斧,手戴防割手套,内套防刺服,外穿盔甲披挂,临近倭寇时先放一排火枪,随后一马当先杀入倭寇群中。
两军交接,刀兵相见。杨紫嘉大发神威,悍不畏死突入倭寇阵内,接连斩杀数名敌军头目。倭寇们的盔甲在杨紫嘉的现代工艺制成的消防斧下犹如纸糊的一般,轻易就被劈成了两半;而倭寇们的倭刀在杨紫嘉的防刺服上戳来戳去,犹如柴火棍一般毫无效果;当倭寇们自以为傲的武士刀在杨紫嘉的消防斧下断成两截的时候,他们的自信瞬间崩溃,一个接一个被戚家军剁成了肉酱。
叶邦荣见杨紫嘉英勇,也不甘示弱,手持烂银枪,亲自挥枪挑死十余个倭寇,又指挥步兵们对骑兵撞倒、射倒、砍倒的倭寇进行补刀。
一时间倭寇大乱,腹内饥饿、腿脚疲惫、自信崩溃,这仗如何打得下去?纵然有许多倭寇头目极力维持阵型,也在杨紫嘉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溃败的局面。
这时戚继光的主力大军赶到了战场,径直从倭寇后方杀入,倭寇们顿时全面陷入了混乱之中。
身处战场外围,看到有便宜不去捡,这还是戚继光吗?
小西行长见势不妙,忙命人到处抛撒抢来的金银财宝,想借此转移戚家军注意力,等他们争抢财宝自乱阵脚时,再趁机发动反攻。
这一招对付其他明军确实非常有用,但对军纪严明、饷银丰厚的戚家军来说,如同遍地的砂石泥土一般,毫不放在眼里。他们对满地的财物视而不见,依旧奋勇冲杀。
小西行长见计策失败,自知大势已去,忙跨上东瀛大马,准备逃命去也,这时却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明军骑将手提大斧疾驰而来,小西行长躲避不开,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迎战。两骑相交,小西行长身上制造精良的日本盔甲被轻易切开,而他那赫赫有名的日本宝刀“太典太”却对来人造不成任何伤害。小西行长血如泉涌,摔下马匹,明军骑将也纵身下马,毫不犹豫的砍下了小西行长的头颅……
这是杨紫嘉斩杀的第一个日本高级将领。在这之后丰臣秀吉的统一日本之战、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之战、德川家康的关原之战依然会按照时间顺序发生,但是就没有小西行长什么事了。
倭寇们见大头目惨死,于是大乱,纷纷溃散逃窜。戚家军四面追击,将倭寇杀得大败亏输。一部分倭寇逃至瓜邻江,无船可渡,投江淹死者不计其数。
不久,健跳也传来捷报:胡守仁连胜数场,颇有斩获,还夺回被掳民众五千余人。倭寇余众不敢恋战,引兵退走,归途中船队遭遇俞大猷水师截击,几乎全数沉入大海,沦为鱼鳖。
至此,各路来犯倭寇死的死、逃的逃。“戚家军”三个字,伴随此战,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