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嘉拿倭刀在昏迷的倭寇手臂上捅了一下,立刻就把他弄醒了。那倭寇见到同伙们的首级,态度顿时十分恭谨,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问什么都点头。怎奈他听不懂汉语,杨紫嘉等人也不会说日本话,说了半天等于鸡同鸭讲。正没奈何间,杨紫嘉头脑灵光乍现:日本文字多取自中国,没准可以通过书面文字进行交流。连忙叫黄飞虎找店家要来纸笔,写了几个汉字询问倭寇。谁料倭寇连连摇头,比划了半天,杨紫嘉才明白这厮原来是个文盲。
这并不奇怪,本时空日本文化相当落后,大部分国民都不认字。作为日本社会最底层的浪人,能认字的更是屈指可数,有这本事基本都能当头领了,怎会被派来当细作。
折腾了一晚,一无所获。
次日,杨紫嘉、黄飞虎、闻仲君将倭寇绑送县衙,路上全是围观的群众。县城里的圈子非常小,发生了这么轰动的新闻,一夜之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县里的官员、书吏自然也知道了,甚至连客居于此的戚继光,一大清早也赶来县衙瞧热闹。
杨紫嘉见陈文定兄弟三人一路跟着自己,回身对他们说:“此事已了结,你们回家去吧!”
陈文定三人却不肯走,陈文定说:“我们是孤儿,我们不回家,我们要追随杨老爷!”
杨紫嘉心里一动,黄飞虎、闻仲君二人隶属致远镖局门下,此行任务已接近尾声,势必不能在自己身边久留。眼下自己身边正缺人手,这三个少年是义乌本地人,视自己为救命恩人,又见识过自己的“高强武艺”,对自己无限崇拜,收入门下做事必定如臂使指。只不过这三人底细不明,自称是孤儿,却在半夜三更出现,为首的少年更是圆滑事故,一看就不是老实孩子,万一人品有问题……
杨紫嘉想了想,还是决定收下三人,毕竟现在是用人之际。人谁无瑕?外表找不出缺点的是道学家,内里其实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要这样的人有什么用?还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吧。至于品行可以留待日后慢慢观察,人才错过了再找可就来不及了。
杨紫嘉道:“既然如此,你们就跟着我吧,我只取两条:忠心,能干。希望你们都能做到。”
陈文定三人狂喜,跪下磕头谢恩。
杨紫嘉将三人扶起,好言好语勉励一番,继续朝县衙走去。
典史陈子銮在县衙门口等候已久,见杨紫嘉等人前来,忙拱手致意。杨紫嘉拱手还礼,随即说明来意。
陈子銮点点头,一挥手,几个衙役跑过来取走首级,将绑着的倭寇押入县衙大牢。
陈子銮又盛情邀请杨紫嘉等人入衙,说本县赵太尊仰慕“杨壮士”,请务必入内一叙。杨紫嘉想今后要在义乌地面上久混了,认识下县太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于是掏出自己的监生帖子,双手递与陈子銮。陈子銮一看帖子,顿时肃然起敬,忙叫衙役将帖子速速呈给赵太尊。口中的称呼也变成了“杨老爷”。
杨紫嘉步入县衙,没走几步,却见一个穿着青袍官服、胸前绣着溪敕(鸂鶒)补子的官员从堂上走出,降阶而迎,杨紫嘉心知这便是本县七品正堂赵太尊了,忙向前疾走两步,作揖行礼。赵河川这个县太爷不是正牌子进士出身,乃是举人“大挑”时花钱运作得来的,因此身份与监生齐平,见到杨紫嘉的帖子如此恭敬也就不足为怪了。
赵河川见杨紫嘉礼数周到,颇为识趣,心里便十分欢喜,连声将杨紫嘉往大堂相让。杨紫嘉步入堂内,却见一个穿着绯袍官服、胸前绣着老虎补子的官员屹立堂中,面带微笑望着自己。
赵河川介绍道:“此乃浙江都司佥事、实授参将戚继光大人。”
戚继光拱手为礼:“阁下好身手,又难得文武双全!”
杨紫嘉大喜,心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连忙还礼,道:“原来是戚将军,久仰,久仰。”却闭口不谈来投奔他的事。人都是这样,主动送上门来的不珍惜,求之不得的反而耿耿于怀。杨紫嘉冒冒失失提出投奔戚继光,不但惹人生疑,更是自降身份。不如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让戚继光生出爱才之心,主动提出条件招揽自己。
戚继光对杨紫嘉的监生身份毫不在意,这只能说明他家中有钱罢了。戚继光感兴趣的是杨紫嘉消灭六个倭寇的过程,要知道现在街面上已经把这场打斗传言的神乎其神,什么杨英雄挥手一指,倭寇应声倒地……什么杨壮士念诵咒语,周身刀枪不入……
杨紫嘉知道戚继光是带兵打仗的行家,蒙谁也蒙不住他,当下将过程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当然略过了防刺衣这件事,因为实在无法解释。
戚继光听完后,拍案叫好,赞叹道:“出其不意,先发制人,远交近攻,先易后难,当机立断,以力破局,以少胜多,先生有治军之才!”
须臾之间,戚继光已将“阁下”的称呼改为“先生”。
杨紫嘉连声谦让。
戚继光此番义乌之行正是为招兵买马而来,见杨紫嘉文武双全,于是起了招揽之心,只是不知杨紫嘉肯不肯放着优渥的日子不过,来自己帐下当一名将领?
戚继光思忖再三,还是没有把想法说出来,只是通过赵河川邀请杨紫嘉晚间来县衙赴宴,感谢杨先生“为民除害”的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