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看望新当选的团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新一届书记处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祝贺和问候。王兆国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祝词精神,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按照“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发奋成才。
当晚,王莉满载着出席共青团十六大收获的精神财富回到天津。
而在此前举行的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好运北京”中国排球俱乐部邀请赛的女排决赛中,天津女排在张娜、李娟、魏秋月到国家队、李珊有伤、人员不整的不利情况下,经过由王莉领军,包括于静、殷娜、霍晶、梁潇、王茜、张晓婷等上场队员的拼搏,天津女排再次上演3比2逆转八一女排的故事,夺得此次邀请赛冠军,五局的比分是25:22、18:25、19:25、25:23、15:10。
在这次邀请赛的预赛中,天津队曾以0比3不敌八一队。两队在决赛中均以年轻队员为主的阵容展开争夺。虽然天津队一度以大比分l比2落后,第四局中更以14:18落后,但队员们依然紧紧咬住比分,一分分地往回追分,打出顽强拼搏的天津女排作风,最终反败为胜,所以年轻队员的成长是天津队此役的最大收获。赛后王宝泉表示,本场比赛天津队胜在两个环节。第一,天津队本场比赛技术发挥虽有起伏,但在老队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还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第二,今天天津队队员的心理作风得到了很好锻炼。
比赛中有个小花絮,当第四局天津队以14:18落后,似乎大局已定时,有些记者陆续出去占据赛后新闻采访的有利位置,有个记者要拉着今晚报记者李睿一起走,李睿不走。那位记者说,你还等什么,难道天津队还能翻盘?李睿意味深长地说,看天津女排的比赛,不到最后一分钟,什么局面都有可能出现。后来,当天津队真的逆转八一队后,那位记者惊异李睿的预见性,问她凭什么有此预感?李睿说,凭着我对天津女排的熟悉和了解。
随后,天津女排姑娘们与全国人民一起度过了北京奥运会的难忘日子。9月19日,她们赴欧洲的挪威、德国、葡萄牙三国拉练,投入到迎接2008—2009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的备战中,王莉和她的队友们开始了新的拼搏。
4.拼搏在香港
“这是我们学校。从这里往上走,全部是香港中文大学。我们学校很大,有四个书院,我是新亚书院的学生,我们的书院在最上面,从我宿舍的窗户看出去,能看到山那边的海……”
说话的是天津女排老队员、现在的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张萍。她伸手指向身后的山坡,自豪地向一位到香港采访的内地记者做介绍。
说着,张萍把客人拉到身旁的香港中文大学指引地图前,给客人介绍她设计好的参观路线:“我先带你去我们教育学院的大楼,大楼外墙上挂着我们体育科学系的宣传画,上面有我的照片。”
张萍和客人沿着山路拾级而上,边走边聊,异常高兴。
这是发生在2009年冬日的一幕。作为一位深受球迷喜爱的天津女排老队员,张萍如何到香港去读书,在香港又经历了什么,我们慢慢道来。
1982年3月,一个女孩在天津呱呱坠地。那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年代,女孩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女排的拥趸者。商量给孙女起个什么名字,爷爷说就叫张平吧,理由呢,一条是盼孙女长大像郎平去打球,一条是盼望孙女一辈子平平安安。名字这样定了,也到派出所上了户口,写的就是张平。
谁知,有一年换户口簿,一位好心的民警管了闲事:“张平这两个字不像女孩,还是写张萍吧。”从那时起,张平的户口簿,还有后来的身份证,就都写成张萍,就是说,她的姓名正式用字是张萍,而她在平时的签名喜欢写张平,有点“一国两制”的味道。我们说张萍的时候,先把她名字的来历做个交代。
人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张萍的父亲张景港不但是女儿的人生老师,也是女儿的第一位排球教练。张景港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排球专业,曾在天津市河西区从事儿童排球业余训练工作,童年的张萍每天和父亲一起去排球馆,父亲训练队员,她就在一旁玩耍,在父亲的影响下,张萍爱上了排球运动。张景港常说:“我是打排球出身的,非常喜欢排球,没机会进国家队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所以我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女儿身上了。”
张萍的排球之路似乎比同龄人曲折。她在真正打排球之前,曾在天津四十二中上初中,在田径队里练习标枪。1994年,张萍进入北京少年希望排球队,接受北京体育大学李安格教练的训练。一年以后,进入天津市体校排球班。1998年,16岁的张萍入选天津女排,经历了赵雪琪教练执教的后期。那时因为她是小队员,参加实质性的训练不多,每天晚上父亲张景港就骑自行车来到女排住地,带着女儿练力量,围着几株被伐过的树根走梅花桩,帮助她保持状态。
在随后的日子里,张萍进入过蔡斌带队的国青队,经历过到菲律宾、多米尼加参加国际性比赛的磨炼,回到天津队则在王宝泉、常良才带领下训练,基本功日渐提高。2002年2月,由于在全国联赛的突出表现,张萍入选国家队。那时正是赵蕊蕊、刘亚男等老队员的鼎盛时期,张萍感觉打主力是很奢望的事情,但她小气馁,觉得自己的优势就是年轻,比老队员能练,而且自己身体素质和力量比较好,会跳发球,又会后排进攻。她默默地为明天准备着。
备战雅典奥运会期间,赵蕊蕊不幸受伤,需要中国女排有顶替赵蕊蕊的人选。当时,队里能顶替赵蕊蕊的人选,只有28岁的老将陈静和22岁的小将张萍。从大赛临近、更为稳妥起见,应该上陈静,而从长远发展考虑,上国内少有的扣球力量大,命中率高的力量型副攻张萍,更具有冲击力。最后,队里决定张萍首发,与张萍住在同一房间的陈静高高兴兴地做了她的替补。女排团队里团结协作、亲如一家的氛围让张萍更加兢兢业业地打好每一场球。
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在赵蕊蕊再次受伤的情况下,张萍以“奇兵”面貌出场,打满中国队八场比赛的全场,总得分114分,和队友们一起夺得女排冠军。张萍高居那届奥运会女排比赛扣球成功率的榜首,获得最佳扣球奖。张萍说,我非常自豪地跟所有人说,那场决赛我每一分钟都在。媒体评价说,在中国女排灵活多变的战术体系中,张萍显得如鱼得水,毫无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青涩。
但是,当聚光灯都聚在张萍光彩一面的那段时间,很少有人会想到事情的另一面。张萍说,雅典奥运会其实是我腿伤最疼的时候。那时,张萍双膝关节髌骨软组织损伤严重,积水多,经常肿疼,不能正常屈伸。打完奥运会,接着全国联赛和第十届全运会,张萍都是天津队的主力队员,没时间去治病。好在那两个冠军都被天津队收入囊中,让张萍聊以自慰。她听从医生的指点,注意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但她练了一段时间,肌肉还是没感觉。
2005年,是张萍为国家队效力的最后一年,她在国家队打完那年的所有比赛,第二年就打不了了。同年6月,国家队帮助张萍做了三个月的运动康复治疗。下半年她随队去日本参加世界女排锦标赛,她有上场的机会,但没打多少时间,与雅典奥运会那个威风凛凛的张萍相比,这时的张萍过早地闪现廉颇老矣的伤感,觉得有劲儿使不出来。在伤病的困扰下,张萍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陷入低谷。
2007年1月25日,国家队送走张萍昔日在国家队的队友冯坤和赵蕊蕊赴美国疗伤,并承诺为她们支付所有的手术和康复费用,而同样伤病严重的张萍,却没在此行之中,这让舆论和张萍的“粉丝”们有些不解。他们说,为冯坤和赵蕊蕊疗伤绝对正确,但还应该有张萍。有记者采访张萍这个话题,她却从不多说,给人的印象是,张萍虽然年少,却很识大体,有分寸。
也许是张萍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感动了上苍,幸运之神光顾到她。2007年3月,在张萍25岁生日之前,天津市体育局给予她一个特别的“礼物”,拨出专门经费送张萍赴德国治疗腿伤,为她康复创造条件。张萍为之惊喜,知道这是家乡领导对自己的厚爱,如果自己的腿伤现在不治,就打不了球,如果现在去治,也许还可以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所以送自己去试一试。
张萍怀着感恩的心情接受了这份“礼物”,并充满了期待。她说:“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只要能够治疗,我就有机会多打几年球。”张萍说她并不指望彻底恢复,但排球已然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继续为国争光。2007年5月,在天津女排领队常良才、队医王学义陪送下,张萍踏上赴德国的治疗之旅。
治疗的结果人所共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排球名将不得不告别她痴爱的球场,让所有熟知她的人们都感到扼腕叹息。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闻讯显得更为惋惜,他说:“张萍这些年在天津队乃至在国家队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为人上,都是非常优秀的。以张萍的年龄来讲,她完全可以再打几年球,但是她的伤病实在是太严重了。”
离开了自己钟爱的排球,人生的路途怎么走?经过短暂的心灵煎熬,张萍迅速调整了心态,决心要圆大学梦。此时她已经在读天津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系课程,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体育本行,她从自己伤病的经历中,体验到运动科学的重要,打算读体育专业。就在此时,一位她生命中的“贵人”降临,体坛周报记者马寅以女性的细腻,知道了张萍的心愿,介绍她接触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得到资助她求学的承诺,这无疑是对张萍的雪中送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萍确定从学习英语入手,开始求学的探索。从德国回来在家康复期间,她请老师到家里来教。后来她能够出去了,每天上午到天津女排参加训练,下午和晚上参加英语强化培训,并且将求学目的地锁定在香港。张萍的妈妈希望女儿在天津过安定的生活。张萍说,如果我30岁了,我接受,但我还年轻,人来到世界上只有一次,我要出去闯一闯。她跟妈妈说,给我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不能进入香港的大学,就听您安排,哪儿也不去了。
在香港的朋友帮助下,张萍获悉香港有个“优秀人才移民计划”(简称优才计划),而她的情况完全符合优才计划的要求,如果办理了优才移民,她可以享受香港的医疗,上学的待遇也对她有利,她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接触工作,而且办理相关手续并不复杂。2008年年底,张萍把简历和成绩等资料寄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等待。她说:“我的人生很像草字头那个萍,飘浮不定。我妈说,好不容易我可以在家陪他们了,可我又要去香港读书。”
2009年3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给张萍来信,通知她优才移民申请号码,要求她补充若干材料,然后电话预约到香港见面。张萍高效率地做好这些事情,7月初踏上香港的土地,经过规定的程序,获得香港居民的身份。从那时起,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张萍既是内地人,也是香港人,她有两个身份证,一个是内地身份,一个是香港身份。接下来,她面临着学校的选择。
当时可供张萍选择的有四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出乎张萍意料的是,每所大学都对她很感兴趣。比较之后,张萍觉得,香港大学是香港排名第一的学校,她想过到那里学商科或文科专业,可是日后毕业了,不管是谈生意还是写文章,自己能有嘛优势?城市大学和理工大学没有她喜欢的专业,而且是全英文教学,对她来说比较不容易。而中文大学是香港最早成立体育科学系的学校,在香港很有地位,而且不是所有课程都用英文,学制四年。张萍与香港当地学生同样待遇,唯一不同的是,人家123学分毕业,张萍要加9学分英文,132学分毕业,最终张萍决定去中文大学。
这年7月的一天,张萍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接受面试。一间宽敞的教室里,前面摆着一排桌椅,六位老师端坐在桌子后面,张萍的座位在他们对面。也许因为张萍是来这所大学求学的一位名人,主考老师都是一脸庄重。
一位老师开始提问:“你为什么要读体育专业?”
张萍自从告别天津市体校,已经远离学校十多年了,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但她知道今天的面试像是排球场上的一个关键球,必须得打好。她镇定一下情绪,回答:“我想读书,我一直都觉得体育的实践需要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体育运动科学是我一定要读的。因为我是一个运动员,一个有过伤病的运动员,我最理解运动员的苦衷,我不想看到其他的运动员再因为受伤而离开运动场。”
内心深处的忧思一旦调动,让张萍很激动,泪花在她的眼眶里闪动。
人类的心灵是容易沟通的,张萍动情的话语好像打动了主考老师,有的老师点头表示认可。一位年轻的老师又问:“你为什么选择来香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