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信任的程度其实是由双方的纯度来决定的。
细心观察,生活和工作中,时常会有那么多的人和事令你感动。有时你只是付出了很少,但回馈你的却是那么多!这些回馈来自我的同事,我的朋友,还来自我的学生们。一件件小事汇成涓涓的细流,流淌在我的心中……我发自内心地说——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世界,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们走进教师心灵世界,和他们心心相印,牵手前行。
带着感情上好每一节课
外语教师陈静年轻漂亮,26岁就当上了名师。别看她30岁了,但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充满了朝气。学生们都喊她“漂亮的大姐姐”。
漂亮的大姐姐现在可以说“功成名就”,证书、荣誉、鲜花包围着她。然而,在这令人羡慕的光环背后,我看到的却是她辛劳的付出。
一天早晨,我和崔主任值勤,又看到她提着一大包东西上班来。我笑着问她:“小陈静,你这又是什么宝贝啊?”她嘻嘻笑着说:“是教具啊,每天我都抽空做,一年级学生可喜欢了。”一旁的崔主任插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啊,陈静每节课都上得很棒!”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陈静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校长您不是说要全身心投入吗?我可是带着感情上好每一节课的。”说完,嘿嘿笑着跑走了。
“带着感情上好每一节课。”多么精辟的一句话!她回答了我近日以来一直苦思冥想的问题:为什么有的老师知识、业务能力都不在她以下,却产生不出她那样的教学效果呢?原来症结在这里。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深厚的感情,那么不管她的学术水平有多高,教学能力有多强,她都不可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只有带着感情去教学,只有带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干事,才能不遗余力地做好,让学生满意,让自己满意。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会使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即由热爱、尊敬教师到热爱这门课程。一个热爱学生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喜爱和好感。由此看来,带着感情上课,而且是每一节课,这才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带着感情上课还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和谐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带着感情上课还有利于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难怪课余时间一年级小学生都爱围在陈静大姐姐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爱是教育的别名”。作为一个对学生有着深厚感情的教师,我们希望她不仅做个“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带着感情上好每一节课,带着感情走人每一个学生心灵世界,年轻漂亮的陈静,相信你的前程会越来越好,你前面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第二次评选
一年一度的优秀党员评选活动又开始了。这次局里给我校3个名额,按程序我们进行了评选。经过投票,我这个书记和副校长,还有一个主任分列前三名。这个结果意味着三个“行政”被大家推选为优秀党员,而没有一个一线的党员。
怎么办?作为书记的我,立即召开了支委会,专门就没有一线党员问题进行讨论。我、副校长还有主任均表示放弃名额,给一线党员。但这有悖于民主选举的程序,而且一线党员的票数太不集中,仅仅几票。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看法:尊重党员的选举权。党务主任随即张贴了公示栏,广泛征询大家的意见。一天下来,还真的没有异议。
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爱人和上高二的儿子看出我好像有什么心事。我如实说:“没有一线党员入选,真是不应该。一线党员代表一个整体而非个人。作为书记,要时刻想着一线党员。但如果重选,就是对各位党员选举权的不尊重。”儿子说:“我这个团员提个建议吧,作为书记,妈妈您不当选是对的!您可以把票数最多的那几个一线党员再选一次,这样既尊重了民意,又有一线党员入选,怎么样?”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我和爱人的响应。儿子洋洋得意地说:“做参考吧,母亲大人,别以为我总是个孩子。”说完扮了个鬼脸。看他那个神气样,再想想往常他提过的许多好点子,我不由得感叹:可不能小看了这些“90后”啊。
第二天,我先召开支部委员会,把我的想法和提议交给他们讨论,大家均表示赞成和理解。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投票,最后在2名同样票数的党员中,推选出了一位局级优秀党员。党务主任通过校讯通第一时间向全体教师公示。
下午,被推举的那位一线党员来到我的办公室。她首先表达了对领导的谢意,然后说:“书记,别让我上了,大家都是好样的,您票数最多,就应该选您。”我笑着说:“你是一位好老师。平时非常敬业,深受学生家长的爱戴,优秀党员的称号不仅是对你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体一线党员的认可!你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不要想得太多了,好吗?”她也笑了:“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谢谢书记!”
事情结束了,但二次选举确实给了我不少启示。
第一,今后无论什么评选,一定要兼顾一线和二线的名额,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得到大家的认可。正所谓“名额有限,精神永驻”。
第二,引导行政和教师们逐渐明白,荣誉称号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一个群体的褒奖,合力才能铸就成功!
第三,适当放弃是一种境界,一味推脱没有必要。获得荣誉后要倍加珍惜,还要继续努力,无愧于大家对自己的认同和赞赏。
第四,多听来自各方不同的声音,去粗取精,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有效和扎实。
对“靠边站”的一点想法
一天上课,小明在写字时,不但多占了桌子的空间,还用胳膊肘重重撞了小美。小美哭了,向老师告状。老师让他“靠边站”,作为对他的惩罚。在安慰了小美后,老师继续讲课,小明则孤零零地站在一旁生气。这是发生在低年级孩子中较典型的一种情况。从表面上看,老师的这种做法是恰当的,小明淘气受到惩罚,而且这种方法能使老师继续讲课。
“靠边站”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交活动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每位教师都应重新思考这种做法。在孩子们的身上,自我中心意识、对社交所产生作用的有限了解和刚学会的社交技巧混杂在一起。教师们却仍依赖惩罚这样的管理方法来控制学生,以期建立一个有益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这样做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教育者应该调整工作的重点,把时间用在培育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道德素质上。
儿童教育专家曾提出,惩罚并不能引导孩子们去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用简单的奖励良好、惩罚差错的做法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能把学生限制在低水平的道德培养上。社会交际化的过程不应包括简单地顺从外部力量。对于小明和小美的这次冲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小明的一次学习机会,让小明参加到社交进程中来,并帮助他们学习社交技巧。
首先,应帮助小明去同情小美。同情是早期道德培育的一个普通的步骤。如果我们让小明“靠边站”,就不能帮助他培养感情投入。其次,让小明自愿说出“对不起”,这是一种和解的社交技巧。最后,让小明做出关心别人的行动,可以拍拍小美的肩膀,说句关心的话,或者主动握一握小美的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小明可能要过后才能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但他已经实践了健康的社交技巧,他能够通过重新和好补上自立这一课,而不用孤零零地站在一边生气或羞愧。如不这样做,小明就将被排除在社交和道德培养的进程之外。
教师应该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样,对学生的社交进程付出同样的耐心。有经验的教师懂得写作练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因为一个学生没有马上获得应取得的成绩而对他感到失望和愤怒,相反,他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的发展速度达到标准。应该以同样的理解去对待孩子们社交和道德的学习,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没有迅速掌握社交技巧时,用同情代替失望和愤怒。每次冲突都应被看作是教育和指导学生的机会。
我自己也曾经历过这种过程的发生。一个学生经常用打人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初,我让他“靠边站”,他坐在那儿气呼呼的,充满了敌意。我很快意识到这样处理是不适合的,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时,我就用前面提到的办法来处理,通过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来形成他对社交的理解。渐渐地,我发现冲突变得越来越少了。当打架事件又发生时,我可以站在一旁,看着他开始和解的行动。他在取得进步的社交学习中的另一个阶段是用语言代替身体行动。这个学生和我都对他在社交上的进步感到高兴,就像对待他在语文数学学习上取得的进步一样。记下他的这个变化,使我对帮助每个孩子在社交上取得进步,而不是简单地采用“管理”的方法实施惩罚而感触颇深。
作为教师,我们应放弃那种过于简单的硬性惩罚的管理方法。相反,应该教授孩子们社交的技巧,同时促进他们的道德养成。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积极的社交行为和道德概念,帮助他们弄懂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而不是通过滥用惩罚把他们孤立在学习道德进程之外。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们社交和道德学习上。如果我们现在不花时间去做,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能否这样解决呢?
今天在贴吧中看到这样一篇短文。
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一位中学教师。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谁来保护教师”的问题。
一位女教师正在上课时,一个女生在下面听着手机唱歌。一开始是小声唱,后来越唱越激动,索性放声高歌。这位女教师过去劝阻,该女生却嘴里不干不净地骂老师。老师一怒之下说她“嘴贱”。该生以“老师上课骂人”为由告到教委。校领导怕事情闹大,批评了这个女教师,“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应该忍。”
不知大家对此如何看法?如果学生骂老师,老师就得忍,这是不是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我们的教师工作时,以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试问,今后的教师还有人干吗?学生有事找教委、家长有事找教委,老师找谁?谁为老师主持公道?
看过之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
一、教师需要教学智慧。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课堂上有时发生一些教师想不到的事也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个女孩上课唱歌是不对的,可能她已经忘情了,深深沉浸在美妙的歌曲之中,忘记了这是课堂,情之所至,以致声音越唱越大。课上学生违反纪律是需要纠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是因势利导,还是硬性制止?这就要看教师的智慧了。
记得我上小学时,特别爱画画。有一次我在课上走神,忘记了听讲,出神地在书上画起画来。老师发现之后,若无其事地走到我身边说:“刚才上课我讲得多了一点,现在请大家休息片刻。我们班有一个小画家,咱们请她把自己的画展示一下,好吗?”说完他用眼神鼓励我把画给大家看。天哪!我真的没想到,老师不仅没说我,而且鼓励我,让我把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我举起书,同学们看了纷纷鼓掌并发出啧啧赞叹声。当时我不知是兴奋还是羞愧,不知该怎么办。老师笑着说:“今后同学们有什么才艺,下课后一定要多交流,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还能提升我们的修养,还能让我们发现小能人。上课时呢,就应该静心听课。好了,继续上课!”
这是我一生难以忘记的一堂课,此时无声胜有声!这节课告诉我上课不要走神,告诉我好好画画,可以提升修养,告诉我尊重和欣赏能让我们的内心那么温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没有嘲讽,有的是对学生的真诚爱护、细心理解。这位教师真是善于运用教育的机智把握课堂。此事处理可能占了一些上课的时间,但却让我和同学们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感谢您——我的老师,您让我永远记住了呵护心灵、温暖一生的道理。所以我想对那位受委屈的教师说:“能否换一种教育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不仅要学习新课改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行动。当今做教师是不容易,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教师只有底蕴丰厚才能真正和孩子们交融,才能真正当好老师。希望你能化委屈为动力,化不解为力量,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多交流,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还自己一个明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