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还会以其他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笑答。“魔鬼的面貌吗?”朋友的眼神里透出一丝疑惑。
我清了清嗓子,像诗人一样吟道:“当你遭人暗算时,那是你事业欣欣向荣;当你遭人暗算时,那是你的生活蒸蒸日上。因为你埋头向前飞奔,浑然不知自己的幸福,所以上帝便派了这样的天使给你提醒。”
朋友大笑,举起杯,说:“感谢天使!”
原来心境是多么的重要!我打算周一上班,就把这篇文章推荐给那位教师。
教育即生长而非塑造
如今的教育很难,如今的教师很累。难在哪?难在社会、家长和舆论都在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学校所做的一切;累在哪?累在学校教育被窄化为技术的演练场和数据库。
功利的教育标准就是要拿奖、夺杯、取名次;势力的眼光就是要有用、有利、有名。功利的教育就是要立竿见影、效果显著;势利的眼光就是要大、要亮、要荣光。可是,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和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相悖的呀!但是实践中,这些功利的教育和势利的眼光却照行不误,且愈显旺盛之势。
有学者说得好: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立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了未来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越越来越遥远,这还是教育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说得明白: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得清楚,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儿童的成长,一切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的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也就是说,教育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把儿童当成控制的对象和灌输的容器。无法想象,从小在“控制”和“灌输”中长大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创新的冲动和想象力。
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搞好,而不是搞坏;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而不是摧残,那就必须要将“功利”和“势利”坚决丢弃,认清生长是教育的本原。否则就不是好教育,就培养不出好孩子。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成功”,而忽视学生的“成长”。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是一时,而成长才是一生。
在相对浮躁的环境下,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在媒体的鼓噪声中,作为一校之长,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坚韧的毅力和大无畏的气概。要坚持教育的规律,坚守教育的阵地,保持学校的特色、品格和风格。要挺起腰杆敢于说“不”,向上级的升学指标说“不”,向社会的浮躁和肤浅说“不”,向商家的诱惑说“不”,向功利化的评委说“不”!如此,才能踏踏实实地办好教育。
“亲近”平跟鞋
高跟鞋转瞬间就能让一个女子高挑挺拔,在抬头挺胸的时候展现出一种自信与骄傲。然而近一年来,我越发对平跟鞋有了一种“亲近”。春节快到了,在今日逛街时,我对坡跟特别是对平跟鞋情有独钟,这源于自己新的体悟吧。
体悟之一:年龄越来越大了,穿高跟鞋一天下来,感觉真有点累了,所以愿意放弃了。
体悟之二:上个月逛书市时,曾经在两家不同品质的书店里看到了一本非常美丽的书。这本书是黑白色的封皮,站立在路径上的,是一双穿黑色平口、平跟、船型皮鞋的女子的脚。性感的脚踝,以及裙裾一角,非常简约,别有韵味。买回这本书,我发现文字也是细致温情的,配得上它的封面。
好的脚踝似乎只有在穿平底鞋的时候,才裸露她原生态的样子。记得“五四”时期,女子们的平跟鞋,小圆口黑布鞋,流露出一种纯洁的清新的气质,舒适而典雅。
体悟之三:生活中,我的朋友、同事们一般都穿高跟鞋。有一个朋友因身材娇小,特爱穿高跟鞋,而且是尖尖的那种。每次看到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提醒:“小心走路啊。”因为她总是身子一扭一扭的,眼睛不算好,真怕她摔着,这时我真的感觉没有一点美感。想起一部电影叫《时尚女魔头》,影碟的封皮上,就是一双咄咄逼人的六寸高的尖头高跟鞋,非常夸张,令人神情紧张,和电影故事一样,充满了阴谋和势利,侵略和占有。这双嚣张的高跟鞋里,盛满了我们时代急功近利的浮躁气质。
以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每当穿上高跟鞋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设计出相对应的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心中产生紧张感,好比“我要成功,我必须成功”的紧箍咒,一时一刻不能放松。一天下来,腰有些酸,背有些疼,感觉有些疲惫。
穿上平跟鞋,我好似走在白云清风的天与地之间,身体和情绪瞬间释放,柔软轻快了起来,不是快速的全世界在压迫我,是我在世间行走得从容与平和,平实的鞋底和大地亲密接触,切切实实、一步一步的脚感,让我心平气和。其实,在选择平底鞋的同时,我也选择了一种慢生活的人生态度。
“亲近”平跟鞋,我的选择!
“卷子”背后的隐忧
我正上高一的小侄女露露单纯恬静,稳稳当当,从不多说一句话,安静得像一个温顺的小猫咪,惹人怜爱。
今天,我弟仍像往常的周六一样送小侄女上课外提高班,顺路把我送回家。开车的路上,我问露露:“听你爸爸说,你这次又考了全年级第二名,能在市重点中学考这么好,不简单啊!真好,露露累吗?”小侄女无精打采地说:“嗯。”“露露学习这么好,特别愿意上学吧?”“不愿意。”小侄女声音低低地但说得很坚定。我弟在一旁笑了,说:“姐,你又在做调查了,现在孩子还有哪个爱上学,没一天休息,再坚持两年,上了大学就好了,我也能歇歇了。”听了弟弟无奈的话,我心里沉沉的,但仍执著地追问小侄女:“露露以后想干什么呢?上大学又想学什么呢?”“不知道。”一连几个不知道,让我真的无语了。我弟接着说:“这次外语没考好,我们给她买了10套卷子,多做题,分就上去了。”他一边开车一边冲后排座的小侄女说:“对吗?闺女?”小侄女仍然像小蚊子一样回答:“不知道。”
这时我手机响了,来了一条信息,是我的好朋友,她负责数学教研工作。只见信息上写着:“整天盯着电脑出卷子,哪还有周六、周日,不过想起了你,打个短信问候问候。哪天咱们坐坐聊聊天吧,换换心情,都累死了!”
放下手机,想起教务主任前天拿了一大卷卷子,传达要求,学校一定要全力以赴,争取多出几个优A,多做卷子,多看题,争取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难道真的没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实际上是最大的问题。卷子,面对眼前的一摞摞卷子,面对眼前孩子们一张张漠然的面庞、一双双无神的眼睛,面对老师们一筹莫展的表情,就连周六周日都分不清、记不起的时候,我们现在能做的绝不仅仅是反思了,而应面对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警醒了。现在无论从政府还是基层,都在尽力寻求育人的最佳途径,特色办学、内涵发展都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我们应努力加大力度,不断突破。
我们应该经常反问: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为了什么?学生现在只是应考工具,我们能做的只是叹息不已!“负责”的家长,那样无知地“支持”孩子,还觉得心安理得。而我们的孩子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不知道前面的路应该怎么走,不知道未来的期望在哪里。他们茫然、木然、漠然,甚至一点点反抗的精神都没有!悲凉的学习者和支持者,悲哀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上了大学,在家长来说,终于熬到头了,可以歇歇了。对孩子来说,可算画一个句号了,精神可以彻底松懈了。真是这样吗?快乐的缺失、精神的无助、内心的彷徨,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到底怎么办?“狼来了”绝不是空话,温总理提出要教育家办学,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弊端提出来的。为了孩子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践行价值教育原则。“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我们必须作出回答。全社会要共同承担责任,教育者要担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教育的理想——“办一所孩子们喜爱的学校”而努力!
工作着的人是美丽的
教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能静下心来的时间相对比较少。
一次,我去妈妈家,正巧妈妈在写书法,那种凝神气爽的样子令我好羡慕。我情不自禁地说:“还是退休好啊!”妈妈停下笔,抬头看了看我,轻轻地摇着头说:“等你老了,可能就知道了,工作着的人是美丽的。”我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脑海中立时浮现出一位已退休的优秀教师曾经和我谈起她刚退休时的感受。她说:“张校长啊,和您说实话吧,第一天退休时,心情感觉特别轻松。可到了第二天,我习惯地像往常按点起床,收拾妥当之后,才突然意识到我不用去工作了,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赶碌自己了。站在自家的阳台上,一种难言的失落在心中荡漾。望着楼下匆匆忙忙赶着上班的人们,不知怎的,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睛。”
从那一刻起,我似乎明白了:人在挚爱的岗位上工作原来是那么幸福,那么美丽。往往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你把工作看成什么,就决定着你对它的感情和态度。古往今来,有功成名就者,也有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无不得益于对工作的执著和热爱。他们出于兴趣和习惯,把工作当成爱好,把辛苦劳作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不以长年累月的辛劳为苦,反而甘之如饴,把每天的劳作当成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着是美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
大画家齐白石,毕生作画不缀,一日离开画笔就浑身难受,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如果哪天因事未画,一定会在另日补上。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已经103岁了,仍每天伏案工作,研究不缀,每月必有一篇研究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刊物上。当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问他:“你都过了100岁了,又有那么多成果,干吗还要那么辛苦自己啊?”他坦然一笑:“辛苦吗?我没觉得,一辈子的习惯,想改都难。”
著名学者季羡林,生前尽管疾病缠身,年老体衰,但在病榻上仍奋笔疾书,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
这些人都已经把工作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我周围也有一些让我敬佩之人。中营小学的老校长杜蕴珍,年近70岁,依然神采不减当年,工作起来令我们汗颜。记得2007年,我有幸和她一起参加区里举办的国际论坛。她反复修改发言稿,最终的发言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当时她站在台上,用缜密的思维、精彩的演讲、深厚的底蕴征服了所有的国内外朋友。我目不转睛地望着杜校长,感觉她是那么美丽,那么智慧。工作着的人真的好美丽!
但在有些人眼里,工作是枯燥的、辛苦的,是不得已的一个饭碗。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痛苦煎熬。刚上班就盼着下班,一放假就高呼万岁,这种人注定不会有什么成就,也就注定体会不到“工作着是美丽的”深刻内涵和意境。
孩子,咱慢慢来
一天,我打车去办事,途中广播里正在播放一个少儿节目。主持人和一位大概7岁左右的小姑娘交流,问她儿童节是怎么过的,有什么感受。孩子半天没说出来,而后磕磕绊绊地重复了几句话,没有像我们预想到的“小大人”似的侃侃而谈。主持人肯定也有些着急,但仍很温和地特别提示各位听众,这是一台事先没有彩排的节目,主要是倾听一下孩子们真正的心声。之后还很和蔼、温柔地说:“小姑娘,别着急,咱慢慢来。”
后面孩子说了些什么,我感觉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人的理解和呵护。一声“咱慢慢来”说明了主持人的良好修养,说明了我们对儿童的尊重,说明了教育的规律——孩子成长,真的需要等待。
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似乎成了一列太拥挤的地铁,人人必须赶着往前走,否则你便会赶不上车,让周围的人失望,所以每个人都承受着各方面无尽的压力。连我们的孩子都已早早被他们的父母、教师或推或拉进这个赶车的行列,几乎没有例外。与此同时,一个可怕的观念在流行,“孩子如果有了快乐幸福的童年,就不会有幸福的成年。”这种功利主义观念把童年的幸福与成年的幸福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牺牲童年的幸福,才能换取成年的幸福。
在大人这种虚妄的人生预设中,当今的儿童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与学习相关的压力。长期面临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在紧张不安中过早告别童年,失去了童年本该拥有的轻松和快乐,形成了强烈而持久的焦虑心态。一种“童年恐慌”的现象正在蔓延。这固然与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与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有直接关系,但深层原因是扭曲的价值观、浮躁的心态和狭隘的成功标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
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师长者,人人都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掉队”。于是乎,孩子们便成了集众多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有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奔跑是为了什么?孩子们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听过,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还继续每天每夜地在每个学校或每个家庭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