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满族最杰出的词人。其父明珠,官至太傅,主持朝政多年。纳兰性德出生在门第显赫的贵族家庭,18岁就中举人,22岁被康熙皇帝选为御前侍卫。但他却无意于官职的升迁,喜欢治学,写诗赋,惜友情,重然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与顾贞观一见如故,互相倾慕。当他读了顾贞观的《金缕曲》后,心情十分激动,向顾贞观表示:“不玉成此举者,非人也!”决心承担营救吴兆骞的重任。在他的一再恳求下,其父终于应允以重金赎回吴兆骞。由于明珠出面,宋德宜、徐翰学等人也就同意捐款相救。
康熙二十年,当51岁的吴兆骞回到了北京后,出现在纳兰性德家里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形容枯槁、须发皤然的老翁。在宁古塔的凄苦生活,使他过早地衰老了。这时,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感激之情化成了滚滚热泪,他在好朋友面前痛痛快快地恸哭了一场。纳兰性德把他留在家中担任授读,“三载宾筵,锦衣鼎食”。可惜,他已是一段膏蜡燃尽的残烛,到54岁时就因病逝世了。
吴兆骞在坎坷的一生中写了许多诗文,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文学遗产——八卷《秋笳集》。顾贞观写给他的两首《金缕曲》,因为纳兰性德在祭吴兆骞的文中曾说:“金缕一章,声与泣随,我誓返子,实由此词。”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顾贞观与吴兆骞之间的生死之交也成为文坛佳话,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故事感悟
当朋友远谪宁古塔时,顾贞观想尽办法,虽感慨人情冷漠,但依然坚持救友回京。他的两首《金缕曲》也成为清词中的名作,被后人称为“千古绝调”。
◎史海撷英
吴兆骞获罪发配
清朝初年,江南士大夫们都各自结社,其中以慎交社、同声社比较著名。当时,吴兆骞曾主盟慎交社,与诸名贤角逐艺苑。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兆骞中举人,然而因南闱科场案发,吴兆骞也被诬卷入其中。
第二年,吴兆骞又赴京接受检查和复试。在复试中,他负气交了白卷,结果被革除举人名。顺治皇帝亲自定案,吴兆骞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也一并被流放到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长达23年之久。
后来,经好友顾贞观、纳兰性德等人在朝中斡旋,费赎金数千,吴兆骞又献《长白山赋》取悦康熙帝,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得以放归。长期的严寒生活,吴兆骞已不能适应江南的水土气候了,返乡后大病数月,后赴京治疗,第二年客死京城。临殁语其子曰:“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挈归供膳,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耶?”则于白山黑水亦有乡愁矣。
吴兆骞的著述甚多,然而屡于颠沛,存者所剩无几,其子吴桭臣所刊的《秋笳集》诗文八卷,殆未及十之一二。今人王孟白辑有《吴兆骞集》。吴兆骞还留下了大量讴歌祖国边陲的诗篇,现仅存《秋徊集》、《归来草堂杂卷》、《西曹杂诗》。
吴兆骞在宁古塔期间,曾开馆授徒,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并创作了100多篇边塞诗、抗俄爱国诗及以宁古塔名胜古迹为题材的作品及咏叹诗。在吴兆骞的《秋茄集》中,收录了他的部分边塞诗作品,《北渚望月》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描写镜泊湖的诗,《上京》则是我国最早描写渤海国上京龙朱府遗址的一首诗。在宁古塔期间,吴兆骞对中朝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文苑拾萃
金缕曲
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二十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鲁迅与郁达夫携手同行
◎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谢觉哉
郁达夫(1896—1945年),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近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积极参加抗日宣传运动,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鲁迅和郁达夫从1923年2月17日相识,历经十余年而友谊日增。
鲁迅与郁达夫交往比较密切时,是鲁迅到上海以后。1928年6月,创刊的《奔流》是他们合编的月刊。郁达夫虽称编者,实则挂名。鲁迅“因为《奔流》,终日奔得很忙”。
1930年2月,鲁迅、郁达夫一起列名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不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又经鲁迅介绍参加了左联。由于当时斗争复杂,郁达夫思想有些矛盾,一方面他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他又有感伤、颓废等情绪。在鲁迅面前,郁达夫从不掩饰自己的心情,鲁迅则坦诚相待。1932年12月31日,鲁迅为中外友人题诗写字,一连写了5幅,《无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题》则是专为郁达夫写的: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这首诗曾经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郁达夫也最喜爱它,称它是鲁迅七绝中的压墨之作。从诗中看,鲁迅对郁达夫似有慰问和勉励之意,希望他认清形势,多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这时距郁达夫携妻王映霞移家杭州只有3个多月,也许鲁迅已经了解老友早萌退居之意。
这首诗于1933年1月10日寄出,并附信“丐其写字”。郁达夫收到后,便写了一首专门献给鲁迅的旧体诗,于1月19日特地送上门来。诗中有“彷徨呐喊两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句。这首诗用风趣的笔调、飘逸的风格,对鲁迅的业绩作出了热情的评价。
郁达夫支持鲁迅,鲁迅也关怀郁达夫。就在1933年,鲁迅又借为王映霞写字之机,题诗一首赠郁达夫: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岭。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以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1933年4月25日,郁达夫离开斗争的漩涡上海,偕同妻子王映霞回杭州养息。之后,他与当地官员、士绅应酬往来,接受款待,写了一些点缀太平的游记一类的文章。鲁迅借用典故,对郁达夫进行规劝,并对他寄托着殷切期望。
鲁迅这首诗的前三联一再以史实典故作喻,极言杭州还是暴君统治的天下,虽然风和日丽,小山香满,但非爱国志士栖身之地。全诗的重点在第四联,希望郁达夫认清形势,“举家游旷远”,及早迁离杭州,在“风波浩荡”中抒写情怀。可惜郁达夫一味迷恋湖光山色、醇酒美人,辜负了鲁迅的期望。
可以这样说,鲁迅是郁达夫思想和事业上的诤友。在激烈的生活波浪中,他是拉着郁达夫的手一同前进的。如果郁达夫能够倾听鲁迅的忠言,认真克服自身的弱点,他就不至于走那么曲折的道路。
所幸的是,抗战爆发后,郁达夫的爱国热情又被熊熊燃烧起来,他终于不负鲁迅生前的殷切期望,在海内外的“风波浩荡”中奔走辛劳,为民族解放和新文化建设作出卓越的成绩,并献出最可贵的生命。
◎故事感悟
鲁迅和郁达夫之间,在思想认识、生活态度和文艺见解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他们求同存异,赤诚相见。鲁迅作诗激励郁达夫,郁达夫也终于不负鲁迅的期望,在抗日战争中以最大的热情奔走呼号,直至为解放事业献出生命。
◎史海撷英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1930年2月12日,鲁迅、柔石、郁达夫、田汉、夏衍、冯雪峰等人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简称为自由大同盟。
自由大同盟成立后,其宣言号召,要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自由,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指出“不自由,毋宁死”,并出版了机关刊物《自由运动》。当时,南京、汉口、天津等地相继设立了50多个同盟分会,并吸收了许多学校、文艺团体和工人组织参与其中。同年6月,自由大同盟又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全国总同盟,选举了鲁迅、周全平、郑伯奇、潘汉年、田汉等人为执行委员。该组织是中共领导的外围革命群众团体,自成立之日起,就遭到国民政府的残酷压制。1931年2月,同盟主席龙大道在上海龙华牺牲后,自由大同盟最终自行解散。
◎文苑拾萃
创造社
创造社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所成立的一个文学社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团体。1921年7月,创造社由从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
创造社的前期活动主要是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与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了一定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其中,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以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是当时创造社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创造社也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运动的一支生力军,尤其在文学青年中,更是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大多倾向于革命或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随后,创造社也表现出了“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与其中,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主要活动是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都要求文学应该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了比较偏激的批判,由此还引发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因文学活动过于激进,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高士其得陶行知帮助实现抱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高士其(1905—1988年),原名高仕锜,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1931年回国历任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桂林盟军服务处技术顾问、食品研究所所长,《自然科学》副主编,一级研究员,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中国科协顾问、常委,中国科普创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保护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高士其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12月19日,全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因病逝世。他与病魔斗争了半个多世纪,在孜孜不倦的辛勤笔耕中,写下了大众化科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高士其从事科普创作生涯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面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930年秋天,高士其留学归国。在美国学习期间,由于在一次解剖实验中不慎感染了病毒,造成难以治愈的后遗症,致使他手脚行动不便,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智力、聪慧和报国热忱。
高士其先在南京中央医学院找了一份工作,却因为看不惯那里的贪污腐败行为,又不愿同流合污而辞职。后来到上海,本想谋求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不料处处碰壁,许多人担心他的病会传染,根本不见他,更谈不上帮助他。高士其只好东搬西挪,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
高士其正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之中时,他在美国留学时结识的李公朴先生向他伸出了热情之手,并把高士其介绍给了陶行知。当时正值1932年,陶行知刚从日本回来,在上海组织发起“科学下嫁”活动,向人民大众广泛宣传通俗科学知识,办有自然学园,组织编写儿童科普读物。当他在李公朴的住处遇到了高士其,听完李公朴的介绍后,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回去后他和朋友们商量说:“像他(高士其)这样一个为科学而献身的人,我们应当设法使他学有所用,不要埋没了这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