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撷英
郾城大捷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不顾与大宋的约定,擅自撕毁和约,再次以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宋军积极抗金。
兀术得到郾城兵少的消息,亲率1.5万精锐骑兵突袭郾城。当时岳飞手下只有背嵬军和部分游奕军,岳飞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马军首先出城应战,他对岳云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岳云挥动两杆铁槌枪率背嵬军直贯敌阵。在岳云的骑兵打败金军的第一批骑兵后,金军后续的10万步兵也全部开入战场,岳家军与金军开始全军接战。杨再兴要活捉兀术,单骑冲阵,杀金军百余人,自身受伤几十处仍然战斗不止。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岳飞亲自率40名骑兵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急忙上前挽住岳飞的战马,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用马鞭抽在霍坚的手上,大声说“非尔所知”,便跃马驰骋到敌阵之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全军见状,士气大振,就连担任参谋的文官幕僚也都参加到战斗当中,并立有战功。
在相持胶着后,金军将最精锐的重甲“铁浮图”骑兵投入战斗。岳飞便令手持大斧、大刀的步兵上阵,专砍马腿。全军奋击,杀得金军尸横遍野,溃退而去。
◎文苑拾萃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康熙重用施琅收复台湾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县,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明郑降清将领,封靖海侯,谥襄庄,赠太子少傅。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回了宝岛台湾,结果不久后就病逝了。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曾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他的儿子郑克塽继任王位,台湾内部也开始发生内讧,康熙帝决定此时起用施琅攻打台湾。
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的得意爱将,后来降清。1663年,康熙帝曾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征讨台湾。施琅两次出海,均遇上台风,无功而返。为此,朝内的一些大臣对他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根本无心攻台。但康熙帝力排众议,仍然对施琅委以军政全权。1683年,施琅取得了海战大捷,台湾收归清朝。不久,康熙设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派重兵戍守。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一件大事,施琅也因此立了大功。康熙帝将台湾的归附看做是施琅为清朝“扫数十年不庭之巨寇,扩数千里未辟之遐封”。他在施琅封侯的“制诰”中,称赞他“矢心报国,大展壮猷,筹划周详,布置允当,建兹伟伐,宜沛殊恩”。
1664年,刚刚降清的施琅就曾建议率兵“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边民无患”。几年后,他又上《边患宜靖疏》和《尽陈所见疏》,强调只有迅速讨平台湾才能使“民生得宁,边疆永安”。“当乘其(指台湾郑氏政权)民心未固、军情尚虚”时,进军澎湖、台湾,使“四海归一”。
施琅的主张提出后,康熙帝马上就调他到北京面陈收复台湾大计。
然而,当时的清政府正面临着“三藩之乱”,再加上八旗精锐不善海战,朝中的不少大臣认为海峡“风涛莫测,必难致胜”,因此不主张武力平台。1664年左右,施琅又两次跨海征台未果,被康熙帝免去了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改授内大臣。在京期间,施琅一边继续上书征台,争取康熙帝的支持;一边广交朝中的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在内大臣任上,施琅一等就是13年。
1681年,主治台湾的郑经去世,诸子争位,郑氏家族内部矛盾开始激化。清政府恰好也在这一年平定了“三藩之乱”,可以腾出空来考虑平台的问题了。
而这一次,也是施琅复出的契机。
康熙帝深知平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在康熙十七年他就要姚启圣等遴选福建水师提督,条件“非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不可”。据此,姚启圣便力荐施琅。然而此次施琅重新得到起用,却与施琅的同乡大学士李光地有很大的关系。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帝曾先后两次就福建水师提督的人选问题征求过李光地的意见。第一次,李光地答以施琅“海上路熟,海上事他亦知得详细,海贼甚畏之”。第二次,康熙又就“命将”问题再一次征求他的意见,他认为“计量起来还是施琅”,理由是施琅与台湾郑氏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形,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所畏”。在李光地的大力举荐下,康熙最终谕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并加太子少保。他赞扬施琅熟悉彼处地形、海寇情形,要“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并认为如果不派遣施琅前去,“台湾所不能定”。施琅离京赴任前,康熙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尔至地方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海氛一日,则民生一日不宁。尔当相机进取,以副朕委任至意。”
在姚启圣和李光地的极力举荐下,康熙帝再次召见了已年届花甲的施琅。施琅再次向康熙帝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训练水师、如何利用风向变化等具体方略。康熙听后很满意,便令其马上赶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进取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兵万余人,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从福建铜山(今东山)海域扬帆起程,一路乘风破浪,锋芒直指台湾的战略前哨澎湖列岛。
施琅将平台的首选目标定在澎湖是有原因的。台湾本岛地域狭窄,缺乏战略纵深,澎湖便成为其外围防御的唯一屏障。台军主帅刘国轩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将台军主力悉数地摆在澎湖,并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在妈宫、风木匝尾、西屿头、牛心湾等要冲地点加筑炮城14座,沿海筑造高墙深沟20余里,安设铳炮,准备与清军决战。面对台军的严防死守,施琅采取了灵活的作战方针,将清军分为三路,用左右两翼牵制敌人,主力则居中直捣敌阵船队。
7月9日,清军到达了澎湖的八罩岛(今望安岛),并在此停泊。从10日起,清军便向澎湖岛的台军发起攻击。清水军迅速利用有利的西南风向条件,使用“五点梅花阵”,用多艘战船围攻台军一艘,集中兵力作战。“炮火矢石交攻,犹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清先锋蓝理率七艘战船冲入台军中,共击沉、焚毁郑氏船只14艘,焚杀了郑氏官兵2000余人。这时的刘国轩却因为缺乏主动进攻精神,将胜利希望完全寄托在飓风上,因而几次坐失主动出击的良机。
澎湖一战,清军先后焚毁、击沉和俘获台军大小船只近200艘,杀死台军将领、头目300余名,杀死士兵1.2万余名,另有165员将领和4800名士兵倒戈投降。刘国轩只是仰仗地形熟悉,才从水浅礁险的吼门岛屿趁水涨风顺之时带领着31艘小船逃回台湾。这一战役,清军共阵亡官兵329人,负伤1800余人,船只则毫发无损。
施琅指挥的这一战歼灭了台军的精锐部队,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氏败局已定,岛内更是人心大震。然而施琅获胜后,并不急着继续进攻,而是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台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与此同时,施琅还建议清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使台湾百姓免去刀兵之灾。康熙帝也很同意施琅的招抚政策。不久后,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也愿意归顺大清。
7月31日,郑克塽派人到澎湖施琅的军前请降,要求仍旧居住在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但施琅拒绝了他们的条件。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人带领文武官员军前迎接,各乡社百姓也沿途“壶浆迎师”,台湾终于实现了和平统一。9月17日,郑克塽等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缴纳了延平王等册印。10月2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从1662年上书请求收复台湾,至1683年统一台湾,前后共计20余年。
◎故事感悟
极为睿智的康熙皇帝重用施琅可谓是慧眼识英才。施琅所献破敌之计招招见血,也深得康熙赏识,他也为康熙王朝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康熙王朝已是历史,但是“尚贤”问题无论是对数百年前的封建君王,还是对于现代企业,都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史海撷英
施琅降清
施琅本来是郑成功的手下,然而青年时的施琅个性极强,经常与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统治台湾的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一怒之下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就逃脱了,藏在副将苏茂的家中,并请人从中与郑成功进行调停。但郑成功不仅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又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最终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
降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又被封为靖海将军。
◎文苑拾萃
永春百丈岩
(清)施琅
一峰孤出插青天,百丈崔巍烛样传。
真个凌云惟咫尺,不知何代隐三仙?
登临已是虚空上,潦倒无非绣佛前。
谢得苏君能醉客,指看桑梓数峰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