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1000000008

第8章 兴学崇教(2)

邹,孟子的故乡;鲁,孔子的故乡。邹鲁喻指文化昌盛之地。“邹鲁遗风”表示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唐姚思廉所撰《梁书·羊侃传》曰:“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这儿的高祖不是汉高祖刘邦,而是指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含义极其广泛,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论语》宪问篇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说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梁高祖所说“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之风”,说明他看到的不但仁者勇敢,而且勇者也有仁德,正是儒家留下来的好风气所致。

张载志趣高远创关学

◎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张子正蒙》

张载(1020—1078年),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是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张载字子厚,汉族,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家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祁州司法参军,调丹州云岩令,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除崇文院校书,次年移疾。十年春,张载复召还馆,同知太常礼院,同年冬告归,十二月乙亥卒于道,年58岁;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明公。

张载祖上为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他出生于仕官之家。其父张迪知涪州,卒于涪州任上时,诸子皆幼,不能归里,遂侨居凤翔眉县横渠镇(今属陕西)南大振谷口,故人称之为横渠先生。张载为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他所开创的关学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和理学家对他十分推崇,宋理宗朝开始从祀孔子庙,其著作被列入明清两代开科取士的必读书目,而且先后编入了御纂的《性理大全》和《性理精义》。

张载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成熟较早。他少时无所不学,尤喜谈兵,常与邠人焦寅交往,议论用兵之道。当时,西夏政权日渐强盛,常骚扰宋朝西北部边陲。张载21岁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主持西北地区的军务。他曾上书范仲淹,计划组织一些人夺取被西夏侵占的洮西之地。范仲淹十分欣赏和器重他,认为张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在学术上大有造就,可成大器,不忍让他投身军事,故勉励他研读《中庸》等儒家经典。由此,张载将志向转移到学术上来,决心成为一代有所作为的学者。

按照范仲淹的指教,张载认真研读了《中庸》,结果并不能使他感到满足,由此刺激他转向释老之书的研究,但却自以为收获不大,于是又回到儒家经典上来,开始研读六经。

张载研习六经与汉唐经生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不同,他不在于经典的文字章句,或以经术博取功名利禄,而在于探赜深研,结合国家政治与社会现实的需要,从儒经中找到建立新学术思想体系的理论根据,所以他对儒经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兴邦治乱的治道尤加注意。嘉祐初年,他在京师讲《易经》。《宋史》说他讲《易》相当自信,在椅上铺设虎皮,时常语惊四座。当时二程至京,和他讨论《易经》,张载自叹不如。后又与二程讨论“道学”,他非常自信地认为“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更加专心致志地研究儒家学说。由于张载才学出众,在关中颇有名声,在文彦博任长安通判时,知其“名行之美”,便“聘以束帛,延之学宫,异其礼际,士子矜式焉”。

张载为学,志向高远,他以“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治学的奋斗目标,认为立志是做学问的根本,“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为他树立了这样的远大目标,所以学习十分刻苦,不仅广博阅读先儒著作,而且大胆怀疑,在疑中求进取求开拓,在学术独创中建立自己的思想学说体系。

嘉祐二年(1057年),张载登进士第,始授祁州司法参军,后迁丹州云岩县令。在从政期间,他奉行儒家“教学为先”、“化民成俗”的政教合一原则,以敦本风俗为先,积极用儒家学说施行教化。后他又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在渭州他深得渭帅蔡子正礼遇,军府之政,不论大小,都向他请教咨询,为蔡子正谋划边事提出了有关守城、积蓄、择帅、用将、养兵、民防等一系列对付西夏的有效方案。熙宁二年(1070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推荐张载,称他“学有本原,四方学者皆宗之”。神宗召见时,问他治世之道,他申述为政效法三代之道的主张,受到神宗的重视。但因他在当时的党派之争中,对新党的变法革新的做法有看法,主张法先王,以复三代之礼为先,故其复古观点不合王安石的变法需要;加上他自己持以观望态度,所以在变法运动中未能发挥作用。不久他辞职回乡,隐居横渠,广招门徒,立意著书立说。

横渠镇处于关中,土地并不肥沃,张载有薄田数百亩以供生计,家境却不富裕。但是,他以孔颜乐处的精神从事讲学与著述。据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载:张载“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府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己,闻者莫不动心有进”。由于张载勤于钻研,志道精思,所以一生著述甚丰。据有关史籍记载,他的著作有《西铭》、《东铭》、《正蒙》、《易说》、《理窟》、《礼乐说》、《论语说》、《孟子说》、《信闻记》、《横渠孟子解》、《崇文集》、《语录》、《祭礼》、《文集》等等,其中有些著作在宋代以后就散佚了。在这些著作中,《西铭》和《正蒙》始终被后代学者所重视。朱熹说:“横渠之学,苦心力索之功深”,“为学者少有”。王夫之亦十分推崇张载的学术成就,而且把他视为终生望尘莫及的学习榜样。

张载之所以在学术上有这样高深的造诣与久远的历史影响,与他为学的志向高远很有关系。“学者不宜志小”是其治学的名言。张载的为学之志在于以学术救治天下,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说,他的志,是以学术为手段,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奋斗目标。由此,他的学术很注重从政治目的出发来讲学术的实用性,使学术成为政治建设的基础与条件。

由于张载志在为往圣继“绝学”,即开创儒学新局面,所以他对当时流行的佛、道,不遗余力地猛烈抨击,以弘扬儒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他在儒学研究上,尤其注重理论的建设,他提出了有关“气”为万物之体的本体论,并由此推导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道德论、认识论、修养论、教育论及政治观,创造性阐述了“理一分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穷理尽性”、“穷神知化”、“民吾同胞”、“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大心”、“变化气质”等思想范畴,为宋代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说:“横渠道尽高,言尽醇。自孟子后,儒者都无他见识”,“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世之信道笃而不惑异端者,洛之尧夫,秦之子厚而已”。

◎故事感悟

张载所创立的学说,称为关学,成为后世理学发展的主要思想来源。范育《正蒙序》说:“自孔孟没,学绝道丧千有余年,处士横议,异端间作,若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行。……子张子独以命世之宏才,旷古之绝识,参之以博闻强记之学,质之以稽天穷地之思,与尧、舜、孔、孟合德乎数千载之间。”他称赞张载弘扬儒学,学贵实用,躬行礼教,排斥佛老,澄清了一代学风,开启了千百年的学术方向。这些评价虽有溢美之言,但却可以看出张载以远大之志从事学术研究所产生的结果。

◎史海撷英

张载的青少年时期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常对西部边境侵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初,西夏入侵,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议和。朝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年仅21岁的张载刺激极大,他就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演(郴县人,精兵述)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范在延州(今延安)军府召见了这位志趣不凡的儒生。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打算得到了范的热情赞扬,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需去研究军事,而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工夫。张载听从了范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就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文苑拾萃

张载祠墓

张载祠墓又称张子祠,位于陕西省眉县城东26千米处的横渠镇,占地南北82米,东西37.5米。它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领袖张载的讲学之地。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曾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一直在此兴馆设教。张载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名为横渠书院。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开始在原横渠书院旧址上建张载祠。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在张载祠内恢复横渠书院,成“后祠前书院”格局。位于张载祠南7千米处大镇谷迷狐岭的张载墓,占地58200平方米,是张载及其父张迪、弟张戬的安葬之地。从元、明、清至民国,历史上对张载祠和书院共修葺14次。

颜元改革书院教育

◎有受教之心,虽蛮狛可教;为道既异,虽党类难相为谋。——《张子正蒙》

颜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代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颜元是唯物主义思想家,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所以,颜元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治学道路上,由于颜元出身贫寒,加上个人生活经历的坎坷,所以走的是一条以自学为主、边行医务农边研习学问的艰难道路。但也正因为他注重实践,学行结合,而且富有批判前人和不满现实的战斗精神,所以他志存高远,超迈前贤,最终以其“习行之学”特有的批判精神和注重实践的特色标新立异,影响一时。

颜元本名朱邦良,这是由于其父因家贫过门朱家为婿的缘故。他父亲在朱家很受虐待,颜元4岁时,父亲抛弃妻子儿女随清兵入关,一去不再复返。后来,颜元之母也改嫁,留下他一直在朱家生活,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受尽了虐待。尽管如此,颜元仍顽强地坚持学习,19岁居然入了县儒学。后因家境贫困,只好弃学回家,以行医、耕地养家糊口。20余岁开始他对陆王之学产生兴趣,在行医、耕地之余,转而研读程朱学说,对朱子之学信之甚笃。

后来,朱翁之妾生有一子,朱家人对颜元更加疏远和嫌弃,以致几次以谗言谋杀之。因颜元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相反对朱家翁婆更是孝敬。朱媪死,颜元替父行孝,泣血哀至,结庐守墓之日孝笃形枯,几至于自毁。村里有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遂告诉了真情。由此,他才告别朱家,回到颜氏,改名为颜元。这一年,他34岁。

经此痛苦经历之后,颜元对朱熹的《朱子家礼》及传统的道德修养之教产生了怀疑,以为程朱陆王之学实为“禅学”、“俗学”所浸淫,不是先儒的正传。为了正本清源,他立志推倒宋明诸儒,抛弃理学,直宗周公、孔、孟,力图复兴原儒,以周公之“六德六行”和孔子的“四教”为正学,开始撰述《存学》、《存性》、《存治》、《存人》四篇以立教,通过授徒讲学的方式,大力鼓吹“习行之学”。

颜元50岁时北上入关寻父,经过百般艰险,最后在沈阳地区找到父亲的遗骨。归后弃诸生,守孝三年。57岁时,他有志于南游,宣传他的“习行之学”。他说:“苍生休戚,圣道明晦,敢以天生之身,偷安自私乎?”他以倡明圣学的决心和崇高的淑世情怀,在南行中到处行医讲学。在中州开封,他以行医的方式访友论学,经过明辨婉引,不仅结识和影响了一大批有识之士,而且使他的学说得以广泛传播。62岁那年,他应肥乡津南书院之聘,主持院务,按照“习行之学”的原则,亲自订立了学规章程,在书院分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六斋,分科立教,以培养与造就经济实用人才,革除宋明以来以章句语录为学问和疲精竭力于八股举业的空疏学风。尽管他的漳南书院计划未能如愿,但这一创举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世以实学改革书院教育的先声。

同类推荐
  •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今天,大家都在谈改革,但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为什么那么难?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楚。本书从梳理三千年中国改革大事件入手,通过还原历朝历代的改革真相,如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等,旨在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讲透历史大变局中的不变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在中国如何改革的普遍规律,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镜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识病象,何施刀药?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本书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 一盏茶的寂寞:英汉对照

    一盏茶的寂寞:英汉对照

    高压、快节奏是现代人,尤其是现代都市人生活的两大显著特点。黄昏时分,从任意一座写字楼的落地窗向下望去,车如流水,在错综盘旋的马路与高架桥间飞速穿梭;伫立道旁的路灯也瞬间警醒,垂着一尘不变的面具脸任由各色车灯从趾尖滑过;铮亮的灯罩散发出微暗的光华,像夜间茅舍中老太点起的蜡烛,照亮了飞速打圈的梭和线。都市人就这样使尽浑身解数紧扣着转盘上的一个点,努力使自己与外界保持协调,但时不时还是会向那股巨大的离心力妥协,被动无奈地游离于边缘之上。
  • 良好的政治秩序

    良好的政治秩序

    对于良好政治秩序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社会最核心的诉求。好的政治秩序可以使生活在该秩序中的人过上一种好的生活,而不好的政治秩序则无法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热门推荐
  • 我在大商召唤神将

    我在大商召唤神将

    殷明因意外,穿梭到华夏九州的商朝,成为商朝的大王,朝堂之上群狼环伺,朝野之外万国林立,乱世之中即我为王,神将召唤定可安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窥心渡忘川

    窥心渡忘川

    一朝相识,季心因为眼前的男人丢了工作,落了笑柄。嘲笑过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侦探社唯一的财源,她的雇主。黑暗来袭,诱她入局,方知他与深渊同在!“心心,给我生个孩子。”傅忘川捧住季心薄凉的身体,无声地宣告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原来,她从未走出过那座名叫傅忘川的围城……1.1V1男女主皆干净2.悬爱+豪门3.不喜人设绕道勿喷4.欢迎小天使们入坑(撒花)
  • 执墨绘流年

    执墨绘流年

    笔墨之间,缠绵哀感,栀子心香,一往情深。当初展宣纸,挥墨笔,书写人生的神,又因何步入了轮回呢?“明明是医生跟病人,为什么现在成了照顾小孩子的工作!″某人愤怒的抱怨道,并扔掉了手中故事书。“那你来照顾‘病人’吧。”墨辰坐了起来,看向一旁看着自己并惊呆了的阮惜。“你……你别以为自己长高了,就可以改变你是个弟弟的事实!”阮惜用挑衅的眼神看向墨辰。“呵……”墨辰嘴角微微上扬。我撒娇打滚无理取闹你宠溺纵容嘴角含笑因为一心想完成别人愿望的女孩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人间的神明戏精综合症患者+可甜可盐间歇性失忆症患者+腹黑傲娇,可爱狼性(两种状态)
  • 清风在其中

    清风在其中

    “你好我叫陈其中乐在其中的其中,”这是陈其中16年来坚持不懈的自我介绍开场白,也是向来会得到对方赞誉的自我介绍,没想到对方并没有很在意他名字含有多少美好的寓意;“嗯,你的校牌上有写,下一位......”陈其中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早就把校牌交给她做登记了,暗中懊恼自己的愚蠢行为但还是从嘴里飘出一句:“那你呢,叫什么?”这时后面排队的同学已经把陈其中挤出人群了,这时她才停下手上的动作认真地看着他回答:“徐清风,我叫徐清风。”陈其中看着她突然抬起的秀丽脸庞上一对茶色的眸子正真诚的望着我他,这和前两次远远地看着她清冷孤傲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心中滴答一声像是以水滴滑落一样。想着:我当然知道你叫徐清风。你好,徐清风。
  • 大剑梦之断章

    大剑梦之断章

    大剑《Claymore》同人一个剑与少女的故事,一个多年前未完成的幻想。细节上的设定与原作可能略有差异,希望看客们不要在意。第一卷:地狱深处,仰望天堂开启
  • 异世之旧梦重温

    异世之旧梦重温

    一梦醒来,重温万古,自小孤苦无依上山学道,偶获传说中绝世功法,为伊人一怒战苍天,斩尽天下不平事。
  • 初恋找上门

    初恋找上门

    一招先,吃遍天!论学习,她是阿大,论打架,他是阿大。他是她的初恋兼暗恋对象。本以为,高中毕业后,再无相见的机会了。没想到,一年后,他竟然追到同一个大学来了!等等……他交女朋友了,竟然不是她?!
  • 百岁谋

    百岁谋

    一番风云,是铿锵热血沸腾还是儿女情长。她是先帝亲封褚阳君,她是家族落魄的虎门将女。她与他为妻,取的是他权谋,一朝天翻地覆,她华仪万千雍容再加身,可还会对他笑意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