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拾萃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又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鲁迅在关照母亲生活上,同样伟大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鲁迅(1881—1936年),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母亲是一位饱受痛苦的女性。31岁时,她唯一的爱女端姑病死;37岁时,丈夫又一病不起;到她39岁时,丈夫亡故。从此,她陷入悲哀与困苦之中。社会的黑暗,家境的败落,使鲁迅也饱尝了世态的炎凉。长子长孙的地位,又使鲁迅从少年起就分担了母亲的重担。鲁迅曾对人说:“阿娘是苦过来的!”因此,他一生对母亲都极为恭顺、孝敬。
鲁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地屈从别人。但在家庭中他对母亲却妥协过。鲁迅在20多岁时,母亲做主给他定了亲,并于1906年夏天把他从日本召回来,逼他结婚。鲁迅对这桩包办婚姻虽极为不满,但又不愿伤母亲的心,于是只好屈从母亲。鲁迅曾说:“当时正处在革命时代,以为自己死无定期,母亲愿意有个人陪伴,也就随她去了。”
鲁迅工作以后,首先在生活上给母亲以关心和照顾,尽量使母亲过得舒适、安乐一些。他在北京与母亲同住期间,虽然工作忙,时间紧,但为了不让母亲感到寂寞,每天晚饭后他都要到母亲房间与她聊天。平时,鲁迅在出门之前,总要先到母亲屋里转一转,说声:“阿娘我出去哉。”回来后,也一定去母亲处说声:“阿娘,我回来哉。”他还时常带回些母亲喜欢吃的小食品。
鲁迅不但让母亲饮食可口,也尽量让母亲住得舒服。经济上并不宽裕的他,向别人借钱在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住宅。后来他对许广平说:“至于西三条的房子,是买来安慰母亲的,绍兴老房子卖了,买了八道弯的房子。她一向是住惯了自己的房子,如果忽然租房子住,她会很不舒服的。”
母亲有时身体不适,鲁迅总是亲自陪着到医院诊治,亲自挂号、取药。后来,他因工作需要离京南下,每月按时给母亲百元生活费,从不短缺。
除物质生活外,鲁迅在精神生活上对母亲也是体贴入微,关心备至。《西厢记》、《镜花缘》等优秀绣像小说,多半是根据母亲的爱好买来的,用以满足老人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鲁迅的好朋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的伟大,不但在其创作上可以见到,就是对待其母亲起居饮食、琐屑言行之中,也可以见到他伟大的典范。”
◎故事感悟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堪称我们当代人学习的典范。
◎史海撷英
中国近代史分期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历经清王朝晚期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的一段历史。
期间,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文苑拾萃
赠邬其山
鲁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任金茹改嫁带婆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
北京市工程机械公司卫生科任金茹一家三代和睦相处的事迹受到人们的称赞。1980年3月8日,公司党委颁发给他们“三代同堂和睦光荣”的奖状;北京市妇联命名他们为“五好家庭”。198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和谐美满的家庭”为题,播发了任金茹一家的事迹。他们一家人的新风尚、新道德广泛地被人们传颂着……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任金茹失去了丈夫,她只得领着女儿谈海红回到北京的娘家。这时,婆母悲戚地向她诉说:“我14岁当了童养媳,27岁守寡,好不容易把这孩子拉扯大,现在……天哪,我以后可怎么活哟!”
任金茹搀扶着婆婆,满怀真诚地安慰道:“妈,您老别难过,从今后,您就是我的亲妈,我就是您的亲女儿。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您!”任金茹说到做到,她把婆婆带到北京,相依相亲,共同生活。每逢星期天,她就陪婆母,带上女儿看电影、逛公园,想借此宽慰婆婆,抹去婆婆的悲苦。在日常生活中,她事事与老人商量,让老人高兴。
几年以后,任金茹与本单位工人秦福仪结婚了。婚前,她与秦福仪说:“我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结婚你要住到我家来……”小秦心领神会,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像你一样,孝敬老人,喜爱孩子!”
一个不寻常的家庭组成了。金茹一如既往,待婆婆如亲娘一样。小秦不吸烟,不喝酒,每月工资和奖金一块交给“妈妈”。听说妈妈喜欢吃甜食,他就跑到王府井,变着样儿买来孝敬老人。有一次老妈妈生病了,他一夜起来两次,为老人喂水喂药。清晨,他烧好洗脸水,用手试试水温,水温适宜了,才端到老人跟前,照顾老人洗脸。接着,他再煮上一碗鸡蛋面送到老人面前。老妈妈面对这香味扑鼻的热汤面,内心十分感动,有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老人打心眼喜欢这“姑爷”,也想方设法帮助他。小秦早上换下的衣服,常常扔在床上来不及收拾,老人就给他叠得整整齐齐。有时衣服脏了,还给他洗一洗。小秦发现后心里很不安,说:“妈,您这么大岁数了还给我洗衣服,累着可怎么办?”从此,小秦总是把换洗衣服妥善管理起来,抽空自己动手洗。
任金茹和秦福仪孝敬老人的好品德深深地教育了孩子谈海红,她待继父也如亲生父亲。
中午,她早早就站在门前迎候爸爸下班回来;家里买来苹果、鸭梨,她总是挑个大的送给爸爸,接着送给奶奶、妈妈,自己吃小的。一次,爸爸发烧,躺在床上,海红床前床后侍候爸爸。每次喂药,她都往水杯里加一勺糖,小心地搅拌搅拌,再用手帕垫着,递给爸爸,并学大人的样子说:“爸爸,您喝水吧,您喝水吧,一点都不烫,我试过了!”小秦望着女儿,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单位、邻里谁都羡慕任金茹和谐美满的小家庭。
◎故事感悟
任金茹带着自己的婆母改嫁,婚后夫妇二人对待老人如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这样的孝行是多么的高尚啊!
◎史海撷英
学习雷锋活动
学习雷锋活动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兴起的学习雷锋共产主义精神的群众性学习热潮。这一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天,雷锋精神仍然是全社会学习的典范。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文苑拾萃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也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也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报纸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和中国政府最新政策、决定,报道国内外大事,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近些年来,党中央对人民日报非常关心,从办报思想、办报方针到日常宣传、内部建设,都有明确、重要的指示,为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和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日报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人民日报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创新指明了方向。
朱鸿云以辉煌业绩告慰母亲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孝经》
朱鸿云,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男,1938年7月出生。江苏省如皋市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任河南省西峡猕猴桃研究所所长、南阳市科协副主席、全国中华猕猴桃开发联合体副董事长。
朱鸿云,江苏省如皋县人。由于他在河南省西峡县从事猕猴桃研究获得辉煌业绩,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7年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猕猴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水果之王”,在中国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到云贵高原,从东南武夷山到西北的秦岭,几乎所有山区都分布有猕猴桃,资源非常丰富。
朱鸿云从1975年开始研究猕猴桃。他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走遍了西峡山地寻觅猕猴桃踪迹。他先后走访、考察了18个乡镇、200多个村庄,行程达万里以上。一次他遇上山洪暴发,被大水冲到对岸,险些送了性命;一次被蜂群包围,他迅速脱下外衣裹住头,往山坡下滚,幸亏被葛藤托住,否则就会掉进万丈深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采集,他开始了栽培试验。在栽培试验过程中,他夜以继日地守候在苗床,就是刮风下雨也不肯离开。经过他的精心选育,终于培育出猕猴桃的优良品种,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奖励。从此,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猕猴桃的研究之中。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加急电报,说母病重,盼他归。朱鸿云手捧电文,泪如泉涌。他本该回家探望母亲,可当他看到桌上摆着的书籍、文稿,想到需要他照料的苗圃,他犹豫了。重大的科研项目在等待他完成,祖国期待他早日拿出科研成果,在这关键时刻怎么能离开?想到这里,他提笔给家写信,说科研正处关键时刻,暂脱不了身,过一段时间再回去。他这样一拖再拖,直到母亲病逝也未能见上一面。母亲临终前喃喃地呼唤着他的乳名……
他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他告慰母亲:“亲爱的妈妈,您谅解儿子吧,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为振兴伏牛山经济做贡献,就是报效祖国,也是报效您老人家。您为儿子感到骄傲、欣慰吧!”
朱鸿云擦干眼泪,坚定地走进猕猴桃试验室……
如今,设在西峡山间小镇的猕猴桃研究所已成为中华猕猴桃技术推广中心,由这里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已推广到全国23个省300多个单位,一批批产品已投放市场。
朱鸿云在猕猴桃研究中做出了辉煌业绩。他是祖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母亲的好儿子。
◎故事感悟
朱鸿云为了振兴祖国经济发展,在科研的关键时刻没有放下工作去探望母亲,他把爱母的境界与爱国结合在了一起,他这种为国效力,奋发图强的精神是我们所敬佩的!
◎文苑拾萃
猕猴桃
猕猴桃是中华猕猴桃栽培种水果的称谓。原产于中国南方。一般是椭圆形的。深褐色并带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内则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有时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