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实非
一天,语文老师给学生留下的家庭作业是写出五个ABB式的词语。
作业上交后,语文老师便趁热打铁地批改起来。她刚一打开小顽皮的本子就怔住了——原来小顽皮写的五个ABB式的词语竟然是班级里五位同学的名字:王倩倩、李艳艳、邹蒙蒙、陈新新和郑菲菲!
春雨贵乎
老师:春雨贵如油。
学生:我不信!
老师:你为什么不信呀?
学生:如果换春雨去炒菜,炒出来的菜你还能咽得下去吗?!
的确,当想象处于枯竭之时,便注定会诞生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笑话!
不白之冤
素质报告单里有一栏目内已印好了10条评语,并附注曰:做得好的画“★”,有时没做到的画“○”,全没做到的画“△”。
期末考试后的第三天,小陈从学校里拿回了素质报告单,犹犹豫豫地将它递给正在织毛衣的母亲过目。她略瞥了一眼,便惊叫起来:“天哪,你在学校里是怎么读书的,成绩竟会如此糟糕透顶——数一数吧,共有五个0分耶!”小陈怯生生地分辩道:“妈,那些圆圈不是零啊!”其母一听,犹如火上加油,厉声怒吼:“你这个饭桶,自己丢人现眼也就罢了,还想骗我哩。虽说我识不了几个字,可0还是能认得准看得清呀!”
改“慈母”为“爸爸”
作文讲评课上,M老师饶有兴致地将一学生习作视为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学生甲听得非常认真专注。听着,听着,他忽有所悟地站了起来,打断老师的话,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其中一句话的“破绽”,说:“老师,您明明是个未婚的小伙子,可她说您像慈母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她,这样写是否妥当呀?”M老师乍一听,觉得颇有道理,遂即点了点头说:“咱男人怎么可以当妈妈呢?还是将‘慈母’改为‘爸爸’吧!”
未经深思熟虑的答案总是苦涩的!
偷梁换柱
语文课上,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生字“丁”,笑着对学生说:“它的原意是指人也,比如……”
未待老师讲完这句话,有一学生却忍不住站起来辩驳道:“老师,我已认识好多好多人了,那您为何还说我目不识丁呢?”
健忘症
M老师是直到进了教室之后才蓦地想起粉笔用完了的。她瞟了全班一眼,目光最后落到差生甲的脸上,把去办公室拿几支粉笔的“光荣任务”交给了他。为了不耽误教学,她灵机一动,首先安排学生们听写昨日学过的生字新词。
差生甲磨磨蹭蹭地把语文书从抽屉里翻找出来,放在桌角边,之后便伸了伸懒腰站起了身子。刚欲迈步,M老师就拍着桌子高声嚷道:“你想干什么?现在正是上课时间啊!”差生甲愣怔了一下,大惑不解地说:“刚才您不是叫我去拿粉笔吗?”M老师恍然大悟:“哦,幸亏有你提醒,要不,我差一点儿忘了。”
胸有成竹
老师: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
小蜂:我知道。这成语说某人长得魁伟,仅仅量到胸脯就有一竿成年竹子的高度了。
老师:你错了。它的本意乃是有把握很自信也。
小蜂:没错呀——人长得威风八面的,还会没自信没把握?
无懈可击
老师问:“谁知道‘只要你的脸面朝着太阳,就不会看到任何阴影’这句话的含义?”
有学生抢答道:“说明影子最怕阳光呗!”
老师又问:“那为何影子总是在有阳光的地方呢?”
学生说:“难道您还弄不明白恨之愈深爱之愈切的道理吗?!”
小糊涂造句
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用“非常”与“格外”各写一句话,小糊涂啃着笔杆苦苦思索。过了许久,才想到一句,便沾沾自喜地写在本子上:“武松赤手空拳打猛虎,这胆量非常人能比啊!”接着,他又皱起了眉头想了想,几分钟后,作业本上出现这样一行字:“在方格纸上抄写,字才不会跑到格外去。”小糊涂如释重负地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嚷道:“大功告成,这下总算可以自由了!”
妈妈走过去“验收”。她看了一下本子上的句子,严肃地说:“孩子,全错了!”小糊涂满脸不悦而又特别自信地答道:“我写的全是老师说过的话,怎么可能会全错了呢?”
妙耳
小瑛正在兴高采烈地念着自己的习作:“她的脸蛋犹如又红又圆的苹果,可爱极了;一笑起来,还会露出两个小酒窝……”
馋嘴的小蜂忽然听到了什么蛋啦、苹果啦、酒啦,顿时来劲了。他咂着嘴巴笑着说:“真是好吃!为何就没我的份呢?!”
相隔三代
老师:从太阳公公、地球妈妈和月亮姐姐这些习惯叫法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风:老师,我知道那太阳、地球和月亮肯定是一个大家族里的三代人!
课堂上不许讲话
数学老师见丁丁与同桌交头接耳,便走了过去,用教鞭敲着桌子说:“课堂上不许讲话,否则,我要请家长了!”
而后,数学老师让丁丁回答问题,丁丁却一语不发。数学老师急了:“你怎么变成哑巴了?”丁丁还是一语不发,数学老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丁丁见状,便拿起笔在纸条上疾书起来……
数学老师怒不可遏地取过来一看,原来纸条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您刚才不是说过在课堂上是不许讲话的吗?”
变大之因
常识老师:五千多万年前,大象只有猪那么大;四千多万年前,鲸只有6米多长,骆驼只有1尺多高;两千多万年前,长颈鹿不大于羊……大动物小祖先的现象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小万:这正体现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点!难道您就没听说时下全球气候在变暖吗?
比杜甫还厉害
“老师,您曾说过杜甫的诗字斟句酌无懈可击,可依我看来,他只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什么?你竟比杜甫还高明,我倒要见识见识!”
“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吧,它是杜甫的诗句,纰漏甚多。诗句中的‘鸣’乃‘叫’之意。试想一下,两只黄鹂同叫翠柳,谁是谁就难以分得清了。再说,用量词‘个’修饰名词‘黄鹂’,显然欠妥——得用‘只’字为宜。杜甫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老师看了学生一眼,唏嘘不已。
真实得可笑
课堂上,语文老师让学生卢克站起来念自己刚写好的作文。当卢克念到“我七手八脚地扫着地”时,小婉立即反驳道:“一个人怎么会有七手八脚呢?这岂不成了怪物?”
“那该如何修改呀?”老师趁热打铁地问。
小婉答道:“将‘七手八脚’改成‘两手两脚不就得了”!
“不妥!扫地时,拿扫把用的是两只手,而没有两只脚啊!”小军不服气地说。
可小婉理直气壮地回言:“扫地时,手里的扫把在移动,脚不也是跟着在前进吗?所以,改‘七手八脚’为‘两手两脚’是错不了的!”
语文老师听了,明知可笑,却不知如何向学生们解释!
理解深刻
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说:“高不可攀这个词语有时候与至高无上是同义词。请同学们给它的引申义造一个句子。”
小刚便在本子上写道:“我家的楼房高不可攀,我为此感到自豪!”
老师巡视时,见了本子上的话,说:“错了。”
“我家的楼房在村里头是最高的,它的地位难道还不是至高无上的吗?”小刚理直气壮地反驳道。
老师哑然!
傻小子拜年
新年到了,傻小子缠着妈妈要去外婆家拜年,妈妈勉强答应了。不过,她到底放心不下,临行时再三叮咛:“孩子,见到外婆、外公后该说一声‘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的话,听清楚了吗?”
傻小子提着礼品,一边走一边嘴里重复着母亲教给他的话,唯恐忘了又要挨骂。他两眼朝天地走着,一不留神掉进河里去了。幸亏水浅,他爬上岸来自言自语道:“话掉进河里去了,不捞就会被水给冲走的。”于是他便跳进河里去捞话了。
表弟路过时,恰巧看见傻小子在河里捞着什么,不由得好奇地问:“你在找什么呀?”傻小子随口应道:“找东西啊!”表弟听说他有东西掉进河里了,便下河帮他找。找了许久,什么也没找到,就对傻小子说:“表兄,我有事先走了,你继续慢慢地找吧。”说完,爬上岸,穿好鞋袜急匆匆地走了。
傻小子见表弟走得飞快,赶紧从河里爬上来,拎起岸边的礼品追了过去。气喘吁吁地到了外公家,外公、外婆都笑眯眯地迎了出来,看到傻小子浑身湿漉漉的,觉得纳闷,正想问个清楚,这时,傻小子的表弟对着两位老人躬了一下身子,恭恭敬敬地说:“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傻小子听了,立时奔了过去,用劲扭住表弟的衣襟嚷开了:“原来你下河帮我找东西全是假的,把我的话摸走了也不告诉一声,真不够朋友!”
小糊涂寄信
一天,小糊涂的爸爸让小糊涂去邮局寄信,小糊涂一拿起信就走了。待其走后几分钟,小糊涂的爸爸才猛然记起自己忘了在信封上写投寄地址,不由得懊恼自责,脸露沮丧之色。
挨到儿子回来了,爸爸问:“你已将信寄走了?”
“是的。有什么不妥吗?”儿子不解地问。
“你有否发现我在信封上忘写地址了?”
“贴邮票时发现过!”
“那你为何还让它寄走呢?”
“我还以为是你瞒着我要把信寄给不想让我知道的人哩!”
爸爸听了,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说:“到现在,我总算认识你了。”
“怎么可能呢?咱们不是天天在见面吗?”小糊涂眨巴着眼睛,一脸茫然的样子!
小糊涂挨揍
一天,小糊涂听说自己的舅舅病了,便提笔给舅舅去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
写开头称呼时,由于“舅舅”两字不会写,小糊涂就用画圈圈代替。后来遇到“生病”一词中的“病”字时,也不会写,又用画圈圈代替。再后来,因“下床”的“床”字不会写,又一次用画圈圈代替了。写完这封信,小糊涂将它寄走了……
几天后,小糊涂去看望生病的舅舅,刚一走近舅舅的床边,就被舅舅狠狠地掴了一个耳光。小糊涂不知自己为何挨揍,带着一脸迷惑的神色问:“您为啥要大动肝火呀?”舅舅便让小糊涂念信。
小糊涂接过舅舅递过来的信念了起来:“亲爱的○○(蛋蛋)。听说您生○(蛋)了。您可要好好养○(蛋),不要轻易下○(蛋)……”
读着,读着,小糊涂的脸红了……
喂肉汤
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小顽的作文本上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纸张也变了样,便把小顽找过来,责怪道:“你吃饭怎么这样不小心,让肉汤溅了满纸!”
“不是的。老师您不是常说读我的作文没劲,没啥味道吗,所以我就给它喂了些肉汤!”
不可以
小马虎匆匆瞥了一眼批改后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子,问老师:“‘我是妈妈的亲生儿子’这句话说得有错吗?”
老师答道:“没错啊!”
小马虎说:“既然如此,那您为何将我作文本子上写的‘我有一个亲生妹妹’这句话删掉了一个字呢?”
老师看了小马虎一眼,回答道:“理由很简单。儿子是可以亲生的,而妹妹则不可以!”
牵强附会
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说:“‘窍’乃孔之义。成语‘七窍生烟’里的‘窍’是指双耳、一对眼睛、两个鼻孔和一张嘴。‘一窍不通’的意思是……”
不待老师说完,冬冬抢答道:“这,我知道。比如说,今天鼻塞,我一窍不通,真是难受极了!”
老师苦笑道:“你以为可以这样造句吗?”
冬冬回言:“我觉得没错啊——我的两个鼻孔有一边气塞了,不就是一窍不通了吗?”
领会深刻
一堂心理辅导课上,老师指着一盆鲜花问学生:“这是什么?”
“是牛粪!”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呢?”
“把它看成鲜花,它就成了鲜花;把它看成牛粪,它就成了牛粪。这不是您刚才说的吗?”
老师哑然!
无懈可击
小学二年级某班在造句。老师说:“请大家做好准备,给‘爱戴’一词写句话!”
结果,有学生写道:“夏天,我爱戴凉帽;冬天,我爱戴绒帽。总之,我爱戴的帽子总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老师皱起了眉头……
学生问:“难道我的句子不够完整?”
“不是的!”
“难道我没将‘爱戴’一词放进去?”
“也不是的!”
“难道我爱戴的对象不比我高吗?”
老师窘然不知所措了!
的确,有时候往往只是一丝的表达含糊,就可能会引发歧义啊!
原来是和尚
有一文学爱好者,见某报主编不时有词作诗篇刊登出来,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提笔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的仰慕之意,并向对方请教填词赋诗的诀窍。不久,主编回信……
文学爱好者拆信一阅,恍然大悟般地说:“原来主编是个和尚!”旁人听了,疑惑不解地问:“何以见得?”
那文学爱好者侃侃而谈道:“主编在回信中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是‘半途出家’的!要不,怎么还会去‘修炼语言功夫’呢?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