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成立,牛根生给自己两个定位:在产业链前端,他是“种草养牛的工人,农民的儿子”,在产业链后端,他是“全体健康乳制品消费者的仆人”。牛根生心系农民,蒙牛集团一直将发展乳业看做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希望工程”。牛根生常说,“城市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目前蒙牛集团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工作岗位达几十万个,每年仅向养牛奶农发放的奶款,都高达数十亿元,蒙牛的崛起被认为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工程”。牛根生讲究“三民”,他说:“产品市场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是百万农民。”农民,是牛根生“三民情结”中最敏感的一结。
牛根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去内蒙古巴盟的蒙牛分厂,途中下车买瓜,瓜农看过电视,认出他是老牛,连钱也不要了。瓜农说自从来了蒙牛,他们家怎么养了牛,怎么挣了钱,怎么盖了房……牛根生颇有感慨地说:“一个不认识的人,看见你就像看见自己的亲人,这让我特别感慨。让认识你的人受益,还不能算好;让不认识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牛根生这种情系农民的想法真正地让地方农民富了起来,也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有资料显示,蒙牛创立以来,新增奶牛80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仅2004年,就收奶150万吨,发放奶款约30亿元,已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牛根生说:“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农民,同在一个市场竞争,我们是他们的对手吗?中国最可怜的是农民。好多农牧民,连城市都没去过,怎么打市场呢?带领数百万农民闯市场,你就是他的市场,你的作为决定他的市场地位。”2004年6月,蒙牛集团在香港上市,不仅代表了蒙牛人的成功,也可以说是蒙牛集团“代表中国120万奶农走向国际市场。”牛根生终于能带领蒙牛人“拿国际股民的钱,办中国农民的事”了。
2005年1月12日,一个爆炸性消息在网上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创立了保障蒙牛百年发展的“老牛专项基金”。据知情人士介绍,早在2003年圣诞节,牛根生便对当时负责蒙牛上市法律事务的律师表示,公司一旦上市,就将捐出个人全部股份设立专项基金。2004年6月上市后,正式开始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其间,家人几经商量,颇为慎重;中外律师三番五次往来返稿。2004年底,蒙牛事业发展促进会正式创立,“老牛专项基金”也随之设立。有人说,牛根生在“作秀”,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牛根生信奉“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经营哲学已不是一朝一夕。牛根生总是将红利与大家分享,早在伊利任职期间,公司给他钱让他买一部好车,他却为他的部下每人买了辆面包车;他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
创办蒙牛后,他每年的红利大半用作奖励员工和经销商……算起来,牛根生拿自己的钱奖励手下的员工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小奖几千几万,大奖几十万上百万。他领导的企业发展快,与“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极有关系。如今,牛根生又捐出了自己全部的股份。这不仅是国内首位有此举动的企业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捐m自己全部股份的华人企业家。对此,牛根生说:“从蒙牛创立那天起,我们就立志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百年老店’,为国家民族打造一个世界品牌。可是,我和我的团队成员都活不了一百年。让蒙牛活到一百岁就需要建立一种推进机制。于是,就想到成立一个‘老牛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褒奖对蒙牛集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在员工个人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时,也可向基金申请帮助。”捐赠程序完成后,牛根生表示:“金钱能使人生而复死,精神能使人死而复生。我们家庭成员四个人商量过,富贵不过三代,给后代留下有形资产不如留下无形资产……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任何人都少不了走这一步。在有生之年就看到自己从有到无,我看我比许多人都幸运。”对于留给后代的财富,牛根生说:“因为我的父亲什么也没有,所以,我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才有了今天。如果我的父亲给我留下太多的东西,我可能就不这样奋斗、进取了。同样道理,我要给我的儿女留下怎样从无到有的本事,而不是留下钱财。我想留下的东西,是永久的、永续的。那才是真的东西。社会上虚假的东西不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家都背会了,但不少人没有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创新有可能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只有我们创新了,才有可能走到发达国家的前面。我总是想到社会的事,因为受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总是从社会角度想。局部做好了,全局就是好的。从无到有,不容易;从有到无,特别是有组织、有准备地从有到无,更难,但这是最大的快乐。”
牛根生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多年来,牛根生一直秉承他的人生哲学和财富观念,尽管“散财”之举众说纷纭,有人冷眼相看,有人拍手称赞,但牛根生依然在坚持走自己的路,在为蒙牛人、为农民、为社会劳作不息,耕耘不辍……
激发潜能:有梦想才会有卓越的人生
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就越差。也就是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广东南海的李兴浩用了20年的时间,一步步地把志高空调做成了中国最大的家用空调,他也成了空调器供应商之一。
在这些年里,他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算少。是什么支撑他继续干下去的呢?他的恒心和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李兴浩说:“这种恒心和毅力最早可能是小时候捡铜线的时候练就的。以前我们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唯一可吃的就是菜萝卜,我们想要把萝卜用盐腌一下才可以吃得久一点,可是我们连盐都买不起,为了买盐我去捡铜线卖钱,捡小橘子卖,还自己编竹器卖。一斤铜线是几分钱,要捡很多才可以赚几分钱买一点盐。捡橘子,就是那种从枝头上落下来的小橘子,晒干了是药材,也是几分钱一斤,捡一大筐才可以买几两米。那么细的铜线,那么小的橘子,一点一点地去捡,没有恒心和毅力怎么行?”
最早李兴浩是务农的,但为了生计,他做过很多副业,鱼、菜、肉、木器等他都卖过。1982年他卖了一年冰棍。那种批发价3元钱100根的小买卖,他竟然赚了几百块钱。他的创业史就是从卖冰棍儿、布絮、小五金等极不起眼的行当开始的,这里面有着与儿时捡铜线相同的恒心。“企业之所以能一点一点地长大,都是由一点一点的工作堆积起来的,不持之以恒怎么行?遇到困难我就撒手不干了,那怎么行?那么多职工怎么办?我的雄心壮志怎么办?小时候捡铜线买盐是我自己的生计,现在做企业是为了更多人的生计。这些都是我的责任。另一个方面,我不服输!凭什么?这么一点小挫折就认输了?没道理!只要坚持下去就行了,我一定可以的!这些念头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从来不放弃,而且越和困难斗越觉得有兴致。”
李兴浩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多了,但还是会经常碰到困难的。以前那么大的困难我都克服了,怎么现在不可以了呢?如果我现在失败,一无所有,我还是照样可以东山再起,重新再造一个企业的。我开始卖冰棍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现在我再创业,我的能力,我的经验比那时强大多了,那时候都可以成功,现在还怕什么?我不怕,一定可以再成功。”
李兴浩认为,财富的观念也许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作为一个挨过穷的人,对财富的追求更加强烈。以前很穷的时候,对财富的追求只是为了生存,为了让家人不再挨饿,后来一步一步把企业做大,大家的生存不再是问题的时候,甚至已经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的时候,财富对他来说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我是穷过的人,也是从穷中挣扎出来的人,我知道如果没有财富,就没有对这个社会的支配权,用通常的话来说就是在社会的最底层。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现在仍然在社会的最低层。如果有人来帮助他们,他们就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我做大了一个企业。我的企业里有几千个人因此有了饭吃,有许多还因此而致富,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我卖冰棍,然后卖布絮,卖五金零件,开酒楼,然后做空调,这些事情之间看起来关联都不大,但是我是很自然地做过来了,因为每个工作都是我当时所可以做的最赚钱的事情。当我发现一个更赚钱的事情时,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过去。但是现在我执著于做空调,因为我有了企业,应该说企业提升了我追求财富的方式。好好经营一个企业,把它不断地做大做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财富。所以我现在的理念是要做全世界最好的空调企业。但是我觉得财富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志高空调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这些财富只不过是现在归我们使用,它是一种存在形式。这些财富是社会的,我要更加有效地使用这些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李兴浩的成功,源于他有一个坚定的梦想和面对风险时的勇敢一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梦想是与他的行动分不开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果你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你就不要再担心别人对你的嘲笑,他们是不明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不要再犹豫了,找回梦想,从今天就开始为梦想而行动吧!
温馨提示
把你的梦想提升起来,它不应该退缩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接受梦想的牵引吧!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却可能比梦想小的人最终目标还大。所以,梦想不妨大一点。志哉?”的。不要再犹豫了,找回梦想,从今天就开始为梦想而行动吧!
温馨提示
把你的梦想提升起来,它不应该退缩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接受梦想的牵引吧!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却可能比梦想小的人最终目标还大。所以,梦想不妨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