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走向成熟的元杂剧
元杂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元灭南宋以前,主要在大都(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流行传播;元统一后,随着政治势力的南下,杂剧活动的中心也逐步转移到南方的临安(杭州)。一般认为,重心南移前的数十年间,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阶段。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一般由四折组成。如四折对剧情的表现还不够充分,必要时再加一个楔子(即一个较短的独立段落),放在剧本前面,也有的放在中间以衔接剧情,类似一种过场。一剧基本由正旦或正末一种角色演唱到底,正末主唱的剧本称“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称“旦本”。四折一楔子体制在音乐上称四大套,是每折为一个宫调的若干曲牌所组成的套曲,四折共用四个宫调的套曲。由于四大套曲子的安排,对于戏剧情节需要更好地熔炼和剪裁,故而元杂剧剧本的结构,一般都比较严谨和完整。
元杂剧的角色有正末、正旦,次要的角色称为外末、冲末、净、副净、外旦、搽旦、孤、孛老、卜儿、俫儿等。
从金末至元成宗元贞、大德(约公元1200~1300年)前后,是该剧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内人才辈出,名作如林。据《录鬼簿》记载,当时作家有56人,作剧337本。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李好古、武汉臣、郑廷玉、康进之、尚仲贤、马致远、白朴、高文秀等人。活动的中心主要是大都、正定、真定等地,传世作品达数十种,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
②元杂剧形式的突破
元贞、大德以后至元灭亡前后(公元1368年),由于南方经济恢复较快,杂剧的创作中心已转移到南方杭州,杂剧创作进入了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成就远逊于前一期。
元杂剧的第三个时期,大约在元末明初之间,也是杂剧走向衰落的时期。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受原有体制的限制而不能满足艺术发展的需要。所以,后来的剧本突破了四折限制,加一两个楔子或扩展为五折、六折,这都是为了内容的需要而不得不突破形式的表现。
5.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
进入明代之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趋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尤其在中明以后,经过著名曲师魏良辅改造过的昆山腔,以其特有的唱腔风靡一时。《浣纱记》、《宝剑记》等作品,或借古喻今,或直刺时政,对当时的传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昆剧传奇正式占据了剧坛的统治地位,此亦即后世所称的明清传奇时期。这也是继元代杂剧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崛起的第二个高峰。
明清传奇兴起于明初,是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态,是南戏系统各剧的总称。到了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特别是东南地区的工商业有了明显发展,城市里市民阶层壮大,产生了强烈的娱乐需求,因而在哲学、文学等领域,思想活跃,派别雀起,戏曲创作也随之发展起来。四大声腔竞胜的局面,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也使各声腔剧种都拥有一批上演剧目。
明代前期(洪武至正德年间)约有传奇作品200余种。作家有李日华、沈采、苏复之、沈鲸等人,创作剧目有《南西厢记》、《连环记》、《金印记》、《千金记》、《香囊记》、《双忠记》等。由于朱元璋对《琵琶记》十分推崇,同时压制某些剧目,剧目创作侧重于忠孝礼教的主题。
明代后期(嘉靖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作家作品大量涌现。有对社会黑暗和官场暴戾进行批露和抨击的,如《浣纱记》、《紫钗记》、《精忠记》、《双烈记》等;有反映现实时事内容的,如《鸣凤记》、《冰山记》、《回天记》、《秦宫镜》等,或借古喻今揭露权臣阉宦的罪行,或对正直忠臣加以歌颂。由于当时在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洪流,一批以男女爱隋为题材的作品也相继问世,如《织锦记》、《红梅记》、《焚香记》等。
6.雨后春笋——清地方戏曲兴起
进入清代后,传奇又有了新发展,创作出了更多的优秀剧目,如《清忠谱》、《万民安》、《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等,且题材广泛、内容精炼、词语通俗、适于演出,塑造了从平民到清官义士的各阶层人物形象。
清代地方戏是清代新兴的各民族民间戏曲的总称,主要是指乾隆年间昆曲之外的新兴的花部乱弹戏,包括梆子、皮黄、弦索等新兴剧种,以藏剧、白族吹吹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戏曲,也包括已经地方化了的昆弋腔戏和其他古老剧种。
地方戏的蓬勃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艺术上的原因。明末清初历史的兴亡交替,加重了已经步入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国内的阶级和民族矛盾,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空前高涨,这必然促使艺术的活跃和繁荣。另外,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也为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在艺术上,地方戏从传统戏曲中吸收了众多营养,昆、弋二腔的艺术经验,几乎滋养了所有后起剧种,它们的表演经验和剧目大多为新兴剧种所吸收和借鉴。
地方戏兴起于民间,开始流行于乡村集镇,后来则向城市流传,串演于各省市之间,许多工商业城市都成为地方戏的汇合点,当时的北京和扬州便成为南北两大戏曲中心。地方戏的出现,必然和正处于统治地位的昆曲产生竞争,而且地方戏的日益繁荣也构成对昆曲的威胁。地方戏的繁荣发展,产生了两大后果,一个是形成了声腔系统,一个是出现了多声腔剧种。
戏曲艺术发展到地方戏阶段时,在创作上没有高水平的剧目,剧本艺术明显地逊于表演艺术,表演艺术开始占据了戏曲的中心地位。
纵观中国戏曲的发展演变,不难看出它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因而受到人民的喜爱而历久不衰。同时,为了充分表现各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戏曲自身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表演体制不断更新,音乐唱腔、舞台美术、服饰化妆等也日趋完美。可以说,积极进步的思想,适应时代要求的艺术形式,构成了中国戏曲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戏曲长期保持其艺术魅力的决定因素之所在。
二、曲 艺
曲艺和戏剧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戏曲文化。它们无论在产生还是发展过程中都有着相似的地方。曲艺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也同戏剧一样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盛时期。虽然由于史料缺乏,今天我们已很难给每个曲种找到最初源头,但仍可以看出曲艺与民间说唱的源流关系。
1.唐代“变文”
源远流长的曲艺史可以上溯到先秦,但严格意义上的说唱艺术却兴起于唐代,繁荣于两宋,发展至n近代的明末清初之时种类更多,后虽衰歇,但经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扶持终于又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唐代曲艺的面貌主要靠敦煌藏经洞的资料才被后人了解。在敦煌文献中,我们了解到唐代的曲艺主要有俗讲、俗赋、说话、词文及歌辞,而俗讲和说话影响最为深广。流传下来的俗讲底本称作“变文”,重要的有《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张义潮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俗讲变文对后世的宝卷、弹词、鼓词都有重大影响。与俗讲相比,说话更接近白话,留传下来的有《韩擒虎话本》、《唐太宗入冥记》等。
两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出现了规模庞大的都市,为曲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2.明代曲艺品种繁多
明清两代是俗文学(包括小说、戏曲)占据文坛主流的时代,说唱艺术与小说、戏曲相互吸取和补充,形式内容更加多样。明代曲艺中影响较大的有词话、宝卷、弹词、陶真等。到了清中叶以后,新的曲种繁衍日盛,北方的八角鼓、子弟书、山东大鼓、西河大鼓、扬州清曲、苏州弹词等,都逐渐成为具有个性的艺术形式和特有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