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主要干道以皇城为中心,与各城门相对,形成井字形交通网,共有四条,又称为御路。城中央宣德门外的御路最宽,有的地方足有300米宽,御路旁还有皇帝专用的御道及人行道、绿化带和水沟等。
城内有四条河道,即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它们通过护城河相互接通,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其中汴河横穿东西,与大运河南北相通,是商业经济与居民生活的主要通道。由于河多,城内外的主要桥梁就有30多座。
北宋的东京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设有太学、国子学、武学、律学、算学、医学等学校,太学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此外,还有佛寺、道观、祠、庵、院等宗教建筑60余处。
2.宋朝祠祀建筑的典范——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原来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经大修后更名为晋祠,天圣年间又多次修建,并将纪念叔虞的兴安王庙改为纪念叔虞母亲的圣母庙。
晋祠如今只剩下了圣母殿、塑像、飞梁、献殿等。
圣母殿是晋祠中最古老、最重要的建筑。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殿前八根廊柱上各雕有一条蟠龙。殿内采用减柱法,使空间更开阔。斗拱用材较大,但和唐朝相比又显得柔和秀丽,这也是宋代建筑的重要特征。圣母殿内现存彩塑43尊,特别是侍女雕塑神态逼真,是宋朝雕塑中的精品。
晋祠院内还建有祠、庙等多组建筑,形成了历史氛围浓厚的礼制建筑文化。
3.中国式桥梁的全盛时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建造的桥梁长度是前朝没有的,桥梁种类繁多,技术逐渐成熟。
宋代最常见的是石礅梁桥,有些桥至今还在使用,如北宋嘉祐四年峻工的福建泉州市的洛阳桥、南宋宝祐丙辰年造的浙江绍兴的八字桥等。福建省晋江县的安平桥,全长2070米,是当时最长的石礅梁桥。
桥梁结构形式独特的还有江苏苏州市东南的平江宝带桥,这些都是当时运用先进的技术而留下的杰作,使中国桥梁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元明时期的建筑
1.元明时期的城市建筑
①元大都城——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元代的大都城,是唐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新建城市,明清北京城就是在此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元大都始建于1267年,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才告完工。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大都总体布局呈方形,东、西、南三面各3门、北面2门,为三重城垣。宫城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分前朝和后宫两部分,社稷坛位于皇城以西,太庙在皇城东部,钟鼓楼一带为商业活动区。
大都城布局严谨,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南起丽正门,经过广场和录星门进入皇城、宫城,直达皇城以北位于都城几何中心的中心阁。
元大都的道路系统为方格网状,南北向道路贯穿全城,东西向道路因受中间皇城的阻隔而形成若干丁字街。
元大都城中的水系工程是由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规划的,主要水系有两条:一条由金水河引水入城与通惠河相通;一条由高粱河引水经通惠河流往城东通州。城市的排水通过城墙下预先构筑的涵洞将废水排出城外。
元大都以其严谨的规划布局,高超的建筑技术使它成为13~14世纪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②明都城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开始营建这座古老的城市。1366年至1386年在原城基础上建起了外城、府城和皇城。
南京城平面南北长,东西窄,城周长约为67公里,城垣高度约14~21米,有城门13个,最宏伟壮观的是聚宝门。外城周长120公里,都城城墙至今还保留着。皇城位于城东,平面方形,内有宫城即紫禁城。皇城以中轴线为主干,自洪武门至承天门间有大街。宫城内依中轴线建有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和乾清、坤宁二宫。城中心建有钟楼、鼓楼。鼓楼东南有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
南京城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南京城内各种宗教建筑非常多,如报恩寺、灵谷寺、天宁寺、朝天宫、净觉寺等。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很快就使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城还一直保持着其特殊的地位。
③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又称备倭城,于明洪武九年建成。它背山临海,地势险要,是明代典型的海防要塞。
蓬莱水城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以小海为中心,建有水门、防波堤、平浪台和灯楼等建筑;二是以水城为主体,建有炮台、敌台和水闸等军事设施。小海位于城的正中,是水城的主体部分,面积有7万平方米,是停泊船舰和水师操练的场所。小海北端建有防波堤和平浪台,布局非常科学,水门外即使波涛汹涌,小海内却是风平浪静,小海内深度可以始终保持3米以上,船舰能任意出入,不受潮汐影响。
蓬莱水城从选址、规划、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明代工匠的高超技术,在我国海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
明故宫是在元大都宫殿基础上依明朝南京宫殿的格局建造的。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共历时14年,征用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才建成了这规模宏大的宫殿群。
明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四周砌10余米高的城墙,墙外是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间。
故宫有四门,正南为午门,正北为玄武门,正东为东华门,正西为西华门。午门为紫禁城正门,有崇楼5座,以游廊相连,两翼前伸,形如雁翅,俗称五凤楼。午门外为一条石板御道,称天街,与承天门、端门相通。进入午门是一宽敞庭院,庭院正北是皇极门,是明朝皇帝听政之处。故宫的全部建筑可分为外朝和内庭两部分,由午门到皇极门是外朝建筑的开始。
外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奉天殿建于高8米的白石台基上,殿高27米,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顶为重檐庑殿顶。殿内左右立有6根缠龙贴金柱,中央为一座雕镂精美的高台,上有皇帝宝座,宝座后有九龙屏风一块。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妃、大将出征等重大典礼均在此殿举行。华盖殿是皇帝典礼前休息的地方。谨身殿则是皇帝赐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平面呈方形,上盖琉璃筒瓦。三大殿前设有香炉、日晷、铜龟、祥鹤等,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内庭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称为后宫,还有养心殿、后花园,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居住休息的地方。乾清官位于谨身殿后,是内庭正殿。正门乾清门,精巧别致,没有外殿的高大宏伟。交泰殿在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方形,琉璃瓦盖,四角攒尖顶。宫后苑又称御花园,在坤宁宫北面,占地11700平方米,整个园林建筑格局左右对称,布局紧凑,环境清幽,是皇帝和后妃们嬉戏、游玩的场所。
故宫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建筑群。
3.元明时期的陵墓建筑
①明孝陵
明孝陵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开始营建,朱元璋亲自参与了整个陵区的规划和建设。历时三年,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