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楼频螺迦叶及其弟子脱下带有拜火教标志的衣服,换上粗陋的衣服,将水瓶、鞋子,木杖及各种从事拜火的用具全都丢弃到尼连禅河中,来到佛陀面前,稽首说道:“我们五百人,决定追随您修行.虔信佛法,意志坚定,严格遵守佛戒,请您准许我们做沙门,成为您的弟子!”佛陀欣慰地答道:“好啊!欢迎你们。”优楼频螺迦叶及其弟子将须发剃除,穿上袈裟,成了沙门。世尊为他们讲解四圣谛法。不久迦叶获得法眼净,逐渐修到了阿罗汉果。他的弟子也相继证得须陀洹果。
兄弟皈依
优楼频螺迦叶的弟弟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也是拜火教的领袖,各有二百五十名弟子,他们在尼连禅河边建立了自己的庐台,日日与弟子们讲习道法、艰苦修行。这天,两兄弟正在为弟子讲道,忽然有名弟子惊讶得大叫起来:“老师,快看窗外,那顺流漂来的是什么?不是我们拜火教祭祀的用具吗?”迦叶兄弟立刻命弟子打捞。等弟子将打捞上来的器具交给他们,兄弟俩呆住了。这的确是拜火教祭祀用的圣物,而且很明显,正是属于居住在河流上游的兄长优楼频螺迦叶和他的弟子所有。“难道……难道,兄长遭到了不测?或许有强盗洗劫,兄长和五百位弟子全部遇难?”这个念头让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不寒而栗。他们一面命令弟子继续在河中打捞,查看是否有拜火教弟子的尸体从上流漂下,一面收拾东西带领弟子到兄长居住的道场去察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带领弟子逆尼连禅河而上,来到优楼频螺迦叶的修行道场。只见这里门户大开,空无一人,平时的生活用具都放置在原来的地方,没有打斗的痕迹,只有祭祀用的器具不见了。兄弟俩更是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们平日严谨虔诚的兄长到底遇上了什么奇怪的事情。他们诧异、惶恐、焦急,逢人便打听兄长及其弟子的下落。有位老人对他们说“你们的兄长就是那位著名的拜火教上师吧?
我看见他换了衣服,带着自己的弟子,跟随一位年纪不大的沙门走了。
你们向前追,大概还赶得上。”兄弟俩谢过老者,连忙追赶兄长去了。
远远的,前方有一群人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跑上前去,认出了穿着袈裟的兄长优楼频螺迦叶。他们看见兄长改变了样子,惊讶地问道:“哥哥您为什么改变了样子,穿着这种粗陋的袈裟?听别人说您跟随一个沙门修行了,这是真的吗?”优楼频螺迦叶点点头严肃地说道:“这是真的。我已经皈依三宝,跟随佛陀修行了。”那提迦叶连连顿足说道:“哥哥,您怎么这样糊涂?您修行至今已经有许多年了呀。您智慧高深、学识渊博,对于道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门下弟子众多,连王公贵族都非常尊敬您,奉您为上师。为什么您将这一切都弃之不顾,连自己的信仰都抛弃,随随便便跟这个沙门修行?这要是让世人知道了,我们拜火教还怎么抬得起头来,国王又陵如何看待我们?您不为自己想,也该为弟子们的将来想一想啊!”那提迦叶痛心惋惜,极力劝兄长回心转意。伽耶迦叶看到二哥苦口婆心,大哥却岿然不动,心中诧异,又害怕这样说下去将无益于事,立刻站出来做和事佬。他先劝阻那提迦叶道:“二哥别着急,大哥也许:牛不是一心要做沙门,只是要跟这个人比较修行的高下吧。我们都修牙了这么多年,你我的修行还是兄长一手指导的,他断然不会这么草率的。我们问清楚再说。”伽耶迦叶再转向仍在结跏趺坐的长兄,低声劝道:“大哥,您不会真是铁了心要做沙门吧?想想您辛苦创下的拜火教基业,您不会真的忍心放弃的。您还是听二哥的话,跟我们回去吧。”优楼频螺迦叶面色凝重,看着自己的兄弟严肃地说道:“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你们修行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创什么基业,又或是为了得到世人的敬仰、国王的器重?枉你们修行了这么多年,竟还沉浸在虚幻的名利中!我们修行之人不就是为了求得世间无上的正法,从生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吗?我苦修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现在遇见了一位有高深法力,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陀,试问我怎么能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呢?”那提迦叶、伽耶迦叶被兄长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恭敬地站在优楼频螺迦叶面前。
优楼频螺迦叶微微一笑,耐心地对两兄弟说:“你们不要看这位沙门年纪不大,但他是真正的世尊如来。他累世修行,已经经历了无数阿僧祗动,获得菩提道果,以大慈大悲之心度化世人。他慧心清净,有无穷的神通变化,善知人根,随顺摄受。
我对他十分敬佩,坚定心意跟他修行。我修行了这么多年仍不能跳出生死出离三界。唯有世尊如来演说的无上佛法,才能使众生斩断痛苦的根源,摆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
这样的大圣至尊是我们无法比拟的,能被他度化也是我们修来的福报,你们不要执迷不悟了。”看到两兄弟被自己说得心有所动,优楼频螺迦叶又详细地讲述了佛陀在自己面前显示的种种神通,并将佛法教义要旨讲给他们听。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及其弟子们听了,觉得佛法的确是比他们的拜火教义要高妙精深得多,当下心中信服,也坚定了跟随佛陀修行的决心。
那提迦叶、伽耶迦叶跟随兄长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说道:
“世尊啊!请原谅我们以前有眼无珠,轻慢佛法。现在我们愿意跟随您修行,请求您准许我们出家,做您的弟子。”佛陀说道:“你们过去拜火,积累了一定的修行,但是你们并没有彻底消除贪、嗔、痴,今后你们一定要好好修行四圣谛法,远离尘垢,自然能够进入更高的境界。”那提迦叶、伽耶逛叶及众弟子剃除了须发,穿上袈裟,从此跟随佛陀修行。他们勤奋用功,精进修行,听佛说法,心中常怀欢喜,不久相继证得果位。
竹林精舍
佛陀度脱了迦叶三兄弟后,弟子更加众多,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更为广大。这天佛陀看着路上往来的车马,忽然想起自己未得道之前频婆娑罗王曾经乘车到迦耶山中与他相见,临别前还说过:“请您记得我这个尚在俗世中挣扎的人,早日来度化我。”既然频婆娑罗王早有向道之心,佛陀决定履行自己的诺言,于是他带领弟子向摩揭陀国王城走来。
优楼频螺迦叶先行一步,早来到王台城中。路上有不少人认出了他,看见他样貌改变,加上前几天听到的传言,人们指指点点议论起来。“看,那就是拜火教的上师优楼频螺迦叶,现在他和他的兄弟都穿了袈裟做了沙门了。”“真的吗?恐怕只是谣言吧。他已经一百多岁了,真的舍得放弃了这么多年的修行吗?”“他们兄弟三人可是受到王公贵族敬重的人,现在改变了自己的信仰,还怎么在国王面前立足呢?”优楼频螺迦叶仿佛没有听到人们的种种议论一样,径直来到王宫求见频婆娑罗王。国王近来也听到关于迦叶三兄弟修佛法的各种传言,正在怀疑.忽听得迦叶求见,连忙传下旨意,在大殿之中接见他。优楼频螺迦叶身着朴素的袈裟,缓步上殿,向国王行礼后平静地说道:“往日的优楼频螺迦叶已不存在了,今日只有沙门优楼频螺迦叶。我已经出家,于佛法中悟道,现在追随世尊来王城中宣讲佛法。世尊已在城外竹林,请大王迎接供养。”听了这话,频婆婆罗王心中的疑团终于解开。他走下王座,拉着优楼频螺迦叶问道:“你说的这位世尊佛陀可是先前释迦国的悉达多太子吗?”优楼频螺迦叶双手合十,恭敬地回答道:“世尊得道前,俗家正是释迦国的太子。”“原来悉达多太子真的悟得了无上正法,成为佛陀了。今日他来到我的王城中,一定是因为还记得当日答应过要度化我。”国王非常高兴,立刻带领众位大臣出城迎接。
国王命人以净水洒扫街道,举起华盖,乘上马车,飞快地奔驰到城外。远远地看见佛陀坐于竹林中,周围众多弟子侍立,如众星拱月一般,宝相庄严、威光赫赫,国王不禁肃然起敬,他连忙走下马车,步行前往拜见佛陀。国王顶礼佛足,虔诚、恭敬地说道:“在下是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曾在迦耶山中得见佛陀,世尊还认得我吗?”佛陀微微笑道:“善哉!善哉!迦耶山一别,国王一向可好?”国王回答道:
“蒙您的恩惠,国中一向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当日我与世尊临别之时曾请求世尊得道后早日来度化我,不知世尊还记得吗?”“当然记得,我今日来就是实现所立下的誓言,来为你们宣讲佛法的。”说着,佛陀抬手示意众人坐下,为他们讲述起佛法精义来。
频婆娑罗王听了佛法,豁然开朗,当即获得法眼净。在座众位大臣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认清了世间的幻象,有许多人也相继获得法眼净。国王感激地对世尊说:“我今日听您说法,终于见识到了斩断世间一切痛苦的无上正法的深奥教义。我愿从今天开始,供养世尊和比丘僧,终身将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供奉佛陀及比丘,希望世尊长住在王合城。”
国王见世尊和众位比丘没有合适的地方居住,心里很是难过。王舍城中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也跟随国王来听佛陀讲法,他看到国王因为要寻找一处适合佛陀讲经论法的场所而烦恼,于是对国王说:“我在城外有一所竹园,愿意献出来给佛陀长年居住。”国王听了非常高兴,以诸多财物赏赐这位长者后,来到竹园查看。长者的这座竹园距离王舍城不远,僻静清雅、空旷宜人,竿竿翠竹修长挺拔,竹下草木繁茂。竹园中还有一座弯弯的竹桥,细细的流水从桥下流过,增添了几分灵气。
但是竹园中仅有的几间屋合已经残破不堪,不能再居住,国王便下令重新修葺竹园,不求富丽堂皇,但要别致典雅,适合修行讲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竹园焕然一新:大殿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屋合秩序井然,舒适宽敞;庭院精巧美观,花木鲜艳,楼阁耸立,回廊相连。的确是讲经说法的理想所在。精合落成当日,国王和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佛陀,列队恭迎佛陀及众佛门弟子进入精舍。佛陀和弟子们欣然接受了世人的供奉,天上无数的神仙也前后簇拥围绕,演奏各种仙乐,与佛陀一起前往精舍。
在竹园园门口,国王恭敬地向佛陀跪拜,说道:“精合已经修建完毕,愿世尊怜惜我们一片赤诚之心,请率领众圣进驻这所僧伽蓝。”佛陀就手执宝瓶,与国王—起用瓶中所盛的充满香气的净水,为竹园作了庄严神圣的洒净仪式。竹林精舍是世人奉献给佛陀居住的第一座精合,频婆娑罗王也是身为帝王而礼敬佛法的第一人。
双贤投佛
佛陀及其弟子在王台城外的竹林精舍修行、讲道,晨钟暮鼓日日不辍。
王合城中有两位婆罗门,一位叫合利弗“舍利弗”是人名,即“叫合利的女人的儿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弗”就是“儿子”的意思),另一位叫目犍连(即摩诃目犍连的简称)。他们十分聪明智慧,见识广博,辩才卓著,精通各种典籍、文章。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都很敬重对方,门下各有一百名弟子跟随他们修行。一天两人在一起谈笑,共同立下一个誓言:“如果谁先得到什么妙法,一定要彼此公开,不得隐瞒。”
一天,含利弗外出,在城里看见佛陀的弟子阿舍婆耆比丘进城行乞,就停下来仔细观察。只见阿合婆耆比丘举止安详肃穆、威仪庄严,步伐稳健、目不斜视,他一双清澈的眼睛低垂着,袈裟的边角在身后随风轻轻摆动。舍利弗看了既羡慕又敬佩,于是走上前去问道:“沙门,请留步。我看您神态安详、气度庄严,似乎远离了一切喧嚣,只剩下清净之心,很是羡慕。请问您的老师是谁?有什么教诫?演说什么道法?”阿舍婆耆比丘停下脚步,仍然垂着眼睛回答道:“我的老师是释迦国甘蔗王的后代,天与人的老师,已经成为大觉圣者。他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他有大智慧,通晓世间一切;他神通广大,没有人能比得上。我学道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能力宣讲如来的妙法,就把我所知道的讲给你听吧。”当下就念出一首偈颂:“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解此法者,则得真实道。”看见舍利弗呆立在原地,阿舍婆耆比丘稍作解释说:“所有一切道法的根本全是由因缘所生的,并没有一个主宰。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获得了真正的大道。世尊常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舍利弗听了恍然大悟,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诸法是因缘而生的,缘谢则法还灭,无缘即无因,断生即断死。今天我得到真正的道法了!”舍利弗由此在诸法之中远离尘垢,获得了法眼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