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道光哭哭笑笑,洋人咿咿呀呀,各色大旗,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派滑稽、热闹、呼呼隆隆、呜哩哇啦的混乱格局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向偏僻的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突然冒出一个姓洪名秀全的流氓无产者,差点没把道光的儿子成丰吓尿了裤子!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六十九岁的道光皇帝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辫子翘翘,撒手归西。其子奕诖承继大统,是为咸丰皇帝。
咸丰即位之际,正值洪氏磨刀霍霍之时。咸丰大为光火,但遍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是姓洪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厚着脸皮,重新启用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出尽风头、同时也倒尽大霉的林氏则徐。然而,大势去矣!咸丰注定要带着“战乱皇帝”的名号走进坟墓,而则徐也注定不能以“平叛将军”的煌煌威号成就一世功名。就在林氏怀着一腔恢宏大志,欲圆那个煌煌大梦时,突然一病不起,猝死于平匪途中!咸丰缓过劲儿来,又改派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以补林则徐的遗缺,希图老将出马,一举擒洪氏秀全于马下。然而李星沅不是林则徐,督剿不久即遭惨败。之后太平军定都天京,兵临天津。咸丰再度派僧格林沁、胜保挥师南下,琦善、向荣重兵围困天京。但久围不胜,几年后长江以南几乎全部进入太平天国的版图,大清王朝只剩摇晃不定的半壁江山了。
就在这战火纷飞、烽烟四起之际,英法联军又借机发难,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不久,英法联军的军舰再次集结天津大沽口外,攻陷大沽后长驱进入天津。几天后,英法联军兵临通州,兵锋直逼北京。
消息传来,正在圆明园召开御前会议的咸丰皇帝顿时六神无主,眼前尽是红毛绿鬼的影子,当肃顺、僧格林沁等人提出“北巡”的动议后,咸丰终于长吁了一口气。悖亲王见皇上在社稷存亡的生死关头竟敢溜之乎也,禁不住涕泪纵横,竟然在庄严的朝堂上放声号哭,哭到一半,突然一下从腰间摸出一根绳子,竟要当场吊死在咸丰面前。群臣见王爷动了真格儿,于是一齐跪伏在地,苦劝皇上留京督战,随后扯开嗓子,齐声号啕不已。刹那间,圆明园上空哀号阵阵,哭声四散。偌大的一个皇家园林顿感阴风窜动,鬼气森然。
群臣的苦谏最终没有打动咸丰,在与肃顺等几个心腹大臣密定后,咸丰决定开溜了。
第二天,京城所有店铺的烧饼全部告罄,鸡鸭鹅狗被逮一空,能动的车辆悉被征用,二千御林军前后护卫着皇帝妃嫔,自圆明园东宫门仓皇北逃。
史书就此留下了真实的一笔:“八月初八早,闻齐化门接仗失利之报,圣驾仓皇北巡,随行王公大臣狼狈莫可名状,若有数十万夷兵在后追及者,然其实夷人此时尚远。园中毫无警报,不知为何如此举动?”英法联军逼近京城时,城防总指挥瑞麟率先统兵杀出,突见洋人马队手持火枪快速向他包抄而来,内心寒意顿生,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昏死过去。主帅临阵怯场,兵士遂一哄而散。僧格林沁于安定门外再次被联军击溃后,寒意顿生,下意识地摸了摸吃饭的那个家伙,一试这个圆乎乎的东西还在,顿时惊喜交加,一路打马狂奔,最后累了,钻进一个临时搭建的鸡窝中小憩去了。
英法联军杀入北京后,对西苑先进行了一番“三光”热身,随后一步一步逼近圆明园!
移天缩地于君怀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开始全面扩建,大致完成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前后历经了35年之久。这座园林的建成为清朝后来的皇帝提供了一个听政优游之所,乾隆以后的皇帝,每年的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这里。其最盛期包括长春和绮春二园,占地达五千二百余亩。
整个园子仅人工凿湖就占了一半以上,堆建假山三百多处,移植和豢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各式殿馆楼阁更是不胜枚举。乾隆时正式定名的景点达四十处之多。园中既有皇上“勤政亲贤”的高大殿宇,又有“天然图画”的山水风景;既有“日天琳宇”的禅释胜境,又有“蓬岛瑶台”的神道仙界;既有养性修身的“澹泊宁静”,又有不弃时日的“四宜书屋”;既有移地北来的“平湖秋月”,又有模拟辋川的“北远山村”;既有“坐石临流”的上古风采,又有“多稼如云”的田原景色,不啻于人间天堂。
从功能和观赏的角度来看,圆明园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景区:第一是宫廷区,其北面和东面是居住和游玩区。宫廷区有一条很长的南北轴线,最前面是大宫门,经贤良门至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为圆明园正殿,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殿内有雍正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以及乾隆所书的“通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正大光明殿建成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区域,功能类似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也是皇帝死后临时停灵之处,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和各国使臣。皇帝生日受贺、赐宴凯旋将士等活动也在此殿举行。英法联军劫掠烧毁圆明园时,英军临时指挥部曾两度设在正大光明殿。随军牧师麦卡吉记述:“正大光明殿乃是一个伟大庄严的建筑,约二十丈长,八丈宽,庄严赫奕,真不愧为皇家的气概。殿中央立着金銮宝殿的轩槛,走上三步台阶,上面安放宝座,纯是紫檀制的,雕刻极其华丽,座上铺着精美的绣花椅垫。天花板是木制的,雕镂着很深的花纹,华丽伟大兼而有之。殿内两隅,陈列着宽博而灿烂的碧玉碗盏。一边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而详细精致的行宫内庭院总图,几乎把那片墙壁全部遮住。”如今,正大光明殿已荡然无存,而遗址后面存留一座寿山还依稀可见昔日的风采。
“勤政亲贤”最早出于三国时期孔明先生的后出师表中,大意是劝告刘备要亲贤人,远小人,要勤于政事。后来,历代皇帝都自称是贤明慎德的君主。“乾隆始终志,无逸近书屏”,就是乾隆皇帝在题勤政亲贤诗中的自勉之语。这一组庞大的建筑群,位于正大光明殿的东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7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是皇帝在圆明园期间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这里密密层层的院落和宫殿,简直就像迷宫一样。大小房屋有近百间,而且每座宫室均有游廊相接,比较大的院落有三个,主要殿宇有三座。
最大的建筑勤政亲贤殿位于西面一套院落中,前面有宫门和垂花门,垂花门内是一个大院落,勤政亲贤殿就居于这座院落的正北,里面显得特别宽阔。殿内正中设有皇帝的御座,御座后面是一具高大的屏风,屏风上有乾隆亲笔书写的“无逸”二字。殿内摆满了紫檀雕镂的桌椅,其雕镂的花样有岁寒三友、花卉翎毛、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椅子和床榻上铺着绣有五爪金龙的黄缎子椅披和垫褥。殿内房间的间隔,全是精雕细镂的紫檀壁板,御座两旁设有书架和存放卷册典籍的书柜。乾隆经常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臣僚。
每到暑热季节,乾隆就把办公和进餐的场所转到殿东的芳碧丛,因为芳碧丛前面庭院里奇石林立,翠竹掩吹映,凉爽宜人。芳碧丛的北面也是一个大院落,院中假山石、湖石很多,又种有芭蕉、海棠等富有南国情趣的观赏花木。庭院中常常可看见珍贵的丹顶鹤在石间花术丛中剔翎摆翅,悠然自乐。
两边廊屋檐下的精致雀笼里的各种珍禽,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声。
院落的北部正中是一座带三间抱厦、面阔九间的大殿——保合太和殿,殿内分隔成三大间,异常豁朗,地板是拼成美丽图案的大理石,天花板上悬挂着灿烂的玻璃灯架。墙壁四周雕花紫檀桌子和茶几上,摆列着景泰蓝和珐都质的瓶子和杯盏,镀金和纯金的钟,还有很大的玻璃镜子,镶在紫檀雕花的框座里面。保合太和殿的后面是“富春楼”,有一架螺旋形梯子通到楼上,上面一排屋子中收藏着许多名贵的古字面,还有西洋油画、雕塑等美术品。
富春楼的西边还有临近前湖的“生秋亭”等建筑。
勤政亲贤一景的东、北、西三面山水环绕,山上有采自京郊的假山石。
北部有门,通向一个小石子铺成的甬路,可通行马车,保合太和殿东西各有院落。西院自南而北建有飞云轩、四得堂,暖阁、秀木佳荫,生秋亭五进厅堂轩阁,都是妃嫔的寝宫。绣房内铺陈华丽,点缀新奇。东院是一处很大的库房,称为十八间库,里面装满了一箱箱的皮货、瓷器和绣花衣服鞋子。皮货中有银鼠、黑貂、灰鼠、细骆驼绒、珍珠皮、黑狐等珍贵的皮衣。库房里还装着许多龙袍宫装,蓝黄橙紫各色华丽的绸缎上,绣着精美细致的花样,色彩谐调,配置巧妙,五爪金龙盘绕其上,其做工精细,是无与伦比的。库内还储藏有中国历代的名人字画以及像景泰蓝、珐啷质和瓷质的玩器,还有西洋的贡品。
第二是以后湖为中心的湖区,以九州清晏建筑群为主体。湖区的布置形式如同是在中轴延长线上围绕着后湖的一个巨大花环,这个大花环由一些小水道划分开的九个岛屿组成,每个岛上都有一组各不相同的建筑群。这九个岛屿分别取名为九州清晏、茹古涵今、坦坦荡荡、杏花春馆、上下天光、慈云普护、碧桐书院、天然图画、镂月开云。
九州清晏建筑群处于宫廷区的正北面,主要有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自南至北排列,形成宫廷区的长轴线。这里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东西两侧的院落,是帝后们的寝宫。杏花春馆是后湖区第二大岛,建筑布置自由,是模仿村野景色设计的。马戛尔尼的秘书巴隆参观圆明园后认为,圆明园的整个面貌看来就像“破碎的山丘和溪谷,分布于树木和丛林的空地上”,众多的水道、河流与大片水泽,“都显得凌乱或未经修饰,斜坡也不像个斜坡,花费了大量的人工,用在如此不规则而又随意的布置上,就是要呈现出自然界的任意之手。”由此看来,巴隆是不懂园林艺术的,至少不懂得保持自然的野趣是造园者追求的一种境界。
圆明园殿与紫禁城乾清宫的作用相同,外檐悬挂有康熙御笔“圆明园”匾额。殿内明间设有宝座,安设紫檀木高架动眼五更钟,高悬《皇舆全图》。
奉三无私殿是举办宗亲筵宴之处,也是各部院衙门向皇帝呈览贡品、物件、图册的地方。殿内有宝座、宝床和戏台,举行宗亲宴时,升平署太监在戏台上唱戏或奏乐。殿前有铜龙、铜凤、铜瓶和日晷。铜龙铜凤外侧植有柏、槐、文宫果和山兰枝等花木。
九州清晏殿是皇帝在园内最主要的一处寝宫。殿内铺金砖并有东西暖阁、仙楼、宝贝格等。东暖阁内有火炕和床,西暖阁有床和风扇。宝贝格内有古玩瓷器等陈设。殿内还有自鸣钟、铜盆等。殿前安设铜仙鹤一对,有桂花罩棚、梅花罩棚各四座,仙鹤西侧还植有海堂、茶树各一株。殿后设有码头。据清档《乾隆穿戴档》载,每次皇帝出游时,经常从此坐船先到对岸的慈云普护拜佛,然后乘船到万方安河改乘轿到月地云居上香敬佛,再到安佑宫祭祖。在别处看书观荷等游山玩水之后,到坦坦荡荡观鱼,最后回到此殿。
九州清晏西部有清晖阁,上下各七间,轩宇高敞,乾隆非常喜欢在这里看书、赏景,被誉为“御园第一避暑地”。阁内曾有圆明园全图。圆明园在康熙朝修建之初,此阁就已建成。道光十一年,在其旁原鱼池之地添建了五间三卷大寝宫,名为慎德堂,道光常年在此园居。
九州清晏东为天地一家春,是皇后与妃嫔的寝宫,有大小数个院落,单独有宫门。九州清晏遗址,三大殿方形建筑基址清晰可见,观其址知其貌,站在此处既能想象当年建筑的宏伟,又能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无奈。
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三十一年,又亲题“纪思堂”匾额;院内植各色牡丹数百株。百多年来,人们都在从这座名园点点滴滴的痕迹中,或者是那些被无数名人所描绘的华丽文字中遐想它昔日的雍贵和辉煌。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子?圆明园魅力何在?《圆明园四十景图》珍藏画卷揭开了这一神秘而又美丽面纱。
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冷枚等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可见成画之不易。画成之后,由乾隆御笔题诗,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图画绘工精美,直观效果极佳,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我国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是我国绘画艺苑里的一束奇葩。
1860年圆明园罹难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堂而皇之的“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圆明园及其图像,就这样轻松被西方入侵者带走了,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圆明园的形象在国人的脑海中竟是一片空白。人们只能“于瓦砾想见亭馆,于芒苇想见湖沼,于荆榛想见花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