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月底,老师意识到了该给我发工资。我并没有奢望他给我额外的加班费或奖金,可是老师一句话把我噎着了,他居然只给我500块。
这样的尴尬场面我见多了,没多说什么,我走了出来。
大一就开始打工了,由于我们课多,老师又喜欢把点名结果与期末成绩挂钩,我只能在学校做点临时工。实验室助手、打字、值班……想想看阅历还真够丰富的。过了这个年我就可以领毕业证了,也许这是我本科四年做的最后一份临时工吧。回想在校园打工的点点滴滴,一时间竟无法做一个合适的总结,如同老师给我的区区500块一样——代表着什么呢?我的劳动价值?受他人尊重的劳动果实?抑或仅仅是累死累活后终于画上的句号?……
刚开始打工的时候我的目的很单纯,赚点儿生活费,为家里减轻负担。对于我家来说,一个农村家庭要承担两个大学生的教育费用显然是捉襟见肘的。时下媒体喜欢把教育称作一种投资,但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只读过小学的爹妈会把他们连土房子也卖掉换来的钱攒起来,做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所以,刚开始干活的时候我很卖力,甚至对给我机会的老师或者辅导员都快感激涕零了,他们简直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每月的300块生活费里除了49块的补贴外,一大半都来自他们。有的同学觉得那些工作多少带点施舍或扶贫的色彩,我没有力气和衣食无忧的他们争辩。
他们是不会知道那些又苦又累的工作的,像在实验室搬50公斤的催化剂,或在10兆帕的压力下拧阀门。
学校不大,但有许多岗位供学生勤工俭学。我没有干过最累的楼道清洁工,更没有扫过厕所。不是怕遭人看不起,那些眼神我帮妈妈卖菜的时候就习惯了,只是我觉得扫厕所扫一年也终究是扫厕所,学不到什么。有个扫过一阵儿厕所的同学和我讨论过,他说那能锻炼自己的承受力,我完全同意,可是那不是我渴望的,我需要用今天的辛苦换来明天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大学四年一晃就快过完,对生活的感悟越来越多,家的概念却渐渐朦胧起来。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家呢,只是委屈郁闷时的避风港。在学校里打工和外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必须面对自己扮演的双重角色——一面你是老师的学生,一面却是雇主的劳动力。有的老师在工作之中会不忘尽一个师长的责任,给你许多教导和帮助;有的呢,却只是借那一层碍着的尊敬无情剥削你的劳动力。在一些人眼里,学生就是应该给老师做事,同时还必须面带恭敬,十分虔诚。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父亲对我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讲他们上学都得给老师背米去。慢慢回想这些土里土气的教导,儿时的往事也清晰起来。秋天桂花开了,我爬到几丈高的树上去折下来,送给一个女老师。在我们的眼里,她就是美丽的代名词,美丽清香的桂花本应该给她的。冬天呢,有个老师也种地,他的油菜快干死了,我们学生从地头排队到河边,用脸盆盛水传递到地里……可如今,在被看作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回避不了“钱”这个略显尴尬的字眼儿。这几年教育改革,学校更自主了,但也遇到市场经济中的难题。一方面教育经费不足,另一方面贫困生增多,于是各个高校都有专门的政策和部门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各种各样的助学金、增设的勤工助学岗位……但学生却好像比从前更穷了。我甚至都不能称自己是贫困生,因为还有很多人以我难以想象的方式坚持着学业。大多数家庭困难的同学往往学习并非优秀,因为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客观条件也限制着他们学习的效率,所以他们拿不到金额不多不少的奖学金。更让人无奈的是,许多学生只知道节俭,再节俭,而不曾鼓起勇气肩负生活的担子,用自己的双手来换取生活必需品。和我一样在学校打工的同学们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时不时忍受着不太公正的待遇。
我们的个别领导和老师们不再身体力行地做实验、搞研究,而是将那些危险的、费时费力、又脏又累的劳动交给学生完成。有时候付上一点儿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工资,那样不用花钱雇工人。有时候说是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根本没有报酬。最苦的是那些研究生们,做着导师们承接的高回报项目,分红没有份,论文上不曾署名,每月只领到不够吃饭的补助。至于工作完成了,工资不发,慢慢不了了之的事情也常有,见怪不怪了。
时松时紧的日子里,读完该读的书,做着应做的事,大学慢慢就要成为回忆。许多打工的细节已经记不起,但有一点我不会忘记,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不曾忘记自己的信念:
“珍惜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不要放弃。”这句话并不能完全概括其中的酸甜苦辣,但我还是工整地抄到了我的笔记本上。
大二结束的时候,我买了自己的电脑,为它还了快一年的债。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慢慢地我的视野变得更开阔,掌握的技能也更多更精了。当打工已经不再是生活所迫的时候,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劳动、要进取。紧张有序的生活总那么富有吸引力,它带领着我,不经意地领略到人生一路好风景。
时至今日,这颗心已平静如水。既然生活善待每一个有心的人,那又何必为暂时的困境惶惶不可终日呢?又何必为偶尔的挫折或是歧视而气馁呢?同在生活压力下的朋友们,我愿意与你们分享我校园打工中或喜悦或感伤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