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对丁英进行采访时,中国医疗队正在这里吃饭。他们每天工作非常忙:,一定要等到排队的病人散去以后才能停下来休息。可以看到,我国的医护人员在灾区吃得非常简单,只是压缩饼干和从国内带去的一点榨菜。据我了解,他们带的食品不是很多。可以说他们在这里的生活非常艰苦。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尽全力做好救援工作,体现中国医疗队博大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的关怀。
中国医疗队在当地受到极大欢迎。我在现场对一位当地灾民进行采访,请他谈一下对中国医疗队这几天工作的看法。这名灾民说:“中国医疗队来了以后,生活、工作都非常艰苦。但他们的工作非常细致,受到欢迎,他们是受人尊敬的医疗队。我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的援助。”
抢出来的采访机会
2005年1月12日上午,斯里兰卡总理拉贾帕克萨与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举行了会谈。按照惯例,记者在会谈前有三分钟的时间在会谈场所拍照。会谈开始后,记者就应该离开会场。在当天的会谈中,我们一些中国记者也是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双方举行会谈。我一直琢磨着如何抓住机会,对斯总理进行采访。会谈结束后,陪同武副部长的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简单地向中国记者“吹风”,介绍了一些会谈的情况,中国记者便逐渐散去。这时,我看到拉贾帕克萨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就凑上去跟他的保卫说,可不可以进去做一个简单的采访。保卫起先不同意,但后来在我的请求下还是进去禀报。拉贾帕克萨同意接受采访,但由于接下来还有别的会见,他只给我5分钟的时间。5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这个争取来的机会绝对是非常难得的。我问了三个很直接的问题,其中最后一个是有关中国将在1月底邀请各国专家参加海啸预警国际会议的。
这是我在斯里兰卡完成的最后一次采访。
在斯里兰卡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忙得直冒傻话。比如,一天晚上,我突然对《人民日报》的记者说:“真怪啊,今天怎么就这么饿?”
说完,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整天都还没有吃东西。还有,半夜回到饭店,看到水就觉得口渴,一口气就把1升半的大桶矿泉水给消灭了,然后就说,这下不渴了。
去斯里兰卡的时候,一心想最快出机场,尽快投入采访。除工作设备外,我只拿了简单的换洗衣服。到了斯里兰卡,尤其是到了灾区,才发现衣服应该多拿一些,因为灾区条件确实很差,非常脏,必须提防染上疫病。衣服脏了,不能像以往采访时那样随便将就一下,必须勤换、勤洗。但简单地洗恐怕也不解决问题,最好要有消毒的程序。在饭店,我把衣服放进浴缸,放上滚烫滚烫的水,狠狠地煮泡一阵,这样心里才踏实一些。
身陷危机险难时
驻站这几年,我一直没有离开危机事件的报道,尤其是战争报道。阿富汗战争、印巴冲突、伊拉克战争,到了所有我可以到的最前线。印巴克什米尔前线、阿富汗、伊拉克边境。打交道的国家几乎都是被美国列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国家,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虽然目前与美国关系不错,但“9·11”事件以前,穆沙拉夫政权也被认为是靠非法政变上台的。在这些地方,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巴基斯坦记者站是我常年工作的地方,刚到巴基斯坦的那个夏天,我受不了四十多度的高温,即使开空调也一样,毕竟有许多外出采访。比如去阿富汗难民营,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浪简直让人窒息。但到后来,我已经很少开空调,算是非常习惯当地的生活了,外出采访时已经不会感觉特别的热。在这些艰苦的地方,如果暂时做不到让工作、生活的条件满足你,你就必须想办法适应它。
条件艰苦还是可以克服适应的,但驻站期间的恐怖威胁则是丝毫不可疏忽的。2004年4月,七名中国人质在伊拉克遭绑架,仅一天便被无条件释放。国人都很振奋,因为在伊拉克这样混乱的国度,中国护照一时间被称为护身符和通行证,一名日本人质甚至说自己是中国人。但没想到,一个月后,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工程技术人员5月3日在巴遭遇汽车炸弹袭击,爆炸造成中方人员3死9伤。6月10日,中国工人在阿富汗又遭到恐怖袭击,造成11人死亡。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遭绑架,营救行动中一名人质不幸遇难。巴基斯坦、阿富汗都是我负责报道的范围,恐怖威胁就笼罩在我的周围。但我克服困难、危险,一直热情饱满地在危险的最前线履行着记者的神圣职责。对巴基斯坦,我充满感情,不仅因为这里是我驻站的起点,它也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度。众所周知,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人经常称颂巴中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在巴基斯坦工作的这四年多时间里,我在做好发稿工作的同时,还努力使听众联系工作能有所改进,不再是简单往国内寄听众来信。2001年,为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我帮助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巴中友协在白沙瓦举办了盛大庆祝活动,包括我国驻巴大使在内的近两百人出席了庆祝活动。2002年,我又和该省巴中友协以及一些听众俱乐部筹划、举办了一次大型听众活动,巴国家电视台以及《新闻报》、《国民报》、《黎明报》等主要报纸都对活动做了详细报道,使国际台在巴基斯坦的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高。2004年5月,忙完瓜达尔港爆炸事件的报道,我又与听众俱乐部在白沙瓦举行了一次推进中巴友好的活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席部长作为主宾出席,该活动同样得到巴国内主要媒体的详细报道。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间,我一直非常积极地与当地人进行交往,了解普通巴基斯坦人、一般官员、上层人士对中巴关系以及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做了一些调研性工作。
2005年1月13日,我从斯里兰卡灾区一回到巴基斯坦,当晚就收拾行囊卸任回国了。离开巴基斯坦时,看着简单的行囊,我热泪盈眶。十二年前,我就是这样走出校门。如今,我从另一个“大学”毕业。四年多的经历,十二年的一个轮回,汗水、泪水,都承载在这简单的行囊中。这期间,我到过印巴冲突的前沿阵地,到过硝烟未散的阿富汗,到过伊拉克边境,到过核查旋涡中的伊朗,到过斯里兰卡的海啸灾区,我努力站在最前线为听众、为读者作报道。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清醒地看到中央三大台新闻报道业务的不断扩展对驻外记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希望,自己的下一段人生旅程同样精彩。
张哲新疆人,锡伯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发稿中心国际部副主任,主任编辑。1992年在中央民族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并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1995年前往尼日利亚,建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拉各斯记者站。2001年到2003年间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汉城站工作,任首席记者。2005年参与创建中国第一个国际新闻频率——北京FM90.5环球资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