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投票次日,结果出乎全世界的意料,老资格的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贾尼和新锐的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在所有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他们两人还要参加第二轮选举。这是伊朗历次总统选举中首次需要举行的第二轮投票。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伊朗选民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选择自己未来领导人时既慎重从事又积极参与。有意思的是,我们在采访期间雇请的翻译支持拉夫桑贾尼,而我们请的一位年轻摄像师支持的却是艾哈迈迪一内贾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人在车上平心静气地讨论这次大选。
2005年6月24日,在第一轮投票一周后,伊朗第九次总统大选举行第二轮投票。当天在投票结束前几个小时,我与台内新闻频道的《国际观察》节目做了一次直播的视频连线,下面我摘录一段当天我与栏目主持人水均益的对话:
水均益:陶冶,刚才我看到最新的消息,据说,投票有可能会拖延到当地时间今天晚上11点钟。这个情况可能也是跟陶冶刚才说的这个情况能够相吻合。陶冶我想问一下,就是现在从你了解的这个情况,这两位候选人是不是像有的外电所描绘的(那样),他们两人还是咬得非常的紧,有这种感觉吗?
陶冶:有这种感觉,应该说是这样的。因为这两位候选人,这次选举特别有意思,这两位候选人,他们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差别都比较大。比如说拉夫桑贾尼是七十多岁了,内贾德可能不到50岁,他们相差二十多岁。他们两人的出身背景、从政经验也有很大差距,另外就是他们的一些政治立场还有一些在其他方面的立场也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说这两位候选人呈现出“壁垒分明”的这么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应该说这两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铁杆选民,现在的形势就是说,拉夫桑贾尼他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他又有很好的国际、国内的声誉,所以他就是以一种有经验的政治家的身份参加这次选举,他在竞选当中表态也都比较有身份,他从不轻易地做出一些许诺,也都是做一些原则性的要求,要求选民们维护国家稳定、维护国家正义这些做法。艾哈迈迪一内贾德恰恰相反,因为他是一个新锐了,他是一个所谓的“黑马”了,他在竞选当中就做出了很多特别切乎老百姓要求的承诺,比如说提高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或者其他一些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举措。这些做法应该说也吸引了一些目前生活条件不是非常好的一些伊朗选民,这两部分人,应该说这两种力量代表,现在应该产生了一种激烈的角逐和对抗……
这段对话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对选情的客观报道,但是其中也有机地融入了一些记者的个人分析,事后我体会到这应该是驻外记者做报道时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定位。在那次直播连线的最后时刻,主持人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地向我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主持人:好,我们给陶冶20秒时间,陶冶能不能大胆地对马上要结束、也就是几个小时后要结束的这样一个大选,有一个你个人的判断。很短。
陶冶:我跟我的同事打过赌,我觉得内贾德可能会继续“黑”到最后。
事实上,身为记者,最忌讳的就是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结果做预测,而且那个预测在当时还与国内专家、官员以及大多数媒体的意.见相左。当时在直播节目中,在主持人的逼问下,我退无可退,躲无可躲,只好将自己的判断脱口而出。这句话虽然是脱口而出,但却不是无的放矢的押宝,当时我们已经在伊朗停留了近两周的时间,现场采访了两轮投票,每天都要阅读伊朗当地的报纸,同时也接触到了方方面面的伊朗人士,应该说对于伊朗的政治、社会形势,尤其是影响这次选举结果的诸多因素有了比较清楚和深入的了解,基于此,我才能在当时做出“艾哈迈迪一内贾德会黑到最后”这一判断,几个小时后,这个预测得到了大选结果的证实。这是那次对伊朗大选报道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清楚地反映出记者报道国际新闻事件时亲临现场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只有人在现场,才能抓住新闻当事人的只言片语甚至面部表情;只有人在现场,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到新闻事件的全景和细节。这就像是观看足球比赛,无论电视实况转播有多少个机位,还是比不上现场观众对比赛的了解更深入、全面和直接。
两次赴伊朗采访,使我深深地迷恋上了伊朗这个地方。伊朗国土辽阔,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风景优美而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伊朗人待人接物热情有礼,温文尔雅,但骨子里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他们诚实,大度、坚定、有原则。这些性格使他们与周边地区的国家和民族迥然不同。没有去过伊朗的人可能只知道伊朗政教合一,妇女都要戴头巾,但去过伊朗之后你才会知道伊朗也有时尚,那里的人民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伊朗给我的灵感
每一个去过德黑兰的外国人都会知道达里班德山谷。让我用“逍遥”来形容达里班德吧。这里高山泉水一泄而下,在山谷中发出回响,一家家高级露天餐厅依山势而建,灯火璀璨,餐厅旁边有抽阿拉伯水烟的茶馆和烟铺,还有被一盏盏明灯照亮的蜜饯食摊。黑色的蓝莓,红色的覆盆子,黄色的杏脯,核桃干,葡萄干,烟榻上的伊朗地毯,再加上系着各式花头巾的长着水蛇腰、葡萄眼睛白杏脸庞的德黑兰美女们……达里班德的夜色逍遥自在,又清凉醉人。有的中国人把它比作是北京的什刹海,而我的感觉是这里更像世外桃源。一个没有桃花,但是富有泉水、富有德黑兰风情的世外桃源。
适合古今中外的知音们在此品味高山流水。在这里,可以什么风景也不看,只看美女;可以什么话也不说,只听山泉咆哮流过山谷的回响。当我一边看着美女,一边听着山泉时,脑海里也唤起一个画面,也许,几百年前,那个聪明的王妃就是在这里向她的国王讲述了1001个故事。
距德黑兰800公里的伊斯法罕是伊朗的古都。位于城中心的伊玛姆广场曾被马可·波罗形容为“世界的一半”,因为在古丝绸之路鼎盛时,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商人都会在那里会合交易,伊玛姆广场成为东西方文化和商品融汇之点。目前在伊斯法罕城内仍存在十余座古桥,每当月明星稀,古桥上柔和的灯光映照着河里清清的流水与河边桥上美丽的人影,那种意境在当今世界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做驻外记者时间也不短了,对这份工作,这个岗位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首先,当驻外记者对一个人的要求是全面的,不仅仅是外语,不仅仅是写作,也不仅仅是拍摄,还要善于和国内外的人打交道,还要善于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包括要有一手好厨艺,还要有科技文化、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多事在台里会由许多部门、许多工种承担,而在驻外记者站一切都要靠自己。
在报道的内容上,驻外记者也要善于处理各类新闻题材,无论是时政、财经,还是文化、体育。最重要的,是要有对新闻的高度敏感和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驻外记者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最大的优势就是要“及时把握事件的第一落点,实现传播的第一时间,建立正面的第一印象”。当驻外记者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平时积累对驻在国政情、民情、社情的了解,等到新闻事件发生时才会迅速、准确、全面地应对和报道。
徐剑梅自幼嗜书,七年读史。1996年12月至1999年2月在新华社内罗毕分社工作,2002年12月至2005年4月在新华社伦敦分社工作,多次参与重大报道。主任记者,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先进个人,曾获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年度好新闻奖等。
肯尼亚见闻拾零
新华社徐剑梅
我曾两次驻外,第一次在东非肯尼亚内罗毕分社,第二次在英国伦敦分社。和许多同事交流,都说第一次驻外的体验最深刻,我也是一样。
一直都记得飞抵内罗毕的那一刻。天已经黑了,窗外灯火稀疏暗淡,走下飞机,跑道边缘都是高高摇曳的野草,犹如置身茅草地一般。
一个星期后开始学车,教练卡马尼到门口来接我,我往副座钻,他说,不,你来开。肯尼亚没有学车场,学车就在马路上。又过两三个礼拜去考试。胖胖的考官看我凑合着会开、会停、没熄火,平安绕了一个转盘,就让我过了。我于是从兜里掏出两盒清凉油送给他们,彼此都很高兴。
一、爱上肯尼亚
在肯尼亚的生活,回想起来,好像是无数偶然串成的一条珠链。
到肯尼亚的第六个月,接到一位偶然见过一面的中国人的电话。他在肯尼亚给威尔逊机场(此地在东非历史悠久,赫赫有名。二战初期,《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书作者罗尔德·达尔在这里接受过飞行训练)一家小飞机公司干装修,活儿干得不错,老板请他吃饭,他想请我作陪。
这顿饭的收获不小,这个人是修理兼出租飞机的,自己拥有12架飞机,还请我第二天去参观他的公司,教我开飞机!
这是一架非常漂亮的两人座小飞机,机身漆成黄绿色的长颈鹿花纹,显得特别优雅。和教练车一样,驾驶座和副座各安了一套操纵系统。我后来另有机缘又“开”了一回小飞机,飞过乞力马扎罗山山顶,还坐过军用直升机,中型飞机,肯尼亚陆军中将的专机……这一次,我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降落到一片不知名的无路可达的盐碱地,像月球一样纯净永恒,泥土柔软松脆,空气中似乎只有氧气。北望很远很远的马加迪湖对岸,山峦褶皱犹如大象皮肤,湖边有羚羊和斑马在吃草。一切那么静寂,又那么有活力,据说脚踩在这块土地上的,连我也不会超过10个人。在飞机上还看到彩虹,下瞰飞翔的火烈鸟,如同一串串粉红色的音符。”
“我仿佛是沧海中渺小一粟,独自面对永恒的茫茫宇宙。亘古不变的大自然里,忽然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其中。”
这是肯尼亚第一次地震般地震撼我。接下来的好多天里,我都被上帝选民般的幸福感冲得晕头转向,虽然此刻诉诸文字,我竞也不知感受何以便会如此强烈。我就此深深地爱上这个国度。
没过多久,随分社摄影记者和国际台同行去采访肯西部城市埃多雷特新建的机场。去的路上,他们中途拐去了博格里亚湖。他们事先没有透一句口风,因此我初次遭遇博格里亚湖,可以说是完全地猝不及防,连这个地名都不知道。旅游指南里肯尼亚观火烈鸟最著名的去处是附近的纳库鲁湖国家公园,但这里更美,景色惟清丽二字可以形容。天空般澄澈的蓝色湖水里,上百万只火烈鸟如粉红色的云霞,我的胶卷在5分钟里就拍完了。摄影记者洗出照片后笑话我,笑得连脸都变形了。
长留心里的东西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那山、水、鸟、云、沙地,一切色彩都发挥到极致。风吹散毒辣的阳光,我再次忘记尘世一切。湖水清凉,冷却了灼热的皮肤,鸟粪泥细腻柔软得无法形容。
我从此得到的经验是,去一个地方,未必事先要做足功课。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你可以得到最新鲜最敏锐的感受。如果你对你生活的地方有了奔放的热情和好奇心,那么你自然能够发现读者想知道的东西,做一名好的驻外记者。
当年的日记依然记录着我的驻外足迹——
“东非大裂谷,初见以为海市蜃楼,如淡水墨绘成,眉目绰约,几抹横黛,清清淡淡。
晚看独立碑,很有气魄,无垠的宽广草原,几株姿态万千、仰望天空的树,苍茫的落日,这就是非洲。
非洲的黄昏,低低的天空,低低的云,树伸出无言的渴望的手臂。
常看见蓝花坠落花满地的情景。无声无息地,一朵娇柔的花,金黄或紫或嫣红,落在发上肩上。
天格外低,云格外低,云的白与天空的蓝之间,有着鲜明的距离。世界分为四个层次:大地、树木的手臂、云和天空。
在非洲,极容易感到大地是圆形的,因为地平线合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把你包裹在中央。”
单以内罗毕论,赛马场是我较喜欢的去处之一,赛马场里有个历史悠久的老餐馆,所做螃蟹把蟹肉全部弄碎,加入调料后再放进蟹壳里端上桌,味道特别,十分好吃。
翻开当年日记有这么一则:“中午正准备从(赛马场)老爷车展回来时,发现镜头盖弄丢了。返回找,没有找到,一个人信步往赛马场深处走,走进森林里,静极了,只有各种鸟叫,草深树密,土道松软的红土中,也许是马,也许是别的动物留下圆圆的、深深的蹄印。猴子在高树间窜来窜去,树枝剧烈摇撼,发出簌簌的声响,我又有点害怕又有点好奇,往前独自走了很久,斜地里蓦地闪出一个黑人,吓了我一跳,他也被我吓了一跳。
在一块裸露的树根上坐了很久,几乎睡着,周遭是那么安静,各种各样的鸟儿啼唤着,可以辨别出五六种啼法,相互应和,真想听懂它们的语言。森林里的静与马加迪的静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幽,后者旷;前者充满鸟语、树木生长的声音等,后者原始的寂寞,永恒,天地悠悠。”
二、采访示威游行和萨巴萨巴集会
在肯尼亚两年,正赶上大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非洲各国纷纷开始进行多党制选举,在多党制进程中,许多国家也开始出现血腥的内战,但肯尼亚却相对一直保持稳定,被称为非洲的“和平绿洲”。但事实上,肯尼亚这块“绿洲”犹如表面平静的大海,海面下暗流汹涌,每逢大选,尤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