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包括驻外记者,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我想,那并非因为记者的收入、能够四处跑动,或者想象中的国际新闻记者身处异域,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关键在于记者通过付出,令世人尽快了解事实动态,知道事件真相。从这个含义上,记者是事实的信使,总在新闻的最前线,尽快地传达一个真实的世界。
驻外记者——一个高要求的、了不起的职业。
丁勇1994年从莫斯科信息与通讯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担任编辑工作。1998年11月至2004一年12月,担任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栏目制片人。在此期间,编辑制作了《俄罗斯艺术节随想》等几十部专题片。2005年4月,根据工作需要,重返阔别已久的俄罗斯从事驻外记者工作。
驻外工作中的“第一次”
中央电视台丁勇
在驻外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这些经历都会化作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让我们终生受益。我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来到莫斯科,那是在2005年的春天。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就是第一次,同时它也是无数个第一次的开始。
随着电视媒体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扩大,驻外电视记者的舞台也在不断地扩展。对于一名仅有一年多驻外工作经验的记者来说,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在这里我写一点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也算是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和汇报。
第一次参与卫星传送
2005年5月9日,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这一世界性的节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
为了确保这一盛典的顺利进行,俄罗斯方面调动了三万五千多名警察,维持莫斯科的秩序。动用了四十多架军用飞机在莫斯科上空巡逻。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千多名记者,也早早拉开了新闻战的架势。作为中央电视台常驻莫斯科的记者,我们除了参与部分新闻的拍摄之外,主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电视信号及时传送回北京。
5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所乘专机将于当地时间中午12:55飞抵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考虑到时差的因素,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用于编辑和传送,因此必须立即编辑、就近传送才不会延误胡锦涛总书记顺利抵达莫斯科这条新闻在《新闻联播》的播出。5月1日记者站就接到通知:为了确保新闻的及时传送,台里决定在伏努科沃机场附近搭建卫星传送地面站。地面站租用的是俄罗斯一家公司的设备。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同前期抵达的总控部副主任智卫一起同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确定了建站的具体位置,探讨了相关的技术问题,并再三强调5月8日10点前必须调试完毕的要求。
随后我们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使馆新闻参赞孙霖江。使馆又将这一情况向俄罗斯总统新闻办发了照会。一切好像都很顺利,但顺利得有点让人不踏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觉得还应该准备一个应急方案。说来也巧,总控部的杨小勇这时打来电话,告知俄罗斯电视二台当天在机场里将有一辆微波车,落实后可以作为备用方案。我们很快与对方取得了联系,虽然对方对我们提出的传送时间(5月8日莫斯科时间14点、北京时间18点)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但他们非常合作的态度还是让我们心里踏实了很多。备用方案有了,但问题随之又出现了。
我们租用的卫星地面站是在机场外面,而俄罗斯电视二台的微波车是在机场里面,一旦大队人马出了机场,而地面站设备又出现故障的话,再想回到机场里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架总统专机到达。戒备森严的机场,可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地方。5月7日,我们及时将这一情况向使馆新闻参赞作了汇报,希望能够得到使馆的协助。经过仔细研究,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安排:考虑到5月8日莫斯科通往机场的道路要进行交通管制,早晨8点钟智卫要从下榻的俄罗斯饭店先赶到使馆,然后乘坐使馆专车赶往机场附近的地面站调试设备,并同我们保持热线联络,一旦地面站设备出现什么问题,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安排随团记者在机场内编辑并传送。
5月8日终于到来了,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去大使馆,准备集体乘车到机场迎接胡总书记和代表团的到来。一路上我总是默念着:
一切都安排好了,但愿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使馆为我们传送租用的是一辆黄色的面包车,坐在车上看着因交通管制,而通畅了许多的街道,心情逐渐放松了下来。在距机场还有十公里左右的时候,我们的车不知怎么突然停在了路中央。司机不停地嚷着:“糟糕!糟糕!”手里还拿着个长长的东西晃来晃去。我们定睛一瞧,吓了一跳,他手里晃动的不是汽车的挡板吗?这玩意儿怎么会掉下来呢?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奈我们赶紧拦下正准备超过我们的另外一辆车继续赶路。没过多久,手机响了,是智卫打来的,他说刚才来了几个俄罗斯警察说没有接到总统新闻办的任何通知,硬是让他们把已经组装好的设备重新装回了车上。真是好事多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依靠使馆了。公使程国平、新闻参赞孙霖江立即展开了外交斡旋。在距专机到达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俄方才同意在机场外搭建地面卫星站,这么短的时间,不但要搭还要进行调试,难度很大。我们决定将原来的第二方案调整为第一方案,迅速同俄罗斯电视二台确定了传送时间。
12点55分,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不一会儿,胡总书记的专机降落了。好在以后的事情都进行得非常顺利,莫斯科时间下午3点,北京时间晚上7点,这条重要新闻顺利播出了。
第一次用摄像机记录历史重要时刻
我到俄罗斯驻站工作后,第一次独立出差完成报道任务就是到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报道中国外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代表中俄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证书”,并交换批准书和证书这一历史重要事件。
签字仪式将在6月2日当地时间上午举行。我的主要任务是用摄像机完整地记录签字过程,并将所拍摄的图像和文字稿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北京。这将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光荣的任务,2005年6月2日也将成为中俄两国彻底解决所有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的纪念日。
在从莫斯科出发之前,我就同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电视台取得了联系,了解了传送时间的预约方式并确认了电视卫星传送的一些技术参数,如传送路径、播放设备的制式等,这些准备工作在后来的工作中都被证明是十分必要的。做好技术层面的准备只是前期工作的一部分,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报道内容的背景资料,以使新闻稿件更加立体丰满。
6月2日终于到来了,一大早我和新华社的几位同事就在领馆新闻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会场等候。前来报道的媒体非常多,我数了一下光摄像机就有十几台。签字仪式将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内举行,这就意味着摄影、摄像记者需要“抢位”(摄像记者常用的术语)。一般情况下,摄像记者所在的位置的好与坏,就决定了所拍的图像质量。我一向谦让惯了,对这种抢抢夺夺的事情很不习惯,但重任在身,也顾不得许多了。外国摄像记者大多人高马大,硬抢可能会吃亏。我观察到,有很多摄像记者都把摄像机放在了三脚架上,并调好了高度,就等门一开扛起来就跑。根据这种情况我临时决定只拿摄像机,抢先一步把位置占上,再请领馆的工作人员把三脚架递进来,如果三脚架递不过来,用肩扛着拍也比位置太偏强。
这一方案果然非常有效,由于负重小,我走在了前面,占据了中间的一个好位置,三脚架也随后被递了进来,拍摄过程非常顺利,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用摄像机记录如此重要的历史时刻。
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
签字仪式结束后,两国外长及所有参加仪式的官员举杯庆祝,李肇星外长表示,签署补充协定以及互换协定批准书,标志着协定正式生效,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走向以法律形式全部确定下来。这对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对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对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俄边界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与合作的纽带,为中俄两国不断扩大和深化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表示,《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的批准书是一份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文件,它的签署和互换表明,中俄边界问题从此得到彻底解决。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条重要新闻在拍摄完成后半个小时就传回了北京,并在当天的《新闻联播》里播出,使亿万中国观众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第一次视频直播连线
在驻外电视记者当中有很多此前并不是直接从事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他们有的是专题编导,有的是文艺编导,有的还是制片人。电视新闻有它特定的规律,要想尽快进入角色,必要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当2004年9月份,组织上决定派我驻外工作后,观看各台的新闻节目,特别是国际新闻就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
视频直播连线的方式在新闻节目中是很常用的。记者需要在新闻现场以直播的方式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在观看了众多的新闻记者出色的连线报道后,我也好像找到了一点感觉,经常把自己想象成直播中的出镜记者。
2005年9月1日,是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发生震惊世界的人质事件一周年的纪念日。一年过去了,那些痛失亲人的人们是否已经走出了痛苦的阴影?那些受伤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别斯兰。
在出发之前,台里新闻部门的编辑要求我在纪念活动现场进行直播视频连线,这也将是我驻外工作后第一次直播连线,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如何让节目生动感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是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欧洲广播联盟莫斯科分部在别斯兰一中的残骸旁设立了直播报道点,这为连线报道提供了技术保障,剩下的就是看记者能否找到生动鲜活的新闻点了。
虽然一年过去了,但整个别斯兰仍浸泡在泪水之中。悲伤的烛光代替了灿烂的阳光,低回的挽歌取代了稚童的欢笑……2005年9月1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孩子们在这一天背起书包走向校园,迎接新学年的到来;而在别斯兰,我们看到的却是人们脸上的泪水和忧伤。在发生惨案的别斯兰一中体育馆,被烟熏黑的断墙上,挂着331位遇难者的照片。冰冷的镜框凝固了他们曾经灿烂的笑容。
靠墙的架子上,不仅摆满了蜡烛、课本,还有大瓶大瓶的矿泉水、果汁和饮料,也许人们希望孩子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不再遭受干渴的煎熬。就连大捧大捧的花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失去了艳丽与生气,仿佛是在哭泣。前来吊唁的受害者的亲友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暗自神伤,有的号啕大哭。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15分,即一年前恐怖分子闯进校园的那个时刻,空中突然响起了震撼人心的钟声,《安魂曲》的旋律在校舍间回荡。我用手中的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痛苦的场面。
我来到一个在恐怖事件中痛失了爱女的家庭进行采访。这个名叫阿克桑娜的女孩遇难时刚刚15岁,她本来在解救行动开始后,已经跑出了校门,但当她发现自己的一位同学还在里面时,又转身回去营救,结果再也没能出来。她居住的房间仍然保持着2004年9月1日她离家上学时的样子,在整洁的床面上摆放着一张阿克桑娜面带微笑的照片和她平时喜爱的毛绒玩具。
北奥塞梯共和国政府提供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在2004年9月1日至3日发生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中,共有331人遇难,其中包括186名儿童。此外,还有包括639名儿童在内的958人负伤,123人落下残疾,26名儿童变成父母双亡的孤儿。
在别斯兰一中体育馆的断壁上,我们读到了这样的诗句: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
我热爱这片土地
可你们为何在我的床头摆上蜡烛
让蜡滴在我的嘴唇上凝聚
我多么想读书啊
请不要对我扣动扳机
在别斯兰进行采访的两天时间里,我分别采访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和大量的受害者的亲人,我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报道。
第一次站在摄像机前多少有些紧张,尤其是当你总想着这是直播,很多双熟悉和不熟悉的眼睛在看着你时,更容易紧张。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新闻事件本身上来,让现场的气氛感染自己。
第一次分演播室直播
深秋的莫斯科就像一幅巨大的油画,无论你的摄影水平如何,都会拍出精彩的照片。
在我到莫斯科工作整整半年后的10月12日,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神舟六号”载着所有中国人的航天梦冲出了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