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11日,我作为解放军报特派记者飞赴希腊雅典,参与采访第28届奥运会那场空前激烈的媒体大战。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单兵作战,采访夏季奥运会了(第一次在四年前的悉尼)。我曾经“孤军奋战”,作为报社唯一的前方记者,向后方发回了大量报道,顺利完成了任务。
说实在的,最开始接受采访悉尼奥运会的任务之时,我的心里还真有点“打鼓”,虽说自己当时从事体育新闻报道五年了,大大小小的运动会和单项大赛参与了不少,并且曾经有过独自赴瑞士和韩国采访的经历,但是要知道那是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新闻热点,一般中央级新闻单位都是集团作战——新华社派出了50余名记者参战,《人民日报》共有7名记者飞抵悉尼,并且报道量也和我们军报一样:每天一个版。可我只有一个人,要单枪匹马地和“对手”比赛,不靠平时的努力积累、赛前的精心筹备以及赛时的随机应变,真的是很难过关的。
两次采访奥运,我共独自支撑起35个奥运专版,总字数三十多万,创下了解放军报建社以来体育采访的一个纪录,并两次荣立三等功。
经常有同事好奇地问起,一个人采访奥运会是什么感受?如何从容面对千头万绪的采访线索?如何准确地“扑”金牌?回顾奥运圣火在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上空熊熊燃烧的16个日夜,我作为国际体育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新闻宣传的参与者,的确有几点值得一说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以供参考。
一、处置复杂情况能力决定采访成败
2004年8月11日,采访雅典奥运会的我登上飞往转机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心里略微有点紧张。2000年的时候,我曾经独自赴澳大利亚悉尼,采访过第27届奥运会,对单兵闯关并不陌生,但是,悉尼的情况和雅典并不完全相同。
希腊是一个小国家,总人口一千万左右,和北京市差不多,条件有限,采访条件肯定不如悉尼。况且,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内十分重视本次大赛的练兵机会,派出了获得资格的所有选手参赛,代表团规模空前庞大,这在以往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这次解放军选手的人数达到40人以上,其中包括彭勃(跳水)、王皓(乒乓球)、肖钦(体操)、赵蕊蕊(女排)和林丹(羽毛球)等一大批精兵强将,夺牌可能很大,这对我这个军报记者的压力也是空前的。
但是,我最大的担心并不是来自采访本身,肯定会遇到的一些复杂情况,才是我的“心头之患”。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单兵作战,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采访的成败。问题在于百密总有一疏,再充分的备战,也难免遇到棘手的难题。
果然,还没到雅典,难题就浮出水面……
在伊斯坦布尔转机的时候,我发现北京机场的工作人员把我的行李贴错了标签,应该是托运到雅典,可是在伊斯坦布尔就被运下了飞机,我必须自己去取回,再次办理去雅典的托运手续。可是我是中转旅客,护照上没有土耳其的入境签证,无法出海关,而行李提取处在海关外边。
时间紧迫,如果不早作打算,我的行李将被迫滞留在土耳其,那里面可有我的大部分日用品和采访装备,如果带不到雅典,麻烦就大了。我连忙找到土航办事处交涉,想请他们帮我把行李取回来,可是其服务人员态度茫然,说自己不负责转运行李,让我去找下一航班希腊奥林匹克航空公司的人解决问题。希腊航空公司的人当然说自己一无所知,称行李在土航那里,就应该由对方负责。双方陷入扯皮。
我一看情况不妙,马上改变主攻方向,从和职员们的纠缠中脱身,通过机场警卫,赶紧找到了当班的机场负责人,亮出奥运采访证件和护照,并说明情况,他马上拿起对讲机,对自己的下属发出指令,一分钟后,我的行李问题就得到圆满解决。这时候,离登机时间不到半小时。
到了雅典,我顺利取到了托运的行李,心里确实有点后怕。如果拿不到,经济受损失不说,我的采访肯定会大受影响。这件事情让我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一定要快速反应,及时根据情况调整策略,最好直接找在场的最高领导求助,而不要和办事人员过多纠缠,并且不能“空手”去,比如我赠送给机场负责人的中国奥运纪念章,他就很喜欢!
以上说的还是比赛之外的事情,相比之下,赛时的情况更加复杂,更需要全力应对。
在本届奥运会的中国传媒采访大军当中,我认为最“幸福”的要算新华社记者了。他们兵多将广,每个赛场都能保证有两个记者“分兵把口”中国选手取得金牌的消息他们从来不会失手;可是对于孤军作战的我来说,情况实在有点“惨”。
每天,我都要掐指“算准”中国队可能产生金牌项目的赛场,然后再像“押宝”一样扑过去,那架势活像一个赌徒,要是运气好,就能够得到金牌的新闻,兴高采烈的感觉不啻自己亲身得到了一块沉甸甸的奥运金牌!但是如果扑空了,个中滋味也不是那么好受,眼睁睁地看着同行眉飞色舞地写稿子,自己的心里确实有点犯酸。
好在我运气还不错,28块金牌我扑到了22块,有几块实在是没办法,同时在不同赛场产生的金牌,我只能够兀自兴叹,但是也有计算失误的时候。
最让我感到“酸楚”的一次,发生在蔡亚林夺得射击金牌的那天。
虽然我在到悉尼之前足足准备了10个软盘的奥运资料,可是偏偏没有蔡亚林的任何信息——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拿金牌,可是他偏偏拿了,并且是远在射击场……我当时在市内,以当时的时间推算,我无论如何不可能赶到现场了,可是这枚宝贵的金牌不能不报道啊,我真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新闻中心坐立不安。
更让人着急的是,有一个上海报纸的记者恰巧在现场,他回到了新闻中心,正好坐在我对面,并且已经开始哼着小调写稿。我和他不认识,碍于新闻界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不好直接打扰他,只好在一旁打电话。当时的感觉,实在是要多“酸”有多“酸”。
没有过多少时候,有几个上海同行闻讯来到我们近旁,向他打探赛场情况,声音不大,我连忙往前凑了凑,勉强能听见,虽然他们说的是上海话,可是我凭借采访八运会的时候“速成”的上海话,也能听个大概。更让人欣慰的是,我后来终于打通了射击队总教练孙盛伟的手机,了解到了不少关于蔡亚林的个人资料,最后终于写出了一个人物特写,虽然自己不是很满意,但是至少可以“交差”了。
尽管没有漏掉这个新闻,但是没有抓到第一手的新闻资料,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得到了,虽然有的时候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可是我无论如何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
二、磨炼综合业务素质是采访成功的基石
2000年我到悉尼之后,面临千头万绪的奥运新闻线索,觉得最让人叫苦不迭的事情莫过于自己不会“分身法”。
奥运大赛是全球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总共有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来到了悉尼,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近.500人抵达悉尼,将参加二十多个大项的比赛。另外,有一万五千余名新闻记者云集悉尼,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派来了精兵强将参加新闻大战;总共300枚金牌的争夺,使得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产生,仅仅凭着两条腿,一个人要想涉足所有赛场,实在是一件令人犯难的事情。
好在我们的方针是“以我为主”,首先要紧紧盯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动态,即使是这样,平均每天多于1块金牌的战绩,同样令我们中国记者疲于奔命、叫苦不迭。奥运大赛总共有39个赛场,分布在方圆200公里的范围之内,要想跑遍所有赛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事实上,采访两届奥运会的我,直到闭幕的那一天,也没能实现把所有赛场都看一遍的“夙愿”,最熟悉的赛场仅包括射击场、跳水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主体育场和举重馆等有限的几个。
每天早晨,我大约8点左右起床,吃过免费早餐之后,从记者村乘一个小时的班车到达主新闻中心,然后再从主新闻中心乘班车前往预想好的赛场,去最远的射击场,路上需翻山越岭,光单程就要花一个多小时。
现在算起来,我在奥运会期间平均每天能跑两个左右的赛场,最多一天也只跑了4个,就是这样,已经让我在比赛结束的时候有点筋疲力尽了。
更“要命”的是,在赛场一只眼睛看现场比赛,另一只眼睛要死死盯住记者席上的电视,同时关注其他赛场上正在进行的赛事,如果有“情况”,必须及时“转场”,其中艰苦,实在是一言难尽。
在王丽萍夺得悉尼奥运会竞走金牌的那一天,一开始我没有在田径场,而是在跳水馆看双人跳水比赛,可是当在监控电视上看到澳大利亚选手被罚掉,王丽萍领先进入主体育场的时候,我激动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我也顾不上礼貌,忙不迭地收拾零碎物件,从记者席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冲下来,撒腿向主体育中心奔去。
跳水馆距离主体育中心大约有2公里多的路程,当时我手中提着几公斤重的电脑装备,以冲刺般的速度前进,生怕去晚了抓不到现场新闻,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我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好在赶到现场的时候,王丽萍也刚刚从赛场进到新闻发布厅,赶紧靠上去采访,心里庆幸自己赶上了点,后来写出稿子一看,自己还挺满意。
类似的经历,我还有好几次,凭自己年轻,腿脚还算灵便,大多数都能顺利赶到现场,抓到了新鲜新闻,累是累了一点,可是那感觉实在很好;有一两次没赶上,心里的滋味实在是苦涩难言,真希望自己会“分身法”就好了。
希望毕竟只能是希望,自己不是孙猴子,分身法当然学不会,可是这回奥运采访的经历至少告诉我,今后要干好这个行当,必须进一步强化身体素质训练。谈起奥运会采访实践过程中最“辛辣”之处,莫过于写稿时间总也不够用的感觉。
值得庆幸的是,采访悉尼和雅典与北京之间都有时差,这使得我赢得了宝贵的写稿时间;可是,我每天的发稿量平均在5000字左右,要在几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稿件的写作并且要保证质量,的确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个矛盾,我决定采取零打碎敲的战略方针——在赛场观战的时候就打好腹稿,想好了的思路先记在能找到的任何地方——碎纸片甚至手背上,然后在回来的班车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勾勒好文章的“骨架”,最后再集中时间精力,抢在发稿之前,把“血肉”填充到骨架当中去。
至于一些随感和花絮等“软”新闻,我更是见缝插针,争分夺秒,随感随写,一定不让它们影响到发稿时间。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在前方发稿时间拖延一分钟,后方就要延迟一刻钟拼版,这是一种损失,同时也会给后方编辑加重负担,因此哪怕再累我也要抢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之前将稿件通过互联网发给报社,让夜班编辑从容操作。
这样一来,自己的时间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能够利用的时间全用上了。我白天吃一顿早饭,中午和晚上大多数时候只吃一个汉堡包加一杯可乐充饥……即使是这样,时间也总是显得不够用,因为有的比赛项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夜晚10点多钟了……比如在悉尼,张军和高峻参加的羽毛球混双决赛,比赛打得“旷日持久”,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8:20了。从赛场下来,我马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写稿,根本来不及认真规划,只有依靠鲜活的激情,“边设计边施工”,心里明明知道稿子还可以再磨一磨,让其更完美,可是眼看时间到了,也只好忍痛放弃。类似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可以遇到,那心急火燎的辛辣感觉,实在让人久久难忘。
现在自己回头看起来,见报的作品遗憾不少,不过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用“新闻本身就是遗感的艺术”来自慰了。
意外情况在采访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在雅典,当彭勃夺得奥运跳水3米板冠军的时刻,在现场的我十分兴奋,冲下记者席就奔向场地,因为这个冠军对于我来说有特殊意义,因为彭勃是解放军选手,而我是解放军报社记者。
好事多磨。现场只允许穿指定蓝衬衫的电视转播记者停留,如果没有特别的证件,文字记者一律不许进入场地,而只能在混合采访区等待彭勃经过。我就被警卫挡在安全线以外,面前是一道隔板,赛场的情况,我什么都看不见。
别人可以等,我是绝对不能等的,因为我必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才能保证采写质量。于是,我只好使出了“绝招”——我来到洗手间,从包里取出组委会给电视记者配发的天蓝色衬衫(我从一个电视台朋友那里要来的)套上,和一个电台记者借来话筒,并说好信息共享,就大摇大摆走向警卫。他一看我是个“蓝衬衫”,连问都没问就放行了,我赶紧靠近彭勃,第一时间把他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为我精心谋划彭勃的人物特写“军人胸怀比海宽”
(军报8月26日四版)打下了扎实的采访基础。
当然,乔装改扮是要冒风险的,如果被发现,雅典的保安人员不会客气,最起码会没收采访证件。那样做实际上是不值得提倡的。
但是,不冒风险就不会有效果,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有的时候必须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