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善于采访
记者是时代见证人,要见证各种各样的事件,与事件中出现的人打交道。但相对于事件的当事人来说,记者毕竟是“看客”,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虽然有时会更为客观,但无论如何没有当事人投入,因而没有当事人铭心刻骨的感受。记者与专家相比,又是一个走马观花的“看客”,由于太多的事件需要关注,每一个事件对记者来说都太匆匆了,无法像专家那样经过长期观察而做出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因此,记者要进行深入报道,要多层次、多角度地透视某一事件,不满足于事件本身的描述的话,必须对当事人、对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的采访。这样对读者来说,可以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我在日本进行过多次采访,有成功的采访,也有不成功的采访,采访之所以成功,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对采访对象要了解。
采访对象很多是在编辑部门的约稿后决定的,记者对被采访对象虽然有一定的了解,相信被采访者有可能谈出需要的内容,但一旦对方答应接受采访后,记者必须利用采访前的短暂时间研究采访对象,了解被采访者的经历、阅读他的文章和书籍,了解社会上对他的评价,尽可能占有关于采访对象的材料,然后根据编辑部要求和读者需要认真拟定提问的题目,考虑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这样在采访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合乎情境的插话,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从而讲出更精彩的内容。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让对方感到你什么都不知道,不能交流,像是对牛弹琴,这样被采访者很容易失去谈话兴趣,或按自己的想法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回来整理时,发现很多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文章很难出彩。二是与被采访对象保持平等。采访对象有可能是达官贵人,或者是名望很高的学者,记者本人与他们相比显得渺小,但新华社记者并不是如此,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代表着国家通讯社,被采访对象是对记者本人讲话,更是对全中国人民讲话,在对方的心目中,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是很神圣的,新华社记者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代表,背后是全中国人民,在心理上完全可以和任何人平等对话,只有把握这一点,采访的时候才能做到不卑不亢,让采访始终按着自己的意图进行,甚至根据需要提出一些让对方感到棘手的问题,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采访到读者更为关心的内容。
记者采写为中国劳工、慰安妇打官司的日本律师辩护团于事长小野寺利孝时,就是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而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采访。
那是2005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们约好6点在他位于本乡的律师事务所见面,记者准时到达。小野先生因工作繁忙将近7点才回来,看上去有些疲惫的样子。由于已到晚上7点,大家都没有吃饭,看得出来,小野先生也想很快结束采访,我想这更多的是日本人为记者考虑,因为回来晚已不好意思,再耽误吃饭更是抱歉。提了几个问题,小野先生都是寥寥数语,而当时报纸留的版面至少有两三千字。小野先生的回答很难成文,更不要说写成一篇丰满文章了。
记者这时没有紧张,而是放下采访的问题,谈他的经历。问他是不是东京大学毕业,当时的法律系是什么样子,然后又说自己1990年也曾在东京大学留学一年,那时经常路过小野先生律师事务所门前。小野先生马上来了精神,两个人像是朋友一样,不再有陌生的感觉,而后他就历史问题、为什么帮助中国人打官司,等等,谈了很多,记者整理了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国际先驱导报》和《参考消息》上。
在2004年7月,记者采访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主要是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让他谈谈与邓小平交往的经历。提问的题目都是预先拟好,交给他的秘书,中曾根先生根据题目准备,谈话的时候有些书面化,而且说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说下去,记者这时能够以平等对话的态度插话,问他退休后生活的情况。中曾根先生谈起他退休后,媒体采访很多,比不退休还忙,并告诉我们马上还要接受日本一家媒体的采访。本来中曾根先生2004年众院选举时对小泉因他年龄大为理由对他逼宫,不再推荐他当自民党议员候选人十分恼火,但谈到退休生活的充实时他脸上挂满笑容,谈话也变得轻松起来,然后记者又请他谈谈他与邓小平交往的具体情景,使这次采访内容更加充实和生动。最后中曾根先生很高兴地与记者合影留念。
当然,也有不成功的采访,这就是对前日本广播协会会长海老泽胜二的采访。主要是想让海老泽胜二先生谈谈日本数字电视的情况,由于记者对数字电视以及电脑和电视融合的现状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在采访海老泽胜二先生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科学术语,虽然自己是科技记者,但由于通信方面的科技术语太多,一时很难听懂,采访没有按预先设计的方案走,在海老先生讲话时,记者因对内容不太了解很难适时插话,表现自己采访的意图。海老先生也好像不得要领,只好根据他自己的想法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好在海老先生很健谈,本来约定谈30分钟,结果一下谈了两个小时。记者当时只能以平等对话的态度认真倾听,用眼神和表情鼓励他讲下去,回来从录音中抽出需要的内容。当然,把两个小时满是科技述语的谈话整理出来,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为此熬了两个通宵。这说明准备不充分的采访是怎样地被动,如果不是遇到海老泽胜二先生这样健谈的人,这次采访无疑要彻底失败。
3.有调研功力
在国际报道中,无论是面对中国的普通读者,还是向各级领导全面反映情况,都不能满足于事件的简单描述,为了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真正弄清楚一个问题,必须进行深入地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来。
调研分书面调研和社会调研两类。书面调研包括从网上调有关材料,查:看政府有关网页,二是到书店和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政府发布的白皮书等有关资料,网上调研的材料一定要选择政府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不能根据网上别人的文章,因为如果网上的文章出现错误,根据错误的文章进行报道,就会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这对新华社的声誉是巨大的损害。由于国内因语言障碍和空间限制,不可能接触到丰富的材料,国此在大量调研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写出的文章一定会让人感到内容、耳目一新,即使与别人写相同的题目,也会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证据,让读者有所收获。要完成书面调研,记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在大量的材料中去粗取精,提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第二种调研是社会调研,围绕一个题目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采访日本有关机构和日本人,让他们谈谈对某一题目的看法。
日本人生活在日本社会,对日本更加了解,对各种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采访日本人会使文章更加充实,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能更真实地反映日本的现实社会。
要完成社会调研,需要平时注意交友,与各界人士保持联系。
虽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办通讯社,由于经费有限,很难请他们吃饭或在一起游玩等,但逢年过节的时候寄上一张明信片,表示自己的问候还是可以的。经常保持联系,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咨询。日本人的特点是百事不求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但别人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想方设法把问题讲清楚。如果平时交往的朋友多,就不会总问一个人,有很多可采访的对象,这样也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多的麻烦。同时对方需要了解中国问题的时候,记者再忙都要耐心回答,帮助人家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成为永远的朋友。
记者在日本留学时有不少日本朋友,现在仍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问题时向他们请教,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在工作中也要注意经常维持一些工作上需要的新朋友,在必要的时候,咨询他们。
记者写文章最好是经历事件,但一个人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通过材料调研和采访别人间接得到的知识同样可以写出好的文章来,而且通过调研会不断扩充自己的视野,熟悉更多的领域,对日本社会逐渐增加了解,成为一个真正的日本通。记者在日本期间有大量的文章都是通过书面调研和社会调研写成的,在调研中加深了对日本社会的认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4.勤奋耕耘
常言说,天才在于勤奋。要成为好的记者,必须每天辛勤地耕耘。新华社记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驻外记者耳目的作用重于喉舌的作用,全国人民和各级领导要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了解日本,因此,作为一名驻外记者只要看到认为有必要让全国人民和各级领导知道的事情,必须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文字发回国内。与祖国的需要相比,个人的辛苦算不了什么,只要有这种使命感,相信每一位新华社记者都会勤奋地工作。时光如箭,一晃自己在日本已经当了四年记者,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当然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总起来说,自己还是比较勤奋的,基本上做到了每天都有声音,有的是大文章,有的是小消息,每遇大事的时候经常熬夜,有时通宵达旦,当然有累的感觉,但看到自己的文章及时发表在各类刊物上,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传达给了全国读者,较好地完成“耳目”的任务,从心里感到安慰。
二、国际新闻如何与国内新闻联动
在《参考消息》编辑部工作时,经常听老同志谆谆教诲说,搞《参考消息》要一只眼睛向外,一只眼睛向内,即选材要充分注意对国内的参考性。由于《参考消息》总是与国内息息相关,读者可以感到这张报纸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能够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有益于工作和学习,因而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这里,《参考消息》成功的秘诀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联动是新闻受众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1.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联动是当代社会现实的必然反映
互联网的发达,缩小了世界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海内存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经济全球化,地区合作的不断加强,使各国人员往来不断增加,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不仅“同饮一江水”的国家感到近在咫尺,隔洋相望的国家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日益增多,环境污染、地球变暖、反恐、核扩散、跨国犯罪、禽流感等各种传染疾病都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在很多情况下,对别国的援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我救助。
人类同住一个“地球村”,很多事情能在这个国家发生,也可能在别国发生,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的事件不胜枚举。新闻是社会的晴雨表,由于世界具有越来越强的关联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看待新闻事件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有时只有通过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的联动,才能向人们真实地反映互相联系的世界。
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联动,是新闻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国际新闻纷纭复杂,我们当然要注意它的丰富性,只有这样才能向人们传达驻在国五彩缤纷的现实,但我们不可能有闻必录,事实上也没必要这样做,因为很多事件没有代表性,人们并不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新闻事件时要有所选择,反映社会本质的真实。那么,选择新闻事件的标准是什么呢?一般说来有两个:一是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二是有借鉴作用,目的都是“为我所用”。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了解国内的需求,时刻关注国内发生的新闻事件,主动而自觉地在众多国际新闻中选择最能与国内联动的事件,使国际新闻贴近国内社会、贴近国内人民、贴近国内生活,进而对中国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内发生的很多事件,有时需要从国际的视野来看,这样才能发现规律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写作国内新闻的人要了解世界,有一种放眼世界的胸怀。国际新闻与国内新闻联动,可以为搞国内新闻的人及时提供参照,在处理国内新闻时有更为准确的把握,有预见性和前瞻性。读者在认识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时可以互为参考,这样,无论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都在这种互为参考中提高了影响力。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联动也是新华社的优势所在。新华社国内分社覆盖全国,国内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新华社国外分社遍布世界各地,是中国唯一可以“把地球管起来”的权威新闻机构。但并非没有竞争,如在国内局部地区和当地新闻媒体竞争不占优势,在国际新闻方面,有些媒体在重点国家也在加大投人。为了在竞争中进一步巩固我们的权威地位,更充分地发挥新华社耳目喉舌的作用,需要把所有的优势组合起来变为新的优势,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联动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