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1000000008

第8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8)

"就凭咱们顶着一脑袋高粱花的泥腿子,如今在八、九百口子人里边说啥算啥,走区上县平趟,先头那个社会,做梦你也梦不着,不好好干对得起共产党呀?老四,你这句话可没说到我的心里去。我早看出这步棋,不论你是贫农、中农,都得走社会主义,只有走社会主义才是奔铁饭碗,活的才有味!"

在浩然的文本中,我们看见了各种语言,果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既有民间俗语"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又有农民口语"顶着一脑袋高粱花的泥腿子",也有"只有走社会主义才是奔铁饭碗"这样的意识形态化政治话语,三种不同路数的语言奇妙融合在一个文本中,既满足大众文学趣味,又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浩然创造出了不同于"五四"知识分子传统的语言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文学语言本土化。

在1962-1967年的第二个阶段,浩然迎来了文学生涯的高峰期,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紧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文艺创作方法,塑造出第一个完全符合党政需求的工农兵阶级英雄形象萧长春,并运用本土化语言,有机融合了国家意识形态与民间表达。浩然此阶段的成就来自于对文艺政策的准确领悟,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三)1967-1976年 (1)

1966年,对于中国是一段狂乱记忆的开始。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众多文学艺术者被迫停止文学创作,从生活到创作,甚至生命都受到严重威胁。浩然在这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对比鲜明地成为为数不多保持创作并成为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与"文化大革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依然保持高度一致。

值得讲述的是,在这段文学创作期间,浩然的创作演变就是一部微缩的文学史,从十七年到"文化大革命"文学,从主流文学由极"左"政治发展成"阴谋文学"的过程中,浩然的创作是一个重要过渡,《金光大道》既是浩然个人文学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由十七年文学转向"文化大革命"文学的转折性代表作。浩然创作成为重要转折点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他的创作具备两种文学形态自然过渡的特征,所以有代表性;他能成为这个转折点上的代表性人物,原因在于他能准确把握主流文艺政策的走向,并且比之前更激进,这就是其独特性。《金光大道》的创作正式开启了"文化大革命"文学"三突出"、"主题先行"、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等创作手段的运用。最早把农村阶级斗争引入长篇小说创作的大概是浩然,最早成功使用"三突出"、塑造无产阶级典型英雄形象样本的还是浩然,这些"最早"、"最成功"、"独特"、"转折性"都来自于浩然对党的文艺政策的准确入微的贴合把握。

"文化大革命"文学一开始就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要求作家根据典型化原则,在实际生活基础上集中概括,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事实上,"文化大革命"文学中的典型化原则,已远离典型最初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概念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典型就是要求文学创作不受真人真事的局限,不作生活现象的简单复制,而必须对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能动反映,目的是用创造出的各种人物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要求无产阶级文学根据实际生活塑造艺术典型,又要避免直接表现真人真事呢?从根本上讲,要求避免真人真事,是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有局限性,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就可以从许许多多工农兵英雄人物的身上进行典型概括,塑造出符合历史期待、高大丰满、光彩照人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典型化原则,重要的不在于塑造典型本身,而是为了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树立典型形象,是为了改造现实人民。由十七年文学向"文化大革命"文学演变的过程中,文艺政策愈加党政化、扭曲化。

主流文艺政策的阐释者利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进一步阐释发挥,认为"毛主席的上述教导,科学地、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的典型化原则,论证了文艺创作同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概括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和规律,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精髓,是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根本任务的理论基础",认为塑造比真人真事更突出革命意义的英雄形象即是革命典型化原则的精髓。

随着"文化大革命"政治局势的激进化演变,70年代的文学创作由强调"塑造无产阶级典型英雄形象"为社会主义文艺根本任务,其内涵迅速升级为"努力塑造与走资派斗争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开始了十七年文学向"文化大革命"文学的转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浩然的《金光大道》以准确的政策把握能力,快速地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多重复杂的阶级斗争路线作出反应,不但成功塑造了无产阶级英雄典型高大泉,还在作品中体现了党内走资派与革命势力的斗争,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从单纯反映党外阶级斗争路线"深入"到党内阶级斗争,准确贴合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政策的要求。

1975年,浩然在《学习典型化原则札记》一文中提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但是,社会中的-切现象不一定都能变成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典型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我觉得,一个写作者对这个问题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又确信不疑地加以坚持,是能不能写出革命文艺作品的根本条件。"毋庸置疑,浩然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深刻"、"准确"的理解。他说:"在毛主席的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在写《艳阳天》时候,对这个问题开始觉悟;经过党内第九次和第十次路线斗争,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还有无情的事实教育,在动笔写《金光大道》的时候,我的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那么,浩然的进一步领悟和提高在创作中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我们来看浩然自述他对政策理解的"提高":"在写《艳阳天》的阶段,我的注意力只在基层,或者说较多地看到下边问题的严重性。

对上边,尤其高一层领导,只注意到党外的右派,没有多考虑地富反坏右在党内的代理人。这种状况,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得到改变。所以从写《艳阳天》的时候认识到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写《金光大道》时候,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这种认识的发展,写第二部的阶段,比写第一部的阶段又有所加深。"说到底,浩然对"这个问题的觉悟和提高"都是围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路线"不断加强创作的。

从浩然自述可以明确看到《金光大道》追随政治时局变化而变,紧扣党内走资派斗争路线构设故事情节,首先创造了芳草地这个包含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典型环境,在典型环境里展开两条路线错综复杂的矛盾,既表现贫下中农同地富农的矛盾,以高大泉为代表的贫苦农民与被打倒仍不死心的地主歪嘴子、漏划富农分子冯少怀之间的斗争,又展开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表现高大泉和走资派干部张金发之间的斗争。

对小说中后一条路线斗争的情节设计,浩然是有充分现实"依据"的,"写第一部的时候,从我们党内揪出了一个窃取一部分权力的叛徒、内奸刘少奇,这个事实,在写《艳阳天》的时候没有,我对毛主席指出的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极重要的理论理解不深,没有想过我们党中央还隐藏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这是我的思想和认识的局限性。对照毛主席的指示,我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理解了在我们党内有一条跟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相对立的修正主义路线,它代表着被打倒的"地富反坏右"的利益。我认识到,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努力地表现两条路线的斗争,才能本质地反映时代,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除了围绕两条互为表里、倡导现实的政治路线设计小说情节外,如何具体展示斗争路线,还需要切实的人物形象塑造来实现。

为此,作者塑造了代表党性、坚决执行革命路线的无产阶级先进战士高大泉的形象,进一步成熟地运用"三突出"手法,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为此,浩然改进了《艳阳天》创作中对文艺政策贴合还不够准确之处。《艳阳天》对反面人物马之悦描写过多,其心智和谋略甚至高出萧长春,这显然不符合三突出要求,改进后的《金光大道》极力突显正面贫下中农力量,在人民革命力量面前,反动势力歪嘴子和冯少怀显得十分弱小,张金发也不过是一个摇摆可怜的胆小人物,尤其突出了高大泉的形象。所以,我们在《金光大道》里看到高大泉比萧长春更"成熟",在阶级觉悟、政治水平、斗争方式上,高大泉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萧长春仍需党组织的指引,身边还有不少有丰富人生经验的老一代贫农出点子,而高大泉似乎天生就是革命领袖的料子,一切困难在他面前迎刃而解,在发家竞赛、秦富告状、邓九宽闹退社等斗争事件中,高大泉都表现出优秀果断的政治事务处理能力,事事独当一面,成为芳草地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失的一位英雄领袖,真正成为贫下中农的"主心骨",更加明确地突出英雄人物中唯一的典型形象。

由十七年文学过渡到"文化大革命"极"左"文学,浩然的《金光大道》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性代表作。"文化大革命"中,浩然反复研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怎样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据他自述,他认真地、有计划地学习了样板剧本,同时把介绍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文章归纳为若干专题,一个一个地进行研究,站在无产阶级专政立场上,深入研究怎样在一切人物中突出塑造好英雄人物、怎样写矛盾冲突等等。直到晚年,浩然口述的自传里仍颇自豪地提到:"'文化大革命'中把高大泉作为写作样板,让大家都这么写,说实话,我觉得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我。这个路是我蹚出来的。"这种准确研究主流文艺政策"精髓"的创作能耐,虽然成功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青睐,却推着作家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创作上越走越远,70年代的《百花川》、《西沙儿女》就是证明。这是两部失去艺术性,延续政治话语教条式书写的小说,它们的出现使浩然小说几乎走向"阴谋文学"的边缘,加速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后浩然毁誉参半的命运。

(三)1967-1976年 (2)

不管怎样,从浩然初登文坛领悟到创作的"奥秘",到写作《艳阳天》到达文学生涯高峰,再到进一步深入主流文艺政策"精髓",创作出《金光大道》,成为"文化大革命""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浩然,他与众作家的不同在于,准确贴合主流文艺政策。这一点同时造就他成为50到70年代中国文学基本形态变迁的最佳样本,成为每个文学转折点上记载历史的记忆,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史样本。我想,造就浩然独特性更隐蔽的原因,是他"准贴"主流文艺政策的个案文本无形中明确演绎了毛泽东对新中国文学的构设。从延安文艺时期开始,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文学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认识和构想,但由于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不羁和时代自我政权的不稳固性,在策略上无法"一刀切"地对待文艺问题,而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迂回地实施着他对中国新文艺的构想。

比如,从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初步完成,到1943年正式发表,再到1953年确定其文艺地位的唯一性,三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版本之间的延宕,就是毛泽东迂回实施文艺计划的一个典型例子。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口号的提出、稳固,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事实上,知识分子在经历延安审干、抢救、整风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批评运动后,大大"收敛"了文人的自由行,无论何种创作心态的文艺人,经过一宗接一宗的文学事件后,大部分逐渐收归到党政领导的文艺体制下,然而,文人的意气与天真总会时不时流露出来,并与毛泽东的文艺理想形成冲突,部分知识分子借文章隐喻性地发表对文学真挚的看法。而浩然在这个复杂、庞大的文艺政治背景下,果断、准确地独尊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政策,丝毫不走"弯路"地成功占据文坛一角,天生的政治敏感在特殊时代成就了他的"与众不同"。

三、"钩心斗角"与"集体精神"的交锋

同类推荐
  • 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本书从宏观上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张力结构的存在,指出这种张力结构的形成是由西方文学理念的中国移植和中国本土经验的现代转换的冲突性选择所导致的,从而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两种不同的文学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些探讨为转型期的中国文论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界。
  • 美国不再伟大?

    美国不再伟大?

    《美国不再伟大?》集中了作者近两年的随笔,涉及美国大选、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以当下的新闻为线索,钩沉探索背后的社会文化规律和中西差别。新闻热点会过去,但是社会文化的思考却不会过时,作者努力在具体的事件中,寻找美国社会的真相——不一味追捧民主自由的美好,也不把美国社会的缺点简单化,而是努力在个人化的故事讲述中呈现真实的美国社会风貌,既避免过度的理论解读,又给读者真实的感性经验。
  • 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

    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

    王红旗主编的这本《中国女性文化(第17辑)》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创建两性平等、互补共生的性别和谐文化”为宗旨,以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核心,在历史与现实的叙事中探究女性/男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产品,是如何被塑造、被虚构、被异化、被复制,而不仅仅是女性被生成。
  • 胡竹峰作品:雪天的书

    胡竹峰作品:雪天的书

    本书以阅读为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纬。谈文论艺也谈文论道。说的是文章的事,也是一个人的心绪。文章气象高古,得水墨精神,又清明畅朗,立意高远。
  • 走进1643年的春天

    走进1643年的春天

    1644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三月中旬的北京还是朔风漫天、大雪漫天、噩耗漫天。就在这个雪花幂历的春天,国都陷落,崇祯自尽以殉国,京城的达官显贵因财产被没收而哀号一片。不久后,“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那个差点嫁入如皋水绘园冒家的陈圆圆,一代骁将吴三桂不惜抛却节操,愤然投降清军,与李自成决战山海关,短命的大顺政权旋即覆灭,大清入主中原,开始了长达267年的统治。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热门推荐
  • 我在魔法世界画符咒

    我在魔法世界画符咒

    佟言在危机四伏的霍格沃茨世界,意外成为镇灵师,可以使用符咒的力量对抗魔法。绿巨人、绯红女巫,听说你们的力量很强?来试试我的牛符咒和龙符咒!哈利波特、伏地魔,听说你们的魔法很强?来试试我画的五雷轰顶、毁天灭地符!灭霸,听说你打个响指就能毁灭星球?我有帮手——敕神符,帮我请下荒天帝的金身法相锤爆他!还有野心勃勃的黑魔法师、炼药摘星的罗恩术士,肩扛正道的胆小女巫,缺心眼儿的魂兽。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主角在魔法世界里充当路人甲的故事。PS:作者菌另外有完本作品《追子弹的人》,此书被封中,又开新书,但更新质量保证,请放心入坑……群号:还没有,哈哈哈哈哈!
  • 女总裁的妖孽保镖

    女总裁的妖孽保镖

    王枭,曾经让世界颤抖的雇佣兵之王。这一次回归都市,只是为了成为女总裁的贴身保镖,为了征服这位女总裁,王枭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兄弟,不惜两肋插刀;为了女人,不惜掉光节操……妖孽保镖,纵横都市!
  • 无常道人

    无常道人

    天地玄幻,妙法无常。一身破烂道袍,两袖淡淡清风,掌心天机尽握,心中日月乾坤。世间有太多不平事,良善被欺,恶人猖狂,无常道人横空出世,惩恶扬善,肃清乾坤,他嗜酒懒散,没有正形,偏偏收了个徒弟比他还没正形,师徒俩嬉笑怒骂,守护着人世的安定清明,等到一场灭世浩劫来临,无常道人毅然挺身而出。
  • 野山布衣客

    野山布衣客

    少年身怀万年难遇的九字真言体,却身负千斤重担,血海深仇,一介布衣闯荡四界,苟延残喘,险象环生,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天赋,在四界之内威名大震,而后四界展开生死存亡之战,少年屡次化解人界危机,战功赫赫,居功至伟,成为世间神话般的人物,世人将其尊称为:“布衣客”
  • 揭秘古人类

    揭秘古人类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揭秘古人类(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杀戮邪狼

    杀戮邪狼

    嘿,你无法一夜之间便长大,你无法一夜之间便成熟,你只是学会了伪装。沈放威风凛凛,一脚踹在他的身上。蒋嘉楠看不下去了:“翎轩,你怎么不还手呢?”翎轩笑了,废柴就要有个废柴样嘛,一个屌丝装成高富帅有什么用,迟早会被别的高富帅戳穿。自己再怎么掩饰,也无法掩饰自己一颗废柴的心。一只整日整夜靠翻垃圾桶为生的草狗再怎么蜕变,也无法拥有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贵宾犬那般高贵,因为那颗跳动着的心脏,无法置换。蒋嘉楠一个漂亮的直拳,将沈放一拳轰在地上,鼻子上冒出一朵漂亮血花。蒋嘉楠看向翎轩,眼神有些复杂,为他的一时懦弱而捉摸不透。“喂,不能给卡讯学校丢脸啊。”
  • 忆相思回不去

    忆相思回不去

    16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而这对于我来说是我心长成到心碎的阶段希望你轮回后别记得我,也别撞上我。因为我怕我又毁了你,我又爱上了你,我怕你会再一次离开我
  • 神界超级系统

    神界超级系统

    天降神界超级系统,神器、神丹、神兽、神傀,应有尽有!方楚从此牛13起来了!
  • 旧城喜句

    旧城喜句

    每个人生来都如一个谜,求知最后的谜底,也许能知道自己将前往何方——我们就是重重迷雾下寻找出路的人。骆小四,正是这么一个人,缺点很多,不大招人喜欢,却对自己所理想的生活充满执念,无论在什么关头,他都没有选择放弃……我祝愿他有一个好结果,也祝愿同样对生活拥有执念的你们有一个好结果。
  • 刘备别传

    刘备别传

    悠悠三国事,寂寞千秋行,心念刘皇叔仁义无双宽厚济民,却终功业成空,遗恨千古,故欲作此文使刘皇叔屡经蹉跌,却能在疆场政坛纵横驰骋,最终霸业成真,以慰渴慕之情!黑黢黢的夜,深沉而静谧,破旧的土草墙外偶尔传来几声远处的犬吠。屋内,伸手不见五指,土炕上平躺着一位不知年纪体貌的辗转难眠的青壮,时而侧卧哀叹两声,时而奋坐、斜依炕头,透过只有几根粘着破碎的纸衣的窗棂,凝神地打量着漆黑天幕上微微显露的殘星。青壮脑中一片混混沌沌,似着了魔怔一般。他不知这是何年月纲纪、身处何方,也不知自己来自何处、身为何人。这,已经是第三个这样的夜晚了。就这样,青壮又挨俟到了天明。QQ交流群功盖三分国:831807584初次写作,诚邀各位书友入群指导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