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又是一次竞争,比信誉、比质量、比规模、斗智斗力,方能确定鹿死谁手。李嘉诚的目标,是使长江成为北美S公司在港的独家供应商。他自信产品质量是全港一流的,但论资金实力、生产规模,却不敢在本港同业称老大。与欧洲批发商做交易,既是李嘉诚的胜利,也为他带来教训,有限的生产规模,险些使李嘉诚的希望落空。
时间给予李嘉诚只有短暂的一周。李嘉诚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令人惊愕而振奋的计划:必须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
这是李嘉诚一生中,最大最仓促的冒险。他孤注一掷,几乎是拿多年营建的事业来赌博。李嘉诚一生处事稳健,可这一次,他别无选择,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全力拼命。
无法想象一周之内形成新规模难度有多大。旧厂房的退租,可用设备的搬迁,购置新设备,新厂房的承租改建,设备安装调试,新聘工人的培训及上岗,工厂进入正常运行——都得在一周内完成,一道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计划前功尽弃。
李嘉诚和全体员工一起,奋斗了7昼夜,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李嘉诚紧张而不慌乱,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谁做,以及每一天的工作进度,全在日程安排表中标得清清楚楚。就这一点可见李嘉诚的冒险,并非草率行事。
就在外国公司购货部经理到达那天,设备刚刚调试完毕,李嘉诚把全员上岗生产的事,交给副手负责,亲自驾车去启德机场接客人。李嘉诚已为外商在港岛希尔顿酒店预订了房间,在回程的路上,李嘉诚问外商:“是先住下休息,还是先去参观工厂?”外商不假思索答道:“当然是先参观工厂。”
李嘉诚不得不调转车头,朝北角方向驶去。他心中忐忑不安,全员上岗生产,会不会出问题?汽车驶近工业大厦,李嘉诚停下车为外商开门,听到熟悉的机器声音以及塑胶气味,心里才踏实下来。
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蜚声全港,这为世界的塑胶同行所侧目。
6.春宵一刻值千金,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需要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惜时观念。
李嘉诚满载而归。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他发现绣球最畅销,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作样品。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他不动声色,只是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把带来的样品展示给大家。众人为这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塑胶花拍案叫绝。李嘉诚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产品的竞争,实则又是人才的竞争。李嘉诚四处寻访,重酬聘请塑胶人才。李嘉诚把样品交他们研究,要求他们着眼于三处:一是配方调色,二是成型组合,三是款式品种。塑胶花实际上是植物花的翻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种植并喜爱的花卉不尽相同,李嘉诚觉得他带来的样品,太意大利化了。他要求顺应香港和国际大众消费者的喜好,设计出全新的款式,并且不必拘泥植物花卉的原有模式。李嘉诚在香港洞烛先机,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
按理说,物以稀为贵,卖高价在情理之中。但是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本来,批量生产的塑胶花,成本也并不高。价格一高,问津者必少。其他厂家再一拥而上,长江厂的市场地位就难得稳定。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极短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卖得快,必产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
这样,即使效颦者风涌,长江厂也早已站稳了脚跟,长江厂的塑胶花也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事实果真如此,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很快,塑胶花风行香港和东南亚。老一辈港人记忆犹新,几乎在数周之间,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卉店,摆满了长江厂出品的塑胶花。寻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写字楼,甚至汽车驾驶室,都能看到塑胶花的倩影。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李嘉诚认为,一个商人,在接洽商务时,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地撇开正话不讲,而只谈他随时想到的不相干的话,是绝对不能成功的,因为他太迟缓。现代的商业是供应往来,应接不暇,所以商业谈话中的每句话,都应该针对业务本身出发,要直接、爽快,时间才不致浪费。
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宝贵,所以能够将时间做到最大限度地充分运用。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在他成功投资的若干紧急关头,正是靠着这种对时间的精确把握,从而一举战胜对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李嘉诚最厌恶的就是那些说话不着边际、节外生枝,讲冗长的套话、无谓的废话的人。李嘉诚平时惜时如金,很少长篇大套,而必要的商业应酬也总是能短则短,能少则少。
李嘉诚认为,从事商业的人,需要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惜时观念。他们往往具有男性气概,不舍得在细节上浪费时间。如果连职员的小动作都要干涉的话,这样的人绝对无法做个理想的公司老板。因此,李嘉诚总是将公司经营的许多事情都交给底下的重要助手去办理,对于确定好的投资或经营计划,他总是充分信任下属,从不干预。他自己则总是将重大的经营决策进行反复斟酌,直到自己做出决定为止。正是靠这样的高效率工作才节省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使得规模庞大的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公司得以高效地运转。
7.思考未来,把握机遇
谁不思考未来,谁就没有未来!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级富豪,其财富秘诀自然有多条,但“思考未来”却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这可谓字字是金,是很值得企业家们学习和借鉴的“财富”真经。
(1)思考未来才能看清方向,把握商机。
企业家能否引领企业胜利远航,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看清前进方向,超前对市场变化的走势、进程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趋利避害,抢抓商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家就要经常思考未来,练就战略眼光,善于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市场之上”。
李嘉诚正是由于经常思考未来,才在经营中如有神助,屡创奇迹。比如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此时投资者普遍失去信心。香港房价暴跌,但李嘉诚却凭借过人眼光和开拓魄力,逆向思维,人弃我取,趁机低价大肆收购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
这样,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楼宇需求大大增加时,他“赚到很多钱”。其实,在李嘉诚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这样的事例很多。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超人一筹的长远眼光和把握商机的才能,而这不正是由于经常思考未来的结果吗?
(2)思考未来才能着眼长远,树立品牌。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那么,他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捞一把,是一把”,而缺少应有的信用和品牌意识,企业也就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