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附:炮姜)
【处方用名】淡干姜、干姜。
【入药部分】根茎。
【性味归经】辛热。归心、肺、脾、胃四经。
【效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证治】
1脾胃虚寒: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伤寒论》);治寒邪直中脏腑所致腹痛,单用本品研末服(《外台秘要》);治胃寒呕吐,常配高良姜,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者,与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治中寒水泻,完谷不化,可单用为末服,亦可与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
2寒饮伏肺:治寒饮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3寒盛阳衰: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伤寒论》)。
【用量】煎服,3~10g。
【禁忌】阴虚内热,大热腹痛、血热妄行、孕妇等忌用。
【按语】此药辛热燥烈,入肺经,善能温肺散寒化饮,且具回阳通脉的功效。因干燥后发散力减弱,温里的功用增强,偏治里寒,能走能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干姜与附子均有温里散寒回阳作用,但附子偏于温肾阳,而干姜主要温脾阳。故阴寒内盛,脾肾阳衰,手足厥冷等证,二药每多配伍应用。
生姜性温,偏于发散,走而不守,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中寒饮呕吐。
附药炮姜:亦称炮姜炭。经炮炙焦黑性变苦温,已去辛散作用,守而不走,故专温里,能引药入血,故能止血,而出血中之寒,适用虚寒性(阳虚)出血。如吐血、便血、崩漏下血等。
高良姜
【处方用名】高良姜、良姜。
【入药部分】根茎。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二经。
【效用】温中散寒,暖胃止痛。
【证治】
1胃寒冷痛: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每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胃寒肝郁,脘腹胀痛,多与香附合用,以疏肝解郁,散寒止痛,如良附丸(《良方集腋》);治卒心腹绞痛如剧,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者,可与厚朴、当归、桂心等同用,如高良姜汤(《千金方》)。
2胃寒呕吐:本品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3g。
【禁忌】肝胃火盛之腹痛、呕逆者不宜用。
【按语】高良姜辛散温通,能散寒止痛,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高良姜与干姜均辛温,为温散中焦寒邪之要药。高良姜偏治胃寒,干姜偏治脾寒。与生姜也不同,高良姜温重于辛,偏于走里,散胃寒而止疼痛;生姜辛重于温,偏于走表,辛散风寒而和胃气以止呕。
此药芳香辛辣,用于感寒而发的急性胃肠炎,并可治疗神经性呃逆。
吴茱萸
【处方用名】淡吴萸、吴萸、吴茱萸。
【入药部分】未成熟的果实。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肾、脾、胃四经。
【效用】温中开郁,止呕止痛,助阳止泻,杀虫。
【证治】
1肝寒犯胃:每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如吴茱萸汤(《伤寒论》);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可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配伍黄连,可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胁痛口苦,呕吐吞酸,如左金丸(《丹溪心法》)。
2寒伤阳气:治寒疝腹痛,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医方简义》);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治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如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校注妇人大全良方》)。
3下寒上热:口舌生疮,咽痛,外用研末与醋调贴两足心。
4蛲虫,蛔虫病,杀水蛭。
【用量】煎服,15~45g。外用适量。
【禁忌】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凡阴虚有热,及无寒湿者忌用。
【按语】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厥阳肝经之要药,不仅治肝之病,并能疗脾肾之疾。
吴茱萸与温肾暖脾之药,如补骨脂、肉豆蔻等配伍,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或五更泻,若与温中散寒、健脾和中药,如生姜、大枣、人参等相配伍,则治肝寒犯胃之干呕,吐涎沫,肝寒循经上犯之巅顶作痛,或胃中虚寒之胃脘痛、呕吐、吞酸、嘈杂等证。若与黄连(萸∶连=1∶6)配伍,则治肝火上逆或湿热内蕴之胁痛、脘痞吞酸、嘈杂嗳气等证。
吴茱萸治肝寒犯胃之呕酸;生姜治脾胃寒饮上逆之呕水;黄连治胃中温热之呕苦,三者各有不同。
吴茱萸服用过量有时会引起错觉和视力障碍。
薤白
【处方用名】薤白、薤白头。
【入药部分】茎。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胃、大肠二经。
【效用】温中通阳,下气散结。
【证治】
1痰浊内阻,阳气不通:治寒痰阻滞、胸阳不振所致胸痹证,常与瓜蒌、半夏、枳实等配伍,如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金匮要略》);若治痰瘀胸痹,则可与丹参、川芎、瓜蒌皮等同用。
2阳气不宣,痰血交滞:治胃寒气滞之脘腹痞满胀痛,可与高良姜、砂仁、木香等同用;若治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或与木香、枳实、黄柏配伍。
【用量】煎服,5~9g。
【禁忌】气虚无滞者慎用。
【按语】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又有行气导滞、消胀止痛之功。薤白辛通滑利,温中通阳,能化秽浊上气,以散阴寒之结,所以上能开胸痹,下能泄气滞。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治胸痹刺痛,四逆散加薤白治泄痢下重。
草豆蔻
【处方用名】草豆蔻、草蔻。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二经。
【效用】健脾燥湿,温中止呕。
【证治】
1脾虚湿滞:脾胃寒湿偏重,气机不畅常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2寒湿郁滞:胃痛呕吐,多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温中止呕之品同用,如草豆蔻散(《博济方》)。寒湿内盛,清浊不分而腹痛泻痢者,可与苍术、厚朴、木香等同用。【用量】煎服,3~6g。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
【禁忌】阴虚血燥者慎用。
【按语】本品芳香温燥,长干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草豆蔻与白豆蔻二者性味相同均能理气止呕,但草豆蔻偏于健脾燥湿,白豆蔻偏于理胃气而湿燥性较差。
毕澄茄
【处方用名】毕澄茄。
【入药部分】果实。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肾、膀胱四经。
【效用】温胃降逆,散寒止痛。
【证治】
1胃寒气滞: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功似荜茇,可单用或与高良姜、丁香、厚朴等同用。
2下焦虚寒:寒疝疼痛,小便不利,或膀胱冷气,小便频数,常与吴茱萸、香附、木香等同用。与萆薢、茯苓、乌药等同用,对小儿寒湿郁滞,小便浑浊之证尤效。
【用量】煎服,15~3g。
【按语】该药为温中散寒之品,治胃寒呕吐之功效尤佳,同又治寒疝。习惯上把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也当本品使用。
丁香
【处方用名】公丁香、母丁香、丁香。
【入药部分】花蕾及果实。
【性味归经】辛温。肺、胃、肺、肾四经。
【效用】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证治】
1中焦虚寒:治虚寒呕逆,常与柿蒂、党参、生姜等同用,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与白术、砂仁等同有,如丁香散(《沈氏尊生书》);治妊娠恶阻,可与人参、藿香同用(《证治准绳》)。
2肾阳虚衰:治胃寒脘腹冷痛,常与延胡索、五灵脂、橘红等同用。温肾助阳起痿,可与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同用。
【用量】煎服,1~3g。外用适量。
【禁忌】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畏郁金。
【按语】本品本品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与柿蒂同伍对胃塞呕逆有效。丁香有母丁香、公丁香二种,母丁香香气软弱,油分也不足,故多以公丁香入药。丁香能入肾壮阳,用治阳萎有效。
艾叶
【处方用名】艾绒、艾叶炭。
【入药部分】叶。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脾、肾三经。
【效用】温经止血,散寒除湿,安胎。
【证治】
1经血虚寒:主治下元虚冷,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可单用本品,水煎服,或配阿胶、芍药、干地黄等同用,如胶艾汤(《金匮要略》);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多种出血证,配伍生地、生荷叶、生柏叶等清热凉血药,可如四生丸(《妇人大全良方》)。艾叶之用,既可加强止血,又可防大队寒凉药物而致凉遏留瘀之弊。
2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痛经等证:每与香附、川芎、白芍、当归等同用,若虚冷较甚者,再配伍吴茱萸、肉桂等,如艾附暖宫丸(《直指方》)。用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可以单味艾叶煎服,或以之炒热熨敷脐腹,或配伍温中理气之品。
3胎动不安:治疗妊娠卒胎动不安,以艾叶酒煎服,如《肘后方》;临床每多与阿胶、桑寄生等同用。
4湿邪郁表:湿疹,皮肤瘙痒(外用)。
此外,艾绒温炙,温煦气血,通经散寒,透达经络,为温灸的主要原料。
【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禁忌】凡阴虚血热者不宜用。
【按语】本品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又能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常用于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及带下清稀等证,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此药多用治虚寒性出血。欲增强温经止血之功,则可炒炭用。
艾叶性温而香,暖气血而温经络,逐寒湿而止冷痛,又为灸法之药料。此药与四物汤及阿胶等同用能止血,用于下焦虚寒性出血;与生地黄、生荷叶、生侧柏叶等凉血清热药配伍,能治血热妄行吐衄之证,但用量宜少,是为反佐。
除此,艾叶尚能温暖下焦气血,有与肉桂相似之处。但肉桂辛甘大热,能行血不能止血,能堕胎不能安胎,而艾叶苦辛温,既能温行气血以调经,又能止血以安胎,这是二药之不同点。
荔枝核
【处方用名】荔枝核。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肝、胃经。
【效用】理气散寒。
【证治】
1寒凝气滞: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可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医得效方》);或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气内消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若睾丸肿痛属湿热者,可配龙胆草、川楝子、大黄等同用。
2气血瘀聚: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与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书》);若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妇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疗效更好。
【用量】煎服,45~9g。或入丸、散剂。
【按语】本品主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荔枝核为肝经血分药,行血中之寒气,故治一切寒证。
小茴香
【处方用名】小茴香。
【入药部分】果实。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四经。
【效用】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证治】
1厥阴寒邪:寒疝腹痛,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配伍,如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可用本品炒热,与橘核、山楂等同用,布裹温熨腹部。如香橘散(《张氏医通》);肝经受寒之少腹冷痛,或冲任虚寒之痛经,可与当归、川芎、肉桂等同用。
2脾胃虚寒: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可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脾胃虚寒的脘腹胀痛、呕吐食少,可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
【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禁忌】凡一切热证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按语】茴香有大小之分,大茴香即八角茴香,多做为副食品可祛腥气,小茴香入药用,温暧下焦,为治寒疝之要药。
川椒
【处方用名】川椒、蜀椒、花椒。
【入药部分】果实。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肺、脾、胃、胆、肾五经。
【效用】温中止痛,杀虫。
【证治】
1寒湿伤中:常与生姜、白豆蔻等同用,治疗外寒内侵,胃寒腹痛、呕吐等症;与干姜、人参等配伍,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等,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与肉豆蔻同用,可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如川椒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虫扰胆胃: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等,常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如乌梅丸(《伤寒论》);单用煎液作保留灌肠,用治小儿蛲虫病,肛周瘙痒;
3风邪郁表: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不能已者,与吴茱萸、蛇床子、藜芦、陈茶、烧盐同用,水煎熏洗,如椒茱汤(《医级》);湿疹瘙痒,单用或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配伍,煎汤外洗。
【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按语】川椒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川椒辛热香燥之品,与吴茱萸相似而入胃降逆以吴萸为先,杀虫祛浊以川椒为良。
小结
干姜偏治肿寒,而能回阳通脉,高良姜主洽胃冷作痛,吴茱萸治肝寒犯胃之呕酸,薤白温胸阳而散浊气,为治胸痹要药,草豆蔻健脾而止呕。毕澄茄温胃散寒而止呕,效力持久,丁香既能温中降逆,又能温肾助阳,艾叶炭止下焦虚寒之出血,荔枝核行血中之寒气而疗疝;小茴香暖下焦而疗疝,川椒杀虫,主治脘腹冷痛。
【使用注意】
1若有表寒者,当与解表药同用。
2若脾胃虚寒,呕吐下利者,可配健脾胃药同用。
3祛寒药有冷服者,此为寒因寒用的从治法。
【禁忌】此类药物,大多具有辛温燥热之任,凡属阴虚发热等证,皆应禁用。其中干姜、吴茱萸等,孕妇更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