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博士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小学生,如果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则不是一件好事。这种为了面子的攀比行为至少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
2.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3.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
4.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攀比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不能盲目攀比,把握“尺度”最重要,更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一般来说,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最重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生活及处事方式,是最利于身心健康的正常心态。
生活大帮手
对于为了面子过于攀比的现象不能掉以轻心,不能任其自然,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而应该及时纠正以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价值观和虚荣心是两个重要的心理门槛,必须要跨过去,跨过去了便有利于消除不良攀比。下面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价值观和虚荣心吧!
1.价值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财富代表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甚至有时候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都能买到,人类对财富的追求有增无减。拜金主义,最直观的表现便是不断膨胀的物欲,于是便形成了攀比。孩子的攀比源于父母,大人的攀比源于社会,总而言之,都是受周围的大环境所影响。离孩子最近的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富有的小孩并不一定受欢迎,善良的小孩必定受欢迎。
2.虚荣心。穿得没别人好并不代表什么,得体就行,不必自卑。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不会因为衣着华丽而高人一等,也不会因为穿着朴素而低人一等,全是虚荣心在作怪。自古以来,公主王子都是锦衣玉食,但是衣衫褴褛的国王依旧是国王,依旧受万民景仰。应该自尊、自强,便没有人能看低你。
知识链接
由于攀比的心理而导致的攀比效应现在也非常普遍了。攀比效应是指当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开始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开始逐级形成一种趋势,大家会感到别人有了自己也不能落后,也得去要一个。就像中国的手机发展、汽车发展、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小学生买电脑、本科生积极去考研,多不胜数。这些东西对个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你没有,会感到低人一等。而对自己有多大用处不一定,但是一定不能够落后,并且一旦推广到某个爆发点,则会更加快速的发展。
9.4 不要追求名牌
小脑袋里的问题
名牌代表昂贵,代表品味,我追求名牌是要提高自己的品味,有什么不对吗?
生活小博士
一讲到“品位”,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和金钱挂上钩,认为品位就是高消费,两者混为一谈。不可否认,打高尔夫球、听音乐会、弹钢琴、打扮时尚被普遍认为是精致高雅的生活,品位的象征,似乎这些是有钱人干的事情。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钱或许能提高品位,让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不会凭空产生高雅。粗俗的人只能买到豪华的排场,高雅的人才能买到品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穿着名贵华丽的衣服,戴了一身的金银珠宝,但是却让人看起来粗俗不堪;有的人虽然衣着便宜,但搭配得大方得体,显得高雅脱俗。这就是品味的差别!
没有钱也能有高雅的品味,这样的例子就多了。古代许多文人逸士,他们往往都是过着清贫但高雅的生活。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雅品味,普通人是难以企及的。把钱看得太重,钻进钱眼里,沦落为金钱的奴隶的人浑身散着铜臭味,是谈不上高雅品味的。但另一方面,一味地轻视钱,虚伪地视钱财如粪土,不切实际,自视清高,这样的人又不免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同样也不算有高雅的品味。
生活大帮手
大多数人都会喜欢名牌,因为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它所代表的优秀品质、时尚风格、文化内涵,甚至是传奇历史。比如说打火机的品牌:ZIPPO。ZIPPO优良的防风性、耐水泡性、持续燃烧性都是被称道的,尤其是它坚硬的外壳可以抵御任何物质的碰撞,曾经有名士兵因为ZIPPO挡住了子弹而保全性命。ZIPPO的原则是:绝不画蛇添足,目标是“简单、坚固、实用”——在你需要的任何时候,ZIPPO都可以为你提供安全可靠的火源。
现代人对品牌的追求绝非为获得优秀品质那么简单,而是在追逐豪华和气派,是一种畸形的攀比、自卑、妒嫉甚至是敌视心理。一个方面,他们消费常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然,攀比心理隐含着一种竞争意识,只不过这种竞争是一种错位的竞争。另一个方面,他们自卑,常常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就产生自卑心理,这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再一个方面,他们通过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逐渐演变成嫉妒,再严重就变成了一种心理障碍——敌视。他们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周围的人,穿上了名牌,他们就看不起没名牌的同学;而没名牌时,就会看不起有名牌的同学。
知识链接
孩子爱穿名牌、用名牌,主要出于两种心理:
1.显示自己身价。名牌服装不仅在审美情趣上要高出普通服装,在价格上更要高出普通服装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许多孩子都把穿名牌服装看作显示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审美水平的标准,似乎只有穿上了名牌,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2.从众心理作用。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并不是从一开始设计出来就成为名牌的,而是经过人们多年的使用之后得到认可,才在公众中树立起一种稳定的信誉和牢固的地位。孩子们看到某些成年人穿名牌,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便产生了想穿名牌的念头。
这两种心理都是不够健康的,攀比心理会分散学习精力,从众心理是盲目的,而且都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贫富差距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否选择名牌应量力而行,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名牌。可以喜欢名牌,但不必过分追求名牌。
9.5 学会讲价
小脑袋里的问题
白菜5毛钱一斤,铅笔1块钱一支,实在是没必要再讲价,现在市面上也都是明码标价,学讲价还有用处吗?
生活小博士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道:“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肩挑是指走村串户的货郎小贩,这种人迫于生活而做肩头买卖,求微利以度日。人家已经是蝇头逐利,针尖削铁了,你还想从他们身上占小便宜是不对的。
对于善良的商人不应该过分计较,但是对于奸商来说,讨价还价是个很必要的环节,毕竟被人宰的感觉不好受啊。现实生活中商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最大利益,而消费者希望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商品,这一对矛盾就是通过“讨价还价”解决的,对消费者来说就是讲价。市场交易的原则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其中的公平是指在交易中明码标价、秤平尺准、童叟无欺。如果是小孩子单独去买东西,有些黑心的商家就会抬高价位,因为小孩子对物品的价位拿捏不准,又不会讲价,所以很容易以高价钱买到低价值的商品。所以应该从小学会讲价,以防止上当受骗。
并非买所有的东西都要讲价,坐公交车1块钱,电费是1块5,这不需要讲价;打的士起步4块,每超过一公里加1块6,这也不需要讲价,全城都是统一价。如果去小店买衣服,一件款式、质地都差不多的衣服,A店卖240元,B店买200元,自己的心理价位只有150元,这时就肯定要讲价了。心理价位怎么得出来?通过比较。
生活大帮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讲价也要讲究策略。
1.声东击西。当你看好某商品时,不要急着问价,先随便问一下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现出很随意的样子,然后突然问你要的东西的价格。店主通常来不及防范,报出较低的价格。切忌表露出对那商品的热情,善于察言观色的店主会漫天起价。
2.漫不经心。当店主报价后,要扮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这么贵?”之后转身出门。“走”是砍价的“必杀技”。店主自然不会放过快到口的肥肉,立刻会减一点价,此时千万别回头,照走可也。
3.攻其不备。在外头溜达一圈后,再回到店中,拿起货品,装傻地问:“刚才你说多少钱?是××吧?”你说的这个价比刚才店主挽留你的价格自然要少一些,要是还可接受,店主一定会说“是。”这样又减价一次。
4.虚张声势。指出隔壁同样商品才多少,前面那家更便宜。这一招“杜撰”虽已给用滥,但仍是砍价必要的一环。不要给时间让店主破解,立刻进入第五式。
5.评头品足。试着用最快的速度把你所想到的该货品的缺点列举出来,一般的顺序是式样、颜色、质地、手工……总之要让人觉得货品一无是处,从而达到减价的目的。
6.夺门而出。这个时候店主就会让你还价。先让店主给出最低价,然后给出你心目中的最低价,视地方而定,建议只给店主最低价的一半。店主必然不肯,这时你要做的是转身再走。店主会做出连续性的减价,不要理会,随他减吧。
7.浪子回头。等到店主给到他所接受的最低价后,你就该回过头重新进来,跟他说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然后在自己的最低价上加上一点,再跟他砍价。
8.故伎重演。如果店主还不肯,再用“走”这一招。店主的最后一次减价通常都可接受了,回去买了它吧。
知识链接
明码标价是指在商品或服务等各项指标基础上标示的价格水平或收费标准,是向消费者公布商品价格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具体有卡片标价、挂牌标价、实物标价等形式,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等级、规格、型号、单位、价格或者提供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是商业企业进行价格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方法。
明码标价主要有三种:
1.销售工业品和食品采用价格标签。
2.收购农副产品、副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等,悬挂价格牌或张贴价目表。
3.一些大件体重的商品在实物上标价。内容一般包括商品货号、品名、产地、商标、规格、等级、计价单位、收购和销售价格等。
明码标价要求做到完整、准确、醒目、美观、清楚、易懂易行、有货有价。价目表或价格牌、价格标签等的填制、交换、销毁,均由企业物价员统一负责,其他人员无权更换、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