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19000000015

第15章 宋王朝的心病(1)

一、为什么要议和

在赵构的心里,他千方百计地想要和金人议和,偏安江南小小的一隅,过安定的日子,就已经足够了。这种看法在大多数臣僚和军民之中,是不被接受的。时任枢密院副使的王庶到江淮巡视的时候,将领们大多向他表示了,现在正是进攻的好机会,错过这个时机,以后劳师费财,也未必有功。岳飞甚至向王庶说道,如果今年再不发兵打仗,他就不干了,要回庐山闲居去了。

王庶是一个有威望的人,也懂军事,他的看法和大将们是一致的,也不同意讲和。知道赵构有这方面的意思,他马上就上了一道奏折,严厉反对。在奏折中,王庶说道,先帝被掳去北边,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天地鬼神为之愤怒,陛下和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和他们讲和?这是天理不容的事情啊!

没过多久之后,王庶又上了一道奏折,对赵构说,陛下福泽深厚,现如今又是兵强马壮,社会小康,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时候,万万不能向金人屈膝投降:“陛下当两宫北狩之后,龙飞睢阳,匹马渡江,扁舟航海,以至苗、刘之变,艰难万状,终无所伤。天之相陛下厚矣至矣。今虽未能克复旧疆,銮舆顺动,而大将星列,官军云屯,百度修举,较之前日,可谓小康。何苦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庙之耻,不痛宫闱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违人,以事夷狄乎!”

王庶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喉咙都要喊得哑掉了,但是赵构根本不搭理他,他已经下定决心,向金人屈膝投降了,不管有多少大臣反对,他都不改变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惜与大臣们吵架,反正自己就是要投降。赵鼎看着大臣们与皇帝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就趁着赵构独自一人的时候,前去调和。

赵鼎对赵构说,陛下与金人之间仇深似海,和他们讲和,这件事的确不太好,但现在陛下却还是执意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父母和兄弟罢了。群臣们反对议和,愤懑之辞层出不穷,都是因为忠君爱国,别无他意,所以也不必开罪他们,现在陛下只需好好跟大臣们讲,您也知道金国不可信,之所以还要与之讲和,是为了被掳去的父母兄弟,大臣们见陛下孝诚如此,必定能够谅解。

赵构后来也的确这么做了,不过大臣们依旧不谅解,不谅解就不谅解吧,反正赵构的看法是不会改变了。为了达成讲和的目的,赵构甚至重新起用了秦桧。虽然之前秦桧被罢相的时候说过,永不复用,但那只是说说而已,秦桧与挞懒关系很好,现在挞懒手握大权,赵构需要通过秦桧与挞懒联系,所以他重新起用秦桧,并且很快就把他升为了枢密使,“恩数视宰臣”。

宋徽宗赵佶被金人掳去,最终死在了北边。南宋方面曾派使臣王伦和高公绘前去请回灵柩,但金国并没有交还,还把两人扣押起来了。废除伪齐政权之后,金国把他们两人放了回来,还让他们带话给赵构说:“好报江南,自今道路无阻,和议可以平达了。”兀术还给了他们一封书信,专门讲了这件事。

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王伦等人回到了南宋,把这一消息带了回来。赵构得知后高兴得几乎手舞足蹈了,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在当天接见王伦的时候,他就表现得非常高兴,赏赐了王伦很多礼物。第二天,他就把王伦派回金国去了,打着迎还徽宗灵柩的名号,去向金国屈膝投降。

金国决定派使臣乌陵思谋和石庆于五月份前往南宋,商量关于议和的事情。金国方面表示,可以把宋徽宗赵佶的灵柩送回南宋,同时把赵构的生母韦氏也送回来,并且把之前由伪齐占领的黄河以南及淮水以北地区拨归南宋。但金国也是有条件的,即要南宋称臣纳贡,取消帝号国号,做金国的藩属。

赵构把王庶找来商量,想听听他的看法。王庶立即对此表示反对,金国的使者来了之后,态度傲慢无礼,王庶代表南宋与之谈判,态度比他们还要恶劣。南宋方面主要由王庶、赵鼎和秦桧出面与金人使者谈判,在谈的时候,王庶连正眼都没看那些使者一眼,话一句都不说,只是气呼呼坐在一边瞪眼睛。

赵鼎倒还和金人的使者交谈了几句,之前他努力调和赵构与大臣们的意见,其实并未反对赵构要议和的打算,但是这次金人的要求,连他也觉得太过分了,因此认为不能全部接受。讲和可以,但要有条件地讲和。结果赵构没听他的,赵鼎一气之下,上书称病,要求罢相,赵构便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大臣之中,只有秦桧与赵构的意思是一致的,认为应该无条件全部答应金国的要求,他们提什么要求,就答应什么要求,以此换取和平。看着大臣们纷纷反对议和,秦桧就在私下里对赵构说,议和的事情,大臣们意见不一,争来争去,肯定争不出什么结果,假如陛下下定决心要讲和,就只和他议事,不许群臣干涉,只有这样,事情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再多的努力也无补于事。

赵构听了秦桧的话,马上表示:“朕独与卿议。”秦桧说:“臣亦恐未便,欲望陛下更精加思虑三日,然后别具奏禀。”秦桧希望赵构能好好想想,别急着作决定,想明白再说。赵构想了三天之后,秦桧又让他再想三天,直到这三天过后,赵构仍旧没改变初衷,秦桧才开始与他商量,要坚持议和的事情。

南宋与金国谈妥议和的事之后,金国派遣张通古和萧哲两位使臣前往南宋。在他们到达南宋之前,就先派人前来告知说,金国方面决定,金国的诏书抵达南宋境内之后,结伴官要跪拜迎接,州县官也必需望诏书迎拜。这对南宋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欺人更甚的是,他们甚至要求诏书到达临安的时候,赵构必须脱下皇袍,穿上大臣的衣服,跪拜接受诏书,并且这些条款都不能更改。

赵构也觉得这些要求对他来说,乃至于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侮辱,但他仍然表示,自己全部接受,他拿百姓充作借口,对大臣们说:“若使百姓免于兵革之苦,得安其生,朕亦何爱一己之屈。”其实他不过是害怕金国罢了。大臣们则根本不买账,得知这些事无不愤慨。赵构和秦桧提出一系列理由,以证明他们必须要和金国议和,大臣们则一一将之驳倒了,试图扭转局势。

驻守边关的大将韩世忠也接连上了几道奏折,力言不可与金人议和,因为一看就知道,金人提出议和必定是有阴谋的。这十多年来,金国为了要吞并南宋,朝夕谋划,做了多少事情,怎么忽然之间又提出要讲和了?还那么好心还给南宋许多地方?难道他们是“惧我兵威”?还是“曾遭毒杀,事不得已,故来讲和”?这些肯定都不是的,他们讲和,背后必然是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韩世忠在奏折中接着说道,他觉得金人可能有这样的意图:“但恐以交割诸路为名,先要山东、河北等路军民,或先要应北来归朝投附女真、契丹、渤海、汉儿签军等,出此声势,摇动人情。或假此讲和割地,或以兵势逼胁,有无厌难从须索,蠹耗国用,使陛下先失天下人心,坐致困弊,方为大举。”

韩世忠继续猜测说:“今国家避地东南,目前军势贼尚提防,虽谋吞并,未敢轻易深入,故用此谋,诈许交还陕西,意望移兵就据,分我兵势。其贼必别有谋划,志在一举,决要倾危,绝彼后患。况陕西诸路,出兵产马,用武根本之地,岂肯真实交割,资助利用?”显然,金人是在用“巧伪甘言以相诳赚”。

枢密院副使王庶也是极力反对议和,之前乌陵思谋来的时候,他就不断上书反对了,这次张通古和萧哲来了之后,他更是激烈抗议,接连不断地向赵构上书,陈述不可与金人议和。金人无非有三条路走,一是讲和,二是遣使,三是用兵。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对南宋用兵,耗费巨大,国力空虚,老帅宿将也死得差不多了,发现打不过咱们了,所以才要讲和的,可千万不能中了他们的奸计。

赵构心里是希望王庶能赞同他与金人讲和的意见的,不过看王庶写的奏折,他知道这可能是办不到了,因此才免去了他枢密院副使的职位。看着大臣们反对得这么厉害,赵构不无委屈地和大臣们讲道:“朕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聚会,南北居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希望大家体谅,但是大臣们依旧强烈反对。

二、终于议和了

赵构为了与金国议和提出来的理由,大臣们都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在吏部侍郎晏敦复的奏折中,他陈述道,“陛下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聚会,南北居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这真的是圣人的用心,但用心是好的,这么做真的能收到好的效果吗?如果有益于事,屈己当然可为,“倘于大事非徙无益,且又因而别致祸患”,就不好了。

看现在的情况,金国显然没有那样的好心,愿意真心诚意地讲和。他们派遣的使者以诏谕为名,已经不把朝廷当作一个主权国家了,只当作他们的藩属,这怎么能够答应?现在如果无条件顺从他们,以后他们封陛下一个王,要答应吗?让朝中大将都接受封拜,要答应吗?这肯定不能答应,但是如果不答应,他们就随时都能以之为借口向我们用兵,所谓的议和,又有什么意义呢?

时任吏部员外郎的许忻也上书道,金国以诏谕江南为名,派使前来,根本不是来讲和的。我们现在答应他们的要求,以后他们悔改了,许给我们的好处拿不到,我们还要白白丢掉面子,让天下人耻笑,让百姓蒙羞,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现如今,朝廷之中的大臣们意见一致,纷纷认为,金人的话不可信,大家都这么说,陛下难道看不见吗?难道察觉不出金人背后的险恶吗?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更是上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奏折,说金人无故提出议和,是要“臣妾我也”、“刘豫我也”,即把我们当作臣妾、当作刘豫一般,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他们还要让陛下屈膝跪拜,这更是不能答应的事情,膝一屈不可复伸,到时候国家的颜面全部丢尽,要弥补也做不到了。再者,金人狼子野心,天下共知,他们许诺的好处,我们是拿不到的,可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

让我们看看,坚持议和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像王伦,根本就是一市井小人,如今全天下人都在切齿痛骂他,甚至恨不能吃他的肉以泄愤。秦桧更是大奸臣,孙近附会秦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三个人绝对应该被斩首才对,把他们的头高高地悬挂在大街上,然后拘禁金国派来的使臣,责以无礼。胡铨甚至在奏折中说,陛下不这么做,他就赴东海而死,也不要处在这种小朝廷求活!

胡铨的奏折在社会上传唱一时,大量印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秦桧因此只能上书待罪,但这不过是他的故作姿态罢了,他知道赵构是不会开罪于他的。果然,赵构没有降罪秦桧,只想把胡铨贬到广西的昭州去,后因众多大臣替他申冤,赵构才算改变了主意,把他贬去监广州的盐仓。

赵构还命人写了一篇诏书,布告中外,诏书中说胡铨“狂妄上书,言语凶悖”,把奏折大量印发,是“鼓众劫持朝廷”,所以要把他贬官,并且“永不收叙”。赵构的诏书不仅在于处罚胡铨,更重要的是杀鸡给猴看,让别的大臣们知道,谁要反对议和,最后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大家还是赞同比较好。

赵构希望以此堵住别人的攸攸之口,但他发现这攸攸之口是堵不住的。他处罚了胡铨,大臣们并没有感到惧怕,甚至联名上书,告诉赵构,千万不能议和。在奏折中,大臣们写道,金人为什么要讲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彼狃夫荐食之威,动辄得志,而我甚易恐,故喜为和之说以侮我;又虑我训兵积粟,蓄锐俟时,而事有不可测知者,故不得不为和之说以挠我。”

奏折中接着还写道,历来的事实证明,金人根本是不能取信于人的,相信他们的话,那就真是傻到家了:“况夷狄无信,所从来久,狼子野心,鸣镝于父子之亲,而乃嗜其甘言,信之不惑,其料事亦疏矣!彼以和之一字得志于我,十有二年矣,以覆我王室,以弛我边备,以竭我国力,以解体我将帅,以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望我中国讴吟思汉之赤子,奈何至今而犹未悟也!”

一直以来,金人对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只欠约降一事他们还没干过,现在他们想这么干了,如果我们不加以思考就答应他们,实在是很要命的事情:“陛下奈何不顾祖宗社稷二百年付托之重,将不虑而从,轻以万乘之尊,冒险而侥幸;彼犬羊苟获济其不逊无稽之谋,而蹂躏以逞,将焉避之哉?”

同类推荐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这是一部生动的传奇。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文夜谭般的奇特人生之族。本书将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蒙古族是一个崇尚“强权即真理”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崇尚武力,与农业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观念大相径庭。蒙古西攻欧洲,南取中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元朝。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就是成吉思汗。
  • 麦克阿瑟传

    麦克阿瑟传

    杰弗里·佩雷特著的《麦克阿瑟传》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传记,是关于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麦克阿瑟将军动荡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的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具有无可匹敌的坦率和权威性。大量关于麦克阿瑟的官方军事文献、报告、书信和日记的首次披露,极富感染力!《麦克阿瑟传》将一代名将是如何从不断战胜自我到战胜日韩,最后被总统逼退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 漂泊者萧红

    漂泊者萧红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天才女作家萧红的最新传记。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岁。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历史的真相,以其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十四个故事,横跨不同时代和地域,虽然篇幅精短,但内容丰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种种细节,也凭借茨威格深厚纯熟的笔力,展现了以旁观者视角面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复杂情绪:对悲剧英雄命运的关注、共情、怜惜,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遥远如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面对恺撒遇刺、局势混乱时的犹豫不决;又如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格鲁希墨守成规而造成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以致影响了之后的整个欧洲历史……十四个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热门推荐
  • 仙为魔

    仙为魔

    問:為何入魔?答:仙給不了我想要的。問:魔道無邊,仙道有界,入魔……步邪。答:我心明,正便是正。入魔又如何?成仙又如何?汝敢言世間無正魔?無邪仙?
  • 你是我的一昧良药

    你是我的一昧良药

    人人都说良药苦口,而我的良药却甘甜无比!文案:京城来了一位,双十有二的炙热新贵,京城的贵女人人都盼着自己能嫁给他。而这位刚上任的王爷,就把京城出了名的公主堵在了大殿之下,他看着她眼神炙热而疯狂。尹衍:“公主可有驸马?”公主:“没有!”尹衍:“你看我可行?”……一时之间,京城掀起风雨,就等着看这位新晋新贵何时会被公主克死。他们等啊等,等啊等……等来却是公主夫妻俩琴瑟和鸣,儿孙满堂。【架空,宠文,一对一】免费文,更新不定时,更文看心情!
  • 误惹暴戾蛇王

    误惹暴戾蛇王

    穿成相府三小姐,本来潇洒地很啊!结果,被陌生男人吃了!!!居然还在她肚子里留下三个蛋!身为第一废物的她收拾不了孩子他爹,对付几个小坏蛋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为何这堕胎药一次两次就是没有疗效?她桀骜不羁的人生看来是要被毁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誓不为妃:红颜乱君心

    誓不为妃:红颜乱君心

    “颜儿,你就这么恨我?”身为一代君王的他无论怎么努力,却始终擒获不了面前这个女子的心。“不,我从来没有恨过你,我心里已经容不下别的感情了。只是我不明白,整个天下都在你的手里,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我?”女子哀求的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若这天下能换得你的心,不要也罢!”女子沉默了:对不起,我的心已经送出去了,收不回来了!而他是战无不胜的护国大将军,奈何他是帝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中的女子被送入宫中,却无能为力。这三人间的恩恩怨怨到底会是怎样一个结局呢?
  • 血腥的收获(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血腥的收获(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血腥的收获》是汉密特的长篇处女作,实际上是由三件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谋杀案组成,三个谜题都颇精彩,再加上汉密特擅长描写的侦探和罪犯之间的斗智斗力,本书的可看性犹在《马耳他之鹰》之上。
  • 九龙纪元

    九龙纪元

    林萧,原是林家天才但在林萧十三岁时却染上了一种“怪病”,境界掉落在人元境三重,曾经的天才变成废物。虽是废物的林萧却背负着世间最强的体质,九彩神龙体。终有一日,林萧神体觉醒,曾经的废物又变成天才。若世阻我,我便灭了这世。若天阻我,我便毁了这天。且看林萧如何毁天灭世。攀爬到这世间最高峰。
  • 梦怪之主

    梦怪之主

    平凡的日常被打破,超越普通人限制的世界呈现在眼前……不管是宿命的选择,还是自我的渴望,它们都将大步向前,勇往无畏!
  • 白依山尽

    白依山尽

    “我玥兰漓,不需要朋友,不需要亲人,更不需要你来可怜我”他沉默,他终究选择沉默,看着她远去的身影,自己却无能为力。。她走了,彻彻底底,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无尽的...回忆...
  • 邪魅冷皇俏妖妃

    邪魅冷皇俏妖妃

    她说:谁是谁的孽,谁是谁的瘴?夜君魅,你我相遇,不过是互取所需罢了!今日你若逼得我灵域子孙无路可走,我便从这云墙上跳下去,让你大祁储君,命丧九泉!他说:负了苍生又如何,负了天下又如何?纵然颠覆了四界,可我想要的,不过是你的一句话罢了!什么人,什么神,什么魔,什么妖,什么冥府,什么灵域,我在乎的——只是那一人,那颗心!
  • 心理医生爱上女病人

    心理医生爱上女病人

    尹紫怡和尹紫茵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七岁那年爸爸死于仇杀,妈妈改嫁带走紫茵出国,紫怡跟随奶奶而性格孤僻,被姑姑收养后遭受一系列伤害,当二十年后紫茵回国找她时,紫怡仍是儿童人格。刘健是卓越的心理医生,他对紫怡进行心理治疗,发现紫怡同时患有间歇性狂躁症,会掐杀婴儿和小动物,紫茵以律师身份效劳陈天明集团,又让紫怡和陈天明集团的得力助理武明恋爱,而陈天明就是紫茵的杀父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