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谦不用听大女儿许莲叶讲述,早就知道她们这些没有什么过硬家庭背景的女孩子们在后宫中和被赐予王爷、高官们的遭遇,这十多年来他就因为自己的亲生女儿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有愧于孩子,时常心痛不已。这次许莲叶探亲归来,他明显地看到了女儿仍然与李芬有情有意、藕断丝连,她借着“救命之恩”认了李芬做义子,那纯粹就是在“五王爷府”的随从面前搞的障眼法。看到这些他从心里真的是感到既喜又怕——喜的是终日里守着五王爷那么一个老头子的妙龄少妇,在这短暂的时光里还能感受到一点儿来自同龄小伙子的气息;怕的是本来就是被朝廷“养女当差”制度强行拆散的一对情种,一旦逾越了制度的鸿沟,做出王法不容的事情来,那他这个祖上捐来的四品文官可是担待不起呀!所以许子谦预感到情势不妙,他便用多年来形成的特殊主仆感情迫使李芬远走了满洲,紧接着又逼迫大女儿,领着一帮随从体面地返回了京城的“五王爷府”。
大门大户的家务事哪儿有个完哪?真可以说是“按住葫芦起了瓢”——前头儿刚送走了大女儿许莲叶,这边儿的小女儿又到了十四岁的生日,虽说这岁数不逢五不逢十的,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不算个重要的生日,尤其还是个闺女的生日。但是“十四”这个年龄数字对于“养女当差”的旗人来说,却是个再重要不过的岁数了——她正好到了朝廷规定的逐级给后宫选秀女的年龄。不用说,爹妈给闺女办这个生日的家宴,就是办得再丰盛,全家人儿也吃不出个啥滋味来,最后咂咂牙花子也只能得到一种滋味,那就是“心酸”……
吃完了小女儿的这顿生日宴会,许子谦便亲自来到了北京,找到他的义父崇绮。崇绮那是清朝唯一的一名旗人一甲状元,又历任当朝的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许子谦这个花钱捐来的、不能“世袭罔替”的草根官吏又如何巴结上这么一位权贵的呢?说来话长,许子谦有个表亲叫李江,字观澜,考中了同治元年的进士,官至吏部的车驾司。就在即将受到提拔的同治九年,他却以自己身体有病为由请归故里。他选中了故乡蓟州风景秀丽的穿芳峪,这里一条小河穿越山谷而过,河岸上种植了许多的桃树,每当春天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一阵微风吹来落英缤纷,山涧溪水中不时地飘浮着粉红色的花瓣,踏春赏景的游人来到这里都恍若进入了桃源仙境。李江就在这样的一处圣景中为自己建起了一座“龙泉园”,也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龙泉山人。
这个李江与崇绮同在吏部任职时,结下了莫逆之交。李江在穿芳峪建成龙泉园之后,自然要请好友崇绮来游玩观赏一番了,文人墨客聚会那必然是要喝酒的,这场家宴李江也请来了自己的表亲许子谦。酒席期间,李江向许子谦介绍了自己的好友崇绮,“这是同治朝的大才子,一甲头名状元,授了修撰之衔。”
许子谦一听说自己面前的竟然是这样一位当朝的大才子,二话没说跪倒就拜,“得遇天下奇才,实乃三生有幸,不才子谦愿拜先生为师。”
李江当然愿意从中撮合这桩事情,崇绮也当场点头首肯了,并且对许子谦说道:“既然是师徒关系了,那往后有求老师的地方,我当尽力相助。”
喝完了酒之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许子谦随口对崇绮说道:“我老家上仓的水好,过去就以酿酒闻名,可是近几年没有人开烧锅了。这次我从京城回到家乡来,就是想开个烧锅。”
崇绮听了这话之后有些奇怪地问他,“我听说你在京城管理着家族的买卖儿挺好的,怎么突然又有了开烧锅酿酒的想法了呢?”
“老师有所不知,我们许家替‘五王爷府’管理王爷在蓟州的旗地,每年光是红高粱就得收上来十几万斤,但是王爷他不要粮食,只要固定数量的银子。红高粱是酿酒的好原料,我就想办个烧锅,这不就可以把粮食转换成银子了吗?”许子谦说完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之后,仰起脸来谦恭地问道,“学生这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还想请老师赐教。”
“噢,你这个主意想得好,蛮有生意头脑嘛!”说到这儿,崇绮拍了拍许子谦的肩膀,“要开烧锅酿酒,那就要把它做成名酒。名酒历来为世人所珍爱,酒坛一开香飘十里,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酿酒是一门高层次的艺术呀,你是个文化人儿,又懂一点儿酒,我想你一定会成功的。”
许子谦听到崇绮的这一番话,马上接了一句,“那就请老师亲自给赐个酒坊的名字吧!”
崇绮沉吟了片刻,想了想说道,“我看就叫‘兴泰德’吧!——兴,兴隆大也;泰,泰和开运;德,酒以载德,酿者惟德,信誉远播,饮者惟德,修身养性。”
一直坐在一旁的李江接了一句,“好啊,那就请崇绮兄再为‘兴泰德’作坊的大门撰写一副联语吧!”说完他一挥手,便让书童取来了笔墨纸砚。
此时的崇绮乘着酒兴,展纸提笔,一挥而就:
“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
金樽落水游鱼得味成龙。”
得此吉兆的许子谦正可谓春风得意呀,他步履轻盈地访遍了古镇上仓,最后确定在关帝庙后面的那眼有名的宋代古井旁边,兴建起了“兴泰德”酿酒作坊,并且不惜重金聘请了当地最好的酿酒师傅。这些师傅们根据传统的酿酒经验,指挥伙计们从南边的青甸洼里挖来了几十马车的藕坑泥,又买来了上千斤的苹果,然后将这些苹果统统粉碎,再用上等的大曲酒和着藕坑泥、苹果沫儿掺在一起搅拌成泥,抹在了新建起的那十八个发酵池的池壁之上。此后又经过这些酿酒师傅们的多次摸索试验,兴泰德烧锅终于获得了成功——一种全新口味的浓香型的高粱烧酒便在京东大地上飘香了。
俗话说“人走时运,马走膘。”运气要是来了,老天爷想挡都挡不住——说来也该着许子谦走运,到了同治十一年的八月,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被诏册为皇后,做为皇帝丈人的崇绮更是备享殊荣,真可谓是官运亨通,被赐封为三等承恩公,后来又升为了吏部侍郎、户部尚书。他的直系亲属也从下五旗的蒙古正蓝旗升隶于上三旗的满洲镶黄旗。
就在此时,许子谦亲自奔赴北京,给崇绮的府上送来了两坛子新酿制的“兴泰德烧锅酒”,他毕恭毕敬地说道:“此酒虽非多年陈酿,但确为弟子精心新酿,特地送来府上请恩师尝鲜。”说完他轻轻地将酒坛打开,顿时一股馨香的气味扑鼻而来。身为蒙古族的崇绮那是深通酒道的,他细细地品尝了两盅兴泰德烧锅酒,顿时感到周身的血脉通畅,神清气爽,连连拍手称赞道:“呣,好酒,好酒,盘泉盛韵,玉液飘香。”
师徒二人借着这个酒的话题交谈了好一会儿,崇绮说道:“我女儿册封为皇后的仪式上,肯定是要大宴朝廷官员们的,我想和大内总管商量商量,把你酿造的高粱烧酒做为宴席上的用酒。”
许子谦听到这话顿时感激涕零,眼眶里溢满了泪水,他说出来的话语都变得颤颤巍巍的了,“果然如此,那真可以说‘上仓新酿有价,先生恩重如山’了!——您不只是我的老师,还应当做我的义父!”
面对如此的恳请,崇绮也并没有当场答应许子谦。事后,在许子谦管理的旗地地主五王爷的撮合之下,许子谦才正式拜认了崇绮为义父,并且举行了认亲的仪式。
在册封同治皇后的宫廷喜宴上,真的全部用上了“兴泰德”的烧锅酒。经过崇绮的安排,许子谦来到了酒席宴会上帮忙。他热情大方,四处让酒,在人们不注意间故意将酒洒在了地面上——杯中酒和地上酒,交相挥发,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在场的众位官员饮之闻之,感到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韵余长。
“真是好酒!”
“吾人今日尝杜康啊!”
“这酒是哪儿出的呀?”
在这些官员们纷纷议论之际,崇绮随口说道:“这酒是蓟州上仓的高粱烧酒,乃京东古渔阳兴泰德所产,该地产的酒,曾经受到过乾隆爷的称赞。”席间的五王爷也感到脸上有光——酿酒用的是他们家地里出产的红高粱嘛!于是,他也在旁边帮腔儿地说了起来,“往昔喝的御酒也超不过如此水平啊!”
册封仪式之后,崇绮又亲自将两坛子兴泰德烧锅酒,送到了颐和园,献给慈禧太后品尝。崇绮跟老佛爷禀报:“皇帝册封皇后之日,用的就是这种酒,受到了大臣们的称赞。”
慈禧太后品尝之后,感到它香浓味儿好,立即命令后宫总管:“御膳房要常备兴泰德烧锅酒,也将它做为御酒吧!”
崇绮、许子谦这样一对交情甚笃的义父与义子此时在北京城崇公府家中的酒席桌上,已然是酒过三巡,菜品五味,喝到了耳热酒酣的程度,许子谦这才把此次来京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他想要“脱旗还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