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
乌金——煤,给石嘴山带来的名气太大了,此次在煤城采访,我们所下榻的区招待所旁边,是石嘴山市瓷器厂。每天出外采访,必经该厂门前。每次都能看见镶嵌在厂大门柱上那用瓷制成的“瓷厂”二字。见的次数多了,使我们想起塞上煤城的另一颗明珠——陶瓷。
参观石嘴山市瓷器厂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厂陈列室四周大玻璃橱里的各式日用瓷、艺术陈设瓷和瓷板画,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神奇的艺术境界里。无论是瓷盘、瓷板壁画上的古今人物、飞禽走兽,还是日用瓷上描绘的山水名胜、花鸟鱼虫,在灯光的映照下,无不显得争奇斗艳、熠熠生辉,令人百看不厌。
坐在瓷器组成的“艺术殿堂”中央采访,的确别有一番情趣。厂长刘灵康在这种环境下,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刘厂长文质彬彬,颇具学者风度。据他讲,他们主要生产日用瓷,兼搞建筑、工业、艺术陈列等瓷的加工。目前有136个品种,500多个花色。近几年,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精心研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使民族日用瓷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除有受到国内外穆斯林欢迎的商品外,还生产了具有朝鲜、蒙古等民族特色的生活用瓷。他们的产品目前出口到南亚、中东和美国,在国内行销15个省市、自治区。
石嘴山地区陶瓷原料储量丰富,加之当地盛产国优煤炭,为发展陶瓷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史料记载,石嘴山地区生产陶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26年。1943年,马鸿逵的四姨太在大武口建起了一座陶瓷厂,这就是现在石嘴山瓷器厂的前身。那时,全部是手工生产,只能烧制数量很少的粗笨的缸盆碗罐等器皿。在陈列室里,我们看到当时生产的粗瓷碗和茶具,质地粗糙与现在的细瓷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解放后,石嘴山的陶瓷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增多。但由于长期吃大锅饭,企业自身养活不了自己。远的不说,1981年,该厂亏损26.7万元,1982年亏损17.9万元,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陶瓷专业的刘灵康出任厂长,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淘汰笨重、落后的老式倒烟窑,采用了隔烟隧道窑。这一大胆举动,使企业起死回生,当年就盈利9万多元。1984年,刘灵康在厂内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首先,他从分配制度入手,并逐年完善改进。几年间,企业成绩卓著,日子越来越红火,1987年,利润突破百万元,成为全区26个百万元大户之一。他们生产的由2123块瓷板组成的面积达23平方米的大型艺术瓷板壁画,在西北同行业中独具一格;生产的3件套民族盖碗,荣获国家民委、轻工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从此,石嘴山市瓷厂声威大震,刘灵康也成为小有名气的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