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又一次离开那杯盘狼藉、空气污浊的饭馆,一种极其强烈的厌恶心理油然而去,并暗暗发誓:不再陪酒。
由于工作的缘故,免不了要常常在外边应酬。在外边喝酒,缺少在家里的那份温馨感受。一阵简单的劳作之后,几样色泽鲜艳、清淡可口的小菜便摆上了餐桌。随着缭绕的袅袅热气,你紧张、忙碌的身心会渐渐松弛下来,一瓶啤酒或几盅白酒任你自斟自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笑间,纷纷拿起竹箸,伸向自己喜欢的菜肴。白天在社会或单位里发生的轶闻趣事也会成为佐餐的谈资。那种惬意的情调,和谐的气氛,难以言喻的快乐,会使你沉浸在天伦之乐的氛围中……这些,是你在饭店里所不能得到的。
在外边喝酒,没有家里的随意和舒适。这种随意使人真正地领悟到家庭氛围的弥足珍贵。有人劝酒,你不能反客为主,也不能喧宾夺主,要尽地主之谊,照顾好客人。脸上要春风常驻一副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要豪饮,显出与众不同的酒量,酒令要得体,恰如其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不仅如此,还要熟谙猜拳行令,使人感到你豪爽、练达、诚心实意,而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为了陪好客人,要富于牺牲和奉献精神,哪怕喝得昏天黑地、吐胆汁、胃出血……
到外边喝酒,没有家里的那份恬静。饭店里那呛人的烟雾,不绝于耳的猜拳行令,打酒官司的喧嚣会令你食不甘味,油腻的桌面令你刚刚坐定,又使你食欲皆无。尽管服务员小姐个个唯唯诺诺,招之即来,挥之则去,笑容可掬,秀色可餐,你仍感到这里陌生、冷寂,缺少那种相互沟通的心理暗示,很难启迪你“这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一部分”的心智。
在外边喝酒,缺乏在家里的那种热情和坦诚。几个人素有隔阂,不期而遇,互存戒备,便以酒为刀枪,你来我往,以己之长攻其之短。先期寒暄客套,虚与委蛇,心照不宣,心怀叵测,后期则一俟语言不和,便以酒遮脸,借题发挥,攻其一点,生发开去,陈芝麻烂谷子一齐兜将出来。更有甚者,越劝越来劲,语言便开始变得龌龊起来,恶语相向,还是正经的国骂,且骂得昏天黑地,天翻地覆,最后索性上演一出“全武行”,大打出手,杯盘飞舞。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真的,我懒得陪酒。
199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