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江苏连云港的枫树湾的枫叶与北京香山红叶齐名,趁这次参加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举办的“全国中青年作家黄海文学之旅”创作笔会的机会,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开进了枫树湾。
果然名不虚传。
映入眼帘的满山遍野的枫树枝叶繁茂,红绿相间的叶片层层叠叠。大概由于今年霜期较晚的缘故,许多枫叶还尚未变红,只有向阳或长势较高的枫树叶才红得像模像样。我们在当地作者兼义务导游翟天智小姐的引领下,劈荆斩棘,专拣红叶茂盛的地方走。
盘山路上,尽是一拨拨的采枫叶的人,他们兴致盎然,满载而归,激发了我们极大的热情。岖崎的山路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奋力往山上爬去。刚到半山腰,忽然我发现了一丛紫色的植物,一人高,掩映在杂草丛中,十分显眼,叶子与枫叶无异,便向翟小姐请教。生物系毕业的翟小姐跑回来看了一下,也十分兴奋地说:“这是少见的紫枫叶啊。我们来几回也没见着,你们真有眼福啊!”
这下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向四下里寻找,可惜只有这一丛。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咱们向山顶冲吧,看谁先占领山峰!”
一席话,激起了大家的劲头,年轻的男女一马当先,顺着弯曲的羊肠小道向山峰攀登。我和来自广西的黄林生、湖北的谢卡卡一起,决定独辟蹊径,抄一条近道上山,跟他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先到达山顶。我手执一根一米多长的竹棍,走在最前头,专拣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奋力攀登。一会儿翻巨岩,一会儿越深沟,我们所到之处,都是一人多高的荒草。主力部队怕我们出意外,不时发出呼唤的声音,但我们坚决不理睬他们。渐渐地,他们的声音听不见了,漫山遍野只有我们三个人的呼吸声,看来我们真的偏离了大队人马。正不知所措,忽然,我们发现不远处一棵树上挂满了小灯笼似的东西,红彤彤的,煞是可爱,风一刮,摇来晃去。
“红果!”
“山里红!”
我们不约而同惊喜地叫道。在山里能看到野物,又是在口干舌躁的情况下找到可以解渴的东西,那种惊喜的神情是难以言喻的。这大概是对我们这些探险者的褒奖。我们不顾一切地扑上去,也不顾什么斯文了。我一边往嘴里塞 ,一边说:“想当年,曹操多费劲,为鼓励士兵,还得讲望梅止渴的故事。早知道我们让给他们一点就是了。”吃完,我们每人的兜里还装得满满的,这才又继续赶路。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忽听有人在叫我们的名字,一抬头,山上一群人正挥舞着帽子、衣服向我们招手——我们离顶峰已经不远了。于是,我们信心倍增,加快步伐向山上登去。
终于,与主力部队胜利会师了!
下山的路漫长而坎坷,我们相携着,一步一滑地走了下来。
下山后,我把那节竹棍插在了一堆沙子上,神情决然地说:“明年我们还来!这是我们的标记……”
回到天津后,应邀写了《观枫季节》,刊登在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所办的专刊号上,以纪念此次的连云港之旅。现附于后:观枫季节(外一首)
大度的秋风
把请柬撒满了整个枫树湾
于是
枫叶变得多彩而婀娜
如潮的人们欣然前往
寻觅秋的韵律
只有我
满怀对秋的虔诚
向着远方的枫林眺望
忽然
一枚枫叶映进我的瞳孔
小巧多姿
如梦
如烟
紫枫叶
在连云港的枫树湾 ,我发现了一丛稀有的紫枫叶……
当我发现
你正掩映于层林尽染的一隅
那别致的倩影
令我怦然心动
你凝视我的造访
以舞者的姿态
摇曳于彼此的眼神
别样的问候
语言已显多余
我伫立山间
遥看层峦的红颜
我终未采撷
一路风尘
逃遁于蛰伏的曲径
但你的妩媚
终于定格于我的脑海
掷下手中的那节修竹
企盼茁壮成繁茂的邓林
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观枫季节
再也不提枫叶的话题
咀嚼那曾经的韵事
风化成叶脉缤纷的涟漪
青春的足音
遗留于枫树湾的山泉
此刻
谁能说我
空手所归
20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