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这举世闻名的山海关
城楼将关内关外分为两边
一边是阳光三叠
一边是荒草狼烟
不见当年兵戎相见
不见吴三桂一怒为红颜
想当年
尽管青砖墁地城楼高耸
挡不住如狼似虎的清兵入关
旌旗招展号角声咽
有多少将士把鲜血浸染
如今游人如织
登城楼把江山指点--
老龙头蜿蜒入海
碧波中帆影片片
游客笑语喧哗
惊飞了檐下的紫燕
只留下关公的那把大刀
月夜里
倚天长叹
孟姜女庙
老远就望见了孟姜女庙
老远就听见了
一个女人的哀嚎
为亡夫已哭泣了几千年
痴情竟将万里长城哭倒
可怜孟姜女千里寻夫
携子背包路途迢遥
从古代走到今天
只留下两个脚窝似瓢
是真情感动了上苍
还是传说尚需待考
海水禁不住常涨常落
浮云禁不住常涨常消
泛舟龙庆峡
车尚未停稳,就听有人喊:“龙庆峡!”循着那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东山坡上,镌刻着三个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大字:龙庆峡。每个字足有一间房大小,气势恢宏,遒劲有力。
拐过一个弯,一座巨大的牌楼映入眼帘,设计新颖、独特。两条叱咤风云的巨龙相向盘虬在牌楼上方,正在嬉戏一颗硕大无朋的明珠。正凝神观望,一辆长长的、可容纳20人的龙型汽车鸣着笛飞驰而来,使人犹如置身在龙的世界。随着人流的缓缓而行,又一条金黄耀眼的巨龙迎面扑来。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峡谷,那条金鳞金角的巨龙依山壁而游弋,仅龙头就有火车头那么大,龙身盘旋,长近百米,几层楼高。
我们进入龙嘴,一部滚动电梯出现在眼前,顿觉山风习习,凉爽宜人。随着电梯的升高,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在“龙腹”内行进。透过龙身朝外张望,那悬崖峭壁,那嶙峋的怪石清晰可见。一部电梯,又一部电梯,呈“之”字形,显出了龙的形状,把我们直接送到了一个山洞,出了洞口,便到达了神仙院下的“渡口”。 渡口处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凹”型的渡口,三面环山,一面环水,从高空垂下一串串灯笼和绢花,渲染了渡口的气氛。走下渡口,水中的绢制荷花以假乱真,争奇斗妍,使人想起“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一艘艘游船有的正鸣笛远去,有的正小航归来。稍顷,我们终于也登上了一艘无篷游船,开始了龙庆峡的泛舟。
水湛蓝湛蓝,崖陡直陡直。随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们才知道了龙庆峡的来历。龙庆峡,古称“神峰列翠”。因元朝曾把延庆县叫龙庆州,故名龙庆峡。峡谷纵深曲折,呈巨龙之状,蓄滔滔山洪,水面九曲蜿蜒,连绵十余华里,景色迷人,素有“小漓江”、“小三峡”之称,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船在水中行,无数奇峰怪石尽映入碧水之中。你看,左侧鸡冠山仿佛一只雄鸡报晓,引颈高歌,惟妙惟肖;将军岩,威武雄奇,气势非凡,巍峨壮观,给人以刀劈斧凿之感;神笔峰,突兀而来,从天而降,挺拔诡奇,使人浮想联翩;石熊跳崖,酷似逼真,憨态可掬,惹人发笑。再看金刚山,奇峰凸起,万仞叠翠,起伏连绵,云海飘渺。据导游介绍,龙庆峡在延庆县的北部,大小几十个景点,每一处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处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使人犹如进入神话般的世界。
游船一拐弯,在距离水面几十米高的两岸上空,横亘着一条细细的“线”,起初,我们没在意。船越驶越近,黑线之上仿佛有东西在蠕动,在翻飞。有人不以为然,说那是假的,可能是皮影儿。正在猜疑之间,那上面的人忽然向我们频频招手致意。导游说,那是河南的杂技艺人在表演走钢丝……
山风阵阵,波浪翻涌。这下看清了,那演员在细如发丝的钢丝上翻转自如,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精湛的技巧啊!同船的人深受感动,纷纷挥动凉帽向他们大声问好,照相机照个不停,就连游船也鸣笛致意!钢丝上的人仿佛也看到了,跟头翻得更快了,后来又在上边表演骑自行车……
弃舟登岸,我们来到百花洞,又循洞来到大坝上。这座大坝在龙庆峡的东头,将峡谷迎头截住,气势雄伟、壮观。每当溢洪时节,万条白龙从50米高的大坝奔腾而下,喧声如雷,蔚为壮观。偶一回头,我们看到一座山峰仿佛一尊如来佛的巨像,足有百十米高,伫立在山峰右侧,这就是著名的“震山如来”。它微合双目,沉静如水,似在睥视这喧嚣尘世,又像在面壁修炼,以求正果;头顶蓝天,背靠群山,足浴碧水,好一尊超凡脱俗的震山如来!
因为时间关系,神仙院、天王石、仙人棋、玉皇项、炼钱炉等许多景点都未能游玩,但已游玩的龙庆峡美景足以令人留连忘返了。
20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