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79800000001

第1章 远在远方的风

从什么时候,远在远方的风,带来了西藏的诗歌,它们是一个个故事在风中传唱。

没有听过枟格萨尔王枠的说唱,但知道,那是一个民族古老而经典的歌谣。它让诗歌,深入到每个藏民的心中,就连说话,也习于用诗歌般的比喻。有一位备受藏人爱戴的尊者,叫密勒日巴,他用诗歌,去传达佛法的智慧,诗歌里的佛理,成为洗涤藏民心灵的清风。还有一位智者,叫萨迦,他用诗歌写成枟萨迦格言枠,教会藏民区分智愚,扬善贬恶? ?

我相信,诗歌是浸润入藏民血脉的魂灵,在高原的雪山草甸中、寒风恶雪中,滋养着一个民族的心脉。我相信,诗歌让这个民族在艰难中,得见更广阔的天宇,让生活在严酷中,活出了一丝活跃的美。诗歌,已经成了那远方的寄托。

西藏,是诗歌铺就的地域,可所有人的诗,都不及一个人的来得温暖。他,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别人可以用最华美的修辞,也可以用最规整的格律,或者是用最鲜明的比喻,但他们流露的那些情,都不如仓央嘉措的来得真。仓央嘉措的一生,有最缺乏情爱的身份,他用这身份来追求情爱。正是这样的反差,让他的情烈得如团火,亦让他的诗,真得暖人心。

求之不得,是正常拥有情爱权力的人,所有的烦恼。作为出家人,本应戒除这些烦恼,当他无法戒除时,他的身份,将把烦恼放大一百倍。更何况,他是活佛,是出家人中的出家人。

自出生起,仓央嘉措就注定了将要经历一场情感的噩梦。他将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它的代价,是必须舍弃一切情爱。可情爱的种子,早在他的心中种下,并已生发出了美艳的花朵。可他的身份,让他必须掐断那精心培育的花朵,他怎么放得下?!

于是,他用执拗去对抗,期望获得这高高身份所不允许拥有的———情感。他用至情至性的情歌,去友之,乐之,可最终必将在身份的门槛上,用情爱割自己的心,甚至自己的命。

这是一出悲剧。那情歌越美,越引得人伤怀。可它已经开了头,就将一演到底。

要说六世达赖,就要先从转世说起。在西藏,有一种独特的转世制度:德高望重的高僧死后,他们的前尘往事不会被统统忘记,在下一次的轮回中,他们将保留部分前生的记忆,对这样的孩童加以引导,其学问和修行将在前世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是佛教轮回理论的现实版本,这些能够转世的高僧,即被称为活佛,他们转世后的孩童,则被称为转世灵童。

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转世的真假。它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在西藏传承了近千年。它成了民众心目中的希望,一种将文化延续下去的希望。

全世界的人,都将西藏看做是香格里拉。那里有高山草甸,有连绵的雪山、成群的牛羊,更有一曲牧歌,在天际回旋,悠然其间。那是西藏最美的风景,这往往让人们忘记,其上还有严寒。高原特有的严酷天气,让西藏并非是宜居的世界,生存的威胁,总是压迫着这一方天地的民众。如果现实的生活困苦,那么可以寄予希望的,唯有来世。

在佛教中,普通人的转世,是由上一世的因来造就的。上一世为恶人,转世必受报应;上一世为善人,转世必得福报。普通人唯求来世过上好日子,但他们看不见那未知的来世。高僧们的转世,正给了普通人现实的印证,让他们看得见未来,让他们从今日的生活预见未来,让他们拥有生活的动力。转世的活佛,是藏民心中的榜样,他们是在精神上指引藏民的,神灵般的人物。

为了塑造这样的神灵,藏传佛教将用所能用到的全部力量,去成就转世的活佛们。他们被赋予尊贵的地位,被授予最精深的法典,他们将被培养出最高尚的品德。所以,当有外国媒体质疑转世灵童的认定是否可能有认错的情况,藏传佛教的弟子则称,即使认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会给灵童最好的教育,灵童自然会成为一位受敬仰的活佛。

但他们或许忘记了,身为灵童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他或许并不想成为活佛,他想要过更世俗的生活。可转世制度自确认以来,就没有给灵童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这便是仓央嘉措悲剧的源头。

我们或许应该再来看看仓央嘉措的前世。他们的延续,关系到了仓央嘉措的一生。

虽然转世制度从12世纪就开始了,但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是到16世纪,才开始设立转世制度。格鲁派又被称为黄教,它当时还不算西藏最大的宗教派别。

公元1542年,位于拉萨的哲蚌寺,是黄教的四大寺院之一。该寺的住持———根敦嘉措逝世了。他的一生,是为黄教兴盛打下基础的一生。

根敦嘉措11岁时,进入了扎什伦布寺。这座寺庙,位于后藏的日喀则,是后来班禅的驻锡地。1447年,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最小的弟子———根敦主巴,到后藏创建了扎什伦布寺。他在这里住持了38年,使其成为后藏第一大寺。根敦嘉措就在这样一座大寺中出家。

根敦嘉措虽然出身贫寒,却极为聪颖,很快就学有所成。但此时,后藏支持格鲁派的势力日渐衰落。在敌对势力的逼迫下,根敦嘉措不得不离开,前往前藏的哲蚌寺,并成为其住持,弘扬格鲁派。根敦嘉措的东行弘法,为格鲁派后来一统西藏,打下了基础。

根敦嘉措逝世后,哲蚌寺组成了一个团队,去寻访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1544年,转世灵童寻访团宣布,堆垅的贵族子弟索南嘉措,就是根敦嘉措的转世。他们并将索南嘉措接到哲蚌寺,让他继承了根敦嘉措的法位。

30多年之后,索南嘉措不仅长大了,更成为名扬西藏的格鲁派大师。他云游西藏,四处收徒,不仅使格鲁派信徒众多,更使格鲁派在西藏和青海的地位,更为坚固。

这时,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俺答汗,给索南嘉措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颇为虔诚。俺答汗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为了发展蒙古,曾经兵临北京城下,要求通商。俺答汗的策略极有眼光,后来他又跟明朝和谈,被封为顺义王,使明蒙互市贸易,开创了明蒙几十年的和平。

面对这一很好的政治势力,索南嘉措欣然前往。他与俺答汗促膝长谈,把格鲁派的精髓悉心相传。俺答汗极为钦佩这位年轻的活佛,甚至把他们俩的情谊,比做当年的忽必烈和八思巴。随后他给了索南嘉措一个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说他在显宗、密宗两方面都修得了最高成就,是超凡入圣且学问渊博的上师。其中的“达赖”一词,是蒙古语中“大海”的意思。这样,索南嘉措就被认为是一位学识如大海般渊博的大师。

从格鲁派的发展来看,要想扩大势力,就必须依附权势。当时的俺答汗,已受了朝廷的册封,成为有朝廷撑腰的势力。索南嘉措也想效法他。于是,他请俺答汗替他向皇帝请封,他自己也写了一封信,给明朝的宰相张居正,请求朝廷的封赏。

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封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他成为被明朝政府认可的活佛,自然拥有了不同于其他活佛的地位。后来,藏传佛教界将索南嘉措视为三世达赖喇嘛,其前世根敦嘉措被追认为二世达赖喇嘛,建立扎什伦布寺的根敦主巴,则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喇嘛。

从此,政治在三世达赖喇嘛的身上,成为一个注脚,这让后世的达赖都与政治有了牵连。

三世达赖喇嘛去世后,他的转世,竟然是俺答汗的曾孙云丹嘉措。蒙古军队将云丹嘉措护送入藏,这让蒙古的势力在西藏变得强大起来。

当达赖的承袭,转到了五世达赖喇嘛时,黄教正受到苯教(黑教)、红教、白教的威胁,五世达赖喇嘛不得不去请蒙古人帮忙。他请来的,是蒙古的固始汗。固始汗很快为黄教扫清了障碍,五世达赖统一了全藏的宗教,成为了全藏的教主!

此时,朝廷已改朝换代成了清朝,听说了西藏政教的统一,顺治便发出了一份邀请,请这位西藏的宗教领袖去北京。五世达赖在北京看到了顺治为他修建的黄寺,感受到了顺治的热情,还接受了顺治为他颁布的金册金印。但同时获得金册金印的,还有固始汗。顺治要让蒙古的汗来牵制西藏,达赖负责教务,固始汗则负责政务。

对于清朝皇帝的安排,不知道五世达赖如何作想。但此时,他毕竟有了皇帝撑腰,是西藏最大宗教领袖了,他有太多的事值得去做。不知他是否有预感,这一安排,将成为他的后一世,悲剧一生的根本点。

为了获得与地位相符的驻锡地,五世达赖下令扩建布达拉宫。当年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距离拉萨几公里远的红山,修建了堡垒般的宫殿。但政权更替,那曾经象征权力的宫殿,已被废弃良久。但五世达赖喜欢此处,它高高居于拉萨的顶端,还有着特殊的寓意。

当年的松赞干布,曾把自己称做观世音转世。之所以称自己是观世音,而非其他的佛,便是由于观音独特的身份。观音不是佛,等级比佛要低,但他的职责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

佛教经典记载,观世音还是转轮圣王的太子时,就发过一个誓愿:他将一直协助世人修行,入菩萨道后,亦继续度化众生,不入涅槃。后世各种佛经故事中,观世音都常驻人间,他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是民众心目中的及时雨。但凡救世的英雄,都可能被看做是观世音的化身。而统一西藏的松赞干布,他就是西藏最大的英雄,自当有能力享有此等身份。

佛经中,观世音的住处叫做“布达拉”,于是这座宫殿也被取名为“布达拉宫”。它是观世音在世间的航渡,是神驻世间的象征。而这样的宫殿,本身就是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象征。

达赖喇嘛,正好是藏传佛教中观世音的转世。加上他政教合一的身份,没有比布达拉宫更适合他的处所了。于是,布达拉宫成了五世达赖心目中最理想的宫殿,他要在这观世音的航渡中,行使他至高无上的权力。

只不过,废弃几个世纪的布达拉宫,又小,又破旧。五世达赖要的,是像山一样恢弘的建筑。于是成千上万的民工,被征召了来,在红山的山头,蚂蚁般攒动。山体被逐渐挖空。在五世达赖的宏图中,布达拉宫将是包含着政治和宗教的宏伟宫殿。

巍峨的布达拉宫,在五世达赖的面前渐渐成形。昔日的宫殿,成为了西藏的宗教中心。可他,已经垂垂老矣。他那被称为“伟大”的身躯,只能缩在布达拉宫厚厚的宫墙之后喘息。他老朽的身体,已经开不动这艘巨大的渡船。

后来的仓央嘉措曾写过一首诗,放在此处甚为合适:

转眼苑枯便不同,

昔日芳草化飞蓬。

饶君老去形骸在,

变似南方竹节弓。(曾缄译)

一切的辉煌,都将被垂暮的腐朽掩盖。过去的成就,成了浮在空中的锦花,看得见,却摸不着。垂暮的身体,呼吸着锦花的香气,可以浮想当年,却对于未来战栗。人生的轮回,有开始,就有结束。它的轮转,总是比人们以为的快。转瞬即来的流逝,将痛击人们的不幸,把自信敲打得不留残渣。枯朽的形骸中,散发出腐朽的气息,仿佛在取笑那曾经的芳华。

有几人,能对这朝夕的变化,安之若素?即便手中数着念珠,也未必心平如镜。只有看透这世事不息的轮转、不息的生死,才能平静地接受任何一次改变。

所以,五世达赖知道,他与众不同,他的生死,不过是轮回的一部分。他的今生消失,并不代表逝去,他还可以期望未来,他的来世,将继承他所有的辉煌。即便今日只能喘息,他亦能期望,去未来继续一切。

可他却不知,他现在所承载的辉煌,恰恰是他的来世,无法承受的重。未来的仓央嘉措,将站到布达拉宫的城墙上,为他的前世们所做出的一切,而迷茫。

同类推荐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一生所经历的86年,正是中国由日渐瓦解的传统政体向新的体制过渡的时代。在那天翻地覆的时代,黄金荣先是依仗殖民者的势力,由一个地位卑下的瘪三流氓而成为租界警探,并由此起家,脚跨黑白两道,跃为法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蒋介石、杜月笙曾拜他为师,他的一生主要经营黄、赌、毒、盗,大发不义之财。他以接纳过困境中的蒋介石为契机,以参与四一二事变为媒介,与国民党联姻从而飞黄腾达。他靠巧破宋教仁被刺案,除掉袁世凯的爪牙,拒绝日伪征招,成为民国社会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一个近代帮会的首领,他从现实利益出发,写下了长篇忏悔书,最终与新政权合作,平安地走完了人生历程。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成功的企业家很多,但他们中许多人的成功经历可望而不可即。本书所介绍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企业家,大多从平凡处做起,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尽管不是每个人,特别是农民都能成为企业家,尤其想成为杰出企业家更难。但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或多或少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创业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不可复制的,但看别人走过的路,再选择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将在此方面给读者,特别是给有志创业的农民朋友以积极的启迪。
  • 陈布雷与陈伯达:历史转折点上的两个“秀才”

    陈布雷与陈伯达:历史转折点上的两个“秀才”

    他和他在一起,就是一本文人从政与从政文人的必读书!国共两文胆,浮尘一悲歌。他们,一个以死来为旧王朝殉葬,一个在新时代把自己送入牢笼。他们,虽有纵横文字之才,却身不由己。他们,是政治与人性冲突中历史的人质。以陈布雷、陈伯达两人一生的轨迹为主线,以国共两党的“四次历史转折点”为基本环节,叙述了国共两党相关人员的群体活动,勾勒了国共两党政治思想文化宣传建设的基本风貌与当年思想文化斗争的宏大场景。对陈布雷与陈伯达个人的人格人品、学养学风、情感与家庭生活、行为的是与非、优点缺点与错误、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与演变轨迹,及与各自政党领导人的交往、恩恩怨怨等,都有较为细致的叙述。
热门推荐
  • 褚少,离婚请签字

    褚少,离婚请签字

    一场交易,她成为名不副实的褚太太。结婚三年,她只能通过八卦杂志去了解他的动态,空守着一座牢笼。她以为总有一天他会爱上她,可当她满身是血的躺在手术室,他却为了另一个女人大肆操办订婚宴。她心灰意冷远走他乡,华丽回归,势要害她之人付出代价。只是——她看着堵着她路的男人,黑了脸,“褚江辞,我们已经没关系了!”男人狭长的桃花眼略挑,邪肆一笑,“我没签字,离婚无效!”
  • 画幽罗

    画幽罗

    作者幻想世界中,发生在一个叫做画幽罗的工会的热血冒险故事。
  • 戮战之最强王者

    戮战之最强王者

    这是一个王者为尊,强者纵横的世界。什么修真高手,修仙强者,统统都一起上吧!还有,上古魔神,远古灵兽,带着你们的《山海经》纷纷觉醒吧。一场创世之战,就等一触即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与君同饮三更天

    与君同饮三更天

    她身陷囹圄,在一次次交锋之后,终究穷途末路。“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错不过开始,原来,从头再来便好。
  • 锁心蝶

    锁心蝶

    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孩,一条不平凡的项链,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经历。
  • 不思议的补习班

    不思议的补习班

    她是一个从小厌恶这个世界,不知道如何融入这个世界的宅女。直到有一天,她被她妈妈少有地逼她去了一个补习班......这绝对是一个不会帮人补习的补习班,只是以补习班的名义,招收拥有各种特异功能的成员,到处调查灵异事件,进行各种探险。里面的成员性格各异。曾经受过伤害的,厌恶世界的,迷茫的她,在那里,也许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骨冢魂坛

    骨冢魂坛

    倪氏十六,误入魂坛。卸载了人间的恩怨情仇,重启了魂坛骨魂系统。倪兄隐秘身世,能否够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完美世界?文兄情根深种,是否能够如愿见到他的初恋情人?骨冢深深,魂坛幽幽。枯骨八钱,亡魂半两,借我一副旧躯壳,待我重整新山河!
  • 霸道总裁的回归情人

    霸道总裁的回归情人

    沈母无意间知道了一些事情,私做决定把自小收养在家的沈梦溪送至国外……三年后,沈母带着秘密突发病逝,又一个三年,沈梦溪的低调回归,不知道她的心是否能让沈慕然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只是,误会重重,磨难重重……他们能否重新和好如初……
  • 做个富人

    做个富人

    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本套丛书无论从编撰体系还是引经博典,行文中体现成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所谓成功学又是一门“经济的哲学”。本套丛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人们寻找最佳成功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丰富广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