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病情日益加重,形势更加紧迫起来。为了能消灾,武则天还采取开仓赈济、迎请佛骨、大赦天下等方法为自己祈福。705年正月初九,武则天又下诏改元为“神龙”,可能是期盼神龙降临、挽救自己垂危的生命吧。正月十一日,武则天派往扶风法门寺迎佛骨的宰相崔玄还都,武则天在宫中供奉佛骨。张柬之先后争取了李旦、太平公主等人支持,决定发动政变。而此时的二张也闻风而动,封闭宫内与外界的联系,企图负隅顽抗。
张柬之看到形势越来越紧张,于是决定于正月二十二日发动政变。政变队伍分为三路:一路由张柬之带领,崔玄、桓彦范、敬晖等人率领羽林军开赴玄武门,包围皇宫,直捣迎仙宫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一路由李多祚牵头,李湛等人带领部队前往东宫,迎接李显后到玄武门与张柬之会合,拥立李显即位;最后一路由李旦带领司刑少卿袁恕己和南卫军作为警戒力量,控制整个京城,抓捕“亲张派”的大臣,并围困二张府第,防止其私人武装作乱。此计划可以说是十分周密,分工明确。一时间,原来效忠武则天的军队都临阵倒戈了,确实让人称奇。
而李显竟然不知所措,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当李多祚出现在东宫的时候,李显一看这架势,没了主意,不敢前往即位。不过李显这样的表现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这么多年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下,真的要去反抗、甚至推翻母亲的统治,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幸好这时李显的女婿王同皎力劝李显成就此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这样,李显还推说想缓一缓。李湛顿时着急起来,说道:“将士们为社稷都不顾自家性命,殿下难道要送他们去死?”李显听后才下定决心,同意前往。出门后,王同皎立刻将李显抱上马,直奔玄武门而去。
主攻部队张柬之那边情况却不乐观。队伍到达宫城外的时候,当时镇守玄武门的殿中监田归道立即下令关闭宫门,让士兵严阵以待。敬晖派人通知田归道,令他交出军权,他就是不听。田归道属于中间派,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他有些缓不过神来,虽然敬晖是自己的上司,在看不清形势的时候,他决定谁的话也不听。而张柬之的大部队来了以后,田归道依旧把守宫门,不予放行。这下可算是卡了壳,如果不尽快进入玄武门,后面的事情很难预料。如果强行攻城,在没有攻城装备的情况下,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显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宫墙外。田归道一看,太子、宰相都参加政变了,心中也就明白了,此事已成,无谓的抵抗是不明智的,于是放弃了抵抗。
张柬之一声令下,士兵将宫门撞开,奔向武则天所住的迎仙宫长生殿。这时二张正在里面服侍,听到外面人声喧噪,出来察看情况,没想到一出来就被抓住。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张柬之立即命人将二张斩首。两个超级美男顿时“香消玉殒”。随后,张柬之等人包围了长生殿,以防有人逃窜。武则天得知发生了兵变的消息,惊问:“谋乱者是谁?”张柬之、崔玄、桓彦范、敬晖等人鱼贯而入,答道:“张易之、张昌宗谋乱,臣等奉太子之命诛之。因怕泄露,未敢告知。”武则天一听自己的情人已经被杀,心如刀绞,又不好当场发作。李显随后进入长生殿,武则天看了一眼李显,轻蔑地说:“是你啊,二张已经被杀,你可以回宫了。”李显一看母亲顿时没有了底气,手足无措,一句话不敢说。
如果李显就这样回东宫了,那还能叫政变吗?策划了这么长时间不是白费了嘛。更严重的是,日后等武则天缓过神儿来,参与的人都要倒霉。于是桓彦范大呼:“太子怎么能回宫呢?高宗将太子托付给陛下,太子现在已经可以亲政。天下人心都还向着李氏,群臣也不忘太宗、高宗的恩情。希望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应天意民心。”此话一出,武则天知道这实际是在逼宫。但她又真舍不得交出历尽千辛万苦才握到手中的权力。看着众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武则天知道自己退位的日子已经到了,于是返回床榻而卧,不再说话。
武则天很明白,太子、宰相、禁军将领这些重臣都让自己退位,自己即使过了今日,也没有力量再和他们较量。与其作无谓的抗争,不如用沉默的方式告诉大家,她虽然不高兴,但不得不同意将皇位传给李显。
接下来,张柬之又派兵将张昌仪等张氏三兄弟都杀了,连同二张的尸体一起示众。痛恨他们的人上前割肉以示庆贺,很快就将五人碎尸万段。二张的其他同党,该下狱的下狱、该流放的流放,二张集团彻底被摧毁了。
到了第二天,张柬之又逼武则天让位。武则天没办法,只好先退一步,下令让李显监国,交出政权。张柬之等人拟《命皇太子监国制》传送各地,诏告天下,女皇已经逊位。到了第三天,在张柬之的压力下,武则天正式下诏传位李显。第四日,正月二十五日,李显正式即位,但国号未改,并加封李旦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大赦天下。
政变第五天,武则天移居上阳宫,由李湛负责宿卫,实际上就是被软禁起来。第六日,李显率群臣看望武则天,并加尊号“则天大圣皇帝”,这就是“武则天”的最初来历。到了二月四日,李显正式下诏改国号“大周”为“唐”,百官名称、旗帜等都遵循高宗去世前的样子,大唐正式回归。就这样,神龙政变有惊无险地结束了,武则天时代就这样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