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6600000019

第19章 兄妹之婚(4)

颛顼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可见,鲧族新的两合婚氏族联盟者是莘氏,也就是女志,他们的后代是高密,也就是禹。鲧生的这个禹,也不知是禹族的第几代了。因为,禹族的老家在西羌。据《史记·六国年表》载:“故寓兴于西羌”。《新语》也说“大禹出于西羌”。这个古老的禹族,从西部摆脱炎、黄氏族向东迁徙,与东方的另一支叛逆氏族结成两合婚的氏族联盟。两支都是具有叛逆性的部族,距离又如此遥远,这样的结合增强了两大氏族的活力,所以鲧、禹联盟迅速强大起来。

然而,尧、舜联盟对新崛起的鲧、禹联盟迅速强大十分畏惧,所以对他们采用了镇压政策。尧、舜联手杀了鲧,流放了鲧的另一分支之后,鲧、禹的联盟便被破坏了。禹族又找到涂山氏作为新的婚姻联盟者。据《世本·帝系》载:“禹纳涂山氏女,曰娇,是为攸女”。《史记·索隐》云:“《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可见,涂山氏是女娲族一系的后代。然而,这个时候,父系氏族社会即将取代母系氏族社会,所以涂山氏的势力很弱,禹的虬龙独掌大权,两合制氏族婚制也就走上了末路。

重、黎一直被视为一支部族,实际上也是一个两合制氏族联盟,并且是中国氏族时代的一支强大的文化势力。因为重与黎一直司掌神职,并且曾被封为天地之官,重、黎的后人是楚人。重、黎被南方苗蛮集团祀为祖先,所以一直受到后人们的尊崇。

重、黎与鲧有着相似的命运,跟尧、舜核心氏族集团的关系并不和睦。据《史记·楚世家》载: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重、黎之所以诛鲧或共工不尽,大概是地位和命运相近的缘故。他们都是远离核心的氏族,所以,遭到帝喾的重创,实力受损,只能在偏远地区独自缓慢地发展。

尧、舜的势力向南发展,最早是尧、舜的两个分支同去的。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载: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帝舜与帝丹朱也是一对两合婚的氏族联盟。帝丹朱是帝尧之子,也就是黎;此处的“帝舜”则是袭舜帝旧号的一支,作为一对联盟的两大氏族,死后葬在一起,体现出两合制婚姻的一个重要特点。南方的这对氏族联盟势力逐渐强大,从而不听号令,诛鲧不尽。尧不容丹朱,所以发动了对丹朱的战争。据《吕氏春秋》载:“尧战于丹水之浦”。古本《竹书纪年》云:“放帝丹朱于丹水”。

黎为尧族,其两合婚的联盟者重为舜族,舜又叫重华。舜后有名重者,则南部重、黎联盟是北方尧、舜联盟在南方的支裔。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

少皡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

有人以此为据证明重是少皞氏的后人,这就大谬了,因为文中明写着“四叔”,即四位叔辈的氏族。所以说,重是少皞氏的前辈叔叔氏族。少皞氏是帝喾族的后代,所以少皞氏的这位重叔就是喾的后代,也就是舜的后代,亦即重华。重、黎联盟在南方孕育了楚文化。氏族开始发展分化后,重、黎本体那支联盟还保存着,成为宗教领袖,直到周代才结束了他们的使命。

三、兄妹成婚与娲羲神话

女娲和伏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中国古代正统文献中,是没有女娲、伏羲成婚的说法的。据收人《四库全书》的古代文献记载,女娲与伏羲的关系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女娲和伏羲是三皇中的两位,这是最普遍,也是记载最多的内容,细微的差别在于三皇的顺序。神农的位置总是居第三,而伏羲和女娲的顺序有变化,有的文献伏羲居三皇之首,有的古籍中女娲居三皇之首,不过伏羲居首位的次数远比女娲要多。伏羲、女娲之间第二种关系,就是兄妹,偶尔也有姐弟的。有些文献会指出他们是同母异父兄妹,查遍四库全书,没有发现伏羲、女娲之间有夫妻关系的记载。这就与民间传说和一些记载民间传说的着作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就是几千年男权社会、封建专制主义和传统儒家思想的作用。我们在讨论两合制婚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古代史官对历史传承顺序和古代社会结构的编造。所以,经过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洗礼之后的经、史、子、集,它们反映历史真实的程度大打折扣。这种官方的意识形态,同样对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产生重大影响。现在许多地方的伏羲庙内,供奉的女娲,只是伏羲脚边的一身小像,完全是伏羲的陪衬,这一点笔者在下编论述伏羲这位独立大神的时候会详细讲述其中的原因。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伏羲、女娲神话与兄妹婚神话之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女娲、伏羲神话是两组完全独立的神话体系,两位都是独立的大神,之所以出现二神之间的夫妻关系,一是因为与兄妹婚神话发生黏合,二是因为历史中的确出现过此种社会现象。笔者认为,伏羲、女娲兄妹婚神话与女娲、伏羲为独立大神的神话,是时代完全不同的神话系统。分析了远古先民的双性生殖崇拜与两合制婚姻的氏族联盟的历史进程之后,再来看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神话,许多问题就更容易理解了。

(一)兄妹婚的基本类型

中国的兄妹始祖神话,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分布的区域也相当广泛据杨利惠博士统计的资料表明,除南方诸少数民族外,它还流传于北方的满、回、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中。1949年以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各项民间文化普查工作的迅速开展,在汉民族中发现的这一类神话,数量也是惊人的,打破了这一类型神话流传于“非汉族原始居民(苗、彝、瑶族)和中国南方受非汉族影响的地区”,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例证丰富,而汉民族的记录早,各有优势”的结论。

兄妹婚神话的分布十分广泛。它的基本情节略有不同,有的讲最初一对兄妹(或姐弟)成婚,是繁衍人类的祖先;有的讲一场世界性大灾难之后仅存这对兄妹,他们为了传衍人类而结成夫妻。关于这对兄妹始祖的名字,多数神话却并没有交代。有所交代的,名字也各异,比如,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族称“扎笛、娜笛”、阿昌族称“遮帕麻、遮米麻”、侗族称“丈良、丈妹”、苗族称“姜央兄妹”或“伏羲兄妹”、瑶族称“伏羲兄妹”等等。“伏羲兄妹”则是在众多名称中较为常见的,再加上汉古籍中对女娲兄妹成亲有明确记载,所以伏羲、女娲被某些研究者推为这一类神话的代表。

由于兄妹婚是久远而古老的两合婚制的历史折射,所以已经不被后人所理解,因此人们在编造和传播这类神话的时候,都会为这类神话创造一些客观条件,使其较为合理而易于被后人所接受,这也就是笔者所谓“兄妹婚的要素”。

无论是在汉族文化区域,还是在西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着的洪水之后兄妹成婚的神话,概括地看,大致具备五个基本要素:第一,兄妹独自在世界上或在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第二,他们用各种方法,祈问神灵,得到神谕之后方能结婚。第三,让两片磨扇从两面山坡上滚下来,结果它们合在一起。第四,他们最终成婚。

第五,婚后产出肉团或葫芦,然后再化育为人类。在不同的流传版本中,情节各异,这五个要素略有出人,有的不具备五个要素。比如《独异志》中的女娲神话,就缺少第五个要素。这种差异表明,这其中有的是神话的原初形态,有的是传播过程中的黏合与记录者的节略,也有的是神话流传过程中情节的自然脱落。但是,这五个要素中,兄妹为繁衍人类而成婚是最基本的情节,这也就是此神话的原初形态。这一点恰恰反映了兄妹婚神话产生的心理原因,这是人们追问自身来源问题的一个必然结论。

兄妹成婚不但有要素,还可以分为几大类型。据美籍德裔学者W·爱伯哈德的观点,“兄妹始祖”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世界之初,兄妹二位始祖首次繁衍了人类;第二种类型,兄妹是“再造人类”的始祖。

唐代李冗的《独异志》中的女娲兄妹成婚的神话,就属于第一种类型: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这则神话虽然未提兄是谁,但女娲兄妹成婚为了繁衍人类,这两点依然表现出这则神话的原初内容。

在现代民间的口头传承中,第一种类型的兄妹神话传说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也绝非个别现象。比如,江苏常州《伏羲夫妇造人》等就属于这一类:开天辟地的时候,世上只有女娲和她哥哥伏羲二人,孤孤单单的。后来伏羲就与女娲商量,不如二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女娲说:应该问问天意。于是二人各扛一扇磨,分别爬上南北山头。二人向天祈祝完毕,滚磨,磨合。兄妹成亲的时候,女娲害羞,就用蒲草编织成扇子,把脸挡上。后来新娘用扇子或手帕挡住脸儿,据说就是照着女娲奶奶的样儿。

这则神话虽然有明显的记录者和整理者修饰的痕迹,但是基本情节是民间普遍流传的。情节与《独异志》相比大同小异,只是占卜方式发生了变异,很难确定是文献影响了传说,还是传说与文献发生互动。这种现象在共同一则神话的文献记载与口头传本之间普遍存在。

第二种类型,则是将洪水与兄妹繁衍人类的神话结合在一起。这类神话在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产。然而,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然而,其基本情节并没有太大变化,大致包括:

第一,宇宙间发生了灾难,最普遍的是洪水;

第二,由于神意或其他帮助,灾难后人世间仅存活了一对兄妹(或姐弟);

第三,遗存的兄妹,为了繁衍后代,用滚磨、合烟、追赶等方式占卜神意,或直接听从神命,结为夫妻;

第四,婚后生产了正常或异常的胎儿,有的用其他方法,传衍人类。在不同的民族或者不同的具体神话中,兄妹成婚的主人公的名称大多不同,但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伏羲和女娲。有一则民间流传的神话这样说:

古时候,地上满处是洪水,人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和女娲两兄妹。伏羲对女娲说:世上没人烟了,我们俩成亲吧。女娲不答应。二人就用两根檀香,在太阳山的东、西两头各点一根。烟升到半空中,未合拢,被一只老乌龟看见,吹一口气,烟就合拢了。女娲又提出要滚磨、追赶等。由于乌龟的帮助,伏羲都办到了。女娲很恼火,把乌龟砸死了。伏羲在乌龟身上屙了一泡尿,乌龟又活了,只是从此身上有股骚气,破碎了的龟壳拼拢来,正好形成个八卦形。兄妹成亲后,女娲怀孕三年,生下一个肉球。被伏羲砍碎,里面蹦出五十男孩、五十女孩。伏羲、女娲就给他们一人取了一个姓,从此世上传下了“百家姓”,并有了“哭姊妹”、“放生乌龟”的习俗。

这则神话是比较典型的第二类型。伏羲和女娲并非最初的人类,而是一场洪水之后遗存的兄妹。它比较全面地将兄妹成婚神话的各种要素集中了起来,表现出明显的后世加工的痕迹。而且,所谓“百家姓”的流传也是宋以后的事。

有学者认为,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神话,是因为“女娲、伏羲曾被敬奉为始祖或者文化英雄,身份上有了同另一位神只的兄妹乃至夫妇关系的缘故,所以逐渐与兄妹始祖型神话粘连起来”。再由此推断,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神话,就是女娲、伏义神话粘连了兄妹成婚神话的结果。并且还细致地分析了女娲、伏羲受兄妹成婚神话黏合的程度不同。二者相比,伏羲被借用的频率要比女娲大得多。这样的结论是笔者所不能信服的。任何神话,随着不断传播总要与一些传播地的其他神话黏合而引起自身的变化,但是这并不能证实伏羲与女娲是两大没有任何关系的神话系统,也不能证实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神话,是伏羲、女娲神话与兄妹成婚神话发生黏合的结果。

女娲由一个独立的大神逐渐与另一位大神伏羲发生兄妹婚关系,这类神话最早见于形象材料是在汉代。如前文所述,汉代颇为流行在墓葬的砖刻画像上表现人首蛇身的二神交尾图。它们意在表现伏羲、女娲的夫妻关系。也就是说至少在东汉以前,从神话的角度看,女娲就基本上完成了从独立神向对偶神的演化。不过学界依然提出疑问:女娲与伏羲结为夫妇的神活,是兄妹婚神话的特殊表现形式呢?还是兄妹婚神话与女娲、伏羲神话发生黏合?笔者认为,这是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考虑中国古代长期存在过的两合婚制的氏族社会,兄妹成婚神话的出现就很自然。也就是说,两合婚制的氏族社会,是产生兄妹婚神话的社会基础。伏羲和女娲既然是一对两合婚制的氏族联盟,那他们自然就成为兄妹婚神话的人物载体。所以说,兄妹成婚,繁衍后代,这是此类神话的原初形态。其他所谓求神谕,滚磨扇,生怪胎之类的要素或情节,都是人类社会进人文明时代,距离两合婚制的氏族社会太遥远之后,无法理解这种兄妹婚的历史存在,而编造出来的理由。尤其是设计出洪水灾害之后只剩兄妹二人的绝对条件,强调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得已处境,从而为兄妹成婚这种后代人看来是乱伦行为的婚姻关系提供解释和现实条件的支持。这些后加的情节,只能说明后人们已经无法理解两合婚制氏族社会的两性关系。

(二)兄妹婚的原初形态

将女娲和伏羲结合在一起的神话,其原初形态比女娲神的原初神格更容易确认。因为,这是一种双性生殖崇拜的反映,所以他们的结合自然是为了生育。那么,结婚、繁衍就是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神话的原初形态。比如,《独异志》的记载: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同类推荐
  •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本书是一本关于情商的长篇论著,用“输入维度”以及“输出维度”对“情商”进行描摹,给“情商”铺垫一个哲学基础,尝试整合“作为一种被严格定义概念的情商”,“一种唯心的、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一种情感主义伦理学”。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厚黑学大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

    自1912年以来,李宗吾创立的厚黑学已诞生近百年时间,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厚黑学的各种图书,这些图书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读者往往不得要领,甚至误入门径。为了再现李宗吾先生厚黑学的原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厚黑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活学活用厚黑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和大量历史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归纳、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智慧,并把它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更顺利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热门推荐
  • 大溃败

    大溃败

    泪洒果尔利策——百万俄军一溃千里、凡尔登“绞肉机”——“把血流干的‘处决地’”、日德兰大拼杀——大炮巨舰的最后绝唱……这是一段段充满了屈辱与悲伤的历史,鲜血与落寞,眼泪与苍凉,犹如一场场惨烈而黑暗的噩梦,令人不忍回首却又无法遗忘。
  • 蜜糖小呆萌夫君已抱紧我

    蜜糖小呆萌夫君已抱紧我

    一场考试,使月老的幸运线,落在了她两身上。。。。相识相爱,让两人成为彼此的动力
  • TFboys之那个少年

    TFboys之那个少年

    那个少年,王俊凯,不要那么帅那个少年,王源,不要那么萌那个少年,易烊千玺,不要那么冷酷3个四叶草,奇遇3个少年(TFboys)展开了一段故事,经历了种种困难,最后幸福的在一起
  • 何妨盗世

    何妨盗世

    说我落草为寇,那我何妨占山为王?说我贪得无厌,那我何妨杀人越货?说我欺世盗名,那我何妨盗世成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长的炸毛小学妹

    学长的炸毛小学妹

    第一次,他说她,“平胸。”第二次,他说她,“腿短。”第三次,他说她,“没脑子。”某女终于忍无可忍,一脚把某个爬上她床的男人踹下去,“我平胸,脚短,没脑子,你给我滚远点!”某个厚颜无齿的男人再次爬上她的床,“所以我要为民除害。”“…嗯…”
  • 徐锦年欢

    徐锦年欢

    她不嫁他不娶只是因一纸婚约被迫在一起的两人又有什么有趣得故事呢?平川王府的小王爷是个丑极天下的男人她一个小小的地主之女怎能轻易嫁给他有点甜的文,欢迎入坑!(不弃文,不抛弃,你甜,我也甜)
  • 舟塔记

    舟塔记

    鸿蒙初现,混沌初开。经过数亿年的演化,涌现出无数界面。混沌大陆,人族林立,万物灵长自有独到之处,开辟了修仙长生不老之路,宗门派别无数。少年林雨辰踏一条血泊之路,从最初的猎户之家走向大罗山脉,一步一步,迎来了他跌岩起伏的人生······
  • 英雄herous

    英雄herous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关于超能力的电影、电视剧、漫画、小说等作品多得数不胜数,故该作品中或许会有部分能力、情节或人物性格等方面与现今作品有所相似。所以还请读该作品的朋友口下留情,不要说:“这段是照XXX抄的!”“这段和XXX有很相似的地方!”此类话语。当然,小生还是希望各位读者对本作品做出一些评价和修改建议!我会虚心接受批评,对本作加以修改。另外,该作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各种情节,所以内容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位读者的胃口,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小说中会有部分情节涉及外语,因小生语言水平有限,所以,除一些特殊情况外,小说内容均是汉语。
  • 痞子天尊

    痞子天尊

    一个座吃等死的货穿越到异世,他变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