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300000011

第11章 沙碛茫茫忽见城极目烟销紫塞横——宁夏地区的古城镇

紫塞,即长城。最早修长城以黄土为基本材料,所以在古诗中常用“紫塞”作为长城的代称或雅称。长城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宁夏修长城的实在意义就在于这项空前的工程的肇始也象征着宁夏地区开发的开始。由于这样的历史条件,宁夏最早的城镇多出现在长城附近。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宁夏南部地区修了战国秦长城。不久就在该长城边出现了宁夏的第一座城邑——朝那邑。这是宁夏地区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有确切记载的城镇,“朝那”也就成了宁夏的第一个流传至今的城镇名。以后随着宁夏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自南而北地逐步转移,先后出现了关隘——萧关和高平、富平等城邑,这都是宁夏历史上较早的地名。这些关隘、城镇均在长城附近。但宁夏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错活动的地区。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造成了这一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地方政权系统。早期的关隘、城镇大多在很久以前就湮灭了。(在宁夏像“朝那邑”在2000多年之后发现了遗迹并有出土文物证实其存在的古代城镇是不多的。)自西夏割据政权形成以后,在今宁夏境内才开始了以兴庆府为中心的地方政权系统的建立,但西夏是以军代政的。元朝以后以宁夏镇城为中心的宁夏地区的范围才逐步定型,特别是明朝置宁夏卫,理所驻宁夏镇城,宁夏镇城又是九边重镇之一。由于宁夏镇城在军事上的特殊地位,在明朝几经修葺,又甃以砖石,因而成了西北边陲的名城。在宁夏卫的辖区内,沿交通干线修筑城堡驻军屯守。在明朝时期,出于防御的原因,沿贺兰山修筑了城西南墙(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自赤木口起,南抵大坝堡也曾修筑过一道西门关墙。自宁夏北境的镇远关至宁夏镇城西南的赤木口关先后都根据地形条件修筑了关墙,这些关墙和不可通行的关隘实际上也形成了一道长城。在黄河以河东先后修筑河东墙(自黄沙嘴起,至花马池止)、深沟高垒(自横城堡起,至花马池止)。这些防御工事构成了宁夏镇城的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的形成成为宁夏镇城的可靠的安全保障。杨守礼在《山中夜坐》一诗中指出:

绝塞通胡地,孤臣夜坐时。

闲云归岫远,新月上山迟。

据险重关固,勒名万里奇。

不须愁老大,忠孝是男儿。

在这首诗中“绝塞通胡地”与“据险重关固”两句诗形象地写出了在明代沿贺兰山的防御体系的重要作用与防御设施的坚固、完备。“绝塞”,指坚固的军事要塞。“胡地”此处指贺兰山外之地。宁夏地区现在有遗迹存留或现存的城镇大多是在明朝时期修筑的,而且多建在几道长城的附近,出了长城关即到了胡地。明代在宁夏修的城镇的规模都不是很大,主要功能是作为边防的基地和前哨据点供驻军用,因而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如始建于公元1004年的隆德城是今宁夏境内建城较早,且是宁夏的县城中自建城至今未搬离原址的时间最长的城。再如花马池、兴武营、清水营、横城堡是当年康熙皇帝巡幸宁夏时曾驻跸的地方。在《乾隆宁夏府志》卷一中的《圣祖仁皇帝西巡纪事》一文中记载:“辛未,驾至花马池。壬申,驾次安定堡。癸酉,驻跸兴武营。甲戌,驾至清水营。乙亥,驾次横城。”这几座城镇都在河东墙内侧的交通线上。韦州古城是被册封为庆王的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栴居住了9年的城镇。最晚出现的集镇黄渠桥是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开发宁夏北部,建设新的引黄灌区的产物,是清乾隆时期形成的一处集镇。

宁夏有些城镇的名称古今有较大的变化。第一种是先出现的地名用字是针对少数民族的,如“平虏”、“平羌堡”等。这类地名到了清代在建立地方行政管理系统的同时随之改变,如明代建于宁夏北部的“平虏千户所”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置县时改为“平罗”县;在今宁夏同心县境内的“平虏千户所”后来则改为“豫旺城”。“平羌堡”改为“平吉堡”。第二种情况是在使用过程中用俗称代替了正式名称,如“黄渠桥”代替了“通润桥”,在桥边形成的集镇也随之称为“黄渠桥”,“镇”与“桥”同名。第三种情况是以姓名命名的地名用字在后来改为有吉祥、富裕、发达等字义的汉字,如王堡改为“望洪”堡、王原桥改为“望远”桥、叶升堡改为“叶盛”堡、李刚堡改为“立岗”堡、张镇堡改为“掌政”堡等。在使用过程中更改的地名都是约定俗成的,很难找到最早使用的时间。“银川”在作为宁夏镇城的正式名称之前,则是首先作为宁夏镇城的雅称出现在古诗文中,而后来又出现在地方志中。“银川”从首次作为宁夏镇城的雅称出现在地方志《银川小志》中到正式定为宁夏的首府的城市名称经历了近200年的历程。上述实例证明宁夏的地名变迁往往联系着宁夏的历史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老银川

宁夏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2年。据史籍记载,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在北地郡主持屯田殖谷事务的上河典农都尉冯参于今银川市所属兴庆区掌政镇一带建起一座“北典农城”,匈奴等游牧民族称为“饮汗城”。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自称大夏国王的赫连勃勃将冯参所建的“北典农城”改建成私家果园,称为“丽子园”。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在原北典农城置怀远县,隶属于灵州。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67年)怀远县城为黄河泛损,翌年在其西筑怀远新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党项羌首领李继迁攻占怀远镇。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由灵武迁到怀远镇,并改怀远镇为兴州,开始大建宫室。北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将兴州改为兴庆府,北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在兴庆府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关于西夏兴庆府的格局和规模,目前尚未发现有具体记载这方面内容的文献供参考。兴庆府后又改名为中兴府。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率大军攻打中兴府,当年七月西夏末主被系执,西夏亡。西夏灭亡后中兴府一度成为一座废城。当时的宁夏地区成为无人区。在西夏灭亡34年后,元朝于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治理西夏故地。元朝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置宁夏路总管府。“宁夏”这个地名从此流行于世。原中兴府为宁夏路总管府的治所,亦同时称为宁夏府城。但《元史》中没有关于修葺府城的记载。在明庆王朱栴编修的《宁夏志》中有如下记载:“元末寇贼扰,人不安居,哈耳把台参政(”参政“官名,即参知政事。元以副宰相以参大政,其位次于左右丞,为省级大员。)以其难守,弃其半修筑东偏,今之城是也。周回九里余,之门有四:东曰‘清和’、南曰‘南熏’、西曰‘镇远’、北曰‘德胜’。”这应是西夏所筑兴庆府的基本格局。据《嘉靖宁夏新志》载:“洪武初立卫,因之。正统间,以生齿繁众,复修筑其西弃之半,即今之所谓新城是也,并甃以砖石。故城四角皆刓削,以示不满之意。修筑岁久,非其旧制,今但存其东北一角。城门六:东曰‘清和’,上建清和楼;西曰‘镇远’,上建镇远楼;南曰‘南熏’,上建南熏楼;南熏之西曰‘光化’,上建光化楼;北曰‘德胜’,上建德胜楼;德胜之西曰‘振武’,上建振武楼。”正统间复修筑的城周回一十八里。清《乾隆宁夏府志》中有如下记载:“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巡抚罗凤翱增缮。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兵变,涌水灌城,间有倾圮。事平巡抚周光镐修葺,其后巡抚杨时宁、黄嘉善、崔景荣相继重修。”从上述记载看,在元代的确未曾修葺过宁夏府城。《嘉靖清宁夏新志》所记载明正统间修复的是西夏所修筑的兴庆府,仅增加了两座城门而已。“南熏门”今作“南薰门”。

宁夏城最后的城址为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所建的怀远新城的城址。怀远县城的历史就是宁夏城前期的历史。李德明于公元1020年~公元1023年之间在怀远新城的基础上改建为兴庆府,奠定了后来的宁夏城的规模,这是没有争议的。因此在古诗文中也常称宁夏城为“西夏城”、“夏城”、“夏州”等。明初的陈德武的诗《西夏城》可为代表:

新卫开西夏,巍巍百雉城。

经营资远略,训练足强兵。

钟鼓彤弓锡,山河白马盟。

将军正无事,卧听凯歌声。

从这首诗的题目可知以“西夏城”之名指代宁夏镇城在明初就已很流行,所指也十分明确,指明了西夏时的兴庆府是宁夏镇城的前身。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置宁夏卫,宁夏卫的理所驻宁夏城。宁夏城又是九边重镇之一,“宁夏镇城”就成为这座城池在明代的正式名称。在明初的诗文中仍常以“西夏”或“夏城”等作为宁夏镇城的代称或雅称,如曾任庆府纪善的王逊的诗《西夏重阳》《旧西夏八景》中的“西夏”都指宁夏镇城。在这一时期也有人直称宁夏,如金幼孜的诗《至宁夏》:

驲①马初秋别帝京②,使旌今喜至边城。

衣冠尽向花前合,车马还从柳外迎。

藩府感恩心倍切,朝廷册命礼非轻。

极知白首蒙恩遇,谬忝皇华愧老成。

“注释”

①驲(rì):驿传。古代驿站专用的车。后来也指驿马。②帝京:京城。

金幼孜在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七月与吏部员外郎魏骥为正副使,奉命持节到宁夏册封庆府郡王妃。这首诗以纪实的手法写了完成这次使命的主要过程:在初秋季节奉命持节到边城宁夏庆府册郡王妃,受到了庆府的隆重接待。从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的关系明白地表达出“宁夏”是“宁夏镇城”的代称。

据《乾隆宁夏府志》载清初置宁夏府,治所驻宁夏城,因此宁夏城又俗称“府城”。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宁夏巡抚黄图安修缮。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宁夏巡抚刘秉政继修。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宁夏大地震,府城尽毁。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重修。周围长二千七百五十四丈,东西径四里五分,南北径三里一分。城门六,城楼六座。

明正德戊辰科进士、兵部员外郎、宁夏籍人骆用卿有诗云:

塞北江南几今古,登临风物落诗边。

山长西北云藏寺,河曲东南水接天。

元昊霸图惟破碣①,赫连荒垒只秋烟。

今逢四海为家日,笑听陴②楼起诵弦。

“注释”

①碣(jié):圆顶的石碑。碑碣,方者为碑,圆者为碣。②陴(pí):城墙上的女墙。

这首诗的首句点出宁夏镇城的位置是在号称“塞北江南”的地方。城的西北以贺兰山为固,东南以黄河为险。接下来的两句诗回顾历史:李元昊在宁夏镇城建立了西夏封建割据政权。但在李元昊死后,西夏的统治集团经过了一场残酷的争权夺利,最后由李谅祚于天祐垂圣元年(公元1050年)继位。皇太后没藏氏新建承天寺,制作了《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碑》。在碑文中有“今上皇帝,幼登宸极”,“大崇精舍,中立浮屠,保圣寿以无疆,俾宗祧而延永”。历史是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前进的。李元昊的霸图与上述碑文中说的“俾宗祧而延永”一样被打破。他也和在历史上曾在宁夏这块土地上建立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赫连勃勃一样:“强兵战胜今何在,赢得虚名入史编”(见266页明安塞王朱秩炅的诗《废垒寒烟》)。诗的结尾则明确指出,只有实现了国家的和平统一,边城才能出现新的面貌,军民才可以得到宁静欢乐。

大学士金幼孜的《将至宁夏,望见贺兰山》写出了将至宁夏城的初步印象:

匹马何时出帝关,今晨初见贺兰山。

风沙近塞居人少,斥候连云逻卒闲。

白海堆盐封碛外,黄河引水注田间。

边城按堵全无警,圣德于今遍百蛮。

这首诗的题目告诉人们宁夏镇城在贺兰山前。前4句诗说明了将至宁夏城的时间和初步印象。五六句形象地点出了宁夏镇城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沙碛之外是盐碱地,但黄河之水却直接流进了连陌农田。结尾两句诗强调了边城宁静的氛围,具体地反映了只有在太平安宁的环境中引黄灌溉农业才可以顺利发展。

在清代,宁夏府城的称谓有“朔方”、“宁夏”、“银城”、“银夏”、“银川”等。朔方、宁夏这两个名称的含义很相近,即指镇城,也指宁夏地区。俗称宁夏府城。清宁夏人刘芳猷的诗《朔方》:

西峙兰山爽气凌,东流黄水日奔腾。

人烟漠漠联村落,畎亩鳞鳞傍水塍。

塞北江南名旧得,嘉鱼早稻利同登。

偶看儿女弓刀戏,不觉临风百感增。

这首诗的题目中的“朔方”作为一个地域名称所指也包括今宁夏地区。汉武帝置朔方刺史部,辖今宁夏北部。唐置朔方军镇,后改朔方行军大总管,为唐玄宗时的边防十节度使之一。理所在灵武(回乐县)。在20世纪初宁夏曾称为朔方道。故“朔方”作为宁夏的别称也体现着宁夏悠久的历史。诗的头两句写宁夏府城的位置和形势。中间4句写引黄灌溉的宁夏平原的村落相连,水田联陌,鱼肥稻丰的情景。以描摹诗人百感交集的七八句结尾。全诗描写的景色包括宁夏府城和宁夏地区。督学使者张映辰的《宁夏怀古》:

朔方自昔推雄镇,峡口黄河日夜环。

废殿尚存元昊宅,春光先到贺兰山。

首先指出“朔方”是历史上的名城,东有黄河日夜环绕。第三句进一步指出宁夏府城是西夏的都城,历史遗迹尚存。第四句点出贺兰山为宁夏增添了无限风光。在这首诗中也是借助黄河与贺兰山的雄姿的描绘写出了宁夏府城的形势和宁夏平原的特点:东有黄河日夜环绕,西有贺兰山为屏。

银城、银夏、银川是明清文人笔下对宁夏城的雅称,常见于诗文中。其中“银川”在乾隆时期就开始作为地理实体的名称使用,是后来的“银川”之名的开端。古城银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称为北典农城、怀远县城、兴庆府、中兴府、宁夏路总管府、宁夏镇城、宁夏府城、宁夏省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雄镇固原城

据《嘉靖固原州志》载,固原地处宁夏南部地区的中心。今固原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周围9里3分,城墙高阔各3丈5尺。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兵备杨勉增筑,兼设楼橹。旧城原只有两道门,南曰“镇夷”,东曰“安边”。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三边总制秦更开西门,曰“威远”。同时筑外城为关,门四:南曰“镇秦”、北曰“靖朔”、东曰“安边”、西曰“威远”。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三边总制石茂华甃以砖石,周凡13里7分。遂称雄镇。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立固原卫,从此开始固原城为今宁夏南部地区的军事指挥中心。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兵部建议设大臣一员,开府固原,总制延绥、宁夏、甘肃、陕西四镇军务。固原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所谓“九边”指明王朝在北部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五镇,分命大将守御,统称“九边”。秦,山东单县人。景泰进士。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因朝中的其他大臣推荐而被起用,改任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秦总制三边军务之后,上奏将原开城县升格为固原州(州治为固原城)。秦在固原选将练兵,疏通盐利,修理孔庙以兴学,开拓城郭以安军,并赋《西行至固原》一诗记其事:

一第登庸五十年,几番黜逐几超迁。

达官固守寒儒节,文吏常兼大将权。

倦鸟归来方敛翼,回鸾台起复行边。

从今再试平胡策,百二山河保万全。

开头两句诗概括了几十年的官场经历,几次被罢官后又被提升。三四两句诗直述自己的心意:任武官而不忘寒儒的气节,本该是文职却行使将军的指挥权,较具体地反映了明代的一个特殊现象,即武将大多为考取了功名的儒者担任,所以“文吏常兼大将权”。虽然是寒儒,在卸任不久,刚准备休息即被重新起用戍边,只好再操起过去的办法保证山河的安全,以使百姓安宁。

三边总制秦所以选中固原城开府是因为“三边据险,固原据中,左顾则赴援绥、灵,右顾则迎甘、凉,是谓四塞之接也。”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正月巡抚陕西地方,不久又受命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边务的杨一清所赋的《固原重建钟鼓楼》二首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固原城在军事方面的特殊地位。

第一首诗是从山川形势和农业生产条件几方面来说明:

西阁风高鼓角雄,南来形势倚崆峒。

青围睥睨①诸山绕,绿引潺湲②一水通。

击壤有歌农事足,折冲多暇虏尘空。

登楼不尽筹边意,渺渺龙沙一望中。

“注释”

①睥睨(pìnì):城上的矮墙。②潺湲(chányuán):形容河水慢慢流的样子。

这首诗的前4句是从所处的环境方面说明固原城的形势。固原城作为一个军事指挥中心,南有崆峒山为依托,站在城墙上的雉堞边向外巡视四野均有群山环绕。一条小河从城边缓缓流过,使得城周围处处都被绿色覆盖。这是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暗示这里有充分的粮食供应,是作为九边重镇的原因之一。

第二首诗从地理位置来说明:

设险真成虎豹关,层楼百尺枕高寒。

重城列戍通三镇,万堞缘云俯六盘。

弦诵早闻周礼乐,羌胡今着汉衣冠。

分符授钺知多少,谁有勋名后代看。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首任三边总制修筑固原城关的实效的肯定。三四句说明固原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地位:是3镇的指挥中心,与延绥、宁夏、甘肃构成了统一的防御体系,作为中城的固原矗立于六盘山上,在攻守两方面都处在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固原地区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当地的游牧部族早已汉化。以一个反诘句结尾,有力地说明经过多年的选将练兵、开拓城郭已经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更进一步说明了固原的军事地位具备作为军事要塞的条件。

千年古邑隆德城

“隆德”之名始见于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据清康熙《隆德县志》载:“宋天禧初,置羊牧隆城,元祐八年改为隆德寨,属德顺军。金肇县(金皇统二年升‘隆德寨’为‘隆德县’)属德顺州,隶熙秦路”。金皇统二年是公元1142年。“天禧”,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公元1017年~公元1020年),即“羊牧隆城”的建城时间在公元1017年~公元1020年之间。“元祐”是宋哲宗赵煦的年号。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时改名的“隆德寨”其址在今西吉县的火家集。后迁于六盘山下西十五里,约在金元之世。据《隆德县志》(清康熙二年本)载:“玮筑堡山外为陇干城”。近年来地方志研究者考证:“玮”,即曹玮。曹玮在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知渭州,渭州即平凉。于陇山外侧创筑陇干城以控西夏。以破贼之功及筑陇干城知秦州,兼泾、原、义、渭、镇戎安抚使。在天僖中任环庆缘边巡检安抚使。从以上记载可知,始建于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陇干城即今之隆德县城,可见此城建城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据《宋史·地理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这一段记载明确指出在公元1043年于陇干城建德顺军(与州同级),说明了陇干城的重要军事地位,在公元1043年之前就已是六盘山下的重要军事据点了。北宋末年宋军在金军的多次打击下节节败退,长江以北尽为金军占有,今宁夏南部的镇戎军、怀德军相继被金军占领,而德顺军在几番争夺之后也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被金兵占领,金以其地置德顺州。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所描写的“四面声连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正是对处于宋夏之战前沿的陇干城在军事上的地位的具体描写。在大山包围之中的古城邑从各方传来的都是前线响起的号角声,长烟落日之时城门已经紧闭了。处处显示出大战到来之前的紧张气氛。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修的隆德城,周九里三分。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改筑。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重筑的隆德城有城门四:东“拥翠”;西“登丰”;南“挹青”;北“迎恩”。在历史上只有“重修”、“改筑”、“重筑”的记载,而没有改变位置的说明。因此,在今宁夏的县城中再没有建城时间超过隆德县城的。

在大山包围之中的古城邑四面皆环山,而长阜断肠沟,沙石、红土多不毛之地。明进士阮以鼎赋《寓隆城公署有感》一诗:

古来天府称秦洛,风物而今大不同。

人依荒原悲赤地,市如寒食少炊烟。

砧茄声寂重城暮,禾黍霜侵八月天。

为报馆餐此地者,可无抚景一相连。

这首诗以过路人的眼光所观察到的典型事物的特征写出了隆德城的环境的艰苦。先摆出了关中的美称作为参照,反衬出眼前的景物与之相比有天壤之别。犹如站在荒原上的人所见到的是赤地千里之景,城中的景象就像是在过寒食节,很少能见到炊烟。充分写出了隆德城的荒凉。城还没有被暮色笼罩,城中就已没有了切菜的声音,即暗示已没有人家做饭。在尾联中更强调,此地无一物可以在心中留下一点印象。

明万历间曾任隆德县令的河南兰考人李若素的诗:

一片峰岚接太荒,石田几处见农桑。

曾经夏半山犹雪,才到秋初露已霜。

税苦何年欣有诏,穷愁卒岁叹无裳。

萧萧风物常如此,抚景谁能不断肠。

从正面描摹了隆德自然条件的艰苦:一二两句诗写自然环境,山峰连着荒原,土少石多可以植农桑的田也没有几处。三四两句诗写气候条件:在夏季山上似乎还有雪,秋初霜已来了。五六两句诗写老百姓的处境:百姓的生活极其困难,朝廷的赋税却不曾减免,百姓终年穿不上衣服。结尾两句回应了阮以鼎的设问:面对眼前的情景哪有不感到断肠的人?

但隆德的自然条件还有十分美好的一面。明朝都御史刘大谟的《过六盘山》一诗描绘的是另一种境界:

盘盘巘经摄衣行,似觉云从足下生。

援矢漫窥高鸟近,沾衣空想故山横。

坂曲九折忠犹孝,路如中原险自平。

杨柳青青芳草绿,因知春色到隆城。

这首诗的前4句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联想到的几种现象写出了六盘山的险和道路的难行。从盘旋的山路联想到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即只有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忠与孝,对祖国的忠才是真正的“孝”。在六盘山上走过了艰险曲折的路以后,出现在行人面前的是“杨柳青青芳草绿”的春色笼罩的隆德城。他的诗与前两首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看到了隆德城的美好的一面。

隆德城的历史悠久,战国秦长城从县境北部过境,该长城的遗迹至今尚存。今之县城自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建城已越千年,虽几经重修、改筑、重筑,但仍在原址。这在今宁夏的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隆德城据陇山(古之陇山所指范围较广,六盘山也包括在内)西陲,北通银夏,南连秦巩(秦,秦州,指今天水;巩,巩昌府,即今之陇西),东接泾平,西趋兰会,为四冲之衢。自古以来就是兵防战事上最注重之要点。城东百步有登高台。南宋抗金名将吴璘曾筑东山堡以拒金人,故东山得名堡子山。县城东一里山下石中涌水为一方,流出为一园。池上建龙王庙,故池名为龙王池。龙王池边遍植杨柳,围绕一周,每至风清月朗时,绿荫倒垂,静影沉璧,一片清光。城北为象山,山上有宋韩魏公祠,祀奉北宋名将陕西经略副使韩琦(封魏国公)。

在宋朝时期,隆德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元朝开通了六盘山道。历史上众多的叱咤风云的人物曾从这座六盘山脚下的千年古邑走上了建功立业之路,但他们都成了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唯有黄土筑成的古邑在风雨中挺立着,见证了在这片长阜断沟、沙石、红土的太荒之地耕作的农夫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培育着幼苗,严酷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动摇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夫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的决心,他们用汗水染绿山峰,在沙石、红土地上开辟出了农田。古城北面的象山上早就遍植花果树,绿树掩映着若明若暗的古建筑的轮廓,绿色的山峰与城东的登高台相望,更衬托出了六盘山下这座千年古邑的雄姿。

甘凉襟带海城镇(海原县城)

海城镇宋名天都寨。西夏时改为南牟会城。元代名为海喇都。明初名为海喇都堡,又名海城。城周四里三分。驻官兵1500员。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巡抚马文升重修。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兵备杨勉增设仓场。清咸丰初年同知葛以简创建东西南三门,设鼓楼一座。清置海城盐茶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置海城县,县治为海城镇。光绪《海城县志》载:“海城地处固原西北,前控六盘后峙高泉,左挹下马右据天都。崆峒阻其南,黄河绕其北。为甘凉之襟带,乃固靖之咽喉。”可见在古时海城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地位。在元明清时期海城一直是宁夏西南部的一处军事重地。

海城县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县,广大百姓的生活很困难,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或社会发生动乱时,家家日子难过,不少人只好远走他乡。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时任海城县知县的湖北通山人朱美燮的诗《入海城》可见一斑:

水过山村化劫灰,萧条满目为徘徊。

数程道路无烟火,万顷膏腴尽草莱。

日落荒墟鸦阵散,云横绝塞雁声哀。

穷谵幸有遗民在,老弱郊迎杂汉回。

诗的前两句写入海城的总的印象:村庄破败,满目萧条。三四两句写沿途所见,一路见不到烟火,耕地荒芜、野草丛生。五六句写夕阳西下时,荒墟上空的乌鸦群散去,在云层之下,看不到城池,只有远处传来大雁的哀鸣。但所幸的是在低矮的民房中还有一些人,所见到的都是老弱之人。在诗的结尾处巧妙地点出海城镇是个回汉族人杂居的地方。朱美燮的《海城春日杂咏四首》之一:

相逢父老话农桑,谁谓边陲俗未良。

雨润花封消雀鼠,春深绮陌散牛羊。

衣皮礼简民风古,营窟居安岁月长。

等是承平今有象,行歌到处唱伊涼。

这首诗用近于口语的语言写出了偏远之地的海城的民风。人们相见所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农桑。雨水充沛的春暖花开时忙着给树培土,驱赶鼠雀;到春末在田边放牧牛羊。人们的穿着多是用羊皮缝制的衣物,礼节虽然简单但民风古朴。当地人长期居住在自己挖的窑洞中。时逢太平时期,在收获的季节他们唱着小曲喝着用黍酿制的酒。朱美燮的另一首诗:

沧桑变异几何年,生聚招徕计两全。

雁宅重编今日户,鳞畴改授昔人田。

闲听牧笛吹青嶂,喜见农蓑荷绿烟。

我亦与民同燕乐,琴堂无事且挥弦。

则是对前一首诗中的“等是承平今有象”的具体说明。海城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个军事要地。受战乱的影响,人口的流动很频繁。“生聚招徕”的事是很平常的,两全之策是重编户籍改授田畴。在安定的环境中农民有了自己的田畴,他们面对青山吹起了牧笛,在遍地披绿的烟雨中辛勤劳作,社会也显得安定欢乐。(因古海城位置在地震断裂带上,已迁新址。)

河西重地中卫城

中卫地处宁夏地区的西南部。元时为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明洪武初,废应理州,以宁夏左屯卫军余屯种于此。三十二年(公元1399年),即建文一年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遂为河西重地。从目前所见到的文献看,这是“中卫”之名见于史志的开端。宣德初,以都指挥守备。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兵部尚书王骥奏设分守左参将,中卫为宁夏西路。城池仍古,城周回四里三分。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都指挥仇廉奏增为五里八分。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参将朱荣奏增为七里三分。城门有二:东门为“振武”,西门为“镇远”。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参将周尚文开南门一座。三座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在明代中卫为边陲要路。宁夏巡抚、都御史杨守礼曾赋五言诗《入中卫》一首:

春晚巡中卫,山川别是天。

鸟从花外啭,鱼子水中鲜。

不减长安道,惟多胡虏烟。

何时清远塞,同乐太平年。

这首诗的题目就点出了“中卫”这个城名,前4句先说明中卫城的特点:自然风光独特,鸟语花香,水中鱼鲜。后4句的重点是表达诗人扫清胡尘同享太平的愿望。充分说明当时中卫在边防方面的重要地位。提学副使戴珊的诗:

黄河一曲渡秋晴,稻陇花畦水绕城。

珍重古人新节钺,尧天舜日虏尘清。

短短的4句诗形象地写出了中卫城的环境的主要特点:城在黄河边稻田之中,连天的黄河之水绕城流进农田。这里的人天天企盼和平的生活。

清初仍设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裁明所置之卫,始改置中卫县,县治在中卫城。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进士、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任中卫知县的云南赕北(今云南永胜)人黄恩锡赋《丁丑春日登中卫城》一诗:

浮沙高拥隐边墙,渺渺云烟接大荒。

山引贺兰峰积翠,河通星宿水流黄。

羽书绝塞驰飞檄,烽火何时靖虏疆。

万亩即今生计重,省农还与课耕桑。

首先用四句诗描写中卫县城的环境。城在长城附近,长城之外是流沙构成的沙丘,若隐若现的烟云连接着荒凉的大漠,向远方延伸的贺兰山显现出青翠的颜色。从城东有自星宿海流来的滔滔黄河。接下来的两句诗写中卫县城在历史上就是一座军事要地,经常有紧急文书送到,军民经常盼望的是没有硝烟的和平环境。诗句中表达的是清乾隆时期边地中卫和平发展是社会的普遍愿望。结尾两句诗点明中卫县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狠抓农业是根本。黄恩锡的另一首诗《戊寅秋夜渡河》:

水色天光一片明,寒空又见月华清。

凫鸟惊人鸣浅渚①,庚星②耀彩动边城。

玉关消息天威远,银塞③风尘驿骑轻。

将军已奏平戎策,王会行添几万程。

“注释”

①渚(zhū):河中的小块陆地。②庚星:即太白金星。辰见于东方时为启明星;黄昏见于西方时称为太白。③银塞:指今银川城。

这首诗通过一次具体的行动说明中卫在军事方面的特殊地位。首先是一处扼交通要道的津渡。渡过这处津渡前往银川城很方便,可以把来自西北边远地区玉门关的紧急军情迅速传给帝王。宁夏知府汪世琳的诗《壬辰新正中卫道中》:

细雨廉纤净鞠尘,好教五马去行春。

陌头击鼓人如蚁,不拜谷神拜水神。

这四句诗写出了诗人的瞬间所见。在早春的细雨中骑马前行。忽然听到田间地头传来鼓声,举目所见,有许多人围在一起。原来他们在拜水神。实则是记录下了当地民俗活动的一幕。逢天旱少雨时,当地的农民通过求雨这种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4句诗中,通过“拜水神”的热闹场面的描写,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当地的农人十分重视水。进一步强调了在引黄灌区搞农业的头等大事是抓水利事业。

中卫是明朝时在宁夏地区所设的5个卫之一。城北背边墙,南面大河,据银川之上游。是宁夏地区西南部的有悠久历史的一座城邑。位于北城墙之上的高庙是宁夏闻名遐迩的道教古建筑。

枸杞之乡宁安堡(中宁县城)

宁安堡是宁夏西路中卫所领屯堡之一。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建。在中卫城东南100里。东南通灵州、固原,西南通兰靖,为河南冲衢。商贾往来,市肆亦稠。正黄旗汉军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任平罗知县的宋惟孜的诗《过宁安堡》对这一屯堡的环境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绿树烟浓熏远天,潺湲曲水致嫣然①。

桥通微径行花底,村带残霞入画边。

好鸟相呼求旧友,良苗秀发错新田。

吟鞭指顾②成幽兴,吏已翩翩气若仙。

“注释”

①嫣然:形容美好。②指顾:即只顾。方言,意为只管全神贯注地想一件事,忘却了其他的一切。

这首诗的题目点明经过的地方名为“宁安堡”,据《中卫县志》记载:宁安旧堡为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建。题目中的“过”字说明了宁安堡位于交通线上。全诗通过描写傍晚的景色,说明“过”的时间是在傍晚。到处绿树成荫,袅袅炊烟笼罩了一切。近处缓缓流动的河水使河湾显得更加美好。行人过桥以后就进入通幽的花径之中。行人都在花木之下行走。披着已经开始消退的晚霞的村庄好像是风景画的一角。在天空中归巢的鸟儿鸣叫着飞向远方。一望无际的田野被各种生机盎然的幼苗装扮得如花似锦。满怀诗兴的诗人完全浸沉在幽静的美景之中,全神贯注地有节奏地摇动着手中的马鞭轻轻低吟,其他已经完全忘却,仿佛已进入飘飘欲仙的境界。一首小诗仅以描摹眼前所见的典型景色,粗粗几笔就形象地写出了所路过的宁安堡的幽静优美的环境。在全诗写景选取了树木、流水、路径、村庄、田野等几个画面的总的特点概括描绘,从总的方面向人们展示了塞外江南景物的特色。指出宁安堡特殊的物产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中卫知县黄恩锡的《中卫竹枝词》描绘得十分具体: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

这首词以口语色彩很浓的通俗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宁安堡的独特风景“六月杞园树树红”。揭示了前一首诗中“吟鞭指顾成幽兴”的奥秘就在于“宁安药果擅寰中”。“擅”,专、具有。“寰”,一是指京都周围方圆千里之地,二是指广大的境域。这句诗的意思即宁安的药用果枸杞天下闻名。“枸杞”之名首见于《嘉清宁夏新志》。据《续修中卫县志》载:“枸杞,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足以为证。在“树树红”的独特幽静的环境中诗人自然会感到“气若仙”了。在短短的四句诗中不仅描绘出了宁安堡独具特色的优美的环境,而且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宁安堡天下闻名的原因就在于此地的特产“药果”枸杞在全国闻名。这是在宁夏的地方文献中关于枸杞产地的首次记载。

1933年置中宁县,县治驻宁安堡。

灵武

灵洲、灵州及灵武这三个地名的所指有共同的地方,但又各有所指。“灵州”是最早出现的地名,“州”在古汉语中是“水中的小块陆地”的意思。后因“州”借作表示行政单位“州、县”的“州”,它的本义便用“洲”字表示。所以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设置的“灵州县”在黄河的沙洲上,实为“灵洲县”,东汉时废,后没入黄河中。作为州县的“灵州”为北魏孝昌中置,治所驻回乐县(今吴忠市西南)。在唐代灵州的辖境相当于今宁夏中卫、中宁以北地区,治所驻回乐县,当时的朔方节度使理所也驻回乐县。后改灵武郡,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与西北归附的敕勒各部落首领会盟,唐肃宗于公元756年称帝均在灵武郡,即在回乐县。元朝时仍为灵州。明朝初年置灵州守御千户所。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改宁夏后卫。明代的灵州城在黄河之南,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旧城为黄河水吞没,于黄河北岸筑新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又被黄河水崩塌,遂移筑于黄河之东。这是今银川市属灵武市驻地的源头。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进行了一次拓展。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宁夏巡抚罗凤翺甃以砖石。城门四道:东曰“澄清”,西曰“孕秀”,南曰“洪化”,北曰“定朔”。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置灵州。州治为灵州城。“灵武”在《乾隆宁夏府志》中载:“灵武,废县,有三:一为汉县。一为隋县,在府东北,即浑怀障。一为唐县,在府南,即《水经注》所谓胡城也。灵武镇亦唐镇,在府南五十里”。可见“灵武”也是古县名,而且与“灵州”无关。汉县,“灵武”为西汉置,东汉废。在今贺兰县西。隋于汉时的浑怀障置灵武县,唐时移置于青铜峡东北。《嘉靖宁夏新志·古迹》中载:“灵武镇,今城南六十里。汉故灵武县。唐镇名,南渡黄河至古灵州五十里,北至怀远镇六十里。宋初灵州巡检主之。伪夏为顺州。遗址尚存。”这段记载明确了古灵武郡、古灵州和古灵武县不在同一地。灵武镇是唐灵武县的所在地,在明朝时遗迹尚存这个事实更有力地证明唐灵武镇在今青铜峡的贺兰山灵武谷附近。古灵州治所在回乐县。唐时的灵武郡的郡治亦在回乐县,与古今之灵武均没有直接关系。

朔方节度使总管府在唐初是全国最大的军镇。朔方总管张仁愿于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筑三受降城:东受降城南直榆林,中受降城南直朔方,西受降城南直灵武。三受降城均在今宁夏地区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地区,但在唐朝时期均属朔方节度使管辖。唐诗人李益的诗《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回乐峰”与“受降城”相对、“似雪”与“如霜”相对有力地说明了两地相连接,自然环境相似,均处大漠,充分显示了当时北方戍边者所处的环境的艰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朔方节度使总管府的管辖范围之大。后两句诗写戍边者的思乡之情的强烈。这首诗更重要的是用典型的事物“回乐峰”巧妙地说出了朔方节度使总管府理所驻地“回乐县”的位置是在回乐峰附近,在今吴忠市西南靠近牛首山。当时的灵州的治所也在回乐县。因此,回乐县是当之无愧的宁夏历史上的古县。

明朝提学副使马中锡诗:

晓入灵州旧塞城,元戎小队出郊迎。

貔貅①云拥容尤肃,筚篥②风回调更清。

沙苑喜闻无鬼哭,山田常见有人耕。

书生亦有安边计,盛世于今不用兵。

“注释”

①貔貅(píxīu):古籍中的猛兽名;比喻勇猛的军士;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②筚篥(bìlì):即管子。簧管乐器。以竹为管,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起源于西域龟兹国。

这首诗写了进入灵州城的所见,军容整齐严肃,军乐调更清。沙原安静,地里的农夫在耕作,一切都显得平静祥和,说明灵州是一处发展农业的好地方,需要的是安定平静的环境。

明弘治间任巡抚宁夏都御史的山东人王珣有《开灵州》一诗:

灵州元属古西秦,老我经营为尔民。

地接贺兰封域壮,人耕火石版图新。

百年又见弦歌日,千里均霑雨露春。

几度巡行频眺望,皇风穆穆荡无垠。

这两首诗都说明灵州是古地名,历史悠久,是古战场,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见有人耕种土地。两诗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前一首指出“山田常见有人耕”是由于太平盛世不用兵的结果;后一首则指出“百年又见弦歌日”是由于皇风穆穆荡无垠。虽然用的表达形式不同,但都说明百姓生活在安居乐业的时期。

银北重镇平罗城

平罗城是明清时代银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据《嘉清宁夏新志》载明永乐初年始建军马哨所。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因居人繁庶,展筑新城,周回共三里,东西倍于南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三边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设守备为宁夏北路。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宁夏巡抚都御史张文魁奏改宁夏北路为平虏守御千户所。宁夏巡抚都御史杨守礼的诗《晚入平虏城》写出了平虏城在军事上的地位。

黄风吹远塞,暝色下荒城。

门掩钟初度,人喧鸡乱鸣。

胡笳如在耳,军饷倍关情。

惘怅浑无寐,隔帘山月明。

这首诗的首句点明了平虏城的军事地位,是一处远塞。第二句则指出在夜幕降临前的暮色笼罩下显得有点荒凉。三四两句刚临夜晚的时刻,城里有点喧嚣,特别是鸡的鸣叫声尤其引人注意。五六句写军事形势,胡笳声声紧,预示着前方已有军情,军饷和给养是最迫切的问题。这两句诗很巧妙地写出了平虏城在明一代的军事地位,即是戍边者平时休整的基地,又是一处军需物资的储备基地。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宁夏巡抚罗凤翺将平虏城的城墙全部甃以砖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置县,改“平虏”为“平罗”。从此,平罗城一直是平罗县的县治所在地。

平罗自建城之日起便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在明代几次遭围攻,但都凭借坚固的城池加上守城军民同心协力,英勇抗击而战胜进攻者。立于平罗南大街的南牌楼和立于平罗东大街的东牌楼所联系的历史事件就是具体的例证。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秋,萧如薰(延安人)以参将之职镇守平虏城。万历二十年(公元1600年)五月宁夏发生了原副总兵哱拜(归附的残元势力的首领)的反叛。叛军控制了宁夏镇城,攻占了宁夏河西47堡,哱拜命指挥土文秀率兵攻打平虏守御千户所。守将萧如薰早就做好了守城的准备。土文秀率兵攻城时,萧如薰镇定自若,毅然率众登城,日夜防守,激战数十日,虽然伤亡惨重,但萧素得人心,赤心报国,土文秀用重兵围城,守军因无后援,城池陷于孤立。萧如薰的妻子捐出首饰购买了肉和酒犒赏守城将士,协助丈夫指挥守城作战。将士深受感动,同心协力守城。土文秀轮番攻城,皆大大受挫。哱拜的义子哱云勾结河套的卓力克图向平虏城猛攻,萧如薰将一部分兵留城固守,另一部分兵埋伏在平虏城南关,自己率领少数兵出城迎战。接战不久,萧如薰指挥士兵且战且退,哱云则紧追不舍,追至南关,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哱云陷入重围,四面弓弩齐射,哱云所率之兵阵容大乱,哱云被乱箭射死,攻城之兵逃散,守军乘胜追击,俘获大批人马,城也获全。万历皇帝朱翊钧闻萧如薰孤军抗逆之功后大喜,除给予物资奖励,提升萧如薰为宁夏副总兵,后又提升其为宁夏总兵官,晋升为署都督同知、荫锦衣世佥事。妻杨氏亦被旌表。崇祯初年,萧如薰病故,皇帝钦赐“抗逆孤忠”匾,在平虏城南大街建“抗逆孤忠”牌楼一座,俗称南牌楼。

清顺治初年,河套某部首领率部围攻平虏城,驻守平虏城的参将孙应举亲率城内军民奋起抵抗,英勇奋战杀退了围攻者,保全了城池。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黄河水泛滥,洪水逼近平虏县城,孙应举率众起夫,于城东南进水洼地处筑起一道高堤,制止了洪水对平罗县城的威胁。康熙皇帝御赐“精忠固圉”匾。在平虏城东大街建“精忠固圉”牌楼一座,俗称东牌楼。

平罗城西据贺兰山之雄,东临黄河之险,是历代军事战略要地,是宁夏北部地区的一座军事要塞。明朝时期在平虏辖区内先后修筑3道长城:洪武至弘治年间(公元1368年~公元1505年)修筑西起贺兰山扁沟,东抵黄河西岸全长15千米的北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弘治六年(公元1488年)修筑了西长城。利用贺兰山陡峭崖壁加筑为屏障。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修筑了西起贺兰山之枣儿沟,东至沙湖的17.5千米的北关门墙,关之东为黄河,西为贺兰山。沿贺兰山南行有11道沟口均筑有高达8米的关墙,特别是打碨口沟筑有3道关墙,并在沟口筑有石城子,驻重兵把守。在明朝时期平罗始终处在宁夏北部防线的最前沿。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置平罗县。浙江归安人徐保字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至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两任平罗知县,在任内纂修了平罗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县志《道光平罗纪略》。

平吉堡

原名平羌堡。据《嘉靖宁夏新志》载:北自平虏城,南抵大坝,沿山空旷300余里。虏入境,视如无人之地。镇城以西恒受其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巡抚、都御史王珣奏委指挥筑镇北堡。置步兵200名守哨,把总官一员。凡居人樵牧始有依附。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巡抚、都御史张文魁和总兵官王效委派都指挥吕仲良创筑平羌堡。有仓场。驻旗军200名,把总官一员,守堡官一员。洪广营、镇北堡、平羌堡与玉泉营构成了宁夏镇城西边的一道防线。平羌堡是这条防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这道防线的指挥中心。宁夏巡抚等经常在此坐镇或从此出发巡视这道防线。平羌堡也是赤木口的后方基地和供应基地。这道防线的形成,使屯种之人始享地利。宁夏巡抚、都御史杨守礼赋《宿平羌堡》一诗:

驻节平羌堡,残霞入照多。

寒烟浮土屋,衰草藉山阿。

立马传新令,张灯奏凯歌。

明朝应出塞,鼙鼓万声和。

这首诗的前4句写宿平羌堡的环境特点,突出荒凉和冷清。后4句写创筑平羌堡的效果,也写出了戍边将领必胜的雄心壮志。嘉靖壬辰(公元1532年)科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山西、浙江提学,湖广按察使司的宁夏籍人刘思唐赋《奉和宿平羌堡》:

十月胡霜满,边声出塞多。

旌旗明夕照,笳鼓振岩阿。

已见三军饱,仍闻一范歌。

行当靖沙漠,羌虏莫言和。

这首诗是对杨守礼的诗的补充,说明他们所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在晚霞的笼照下,军营响着战鼓和军号声,平羌堡的创筑使贺兰山东麓的安全有了保障,军营生活很平静,但他们没有忘记范仲淹的戍边精神,就是使边防之地平安。结尾句巧妙地说明堡名的来由。这道防线的形成,使屯种之人始享地利。

清朝前期,在平羌堡仍驻把总。乾隆三年地震倾塌,乾隆五年重修,仍为一处军营。

黄渠桥

黄渠桥是在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延长惠农渠以后才出现的地名,是引黄灌溉平罗东部和北部的惠农渠、昌润渠在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大地震后重修,朝廷重新招募农户开发查汗托护地的过程中形成的集市。桥本来名为“通润桥”,所在地叫“通润堡”。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始任平罗县知县的徐保字有《通润桥散步》一诗:

公暇揽幽胜,渠流跨土梁。

水田飞白鸟,野庙矗青杨。

小市人声散,空街夜色凉。

萧然尘外意,一曲在沧浪。

在新开发的地方,渠上有一座用土覆盖的桥,也算是胜景了。开篇之句说明了题目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一座架在惠农渠上的“通润桥”,桥的西北侧有庙宇。在桥上所看到的,远处的水浇田上空有白色的水鸟在盘旋,庙院中有高高的白杨树,在眼前的是一处集市。集市散了,空荡荡的街道很冷清。据《平罗纪略》载,在平罗城、宝丰城、黄渠桥、头闸、石嘴子各有集市一处。“黄渠桥”这个地名及集市最早见于清《乾隆宁夏府志》。在惠农渠从“通润桥”以下延长至市口堡入黄河,仅过了36年,通润桥就变成了“黄渠桥”,并在桥附近形成了集市,可见惠农渠与昌润渠的开凿促成了平罗县东部(查汗托护地)的快速发展。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以后,吉兰太盐池归内地管理,磴口设立盐场。文移铺递在黄渠桥办理,自黄渠桥至吉兰太的邮传开通。黄渠桥成了宁夏北部的交通干线上的一处重要据点。随着银川平原北部开发的进展,在黄渠桥的西侧出现了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当地人所开采的贺兰山的煤炭也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现代商业开始在这里发展起来,文化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到1949年黄渠桥镇上有中学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一所、小学三所,这在当时宁夏的集镇中,乃至于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类推荐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 雅论与雅俗之辨

    雅论与雅俗之辨

    “雅”与“俗”,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范畴。《雅论与雅俗之辨》从“雅者正也”的审美意识出发,考察了中国美学雅论与雅俗之争的文化渊源,阐述高雅、典雅、和雅、清雅和古雅等雅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征,同时还对我国先秦至清代的雅俗审美意识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旁征博引,观点鲜明,充分展示了雅俗审美意识的立体面貌。
  • 歌儿

    歌儿

    该诗集收录了作者自2015年至2017年间创作的74首诗歌。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已先后发表于《上海文学》、《作家》、《扬子江诗刊》等杂志。作者从旅行、读书中汲取心得,以炽烈、深沉的情感抒发对生命、爱情、真理的执念。全集共五辑,以短章为主,讲究意象的营造和语词的精诚,追求抒情性和韵律感,是八十年代朦胧诗风格的遗传。
  •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秋风送爽,是人们喜获丰收之时。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焕军创作出的散文随笔集《换一种方式去开始》,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26日下午,著名军旅作家、书序作者王宗仁、责编贾云与作者等人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韵书香座谈会,大家一边品尝陕南绿茶,一边再次阅读此书,交流读后之感,肯定了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是作者韦白所著的诗集。诗歌的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冲击力。让我们感慨万分。
热门推荐
  • 一偷钟情:无良小妻来报道

    一偷钟情:无良小妻来报道

    传闻顾氏大少爷x无能,就算身在花丛中也能够坐怀不乱。结婚前,柳依依想着各种办法缠着顾景行。“老公,夜已深啦,是不是该行夫妻大礼了?”柳依依眨眼,强行送去两个秋波。“……我可不记得娶过你这样毫无姿色的老婆。”结婚之后,某女三天见不到一次面。“那个谁谁,我现在在俄罗斯看阅兵,一个月之后回去,自己玩啊,乖~”顾大少爷俊脸一黑,把手机摔成了几大块。反了她了!“抓她回来,让她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欠!收!拾!”
  • 一个阴阳先生

    一个阴阳先生

    我是一个阴阳先生,自从16那天生日开始,我开始经历一些常人不知道的事,一个行走在都市中的一个阴阳先生,厕所厉鬼,坟场僵尸,医院弧妖,这些都是我经历的故事的其中之一,接下来这个阴阳先生会遇到什么呢?敬请观看,一个阴阳先生
  • 千灵之心

    千灵之心

    灵魂,藏于心灵之中。小说讲述生于偏远小村的男孩明洁,经历的传奇故事,鬼怪奇谈,坠入魔幻的世界中,走入神话的殿堂。梦幻的世界中,心灵纯洁,人性善恶,随书中主人明洁去奇幻的世界中看看地狱和天堂,是走向地狱,还是迈向天堂?探寻灵魂的奥秘,中华文明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传说,随本书一起去探寻吧。
  • 吞天神帝

    吞天神帝

    曾经的天才,却是养父精心培养的蛊虫!即将被废之时,偶遇神秘师尊,觉醒万古第一武魂——吞天源虫。你以为我是养料,殊不知你们的一切,皆可被我吞噬!欠我的,我必一一讨回!助我的,我将送你们平步青云,直登九霄!谁让我注定登上巅峰,吾乃万古第一神帝!!
  • 摊破江城子

    摊破江城子

    “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 地狱之殇

    地狱之殇

    我为你奏响地狱的挽歌,我为你弹唱杀戮的序曲,我从天堂而来,下地狱而去,我不想做些什么,我只想知道,我到底是个什么。无神的灰眸,绷带缠绕的左手,在真正的《神曲》地狱中,莱特曼·但丁,龃龉前行。
  • 血族公主的最强血侍

    血族公主的最强血侍

    平凡少年遇到血族公主,成为公主血侍之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 都市之极品天王

    都市之极品天王

    一次意外让刘峰获得了强者的魂魄。随着灵魂碎片的逐步融合,各种本领逐一出现在刘峰的脑海之中。金钱、美女、权势,这一切变得唾手可得!刘峰开始让朋友自豪,让敌人恐惧!龙吟一声啸九天,刘峰从此踏上了强者再生之路。
  • 提莫必须死

    提莫必须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 彼此相爱,为民除害

    彼此相爱,为民除害

    莫朵朵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男人,那就是沈仲谦!可她在和他的第一次交锋中就洋相百出、尴尬无比——她只想在他面前表现得像淑女,谁知道他竟把她逼成了泼妇。于是她“卖萌”、“耍宝”,制造一次次误会、一次次相守、一次次没有下限的秀恩爱……众人疾呼:请你们彼此相爱,为民除害!